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喜得貴子

城府之中,紅泥小火爐,劉封正和諸葛亮等人圍着爐子喝茶議事,忽然成都有書信送來,直接遞給了劉封。

劉封一看是家書,不由心中一陣溫暖,娟秀的字體正是諸葛果親筆,忙拆開來,纔看到前兩行,就從座位上蹦了起來,大笑大叫。

“我有兒子了,哈哈哈,我有兒子了……”

諸葛亮等人都被他嚇了一跳,等他喊出來,卻又搖頭失笑,紛紛爲劉封祝賀,尤其是李鈺等一干新來的官員,更是沒想到劉封竟會如此失態,完全不顧自己的身份。

但如此真情流露,就連諸葛亮都頷首而笑,不由心中感慨,漢室之下,文武官員如此齊心,何愁大事不定?

劉封走到門口,衝着外面的天空大吼一聲,屋檐上的雪花簌簌落下,也似乎在爲他慶賀。

其實劉封現在的心情,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就算諸葛亮是岳父,也不能與他共享喜悅。

作爲一個穿越者,在這個異世終於生根發芽,結婚生子,才讓他有了真正的歸屬感,這種喜悅和感慨,或許唯有白虎才能理解一二吧!

“殿下,究竟是男是女啊?”姜維在一旁笑問道。

“男女?”劉封回過神來,又拿起信繼續往下看,再次傻了眼,“這怎麼……”

只見諸葛果秀氣的字體寫着幾行字:“母親大人見愛子聰明伶俐,甚愛之,姑取名爲伶”

姓劉名伶,那不就是劉伶了嗎?

這兩個字就像重錘一樣敲得他有些胸口發悶,拿着信有些哭笑不得。

不會自己的兒子真成劉伶了吧?

劉伶可是竹林七賢之一,嗜酒不羈,被稱爲“醉侯”,好老莊之學,追求自由逍遙,更成爲道家八仙之一!

要是以後自己的兒子是個好酒如命的浪蕩子,入了道門,着算不算是一種懲罰?

劉封在這一刻,想到了古山居士,想到了元宵之夜預言另一個穿越者的左慈,而諸葛果也是證道之人,冥冥之中,他似乎和道家結下了不解淵源!

衆人見劉封時喜時憂,甚至出現了神思恍惚,諸葛亮卻搖着羽扇笑道:“劉伶,這個名字不錯,乾脆就以此爲名吧,不用等子益回去再另取了。”

“嗯,挺好,挺好!”劉封回過神來,岳父岳母都點頭的事情,還能如何?

反過來一想,就是個名字嗎?

雖然劉伶也是這個時代的,但不一定就是本人,可見預先知道歷史名人也不是什麼好事,容易讓人產生太多煩惱和芥蒂。

眼下重要的是自己有兒子了,劉封從桌上拿起茶杯,大笑道:“我劉封喜得貴子,今晚設宴慶賀,諸位一定要來賞臉。”

諸葛亮也十分高興,畢竟這可是自己的外孫,當下也說道:“好,此間事情已經基本處理完畢,三日之後,我和子益便要返回成都了,正好召集官員議事。”

本來他們是要準備趕着年關返回成都,但現在初爲人父,劉封已經歸心似箭了,只能提前回去。

第二日,諸葛亮在長安議事府安排留守長安事宜。

加封魏延爲雍州刺史,鎮守長安,保衛雍州安全,鄧艾迴漢中和趙統一起訓練流雲騎,趙廣回漢中挑選士兵訓練神箭營,其餘的關索、令狐宇、秦羽等人留守長安。

徐陵和荀方的能力也得到諸葛亮的認可,任職分別任職參軍和別駕,留下來幫助魏延處理政務,姜維跟隨諸葛亮返回成都。魏延知道自己能鎮守長安,全是劉封的舉薦之功,親自前來致謝,劉封笑道:“文長有大將之才,先前鎮守漢中,言壯語猶在耳邊,令曹操不敢輕易來犯,今日再讓將軍擔當此任,將軍可還有當年的豪情乎

?”

魏延抱拳正色答道:“末將還是那句話,若曹叡親率大軍來攻,某當領兵拒敵,與長安共存亡,若其遣大將來攻,二十萬以下,某叫其有來無回!”

劉封大笑道:“哈哈哈,我早知將軍之能,如今鎮守一方,當勵精圖治,安撫民心,待三年之後,與將軍再進中原!”

