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老將到來不服老

張遼這邊已經被曹操派來了郭嘉,安排了一個任務給他。

東吳這邊估計都不知道會有這麼一個變化。

而在濡須口這邊,於詮則是成功擋住了徐晃的進攻。

爲了給自己的弟弟報仇,於詮算是用了吃奶的力氣去和徐晃在濡須口相互攻防。

在濡須口的兵力能夠保證港口不被徐晃攻下,卻不能主動出擊和徐晃決戰。

之前,於詮的弟弟於軒就膽子很大,出城和徐晃決戰,最終成爲了徐晃的斧下亡魂,狠狠地打擊了東吳軍隊的士氣。

於詮再有恨意,也不能拿整個部隊來冒險。更何況,出城決戰就是死路一條,於詮還想多活幾年。至於親弟弟的死,於詮只能放在心中了。

戰事還在濡須口進行着,徐晃又一次發動了對濡須口的進攻。

“頂住!援軍很快就來了!不能讓劉軍攻進來!”於詮不斷地走動,用自己的聲音和肢體語言來鼓舞士氣。

東吳的士兵在於詮的鼓舞下,奮力抵抗着劉軍的進攻。於詮爲了提高將士們的抵抗之心,許下了很多承諾。當然,東吳的士兵們也明白,於詮說的承諾有多少水分是清楚的,但他們也知道一旦濡須口給劉軍攻下,他們就是俘虜,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徐晃則是十分冷靜地看着自己的部隊進攻濡須口。

“濡須口的守將叫於詮?”徐晃對自己的親兵問道。

親兵馬上拿出一份情報,說道:“回將軍,的確如此。之前被將軍斬殺的武將,是於詮的弟弟。”

“那個廢物是這個守將的弟弟?同一個媽生的,差距怎麼這麼大啊。”徐晃不由得感慨了起來。

之前那個有膽子出來和徐晃決戰的於軒,身材很是雄壯,架勢擺得勇猛無比,徐晃一開始是很重視的,使用了全力,誰知道是一個銀樣鑞槍頭,中看不中用,徐晃輕鬆就解決了對方。速度之快,連徐晃自己都有點不相信。雖然於軒報了自己的大名,可是徐晃到現在都不記得被殺的於軒叫什麼名字了。

快速幹掉對方一個武將,劉軍的士氣提升了一個檔次,更加迅猛地進攻了起來。

而徐晃倒是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十分謹慎地開展對濡須口的進攻。徐晃相信東吳方面莽撞的武將不會那麼多的,對方可能會利用劉軍士氣大漲導致輕敵而算計他們。

徐晃謹慎地行事,讓準備算計他的於詮彷彿吃了蒼蠅一樣噁心。

於詮是不想出城決戰,但他可是準備很多攻城器械來對付徐晃。徐晃卻是先用羽箭加火攻把於詮的器械給摧毀了,再用步兵和弓箭手,一點點地和濡須口的東吳軍消耗。

於詮不得不忙於應對。

徐晃剛纔還想到用勸降來拿下濡須口。畢竟鎮守濡須口的於詮能夠擋住徐晃那麼久,徐晃也起了愛才之心,想拉他入夥,一起爲朝廷效力。

可是看到旗號是一個“於”字和得知於詮姓名之後,徐晃就多問了一句。

結果就是徐晃就放棄勸降了。

自己都把人家的親弟弟給宰了,雖然各爲其主,但終究是仇人啊。想要於詮投降,那是非常的困難。就算於詮投降歸順,徐晃也不敢冒險啊。天知道是不是詐降或者找機會替自己的弟弟報仇啊。

只不過徐晃對比了一下於詮和於軒,兩人的性格一個是沉穩,一個是莽撞,兩兄弟一人一個性格,真是詫異太大了。沒有本事就敢出來和徐晃決戰的於軒,不是莽撞是什麼?

