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一份書簡的威力

劉玉對劉協是真的很不錯了。換做別人,劉協一家子就應該到地下去團聚。

劉協本來是想要在山陽好好地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平平淡淡地過往着下半生。等他到了山陽,看到劉玉給他準備的一座巨大的府邸,還有一大堆僕人,還有山陽縣令乖巧地侍候在一旁。劉協就知道自己想要低調都不行了。

以至於後來,劉協這一脈,在山陽縣就是橫着走的那種存在。還好劉協晚年的時候察覺到這一點,臨死之前立下祖訓,任何子孫要是違法犯忌,絕不饒恕。加上朝廷對山陽一直關注,所以劉協的子孫倒是沒有惹出什麼大麻煩。

而劉協他的確是在醫道上做出了一番事業,成爲山陽乃至周邊郡縣最好的醫術高手。劉協真正做到了懸壺濟世,對於貧苦的百姓,他是分文不取,贈送藥材,受到百姓們的愛戴。

劉協的妻兒都是十分享受這種生活,劉玉得知之後,羨慕得要死。穿越過來後,劉玉就是幻想這過上這種富足、安定、滋潤的生活。偏偏劉協做到了,而他劉玉則是要在皇帝這個位置上一直努力地幹下去。人比人真是氣死人。

劉協到山陽後的第一任縣令不知道劉協的真實身份,只是上頭說身份尊貴,要求縣令必須服侍好了。

除了這個之外,往後的山陽縣令都不知道劉協這一脈的身份。當然了,劉協也不會自己說出來。他們一家的真實身份,到劉協的兒子去世之後,也只有皇室才保留着那麼一份記載。

這些都是後話了。

鏡頭回到壽春皇宮,在送走劉協之後,劉玉發現了王越和史阿都沒跟隨劉協離去。

“看來協弟已經對他們說過了。”劉玉就知道劉協會把王越他們給安排妥當的。

劉玉笑眯眯地來到王越和史阿等人身前,說道:“師傅和師兄弟等人可否願意爲朝廷效力啊?”

王越等人想都沒有想,直接說道:“臣等願意!”

有這樣的答覆,劉玉就高興了。先不說王越,就單單是史阿,個人武藝強悍,而且年輕,絕對是一個十分不錯的保鏢啊。其他的弟子都是有武藝在身,稍加培養,就足夠作爲一個普通將領了。

王越師徒就像是一個大禮包,裡面各種等級都有。

“仲允,你把各位師弟都給安排一下。”劉玉直接把任務交給了李貴。

李貴自然是應允的。

劉玉對着王越和史阿說道:“至於師兄和師傅,你們暫且先跟隨朕的身邊吧。回到洛陽之後,朕再安排你們。”

“臣等遵旨。”王越等人沒有二話,直接領命。

劉玉很是高興,這一次算是賺大發了。

對於王越,劉玉有着更多的安排,而且保證王越會滿意的。

這一晚上,劉玉睡得十分的香。

到了第二天早上,壽春皇宮中的大殿上,已經站滿了這次出征豫州的文武,當然也有陳宮這些從洛陽趕過來的大臣。至於楊彪這些退休的,現在就沒有他們什麼事情了,他們也讓陳宮給劉玉轉個話,然後在今天天一亮就直接返回洛陽。他們這些退休的,出現在朝堂上是不好的。最重要的就是他們不想惹麻煩了,誰知道劉玉今天會不會發飆。

未經過劉玉同意就離開,頂多就是被劉玉呵斥一番。要是留在壽春,萬一有什麼變故,他們就只能哭了。

劉玉倒是想得開,對於這些老臣是不會太在意的,畢竟這些老傢伙今天不知明天事,隨時掛了都不知道,跟他們在意太多是沒有用的。

唯一感覺到鬱悶的就只有陳宮了。他現在可以勢單力薄,待會說服劉玉返回洛陽都覺得有點吃力了。

“大將軍,待會陛下到了,咱們一定要讓陛下聽從咱們的勸諫,立刻班師回朝。”陳宮事先和黃忠打招呼,順便拉攏一些盟友。

“公臺放心,老夫自然是知道分寸的。”黃忠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他也覺得劉玉這次出來冒險已經把他的老命嚇掉了一半。

