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荊州決策

留贊雖不明其意,但也只能奉命行事,徐盛等將也是將信將疑,不知道陸遜這樣反其道而行之會不會有用,但軍令如山,都各自下去準備。

曹休病重,壽春的一切政務便由新任命的參軍郭奕來處理,郭奕是郭嘉之子,雖不如郭嘉那般料事如神,但在軍略方面也頗有建樹,是年青一輩的翹楚,來到壽春兩個多月時間,已經深得曹休倚重。

此時東吳兵臨城下,郭奕知道朝廷已經派來援軍,所以命令大家守城待援,曹休臥病不起,對軍心影響極大,出城交戰是不可能的,唯有固守待援。

這一日正在城中巡查,突然吳軍圍在壽春四門,向城上遠遠房間,郭奕大驚,急忙傳令士兵小心防守,霎時間鼓聲震天,號角長鳴。

但只見無數箭矢飛上城頭,輕飄飄的毫無力度,大多數直接落入了內城之中,郭奕不由心中疑惑。

正觀察的時候,一個士兵拿着箭矢跑來:“報郭參軍,東吳並未攻城,而是向城中傳信。”

郭奕有些疑惑,從地上撿起一支箭來看,果然箭尖上用布條包裹,拆開來一看,卻見寫着幾個大字:“司馬懿攜三子即將接手壽春城防!”

身旁的張虎疑惑道:“此事我們早就得知,東吳不是多此一舉麼?”

郭奕也是愣了半晌,突然心頭一跳,大叫:“不好,快帶人將所有射進來的箭矢收集起來,不能讓民衆得知。”

那個士兵有些遲疑道:“這個……東吳的箭矢甚多,根本來不及收集,很多直接進了百姓院中,這如何是好?”

“好歹毒的計策!”郭奕急得出了一身冷汗,忙對身旁的張虎、樂林吩咐道:“你二人速帶本部兵馬在城中巡邏,若是有百姓鬧事,要及時鎮壓,絕不可讓城外的吳軍得到消息。”

張虎見郭奕如此緊張,不由問道:“將軍爲何要突然加緊巡邏,城中已經檢查過好幾遍,並無嫌疑之人,這樣只怕反而會引起民衆不安啊。”

郭奕跺足道:“你等不知,昔日司馬將軍水淹壽春,民衆多有怨恨,此時若知司馬將軍前來,豈能不出現騷亂?若是城中一亂,東吳再趁機攻城,曹將軍不能主持大事,焉能守得住?”

張虎聞言大驚,知道事不宜遲,馬上和樂林兩人往兵營而去。

襄陽城,經過三年多的發展,比以往更加繁榮,城頭被修葺一新,更顯得巍峨雄壯,矗立在漢水之畔,儼然成了荊州的一道屏障!

議事府中,文武齊聚,一個個面色凝重,看着關羽臥蠶眉緊皺,拂鬚在大廳中來回踱步,不知道他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關平見關羽半晌不說話,只好說道:“父王,丞相和子益大哥已經離開長安前往成都,不如派人前去問問情況再做決定吧!”

關羽停住腳步,捻鬚沉吟,這也是一個折中的辦法,等送信的人到了成都,大概諸葛亮他們也正好到了成都。

“依屬下來看,此舉大可不必,丞相和燕王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正思索間,一個年輕人邁步而出,正是被劉封派到荊州負責政事的顏琰。

關羽轉身看着這個精明的年輕人,作爲武力強者,他雖然也讀春秋,但對高談闊論的文人向來嗤之以鼻,唯一能讓他敬服的,也就諸葛亮和敘述等人而已。

如今的這個年輕人也嶄露頭角,和沐風已經成爲馬良的左膀右臂,在荊州近三年的鍛鍊中更是老成持重,州中許多事務都交由二人來處理,很多見解就連伊籍等人也都極力贊同,成爲年青一輩的翹楚!

“哦?你看出什麼端倪來了?”此時馬良還在江陵,眼下只能聽聽大家的意見。

顏琰抱拳答道:“以屬下看來,丞相其實是默認將軍出兵的,孫權御駕親征,整個江東無人不知,早已傳遍天下,但丞相併未派人送信來,可見是要將軍便宜行事。”

一旁的沐風也說道:“不錯,丞相送往東吳的書信也已昭告天下,已經明確說明要齊心剿滅倭寇,三年內不再開戰,若是東吳出兵,便是違背會盟之約,我們要按照盟約從旁牽制,此乃先禮後兵!”

