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孫策和周瑜的分析

在劉玉準備返回洛陽的時候,江東這邊則是對劉玉拿下豫州感到了恐慌。

孫策和周瑜一直都在觀察着劉軍的動向,準備等劉軍和曹軍打個你死我活的時候,他們再出來分一杯羹。

可是實際情況卻讓孫策和周瑜不敢亂動。

隨着戰局的進行,孫策和周瑜發現了劉軍諸葛亮部和司馬懿部兩部分兵馬居然按兵不動。最關鍵的就是他們兩部兵馬加起來足足有十幾萬。那麼多的兵馬不參與進攻壽春,而是陳兵於豫州南部,其中的用意,孫策和周瑜想想就知道是防備他們的。

江東最能夠給劉軍致命一擊的就是用出其不意的偷襲,可面對十幾萬的兵馬,江東的偷襲就成爲了一個笑話。江東能夠動用的也就是幾萬兵馬,也是最多的兵力,還不是精銳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之前陳兵豫州南部,還真有有防備孫策的用意在裡面。

人稱小霸王的孫策,是不得不防的。

司馬懿和諸葛亮都準備好口袋讓孫策來偷襲了,可惜孫策根本就沒有動手。

這裡面就是周瑜的功勞了。

周瑜勸諫孫策不能輕舉妄動,免得中了別人的計策。孫策很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但苦於自己的實力不濟,只能眼睜睜看着曹操的豫州被劉玉給吞併。

沒有孫策不敢做的事情,但周瑜苦苦勸說,孫策只能作罷。

在孫策的心中,以曹操的實力,劉軍想要徹底拿下豫州,沒有兩三年是不行的。而這段時間就是江東恢復實力的寶貴時間。

周瑜的想法更加現實,目前江東正在聚集實力,陸遜帶領部隊在南方爲江東擴展空間,只要三年時間,那麼江東就足以自保,完全不用看劉玉的臉色行事。

現實總是殘酷的,曹操沒有像孫策和周瑜想的那樣和劉軍死磕到底,而是出人意外的選擇了投降,還是保留着大量實力的情況下投降了。更重要的就是,一直以爲坐鎮洛陽中樞的神武皇帝劉玉,居然出現在了壽春。曹操向劉玉投降了。

收到這個消息,孫策瞬間就感覺不妙了,急忙叫來了周瑜前來商議大事。

周瑜也是剛收到消息,也是急忙來到孫策這邊。

“公瑾不好了!曹操敗了,向劉玉投降了!”孫策向來泰山崩於前而不驚,如今也是失態了。

周瑜勸說道:“伯符莫要慌張,你可是江東之主!”

得到周瑜的提醒,孫策稍微冷靜了一下。

兩人進入了書房,開始商議大事。

孫策擔憂地說道:“真的沒有想到劉玉會親自到了豫州,而曹操那麼快就投降了。公瑾,我江東危險了。”

周瑜沒有回答孫策的話,只是淡淡地喝着茶。

孫策知道周瑜是在想計策,所以沒有出聲打擾。

良久之後,周瑜把茶杯放下了,讚美地說道:“今天這茶實在不錯。伯符你若有還有一些,可否讓吾帶點回家。”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說茶!?”孫策是那個無語啊。

周瑜十分瀟灑地說道:“伯符何必如何驚慌。要知道你即便再急躁也改變不了曹操歸降劉玉的事實。還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地考慮一下對策纔是。”

孫策被周瑜說了一頓,發現自己還是真的很急躁。越是急躁,這腦袋瓜就越混亂,再這樣下去,孫策只能是在浪費時間。

“公瑾說的甚是!可吾的心無法平靜。要知道現在和吾等的計劃出入巨大,曹操那麼快就投降了,江東隨時都會遇到劉軍的進攻。而我江東的尚未恢復,部分兵馬也被伯言帶到南方而去,劉軍若是大軍壓境,江東之局面甚危!”孫策還是放心不下。

孫策如此急躁絕對是正常的,劉軍大軍那麼多集結在豫州,若是劉玉腦子一抽,直接揮軍攻打江東,孫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得住。

周瑜分析地說道:“劉軍佔據主動,以劉玉的爲人,十有八九會出兵。我江東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公瑾,我就知道你有辦法,快點說出來吧。”孫策急不可耐地說道。

“面對這樣的局勢,首先伯符你需要團結整個江東,加強對江東所有世家的監視。”周瑜陰狠地說道。

孫策深以爲然,江東的世家根深蒂固,有些時候會反抗他這個主公。作爲小霸王,孫策是不能夠容忍這樣的事情不斷髮生,果斷地拿起了屠刀。面對孫策舉起的屠刀,江東世家又果斷的當起了縮頭烏龜,完全就是一副認打認罰的架勢,但是絕對不會承認他們不忠於孫策。這讓孫策彷彿打到棉花團一般,很是難受。

而經過多次的戰敗之後,孫策也發現自己的內部問題十分嚴峻,於是他聽從周瑜的建議,建立起了自己的監視機構,而這個機構全部都是孫家子弟組成,沒有一個外人。

“若是有任何的異動,可殺無赦!但做的悄無聲息!”周瑜提醒道。

孫策聽得指點頭。對付這種人,他就是要狠一點,否則整個江東都會落入劉玉的手中。

“其次我軍所有的戰船時刻準備,時刻準備戰鬥!以甘寧、呂蒙爲主將,分南北二軍,固守江水防禦。另外,派出大量探子往豫州,監察豫州的動向。”周瑜繼續說道。

孫策疑惑地說道:“呂蒙?會不會太年輕了?不如讓子義前往!”

