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幸與不幸

盡全力報恩。

知道疏漏的劉封也馬上行動起來,帶着一臉苦大仇深的關平第二日便開始巡視各營,催促訓練,嚴加管制,整個江陵上下,都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

江陵兵馬在整備幾日之後分三路北上,一路從江津港出動,與水軍呼應,另一路從長阪進發,進逼襄陽,另一路中軍隨後接應,共有近十萬大軍。

豫章、柴桑、南郡等地兵力往江陵會合,水軍從漢水緩緩北上,水面上旌旗蔽日,船帆綿延數十里,幾乎要將整個江面覆蓋,往襄陽境內綿延進發。

四月初,長安兵馬也開始全部出動,出潼關逼近函谷關西口,架設雲梯、投石車、井闌等等,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關下烽煙四起,鼓聲震天。

誰都看得出來,楚軍這次的動作,徹底觸怒了麒麟王,劉封親自調動數路兵馬同時出動,對楚軍志在必得。

荊州消息傳到江東,本因中原大敗憂心忡忡的孫權精神一振,馬上宣召文武升殿,共議國事。

孫奮奇襲中原到兵敗覆滅,前後不到半年時間,東吳羣臣在寒冬裡歡慶傳頌,如沐春風,卻在春季裡上下驚恐,若遭寒霜。聞聽壽春失守,孫奮和孫宇大軍退路被阻,孫權不惜將江北最後的防線濡須塢的兵力調動北上,卻還是未能及時救援,近四十萬人馬全軍覆沒,東吳損失近半兵力,元氣

大傷。

剛剛身體痊癒的孫權驚怒交加,吐血病倒,加之孫宇壯烈跳崖、孫奮憂鬱病死的消息先後傳來,半月間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奄奄一息。

而此時魏軍因爲接連大勝,接收俘虜,兵馬超過五十萬,屯駐壽春,聲勢浩大,對揚州虎視眈眈。

而作爲援軍的張承勉強集結十餘萬兵馬退守合淝,雙方兵力懸殊,加之大敗,士氣低落,兵無戰心,已經幾次派人求援了。

此時的江東,不僅要面對捲土而來的曹魏大軍,還要防備虎視眈眈,數年來養精蓄銳的蜀軍,當真進退兩難,捉襟見肘。

若北上抵擋魏軍,蜀軍必定會乘虛而進,失去了三江之險的東吳,在水軍方面又不佔優勢,恐怕很難自保。但不阻擋魏軍,揚州再無兵力,僅有張承一人在合淝,無異於螳臂當車,遲早必敗,等魏軍取了江北,與東吳一江之隔,如果魏蜀兩國心照不宣同時出兵,東吳同樣要遭

受滅頂之災。出與不出,似乎都是滅國之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孫權哪料到晚年之際,進取建功不成,反倒丟了父兄留下的基業,焦急憤怒卻又無可奈何,氣急攻心,吐血一升在

所難免。

就在昏沉之際,忽然楚軍大勝的消息傳來,魏延以一己之力拖住整個荊州兵馬,劉封將各處大軍調往江陵平叛,江東壓力驟減。

病牀上奄奄一息的孫權聞此訊,竟自坐了起來,傳令宮娥侍婢更衣沐浴,同時降旨馬上宣召文武大臣到建章殿議政。

百官聞訊,真是驚喜交加,喜的是孫權病體好轉,這對當下雪上加霜的東吳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當此之際,如果孫權駕崩,江東局勢將會急轉直下,一發不可收拾。但心中也有驚怕,上一次孫權病危轉好,爲了太子之事,大殺羣臣,下獄、流徙、滅族者依然歷歷在目,這次北伐大敗,孫宇、孫奮皆身亡,滿腔怒火的吳大帝,不知道

又會做出什麼瘋狂之事。

羣臣戰戰兢兢來到大殿,此時日正當午,許久不曾用的建章殿顯得冷清了許多,衆人面面相覷,卻無人敢言,猜測着這次議政的目的。

約莫一刻鐘之後,孫權在兩名內侍的攙扶之下顫顫巍巍走了出來,羣臣擡頭一看,頓時渾身一震,臉色大變。

只見孫權骨瘦如柴,寬大的龍袍鬆鬆垮垮罩在身上,如同田地裡百姓用來驅趕鳥雀的稻草人一般。

面頰深陷,顴骨高聳,雙目只剩豆大一些,空蕩蕩的眼眶一圈發黑,鬚髮稀疏脫落,參差不齊,宛如枯骨一般,再也不復昔日東吳大帝的聖姿和威嚴。

或許是承受不住冕旒的重量,孫權連玉冠都不曾佩戴,稀疏的頭髮用明黃色的絲帶攏起來,灰白的鬚髮黯淡無光。

看到孫權的模樣,羣臣靜默,有些人忍不住悲從中來,想當年與之對峙的曹操、劉備都已逝去,唯獨孫權存活至今,不知是幸還是哀!

