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遭遇敗退

司馬懿和龐統將除去守城的部隊之外,全部都投入進入了戰場,其攻擊太過兇猛了。

一日之內,豫章郡內的東吳城池被攻下三座,防禦工事被摧毀無數。東吳在豫章郡的兵力充足,且拼死抵抗,然而卻無法擋住劉軍不計傷亡的進攻。

東吳守備豫章的將領本是周泰,然魯肅和陸遜有另外的任務交給周泰,將其重任轉交給了東吳世家出身的朱恆。

前文提到朱恆雖是世家出身,但是對於孫策和東吳是百分百的忠心。但忠心卻不能完全代表其能力。

面對司馬懿和龐統兩個大謀士的聯手,朱恆的能力就有點不夠看了。

劉軍的進攻手段層出不窮,各種陣型、計策、謀略全部都用了上來,還不怕損失傷亡,朱恆拼盡全力也無法扭轉自己潰敗的局面。

接連丟了三座城池之後,朱恆不得不退守永新城,以空間換取時間,重新構造防線。

朱恆也看出司馬懿和龐統對豫章郡勢在必得,他立馬就給整個豫章下達了人在城在,城亡人亡,全民抗擊劉軍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不有半點遲疑,不得和劉軍有任何的接觸,死戰到底爲止!違令者殺無赦!

豫章郡是東吳和神武朝廷接壤的郡縣,這些年來,東吳和神武朝廷都在這裡爆發了爭鬥。哪怕是最和平的時期,豫章也是有不少的小規模戰鬥。

劉軍曾經佔領過豫章大半城池。但由於一時的疏忽,孫策更是讓人將豫章郡奪了回來。

由於神武朝廷的政策比較利於普通百姓,百姓們更喜歡自己生活在神武朝廷的治下,對於東吳的迴歸沒有什麼好感。如果不是華夏民族自古有之的故土難離,可能豫章郡的百姓都會逃到柴桑那邊過去了。

而孫策爲了抑制百姓們外逃,更是殺了不少人。百姓們心裡面怕得要死。豫章郡的百姓更加希望神武朝廷可以儘早前來,把東吳給滅了。在孫策稱公建國之前,當地的百姓就一直都夢寐以求自己可以生活在神武朝廷的治下可以安居樂業。現在當今天子御駕親征,他們的夢想很快就要實現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戰亂越早結束,百姓們當然是歡喜的。

就是這樣的民衆基礎,東吳守將朱恆想要讓百姓一同全心全力抵抗劉軍,那是不可能的。

司馬懿和龐統能夠一日之內拿下三座城池,也是由於百姓們暗地裡的支持。

百姓們能夠幫助劉軍的機會並不多。膽子小且害怕被東吳算賬的他們不敢當帶路黨,頂多就是攻城的時候不幫助守城就是了。

而這一點,就已經足夠了!

沒有壯丁充當後勤,守城的東吳部隊的實力大大折扣。

朱恆就是看到這一點,所以纔會下達那樣的命令。百姓們暗地裡支持劉軍,那麼朱恆就斷了他們的念想。

果斷的朱恆直接讓各地守軍實行連坐制度。一家不肯能爲官府和軍隊服務,一條街都要麻煩。

還真別說,這樣的措施真的很管用。

在高壓的政策下,百姓們爲了自己的小命和利益,變相監督其他人了。

只能說,朱恆是在沒辦法中找辦法。不過卻大大丟失了豫章郡的民心。

朱恆的手段使得豫章的防禦加強了不少,也僅僅能夠延緩一下以司馬懿和龐統爲首的劉軍進攻速度。

司馬懿和龐統在攻下一座新的城池,這一次的損失比之前的要大很多。

敏銳的龐統立馬就察覺到不對勁。通過觀察,龐統發現前三座城池中沒有出現的壯丁,居然現在都出現了。於是乎,龐統就尋找那些倖存的百姓,從他們口中得知了朱恆的命令。

“好傢伙,這朱恆是一個人物!”龐統當即給朱恆點了個贊。

隨後龐統找來司馬懿,兩人着手下達了一個針對朱恆死守命令的反制命令。

其命令是這樣的,他們麾下所有部隊,不得向手無寸鐵的人展開攻擊,打開城門放棄抵抗者,既往不咎,秋毫不犯。率部歸順者,保證其利益,並且不奪其軍權,原職留用。拼死抵抗者,只誅首惡。