“某願隨殿下平定天下!”魏延神情激動,躬身行禮,他從劉封身上,看到與劉備不同的霸氣和雄心。

諸事安排完畢,諸葛亮和劉封帶五千人馬向成都進發,想到不多久便能見到自己的兒子,劉封真恨自己不是造飛機的,要不然現在就可以飛回成都了。

愛子、美人,在經歷腥風血雨之後,哪一樣都讓他怦然心動!

******

孫權御駕親征,整個東吳三江之地一片喧譁,眼看入冬,竟還要如此大動干戈。

廬江城,年輕的陸遜爲先鋒都督,雖然有很多比他年紀大的文臣武將,但對這個儒雅年少的統帥卻都言聽計從。

周舫自從斷髮賺曹休之後,也聲名大噪,被孫權拜爲先鋒部參軍,協助陸遜出征。

看着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數年之間便平步青雲,從一個小小的步卒成爲東吳的大都督,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氣質和行軍佈陣的從容氣度,一點也不像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年輕人。

自從接觸陸遜以來,周舫對他的認識也一天天增多,佩服之情也日益加深,不由想起了小時候在廬江城曾一睹風采的周瑜,這兩人在氣質上是如此相似。

只是周瑜略顯桀驁,意氣飛揚,陸遜則沉穩內斂,書卷氣更甚一些。

正思索之時,突然帳外有士兵來報。

“何事?”陸遜放開手中的卷帙,擡起頭,陽光照進房間,白皙的面龐上劍眉直入髮髻,兩隻眸子漆黑如墨,看不出喜怒。

哨馬報到:“報大都督,魏軍封司馬懿爲揚州都督,正向壽春趕來。”

“司馬懿?”陸遜眉毛微蹙,“如今到了哪裡?”

士兵答道:“據報,應該到了許昌一帶。”

“尚在許昌?”陸遜聞言,線條分明的脣角微微上揚,輕笑道:“只怕他司馬懿是趕不上這壽春之戰了。”周舫忙說道:“都督,如今曹休病重,乃是進攻壽春的最佳時機,我們要趕在司馬懿之前拿下壽春。”

第1426章 萬衆矚目第25章 重新佈局第991章 步步爲營第788章 直擊要害第1053章 密室地宮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917章 調虎離山第1484章 矛頭所指第1068章 不請自來第1293章 老將之勇第1467章 渡河北上第1958章 連環圈套第1267章 盛情款待第1995章 關下鏖戰第1304章 金蟬脫殼第1280章 喜憂參半第624章 河中巧遇第94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564章 臨危不亂第1314章 厚黑不足第2043章 肥羊之戰第2114章 幕後之謎第921章 司馬離朝第577章 高手境界第1440章 排憂解難第432章 小試牛刀第903章 設宴款待第209章 開始攻城第1639章 西營大火第618章 再遇狼羣第347章 兵不血刃第2120章 大惡人第730章 無力迴天第1016章 不戰自亂第1189章 活學活用第243章 兵多將廣第1253章 從嚴治軍第1313章 遣使求和第2100章 臨陣交鋒第375章 排兵佈陣第2081章 父女爭執第356章 毒士復出第37章 腐儒害人第1378章 猛虎攔路第479章 下餌第564章 武俠夢第830章 燕王使者第941章 急不可待第1129章 備受打擊第1913章 西域形勢第590章 董卓之後第525章 連失二子第1379章 少年英雄第1449章 新老交替第169章 斜谷遇阻第639章 走馬換將第1015章 見血祭旗第1674章 屠胡令第652章 激將之法第821章 擒拿罪魁第1160章 慘死陣前第863章 剷除後患第419章 以少敵多第1584章 獎武重兵第96章 糜竺用計第629章 中原局勢第206章 荊州決策第1503章 最後抉擇第1112章 無心之舉第743章 噩耗連連第1990章 兵指于闐第1726章 初生牛犢第1353章 一灘渾水第1995章 關下鏖戰第727章 生死難料第989章 假戲真做第1828章 兩軍混戰第798章 深入虎穴第1144章 謠言生效第1220章 氣急敗壞第2051章 天意難測第378章 抉擇第356章 毒士復出第2030章 漫漫征程第1416章 倭人之患第1558章 輕敵冒進第1660章 宴請故人第1914章 西出陽關第690章 順利得手第1057章 喂鷹捕獵第646章 不明所以第2104章 倉促應敵第1326章 最終抉擇第1664章 渡河南下第2063章 莎車歸順第1111章 密信消息第1252章 將錯就錯第114章 法正傳道第1080章 拯救愛情第329章 益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