得到黃忠的同意之後,那麼軍方這方面就是沒有問題了。

接下來,陳宮就看向了一直在裝睡的賈詡。

看到賈詡這個假裝老眼昏花的樣子,陳宮就氣不打一處來,這老狐狸真是夠了,每次要到表達態度的時候就會是這樣。

賈詡深懂自保之道,反正觸及劉玉怒火的事情,賈詡是打死都不會去做的。現在陳宮要整合所有人給劉玉施壓,賈詡纔不會去做這種會得罪劉玉的事情。不過賈詡倒是覺得陳宮有點多此一舉,劉玉幾乎不會留在壽春的。

即便賈詡猜到這些,也不會給陳宮說清楚的。反正看好戲的心情,是不分年紀大小和官職高低的,賈詡也想看看軍機大臣陳公臺的尷尬模樣。

至於諸葛亮、司馬懿等年輕智者,他們早就有了打算,不用陳宮說,他們就知道怎麼去做。

陳宮在進大殿之前就和他們打過招呼了,他們也明顯地表示了自己一定會盡力的。

但話卻沒有說死。

陳宮智謀是有,可總是慢了那麼一拍,所以他現在還認爲劉玉很有可能會賴在壽春不走,準備下次的征戰。

“陛下駕到!”李貴標誌性的鴨子嗓門高呼。

大殿中的文武大臣都嚴肅起來,全部朝向了大殿之外。

只見劉玉一身天子服飾,龍行虎步地走了進來,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最高處的御座當中。

劉玉一坐好,黃忠他們立刻就給劉玉行禮,高呼:“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福安康!”

“衆卿平身!”劉玉伸手虛託了一下。

黃忠等人立馬起身。

“宣旨!”劉玉淡淡地說道。

黃忠和陳宮知道劉玉是要首先宣告一下關於劉協的消息。除了劉玉和李貴,也這就是黃忠和陳宮兩人知道這個事情而已。

李貴拿出一份聖旨,當着所有人的面,把裡面的內容唸了出去。

衆人一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就懵逼了。在場的很多人,比方說龐統,他是親眼見到活生生的劉協,現在倒好了,一下子就變成了生死不知。這裡面的門路就大了。

很快,龐統就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劉玉是故意讓劉協消失在世人眼前的。

同時諸葛亮和司馬懿也是想到了這麼一點。

“陛下果然是仁德之君!”諸葛亮心中感嘆道。

司馬懿就覺得劉玉有點太過迂腐,明明可以一勞永逸的事情,偏偏就要搞那麼多環節。帝王之心果然不是可以輕易揣測的。

知道詳情的人都選擇了默不作聲,其餘不知道的就能按照劉玉說的去聽了。

看到衆人默不作聲的樣子,劉玉暗地裡點頭,這些臣子還是明白事理的。

但是這些還不夠,劉玉繼續說道:“朕這次親自前來豫州,營救協弟乃是朕的目的之一。沒有想到,天不隨朕願,協弟居然失蹤了。朕心痛!”

黃忠等人一陣腹誹:陛下,你就別裝了,劉協都不知道被你安排到安全的地方去了,還心痛個屁啊。

“陛下請節哀!”黃忠等人馬上就附和着劉玉的表演。

劉玉裝模作樣地說道:“朕與協弟乃是兄弟,血脈至親,朕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朕決定昭告天下,無論如何都要找到協弟一家。另外冊封協弟爲下邳王!”