就是這麼幾條簡單的對策,彰顯了王師的風範,使得豫章郡的風向瞬間投向了劉軍這邊。

百姓們安心了,哪怕他們是幫助守城,但是一般不會給他們任何的兵器,就算是被攻破了城池,他們手無寸鐵,王師是不會爲難他們的。王師還保證了秋毫不犯,家裡頭也可以放心了。

東吳部隊的士兵也輕鬆了不少,哪怕他們死死地守住,最後城破了,只是把大頭的那個給宰了,當兵的啥事沒有。更有一些士兵希望自己的上峰可以帶領他們加入神武朝廷。不爲別的,聽說神武朝廷普通士兵的軍餉比他們東吳這邊的要高很多,而且在民間的地位也很高。在東吳,軍餉這玩意,有很多士兵只是聽說過,根本就沒見過。能夠吃飽肚子就非常不錯了。而且還要擔心武將們是不是喝兵血,剋扣口糧。對比了之下,東吳士兵開始有了異樣的心思。

武將們就有點爲難。劉軍宣傳的政策,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投降纔可保證性命安全,其餘的就是死。

加上士兵和百姓都有其他的出路,這部隊裡面人心有點渙散,難帶了。

武將們表面上沒有任何異動,但內心深處是在想着自己如果真的拼死犧牲了,家裡人會得到什麼東西啊?所以一些武將心中就開始有了想法。

朱恆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命令居然會被別人反過來利用了,等他真正明白自己的錯誤之時,已經很晚了。

隨着司馬懿和龐統對豫章郡的進攻,東吳的局勢就變得緊張了起來。

魯肅立馬向豫章郡派出援軍,他知道一旦豫章郡有任何的閃失,那麼劉軍就會直接殺到鄱陽郡的邊界,更有可能會繞過鄱陽湖這個天然的屏障,直接南下從臨川郡進攻東吳的腹地。

之前司馬懿和龐統無法攻破豫章,那是因爲兵力不足,且東吳可以全力應對。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東吳最大的壓力就是盤踞在壽春,且還沒有南下的神武朝廷大軍,哪裡可以是有將近十萬大軍啊!