“可惜了!”放棄了勸降的徐晃失去了一個完美解決濡須口的辦法,心中很是遺憾。

徐晃只能靠武力來解決濡須口了。

由於徐晃沒有操之過急,看起來給足了濡須口喘息的時間,可也在關鍵時刻救了劉軍士兵的性命。

“報!啓稟將軍,江面出現大量的船隻,是東吳的水軍!”一個斥候飛快地來到了徐晃的面前進行彙報。

徐晃擡頭看向江面遠方,果真發現有大量的東吳水軍向他們殺過來。

曾幾何時,孫策和曹操算是盟友,彼此之間有點了解。徐晃知道東吳水軍之中有強弩這樣的利器,殺傷力極強。

“敵軍增援到來,速速後撤。”徐晃大聲下令。

得到命令的劉軍一點點的往後撤退,這一退就是兩裡地。

劉軍的撤退讓於詮鬆了一口氣,劉軍若是再堅持多一個時辰,那麼濡須口就堅持不住了。同樣的,劉軍能夠自主撤退,那就是意味着不是什麼計謀,而是援軍已經到了。

最終的結果應證了於詮的想法。

黃蓋帶着五千水軍趕到了濡須口。濡須口的東吳士兵都鬆了一口氣。有了援軍,敵軍退去,濡須口算是保住了,他們也可以鬆一口氣,好好地休息一番了。

如果不是周瑜的鐵索橫江之策,或許黃蓋早就到了濡須口。雖然是鐵索橫江,可是卻也有路徑可以通過。只是花費的時間比較多。黃蓋很擔心濡須口丟失,所以不停地命令戰船加快速度。

這就可憐了那些撐槳的士兵們,差點就累死了。

好在橫在江面上鐵索一直存在,黃蓋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一旦濡須口被攻佔,劉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摧毀鐵索在江面的支點,到時候,就會有大面積的鐵索掉進江水之中。

這樣的情況沒有出現,黃蓋就明白濡須口還沒有丟。

“末將於詮參見黃老將軍!”於詮一身狼狽地出來迎接黃蓋。

黃蓋從戰船上下來,看着一身都是灰塵的於詮和穩如泰山的濡須口,心中對於詮的能力表示了肯定。

黃蓋在孫堅在的時候就是軍中大將,當得於詮一句老將軍稱呼。黃蓋滿頭白髮,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很多的傷痕。那麼大的歲數還在爲東吳操勞,可見東吳的人才凋零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於將軍不必多禮,情況如何?”黃蓋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詢問情況。

於詮拱手說道:“敵將乃是徐晃,末將只能死守,有老將軍在,劉軍立馬望風而逃了。”

於詮說的是實話,也表示了自己對黃蓋的尊敬。

黃蓋聽多了這些奉承話,警示道:“大敵當前,就不必如此說話了。嗯,老夫聽聞你弟弟是你的副將,素來勇猛,不知何在?”

於軒的勇武在東吳的軍中算是有點名頭,打起仗來不要命,在掃蕩賊寇的時候打出了威風。但是在東吳可以威風,遇到了劉軍大將就只有死路一條。

黃蓋知道東吳的人才越來越凋零,所以對於有點能力的年輕武將都比較上心,這次想要親眼看看於軒,好好地點撥一下,爲東吳的未來培養人才。

於詮心情一暗淡,強忍着悲痛,說道:“吾弟帶領兵馬與徐晃野戰,被徐晃所殺!”

於詮算是比較委婉了,沒有說自己的弟弟於軒被徐晃輕鬆斬殺在馬下了。

黃蓋一聽,心中甚是可惜,感嘆道:“蒼天不公啊!汝也不要太過悲傷,總有一天,吾等一定會報仇雪恨的。”

白白損失了一個人才,黃蓋能不可惜麼?