關羽雙目微凜,精光閃爍,霎時間思緒開闊起來,經歷前番荊州之事以後,他心情沉穩內斂了許多,要不然早就出兵了,根本不會召集衆人議事。

此事靜下心來一想,若是諸葛亮真的不打算和東吳開戰,此時書信應該早已經送到了,但從離開長安之後,卻一直毫無消息,這便是一種默許。

顏琰又道:“而且孫權增兵公安港,便是擔心將軍會出兵,可見其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此乃天賜良機也!”

關羽臥蠶眉豎起,虎目開闔間,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掩蓋不住地散發出來,這句話可是真正說到自己的心坎當中了,他何嘗不知道自己年事已高?

雖然嘴上不承認自己老了,但只有自己心中最清楚不過,歲月不饒人,勇力不復當年,如果不趁着這幾年再廝殺疆場,以後就真的要養老終生了。

看着劉封他們征戰殺場,豪取長安以西,自己鎮守襄陽,的確心癢難耐,這次一定要奮餘烈再戰沙場,開疆擴土!

計議已定,關羽邁開虎步,來到帥位之上,大聲道:“孫權不遵盟約,執意出兵,某自當從旁牽制,諸位聽某號令!”

關平早就等不及了,馬上道:“父王,我們已經等候多時了!”

軍事大廳的左側,掛着一張繪製好的荊州地圖,各個郡縣、河流、山川,一眼看去,全都歷歷在目,這是馬良召集荊州士人合力做成的荊州全圖,包括江南四郡在內。

關羽看向地圖,盯着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四郡的位置,說道:“公安港不僅有原來的守兵,如今又增加了張承的大部分部隊,柴桑還有甘寧的水兵隨時能夠增援,要取南郡,諸位可有何良策?”關平上前說道:“父王,孩兒願打頭陣。”

第573章 天書奇譚第1290章 罪首伏誅第802章 恩怨情仇第1681章 宏圖大志第1082章 神秘消失第710章 死路一條第1375章 逃出海外第1368章 反受其辱第741章 天地異象第1076章 突然轉變第175章 壽春之戰第821章 擒拿罪魁第2034章 全軍出擊第1417章 踏上孤島第478章 不分勝負第100章 文武大會第103章 軍中男兒第393章 安置山越第239章 羌族求援第555章 自食其果第286章 淮南文鴦第1581章 今非昔比第1246章 御駕親征第1673章 破釜沉舟第545章 吐鯁清喉第198章 比武逞威第428章 魏軍詐降第2092章 被迫出戰第491章 徐州戰線第1436章 巫神要求第844章 虛驚一場第1985章 最終條件第36章 便宜師傅第1024章 遨遊九天第60章 五子良將第729章 天崩地陷第1415章 捉鱉計劃第1729章 再遇名士第1937章 樓蘭遺址第1112章 無心之舉第2072章 和諧相處第1338章 越人條件第626章 美人如玉第948章 舊事重提第610章 陷入絕境第1541章 裡應外合第2112章 各不相讓第2119章 刀兵相見第748章 太極殿第89章 愛情價更高第915章 璞玉雕琢第639章 走馬換將第361章 中伏受傷第2017章 連夜退兵第738章 刺客線索第195章 肉爛在鍋裡第329章 益衡號第298章 真假諸葛第1273章 鬱不得志第1790章 冰釋前嫌第1804章 大勝慶功第718章 二次報信第57章 再加籌碼第480章 各出奇計第1603章 前後夾擊第676章 公私輕重第1663章 勝負之戰第286章 淮南文鴦第1257章 調兵遣將第780章城內兵變第893章 四面圍城第412章 勤政愛民第1906章 驚天陰謀第1966章 除惡務盡第2103章 攻戰要地第1187章 可汗之怒第527章 往事再提第1637章 爲時已晚第253章 絆馬釘第220章 勸降第1246章 御駕親征第1666章 全軍入境第1791章 鮮卑之患第1149章 全面反擊第943章 和親請求第1253章 從嚴治軍第471章 大會戰第214章 遲來一步第209章 開始攻城第418章 伏擊援軍第545章 吐鯁清喉第344章 後方發展第984章 否極泰來第1959章 藏寶圖第1310章 仁心大智第1150章 家有麒麟第1147章 自立爲王第545章 吐鯁清喉第1368章 反受其辱第925章 國士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