魯肅明白劉軍的意圖就是讓現在的這些部隊先掃清障礙,同時消耗東吳的實力。等東吳被消耗得差不多,各種障礙都消除了,殿後的大軍在一次性撲過來,把東吳一口吞下。

這是陽謀,赤裸裸地用實力拖死東吳。

東吳唯一勝利的希望就是魯肅和陸遜的計策。一旦成功,東吳將獲得大勝,可以有多年的和平,甚至更加冒險一點的話,可以進軍中原,大擴實力和地盤。

但現在對於東吳和魯肅來說,時機還未成熟。東吳要做的就是穩住和忍耐,抓住時機來一個致命一擊。

魯肅是選擇了堅持和忍耐,可劉軍這邊似乎不給他這樣的機會了。

張遼在對皖口發動的進攻很是迅猛,東吳將領呂範不斷地敗退,退到只剩下皖口這一座港口城池了。

“援軍怎麼還沒有到啊?再這樣下去,皖口就要丟了!”呂範不斷祈求大本營派來的援軍可以早一點到。

皖口的東吳士兵現在都快崩潰了。劉軍士兵那殺氣通天的氣勢,已經讓他們畏懼了。而說好的援軍卻一直沒有出現,士兵們的士氣降到了最低。

“哈哈!東吳也不過如此罷了!都給本將上!把皖口拿下!”一鼓作氣打到現在,張遼發覺東吳的部隊也強不到哪裡去。

張遼親自上陣帶領麾下士兵對皖口發動了進攻。

呂範看着威風凜凜的張遼,知道自己是守不住皖口了,心裡想着是不是要放棄。

而在這個時候,江面上出現了大批的船隻,船上的旗號是一個“蔣”字。蔣欣帶着五千兵馬及時趕到了。

皖口港距離東吳水軍大本營鄱陽湖非常的近。要是這裡丟失了,那麼劉軍對鄱陽湖的東吳水軍就有一定的威懾。這也是爲何曹操出了派出張遼帶領一萬兵馬之外,還讓曹仁帶着三萬兵馬壓上去。按照道理來說,蔣欣應該更早一步到皖口才對的,爲何到這個危急關頭,蔣欣才姍姍來遲呢?

蔣欣在沒有加入孫策陣營之前,就是一番大水賊,專門做着打劫過往商船的勾當。深知水戰的蔣欣準備很多好東西,保證可以守住皖口。

“援軍到了!”呂範看到蔣欣的旗號,心中備受鼓舞,差點就激動得流出了眼淚。

張遼也發現了東吳水軍的到來,他的心中隱隱有一種不安。

這種不安不是張遼畏懼,而是張遼覺得前來支援皖口的東吳水軍會對張遼產生巨大的傷亡。

蔣欣站在船頭,估計了一下和陸地上張遼部隊的距離之後,對着自己的副將說道:“把強弩給本將亮出來,狠狠地對那些旱鴨子們射過去!”

強弩,這就是蔣欣精心準備的利器。

蔣欣的水軍把強弩給亮了出來,弩箭全部四十五度角朝上,隨後在蔣欣的一聲令下,全部發射出去。

“是強弩!撤!”張遼看到如同滿天蝗蟲一般的弩箭,立馬就下達了撤退命令。

然而還是晚了一點,不少劉軍士兵被強弩射殺。

東吳水軍的強弩一直都是東吳抗衡劉軍的巨大利器,由於殺傷力和穿透力巨大,一般都是在艦艇之間的水戰中運用。而蔣欣就用在了艦艇對陸地部隊的攻擊上,出乎別人的意料。

如同標槍一樣的弩箭將撤退不及的劉軍士兵釘在了地上。被射中的劉軍士兵不斷地哀嚎,巨大的傷口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活不成了。

“速速撤離!”張遼即便憤怒不已,暫時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眼前這個問題,只能帶領進攻皖口的部隊後撤。

臨走的時候,張遼不得不捨棄一些還沒有死透的劉軍士兵,因爲蔣欣下一波的弩箭再次傾盆而下。這下子被釘在地面上的劉軍士兵真的就是大羅神仙下凡都拯救不了。

張遼暗恨不已,他恨東吳水軍的狠毒,也恨自己的不小心,沒有把這種變數計算在內。

“蔣欣是吧!你給本將等着!”張遼發了一句狠話,就直接帶着士兵後撤了。

等曹仁的三萬大軍一到,張遼發誓一定要蔣欣好看。至於皖口的守將呂範則是被張遼自動忽略了。張遼只是看對方的旗號是知道守將姓呂,其他的就完全不知道了。反正都是可有可無的小蝦米。

可憐呂範在東吳算是一號人物,在張遼的眼中就是小蝦米,真是悲哀啊。

呂範倒是無所謂了,能夠在張遼手中保住小命就很不錯了。

一看到張遼退了,呂範更是歡呼不已,皖口城終於保住了。不過爲了謹慎起見,呂範並沒有出城追擊。

“還是保守一點,等蔣將軍進城再說!”呂範覺着自己這個選擇是最保險的。

然而戰船上的蔣欣看到呂範沒有出城追擊,讓張遼可以從容撤離,氣得直跳腳,罵道:“怎麼不出城追擊啊!”