於詮很感激黃蓋的寬慰,也聽進去了黃蓋的勸說,隨後醒悟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隆重地邀請黃蓋進入濡須口。

進入濡須口之後,黃蓋就開始和於詮進行了一對一的商議。

“於將軍,你我加起來有一萬多餘的兵馬,據情報得知,徐晃就只有八千兵力,經過攻防,現在兵力肯定少於七千,若是我軍主動攻擊徐晃,你覺得勝算如何?”黃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直留在濡須口防守,對於東吳來說只能是被動挨打,久而久之,士氣就大大的降低。

黃蓋可不想打這樣的窩囊仗。

於詮老實地說道:“徐晃爲首的劉軍兵力雖然不多,然而無論在士氣和戰鬥力上,都比我軍要強很多。而且完全看不出是有疲倦的跡象。我軍兵力雄厚,主動進攻徐晃不是不可,但末將發現徐晃麾下有不下一千之數的騎兵,我等沒有與其對抗的騎兵,很有可能被其衝散陣型,導致大敗。”

於詮說到了最關鍵的一點。打仗不是仗着人多就行。劉軍人數雖少,但後勤足,士氣旺盛,還有在陸地上幾乎碾壓一切的騎兵。騎兵一直都是東吳的弱項。

“嗯!你說的很有道理!”黃蓋點點頭,認可了於詮的說法,同時說道:“徐晃的名頭,老夫也聽說過,爲人冷靜,但卻有一個弱點,受不起激將法。這一點,就是咱們勝利之機!若是老夫前去挑戰,你說徐晃會不會出戰啊?”

“老將軍,萬萬不可啊!徐晃剛猛無比,吾之親弟也葬身他手,要是有個好歹,末將承受不起啊。”於詮的情商低暴露出來了,變相說黃蓋老了。

黃蓋心中黯然神傷,自己要是年輕個十歲,也不用被一個小小的武將如此說了。

年紀大也是事實,黃蓋倒是沒有怪罪於詮,更是微笑地說道:“老夫這一把年紀了,也不怕什麼生死。反倒是可以用此來刺激徐晃,咱們在設計把徐晃給宰了!”

“老將軍真有辦法?”於詮發現黃蓋胸有成竹的模樣,心裡有點希翼,畢竟他的弟弟給殺了,他也想報仇雪恨。

“來!你我如此這般,這般如此!”黃蓋在於詮的耳邊把自己的計策說了出來。

於詮聽得直點頭,對於黃蓋的計策表示了認同,隨後說道:“老將軍,此計甚好!末將願聽老將軍差遣。”

“很好!”黃蓋欣慰不已,接着說道:“於將軍,老夫希望你每次稱呼老夫的時候,不要加最前面的那個字。”

“末將知罪!”於詮尷尬了,自己倒是忘記了這一點,老將軍前,老將軍後,不是在諷刺黃蓋老了麼?還好,黃蓋不是很在意。

黃蓋當然在意了,人是不服老的,“老將軍”這三個字,黃蓋聽得很不舒服啊。

黃蓋在謀算着對付徐晃的時候,徐晃這邊也是在觀望着濡須口的動靜。

“來者是東吳老將黃蓋!此人倒是有點難對付。”徐晃觀察了一陣之後,心中有了一個大概。

濡須口的規模比較大,防禦堅固,加上東吳的兵力比徐晃的要多,徐晃感覺要想拿下濡須口,對方要是死守的話,估計是沒有辦法的。

只是濡須口周邊都是泥窪之地,對於進攻一方來說非常致命,無法展開攻勢。

除非就是濡須口的東吳部隊出來決戰,徐晃在用計策把對方給算計了,隨後才能夠順手一舉拿下濡須口。

哪怕對方的兵力比徐晃多,徐晃相信自己也是能夠打贏對手的。

“或許黃蓋到了濡須口,東吳這邊士氣大漲,會選擇來挑戰!就算龜縮不出,那也無妨。黃蓋是東吳軍中老將,聽說最爲意氣用事,所以派人前去挑戰,說不得黃蓋會受不了刺激而出城,再安排一些伏兵,把黃蓋給宰了,濡須口士氣大降,一舉就可以拿下濡須口了!”徐晃倒是和黃蓋想到了一起。

