第394章 用計東吳

“不可!”諸葛亮接過羽扇,手下微微一頓,拒絕了姜維的請求,“眼下戰事頻發,正是用人之際,你怎可輕離?伯鬆此去東吳,乃是服喪,家兄於東吳有大功,孫權不會爲難於他,中原之事,便要着落在他

身上了。”

姜維雙目微凜:“莫非老師想借此機會讓東吳出兵?”

“正是!”諸葛亮點頭道,“如今陸遜不受重用,又支持太子孫和,孫權正自多疑,正可再用一計,叫其再無統兵之機,除此大患!”

姜維言道:“東吳所慮者,唯陸遜耳,若能將其離間,則威脅盡去,江東四大世家久爲孫氏心頭之禍,此番太子與魯王之爭,只怕會引發內亂。除去陸遜,則如虎失爪牙,鷹去雙翼,從此淪落。”

諸葛亮雙眸深邃,似有無限星辰閃爍,沉聲道:“能否攪動中原風雲,動盪曹魏根基,全在此次行動了。”

第二日,諸葛喬帶着諸葛亮的祭奠文書從柴桑出發,順水路前往建鄴,隨行的有陳楚和沐風二人,暗中還有一名暗衛的人保護,正是先前的劍客南秦,隨行中充當諸葛喬的門客。

諸葛亮選這兩人也是仔細斟酌過了,陳楚已經跟隨其父陳到掌管白毦兵兩年之久,尤其這一年來陳到身體日漸衰弱,陳楚更是成爲白毦兵的統帥,隨行的隨從中,有五名白毦兵精銳,以防萬一。

沐風也爲人機敏,如果諸葛喬遇到難斷之事,也可兩人共同商議,這兩人目前都還不算太出名,又各有所長,正好讓他們出去歷練一番。

寒風料峭,舟行江中,沐風在船艙中的小火爐邊上煮着茶,盯着飄渺而氣的白氣眼神忽遠忽近,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陳楚和南秦站在船尾,望着激流向後退去,討論着劍法精要,兩人雖然一個爲遊俠,一個爲武將,但在劍術上卻頗有共鳴之處。

諸葛喬怔怔地坐在艙中,諸葛瑾病故,他心中自然悲傷,但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正如諸葛亮所說,遭逢亂世,身處高位,卻能壽終正寢,何其不易?

悲傷的同時,卻也暗自欣慰,所幸父親沒有在出徵中遭逢意外,也沒有在朝堂中陷入紛爭,鬧得身敗名裂,家破人亡。他心中更憂慮的,是兄長諸葛恪的性格,會爲家族惹來災禍,而且此去東吳,諸葛亮給他三月時間,需要完成的任務卻十分艱鉅,不但要小心謹慎,還要步步爲營,一個言語上的差錯,可能就會前功盡棄

“江東勢力錯綜複雜,伯鬆可是在思慮如何行動?”沐風拿着溼毛巾端起噗噗冒氣的茶壺,倒上兩杯茶,轉身遞給諸葛喬。

諸葛喬默然接過茶杯,輕聲一嘆,點頭道:“雖然丞相已然交代如何依次行事,但細節之事,卻還需你我二人隨機應變,孫權聰明仁智,乃雄略之主,立足江東成就霸業,豈可掉以輕心?”“伯鬆何須長他人志氣,徒增壓力?”沐風淡然一笑,品着剛剛得來的秋茶說道,“孫權有雄才、能識人納士的確不假,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伍,都爲一時豪傑,但這都是以往之事,然其性多嫌忌,果

於殺戮,如今年邁更甚,立太子孫和又親近魯王,同居王宮,二黨相爭,乃取亂之兆也,連年征伐,寸土未取,百姓多有怨懟,民心漸失,只要伯鬆言語得當,說中要害,定叫陸遜再無起用之日。”

諸葛喬微微點頭:“且看到了建鄴之後,孫權如何對我,再伺機行事,如今兩黨相爭,只恐孫權也想借此打壓日趨穩固的四大世家。”“不錯,”沐風雙目微凜,“臨行之前,丞相也曾交代,孫權生性多疑,不似陛下寬宏宅仁,陸遜功高震主,東征西討,屢敗強敵,功勳卓著,聲望顯赫,在朝中威望極高,陸家又是江東四大家族之首,儘管

他忠心耿耿,從無貳心,且韜光養晦,只恐孫權也難以容他了。”