黃忠等人馬上就領旨了。

好了,劉協的身份問題就此落定了。知道詳情的人是不會反駁。不知道詳情的也不會去反駁。他們覺得劉協都已經失蹤了,甚至可能已經掛掉了。雖說冊封劉協爲王,其他臣子或許有點意見,但要是劉協死了,壓根就沒有什麼意見了,這個冊封就變成了追封,還不帶任何付出的那種。和一個死人計較,簡直就是無所謂的。

這是大家都想要見到的結果。所以說,劉協徹底爲自己想了一把。

陳宮眼看着劉玉把聖旨給唸完了,就要出班勸諫劉玉的時候,李貴再次拿出一份聖旨,開始念道了。

陳宮不得不退了回去,等李貴唸完,但心中特別擔憂劉玉是不是下達聖旨要出兵江東!

等李貴唸完之後,陳宮就鬆了一口氣。

這份聖旨,只要就是對曹操等人的安排。旨意表示曹操已經歸降朝廷,大戰到此結束。爲了表彰曹操的功德,劉玉特赦曹操等人所有的罪過,賞賜曹操一座府邸,金一千。其子曹彰甚是聰明,特賜太子東宮侍讀。冊封曹昂爲諫議大夫,其餘曹家子弟就沒有任何的安排。

至於曹操勢力內的武將,就交給大將軍酌情安排。

好啊,這份聖旨主要就是針對曹操的。連郭嘉等人都沒有提到過。

劉玉也是無奈的。郭嘉、荀彧、荀攸等曹操謀士,全部拒絕了劉玉的徵辟,表示要一直跟隨在曹操的身邊。即便是曹操主動對他們遊說也沒用。劉玉最後只能作罷。不作罷也不行了,這幾個智者都是才學頂天之人,不給劉玉所用是浪費了一點,要是直接殺了,更是巨大的浪費。換做以前劉玉的性格,還真的可能將他們給殺了。只不過曹操的部下太多了,要是殺了郭嘉等人,那麼其餘人就會很大意見,甚至會造反。那劉玉就得不償失了。

衆人都不斷琢磨着這第二份聖旨,從裡面,他們得到一個十分關鍵的信息。劉玉對曹操是沒有任何的官職安排。唯一比較讓人忌憚的就是曹操的兒子曹彰進入了太子東宮。太子劉玄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那麼日後就是大漢的皇帝。進入太子東宮,那麼就意味着前途無量。也就是說,劉玉給了曹操一家復興的希望。相對而言,曹昂的諫議大夫,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這份聖旨就是劉玉表示了對曹家的態度,衆人不得不慎重考慮一下反對的後果。劉玉沒有安排曹操在朝中任職,讓曹操的兒子任職,這樣的話,兩全其美了。

至於曹操的部下,在場所有人都不敢亂嚼舌頭。特別是夏侯家的女婿張飛張翼德,此時正瞪大了眼珠子,四處觀望着。看這廝的樣子就知道什麼事情,典型地在看有沒有人反對啊。衆人都聽說了,張飛這廝鬧起來很恐怖的。爲了救關羽,連陛下的命令都可以抗。要是現在有人提出針對曹家或者夏侯家的建議,肯定會被張飛記恨起來。天知道這廝會不會拿着他的丈八蛇矛在路上等着呢。

這種危險的事情,還是不要去做了。

“諸位愛卿都沒有意見。那麼就這麼定了。”劉玉看衆人沒有意見,直接就拍板了。

這事情就這麼過去了,衆人都是沒有意見的。

陳宮看李貴退了回去,又沒有重新拿出聖旨的舉動,於是站了出來,說道:“陛下離開洛陽甚久。國都不可沒有陛下坐鎮。臣請陛下即日返回洛陽,坐鎮中樞,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劉玉看着陳宮,就知道這老小子會這樣。但是劉玉已經想要回去了,卻不能順着陳宮的意思。

劉玉淡淡地說道:“洛陽真的就那麼需要朕麼?”