徐晃的想法很好,只是關鍵就是要看黃蓋中不中計。

徐晃想了好一會都沒有想出一個完全之策,於是讓士兵在原地駐紮起來。打了將近大半天的時間,劉軍將士也累了,徐晃也需要爲將士們負責的。

同時爲了防止東吳兵馬偷襲,徐晃親自帶領一部分兵馬守衛,以防不測。

可惜直到太陽下山,濡須口也燃起了炊煙,一點想要發生戰鬥的跡象都沒有。

徐晃內心很是疑惑。

以東吳在濡須口的兵力,難道真的是打定主意死守?之前的武將於詮兵力不足,選擇防禦倒是正常。但黃蓋來了,還是這樣,難道就不怕後續的劉軍大軍前來,一鼓作氣將他們給滅了?

“看來東吳那幫狗賊在盤算着什麼陰謀了!得小心一點了。”徐晃很冷靜,他想到了最大的可能。

夜色不斷地深了,濡須口中的黃蓋和於詮已經悄悄地開始行動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畏罪自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軍進城 劉協逃離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角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惡鬥與僵持第七百二十九章 算到了第一千四百章 腳底抹油第九百八十四章 彌衡的惡趣味 胡廣的鎮定第二百三十章 烏龜般的黃巾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備安撫軍心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曹孟德會生女兒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陷陣營第九百六十四章 流氓勒索第八百零六章 劉備逃跑 營救糜芳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朕來取你狗命!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徐庶被迫撤退第八百九十一章 成爲一片汪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炮灰第一百一十章 地頭蛇的覆滅(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鄴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諸葛亮上位第八百三十四章 恐怖吧第七百二十四章 劉玉的謀劃 徐庶的建議第一千五十二章 夏侯淵落在張飛手裡第八百二十八章 當然是答應他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在陸地上不能和劉軍相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年大發展第五百三十九章 汝南太守 劉玉的禮物第五百七十八章 計高一籌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五日之約?第五百零八章 曹子修的光芒第四百二十二章 意志消沉 袁紹吐血第六百九十六章 地圖到手 內應張鬆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九十三章 派人把諸葛亮綁過來第一千八百十四章 壓倒孫策的一根稻草第三百零一章 再得一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死道友 不死貧道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劉玉:我讓兒子欺負你女兒第六百一十六章 針對劉備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劉備算哪根蔥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紹退兵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當年的一幕又出現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交州出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小沛慘烈的大戰第一千七百十一章 事情大條了第五百五十章 說好的單挑?第一千六十七章 不老實的劉玉第三百六十九章 與關羽約法三章第十三章 新府邸2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馬超進入變陽城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郭嘉的火攻第四百八十章 恩斷義絕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切都明白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玄德啊,朕可想死你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江水之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豪禮送魏延第八百零五章 城門失守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劉玉的反應第一千二十三章 師徒相聚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專治不服第七百一十三章 那火光照耀之下第三十四章 情報機構“暗部”第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第二百九十四章 曹嵩死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四百二十五章 勒死許攸 逢紀下場第一千三十九章 孫仲謀有蒼天庇佑?第六百三十四章 這是太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徐庶叮囑 劉備被毆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典韋講故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天下第一!果然不同凡響!第六百六十九章 議題第一千二百十一章 回到洛陽 呵斥太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甘梅被吃掉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戰白熱化 魯肅到來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馬超要搞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劉備應對 尋思救劉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相約在子時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難第八百八十一章 元直在江東的表演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計策失敗 局勢失控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呂布過長江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第一千二十九章 江東四家分裂第五百八十六章 終到荊州第八百五十四章 中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元直,你輸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劉玉難得出來一趟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劉玉按捺不住了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零七章 徐庶上門第六百一十四章 司馬徽的舉薦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郝仁:怎麼會這樣?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虛實被探知第八百七十九章 江東的試探性攻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關羽責問 劉玉演戲第九百五十七章 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