諸葛喬慨然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亡,勾踐誅文種,呂后斬韓信,古來皆是如此,江東即將生亂,更不能讓家兄捲入這趟渾水中來,讓家族蒙受血光之災,於公於私,此行絕不容有失。”

沐風笑道:“人言令兄性情剛愎,我看請將不如激將,到時候我配合伯鬆演一場好戲,保證令兄即刻揮師北上。”

諸葛喬喜道:“如此最好不過了,不過此事還需見過家兄纔好盤算,十餘年未見,只有書信來往,我們之間也生疏了許多。”

二人商議着此行東吳需要注意之事,諸葛喬又拿出暗衛蒐集來的情報,尋找可以利用的資源。

******

“殿下,我在長安聽說你和鮮卑人結成了同盟,消息是真的嗎?”離石議事廳中,哈彥骨和巴圖等人以及漢軍衆將都在,哈彥骨已經忍不住開口了。

匈奴三萬精騎來到西河之後,劉封命其駐紮在離石西北方向的圜陽,這裡可以防備拓跋力微的鮮卑軍,又能隨時支援上郡和離石,以匈奴騎兵的速度,半日就能趕至。

北匈奴的兵馬到來之後,劉封便把張苞和徐陵也調到了西河,上郡暫時應該不會有戰事,由胡坤帶兵駐守,這也是對他的一次歷練。

“哈彥骨將軍不必着急,”徐陵笑道,“我們與鮮卑的合作,也是爲了對付魏國,敵人的敵人,不就是朋友麼?”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哈彥骨一怔,大眼珠子轉來轉去,似乎有些發懵。

“哈哈哈,這可是燕王金句之一,哈彥骨將軍慢慢體會,就明白了。”徐陵不由大笑起來。

由於劉封經常語出驚人,簡扼卻又是至理之言,所以有人專門整理出來,稱之爲“燕王金句”,在整個長安都十分流行,尤其深受百姓歡迎,人人都會說上一兩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怕路遠,就怕志短;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

第1538章 殺入腹地第1865章 瓦解敵志第1630章 金蛇槍法第716章 未解之謎第1901章 烏桓殘族第83章 驚天演技第472章 尾隨追殺第379章 奇襲平陶第254章 渡河第476章 鬥陣第842章 雷霆手段第1673章 破釜沉舟第1551章 新的世界第359章 叔侄交鋒第1527章 人質要挾第1195章 弩車之威第1764章 故佈疑陣第1487章 以假亂真第154章 再到臥龍崗第638章 新槍法第1676章 自己動手第2039章 古蜀國後裔第1520章 司馬之謀第1262章 父子之戰第1307章 錦上添花第1196章 兵器之利第995章 人言可畏第1251章 搶功爭先第1142章 黃雀出現第93章 羌人挑釁第361章 中伏受傷第823章 休養生息第1422章 再登海灣第323章 破陣之法第1644章 白虎與白虎第949章 西域形勢第1622章 縝密佈局第1781章 斬草除根第1593章 以進爲退第688章 計中計第374章 智取雁門第1709章 自得其樂第964章 東山再起第452章 言語蠱惑第1540章 反客爲主第332章 心有不甘第2111章 國法教法第1144章 謠言生效第1432章 真真假假第32章 最高議事第936章 未央面聖第168章 兩路調兵第316章 智取柴桑第1526章 出城再戰第72章 娘子軍第1671章 自斷後路第七章 改變命運第837章 勞苦奔波第1834章 重重防線第908章 聚散離別第989章 假戲真做第481章 俘虜消息第776章 一劍除惡第1556章 爾虞我詐第1610章 託孤之臣第1065章 綠林之變第916章 老將出馬第1343章 輕而易舉第417章 大敗魏軍第1364章 雙親俱喪第144章 孟獲心思第1192章 遭受重創第1156章 分派任務第115章 白虎攔路第1174章 時不待我第1143章 無聲入侵第842章 雷霆手段第955章 逆襲之路第1927章 喪子之痛第763章 荊州小聚第280章 半路埋伏第570章 再次遭險第1406章 海盜入侵第281章 無奈抉擇第1439章 圓滿歸程第2030章 漫漫征程第1035章 女將出兵第488章 奇襲徐州第1842章 落水狗第38章 古山居士第137章 隔河對峙第344章 後方發展第1822章 反殺迎敵第1478章 兄妹爭執第437章 暗藏玄機第2037章 文武雙全第680章 飛鴿走狗第1058章 詩驚四座第1811章 智取關隘第1871章 北宮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