衆人很想吐槽一句,不單單是洛陽,整個天下都是需要陛下您的。

“陛下,還請過目。”陳宮馬上拿出了一份書卷,這份書卷是陳宮從皇宮那裡得來的,爲了就是在最後時刻把劉玉勸說回去的。

劉玉很疑惑,陳宮手裡頭又有什麼東西啊,不會又是上次一樣長篇大論的勸說吧。一份是看,兩份也是觀,劉玉自然不會不給陳宮面子的。

李貴接過陳宮的手中書簡,然後恭敬地遞給了劉玉。

劉玉漫不經心地過目了一下,等看完一部分之後,當下就瞪大了眼睛。

衆人都不知道劉玉爲何會有那麼大的反應,心裡都在猜測着陳宮書簡中究竟寫了什麼讓劉玉那麼大的反應。

在衆人的印象中,劉玉似乎都沒有這麼大的反應。

就算是有,也不會因爲一份書簡的內容而震驚。

“這份書簡裡面肯定有門道!”衆人心中想道。

劉玉看完這份書簡之後,直接放進自己的袖口之中,嚴肅地說道:“即日返回洛陽!”

()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孫權到場第一千八百十四章 壓倒孫策的一根稻草第三百二十七章 袁術的逃亡之路第六百二十四章 證明自我的機會第十一章 出皇宮,出籠第二百三十章 烏龜般的黃巾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偷溜達人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孫策來襲 劉軍開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有利用價值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尚開始行動 袁紹病故第六百六十二章 甘梅被吃掉第七十六章 大風波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逃不出劉玉的魔掌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名劍干將 箭射周瑜第八百八十八章 挑選死士 富貴險中求第七百五十三章 糜竺收小弟第一千一十三章 趙雲的回憶(二)第四百八十章 恩斷義絕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水淹南江城第五十四章 結識曹袁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孫策要玩真的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蒙面人的真正身份第二百八十八章 劉玉爲逆賊 諸侯想看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帝夢碎第一百零七章 順利度過第二百九十一章 心慈手軟 王府酒宴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劉璋父子往漢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劉玉教子(一)第七百八十三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爲後代做準備 洛陽來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曹軍歸順(二)第三百三十章 收拾殘局的曹操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嘉出關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劉備又冒壞水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置黃巾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終於明白了司馬懿的用意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栽贓孫權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兵不血刃下富春第一千七百十四章 劉玉進軍迅速 張飛擋孫策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朕送你回老家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曹操的快速應對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朕讓你笑逐顏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呂布下軍令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劉貝!第一千零一章 徐庶的安排第七百零六章 劉玉的干涉 諸侯反應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劉備能再逃到哪裡去?第四百一十七章 鉅鹿火起 袁紹突圍第三十六章 插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在劫難逃?第一千五十一章 廬江城的最後一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孟德,本王不會放過你的第八百二十三章 強強對戰 關張均敗第三百八十四章 箭傷發作 命垂一線第八十八章 幷州地界 到達太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神武皇帝駕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四面八方都是漢人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無法安睡的劉玉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人設崩塌第一千三十二章 張遼攻陷廬江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下輩子別逞強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想摘桃子?沒門!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機靈的孫權第九百五十二章 典韋和張飛的打賭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世家認慫 紙張成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倒黴催的!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張飛和烏騅馬第九百一十八章 在朕面前玩這一手?第四百一十五章 袁紹入套第四百九十六章 曹操引誘劉玉第六章 劉玉頭疼第一千八十四章 劉封上青樓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假冒僞劣的御駕親征第九百零六章 伊、傅二人前往益州第十章 受封,薄侯?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收俘虜爲己用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士壹去哪?第四百五十四章 報仇雪恨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劉備北上 處罰李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孫策放棄太史慈第八百五十五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二百八十九章 鎮定自若 閉關鎖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劉玉出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聲尖叫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出兵理由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忽悠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史落水 雲長尷尬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機靈的孫權第七百一十一章 馬超很不爽第六百九十一章 坑爹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父子爭執第一千九十三章 寇封重生第十三章 新府邸2第三百一十章 張繡投降第四十七章 麻煩來了(二)第五百四十章 下邳城告破第九百四十六章 敗了麼第九十二章 揍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奪其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