魏、蜀帝位更迭,東吳更迭的卻是太子之位,而與後輩的較量中,孫權也未戰上風,如今身心疲憊,不僅是因爲連年外戰失利,數位皇子的死亡,對孫權的打擊也極大。

自古悲痛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孫權已經送了四子,其中一人還是被他親手下令斬首,這也是帝王之家的冷酷,換做尋常之人,誰又能經受得住這連番打擊?

就在羣臣感慨同情,心中五味雜陳之際,孫權微弱而又沙啞的聲音從龍書案傳來:

“朕自承父兄基業來,誓保江東,周旋曹劉之間,不敢有絲毫懈怠,意圖中原,不幸中了曹爽之計……”

大殿中靜默無聲,因爲孫權的喘息而變得更加壓抑,羣臣心中一沉,此次大敗爲江東之恥,誰也不敢亂提,孫權親自說出口,莫非要追究誰的責任了?

近侍呂壹更是嚇得面無人色,先前的保奏孫奮的可是他,徐州和中原都是他去巡視的,這要是追責,第一個就是他。

就在他渾身冒汗,兩股戰戰的時候,孫權深吸一口氣,忽然提高了音調,沉聲道:

“奮兒及數十萬江東兵馬被曹魏所害;若不報仇,阻曹軍南下,是背父兄遺訓也。今聞荊州內亂,無暇東進,朕欲趁機起傾國之兵,討伐曹爽,生擒逆賊,報仇雪恥!”聽聞孫權還要出戰,衆人心中大驚,正思量東吳實力的時候,卻聽一人大呼道:“陛下萬萬不可呀!”

第591章 漠北刀客第662章 全軍覆沒第1599章 欲擒故縱第2031章 逃離危機第1410章 宣誓主權第1738章 心狠手辣第1997章 無計可施第2057章 宮內之謎第192章 達成共識第1084章 躊躇滿志第241章 漢中集合第27章 春秋刀法第1085章 賊軍入侵第593章 經書誘惑第2017章 連夜退兵第684章 弄巧成拙第1900章 幽州平定第1972章 遣使歸降第1819章 潰不成軍第532章 家中消息第2108章 疏勒覆滅第1245章 幸與不幸第448章 入城中計第1632章 謀定徐州第九章 設宴接風第261章 天下之勢第822章 痛下殺手第30章 選拔人才第1012章 不同懷抱第85章 關府家宴第660章 對手的評價第1376章 執念難平第844章 虛驚一場第831章 兵禍陰謀第52章 連擒二將第484章 兔耳關中伏第605章 揭穿身份第150章 三分局勢第1057章 喂鷹捕獵第759章 不同手段第763章 荊州小聚第139章 再擒孟獲第662章 全軍覆沒第376章 後起之秀第1254章 新城弱點第1572章 朝歌會盟第344章 後方發展第457章 冰釋前嫌第807章 請君入城第1265章 雲波詭譎第1242章 憋出內傷第888章 一馬當先第1314章 厚黑不足第500章 盛極必衰第1976章 氣急敗壞第298章 真假諸葛第117章 我們不一樣第1714章 首戰正名第1352章 有備無患第1721章 超度亡靈第115章 白虎攔路第565章 嘯聚山林第351章 佛道之爭第763章 荊州小聚第1800章 以逸待勞第290章 幕後高人第1050章 招搖撞騙第263章 居心叵測第846章 螻蟻之命第689章 老將之威第801章 昔年恩怨第1441章 再次出兵第1604章 惺惺相惜第908章 聚散離別第1406章 海盜入侵第921章 司馬離朝第523章 緣份已到第339章 舉薦良才第989章 假戲真做第1569章 走馬換將第1027章 華而不實第1676章 自己動手第722章 以下犯上第1546章 分道揚鑣第934章 挑燈夜戰第768章 脫胎換骨第2094章 偷樑換柱第645章 自斷後路第784章 疑雲重重第1028章 防患於先第1916章 聚沙成塔第1156章 分派任務第616章 進退無路第454章 蠻不講理第1310章 仁心大智第284章 路遇刺客第2068章 三軍同樂第1776章 望眼欲穿第1206章 再放長線第59章 王者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