無論蔣欣如何叫喊,呂範是聽不到的了。

等張遼完全消失在蔣欣的眼簾,蔣欣只能嘆息不已。

而蔣欣的水軍到達皖口,呂範就帶着兵馬,滿臉慶幸地出來迎接蔣欣。

“末將呂範參見蔣將軍!”呂範想要感謝一下蔣欣的支援。

誰知蔣欣對他破口大罵道:“你就是皖口守將呂範!你真是個廢物。剛纔本將已經把張遼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劉軍士氣大降,你爲何不出城追擊?你只要把張遼給拖住,本將再來幾波弩箭,張遼就死定了!”

呂範被罵得冷汗直流,直接辯解道:“將軍,末將被張遼所部擊退,傷亡慘重,將士們士氣低落,無法……”

“混賬!”蔣欣大喝一聲,真想給呂範一巴掌。

爲將者畏懼敵將,還打什麼仗!

呂範也被罵得不敢擡頭了。

蔣欣冷哼一聲,說道:“此事暫且記下,日後再和你算賬!”

第四百八十章 恩斷義絕第五百二十二章 威逼荀家第一千三十章 早早就安排好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犧牲與安分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個壞種聚在了一起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徐晃危機第五百零三章 孫策表達的善意第三百零一章 再得一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士燮做出了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尚開始行動 袁紹病故第五百七十二章 深刻的教育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劉玉:孟德,你至於麼?第一百二十章 黃巾亂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曹操心力交瘁第七百五十六章 深入到百姓之中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這背後絕對是陰謀第一千三十三章 孫策不敢相信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打不下陵陽第一千七十六章 曹操安排後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大規模推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與防禦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劉備失憶的日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八十八章 劉璋和劉表的反應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劉璋的小小勝利第六百八十六章 軍機處的效率第五百六十一章 多少字?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該出手時不出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魏延追殺劉備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魯肅想死都不行第六百四十七章 曹洪想到了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十章 受封,薄侯?第八百四十九章 劉玉賜婚 返回襄陽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龍虎相見 送最後一程第五百三十五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堅斬華雄 袁術使壞第九百一十六章 十萬支箭!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紹退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錢糧問題第一千四十八章 諸葛亮的下一步安排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柴桑民心不歸孫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一步的進軍第二百零一章 李傕驚懼第七百一十六章 江東軍的遭遇第五百三十四章 骨氣是什麼啊?第一百零七章 順利度過第八百二十九章 反骨生長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一切順利 海外之人?第一千三十二章 張遼攻陷廬江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幷州世家的反抗與劉玉的應對第六百九十二章 劉玉啓用龐統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八十五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計高一籌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有點混賬的鳳雛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倭奸誕生第九百九十七章 劉備裝病第一千七百十二章 土雞瓦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曹操迴歸壽春第六百三十五章 行蹤暴露第六百八十四章 老友之間的團聚第五百零七章 曹操暈倒 暫代父權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拖住一點時間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當我諸葛亮是吃乾飯的?(2)第六百六十章 權當不知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劉備必須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牌呂布 鬱悶的馬超第二百九十二章 稱帝?還是算了吧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不小心掉下畫像第五十三章 孟德、本初加公路第八百四十六章 命不該絕第九百三十八張 赤壁大戰(七)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給朕好好表現第四百六十章 稱帝后的封賞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唐生耍司馬懿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封賞功臣 孔明上位第一百五十八章 蘿莉控呂布 重置州牧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機靈的孫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以假亂真 曹操離去第七十八章 人質安全第一千七十八章 目標:劉封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士燮做出了選擇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獻俘第一千九十五章 暫時穩住腳跟第一千六十九章 穩定內部 斬殺叛逆第六百一十章 一桶姜山第七章 太后的晚宴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送禮第二百零七章 佔據關中的連鎖反應第四百四十八章 兵不血刃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交州善後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倒黴的龐德第一百二十七章 威脅左豐第三百五十三章 賈詡失策 無法奏效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趙範:有吾在,桂陽城無憂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話多誤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孫策來襲 劉軍開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結拜?張飛反對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追上孫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