周瑜搖頭說道:“伯符,子明是年輕了一點。可是經歷上次大戰之後,吾發現此子有智將之才。他需要的是機會,給他成長的機會。若是我江東一直都是使用宿將,那江東的人才就會凋零了。而且子義病重,無法出戰了。”

“什麼?子義病重?爲何無人前來稟報?!”孫策和太史慈的關係很好,太史慈病了居然沒有人通知他,故而震驚。

周瑜說道:“並不是我等欺瞞你。而是子義瞞着所有人,吾也是前去尋找子義之時,才發現子義病重了。”

孫策急忙問道:“子義如何了?郎中可有治療?不行,吾還是要親自去看看。”

在江東所有的武將之中,太史慈和孫策兩人年紀差不多,武藝差不多,甚至隱隱有點勝過孫策的意思。兩人屬於不打不相識的那種,而太史慈對孫策是絕對忠心,從來對孫策所有的命令沒有任何的異議。這一次,太史慈病了,那是因爲太史慈一直在苦寒之地生活,加上生活貧苦,年輕的時候可能沒什麼,但是長年累月的征戰,大傷小傷,終於讓太史慈的身體承受不住,終於病倒了。

太史慈知道孫策已經夠煩惱了,擔心孫策因爲他的事情而分心,於是警告自己身邊的人不準告訴孫策。太史慈本身也就是一個深居簡出的人,一般沒事的話都會在自己家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太史慈的事情。

“伯符,你不用擔心。子義的事情,吾已經安排最好的郎中去看了。子義的身體也沒多大的問題,是常年積累下來的病,好好靜養就可以了。”周瑜不想孫策去擔憂太史慈。

有些事情,作爲人主只要知道就好了,沒有必要事必躬親。這是周瑜的想法。

可是孫策不同,他不是那種冷血的主公,他只知道太史慈和他是生死之交,於是說道:“子義爲吾多次出生入死,現今病重在牀,吾不親自去看望一番。心中難安啊。”

周瑜知道孫策重情重義的品性,只能沉默不已。孫策的成功是因爲重情重義,日後敗亡或許也是因爲這個。

心中掛懷太史慈,孫策巴不得立刻就去看望一番,可大事爲重,孫策還是繼續和周瑜探討着相關的事情。

“公瑾,劉玉那廝就在壽春,你認爲他什麼時候會對江東動手!?”孫策繼續問道。

“吾倒是認爲,在明年秋收之前,豫州劉軍是不會對江東動手的。曹操雖說是比較早地投降了劉玉,可畢竟經歷過大戰,豫州的民生肯定凋零,恢復豫州的民生是擺在劉玉面前的第一大事。別看劉玉勢力龐大,有着那麼大的地盤,可是他要防禦的地方也多。爲了吞併豫州,劉玉幾乎把所有的兵力都用上了,這糧草錢糧也消耗了無數。若吾是劉玉,絕對不會在此時出兵江東。”周瑜淡雅地說道。

“話是如此,可劉玉要是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江東可是危險了。”孫策擔憂地說道。

周瑜笑道:“這也是吾剛纔說的那幾個佈置了。劉玉要是發兵江東。我江東也可以讓吃不了兜着走。要是劉玉大軍南下,我軍能夠擊敗,那麼劉玉將在十年內無法對江東有任何的圖謀。”

“公瑾,你有什麼計劃麼?”孫策眼神中露出精光,他從周瑜的言語中聽出了周瑜似乎很期待劉玉大軍南下。

周瑜自信地說道:“我江東鐵鎖橫江!精銳水軍戰船橫行與長江,劉軍想要渡過長江如同癡心妄想。豫州疲敝,兗州、徐州爲之前的劉軍提供了大量的糧草,要想再提供更多的糧草是不可能的。所以……”

孫策當場明白了周瑜的意思,笑道:“所以劉軍只能從荊州運輸糧草,那麼就給了我江東機會,我江東若是謀劃得當,那麼劉軍就會白白送些糧草輜重給我江東,作爲江東恢復之用。”

“伯符英明!”周瑜拱手說道。

“看來,劉玉無論是打還會不打,我江東都無懼!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孫策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周瑜點頭應是,但內心卻是想着,其實江東也只能固守,主動權全部都在劉玉那邊,無法給劉玉製造更多的麻煩。

“公瑾,伯言的進度如何了?”孫策開始關心陸遜的南向進軍了。

周瑜微笑地說道:“今日剛收到伯言的戰報,一切都順利。”

孫策很滿意地點了一下頭,只要陸遜的南向計劃成功,那麼就讓江東的空間變得更廣闊,實力更強,日後和劉玉對抗,孫策也多了幾分勝算。

“好了!先不說了。吾還是先去探望一下子義。”孫策想了想,說道:“公瑾,對付劉玉的事情就全部交給你了。”

江東沒有大的威脅之後,孫策又要當甩手掌櫃了。

周瑜苦笑地說道:“伯符,你是江東之主,怎麼可以這樣啊?”

“你也江東大都督啊。吾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你就不能好好替兄弟我多出一點力?爲了江東,這個任務,你一定要扛着啊。”孫策語重心長地說道。

“吾遵命。”周瑜還能如何,孫策就是那種不怎麼關心細節,只要結果的主,他周瑜上輩子是造了孽才和孫策結識的。

孫策把事情交給周瑜之後,就帶着慰問的禮品往着太史慈家中走去。

而周瑜則是回到自己的辦公地點,親自起草了一份的政令告示,安撫整個江東。

當然還有之前周瑜對孫策說的那些計策,一個個都開始實行了。

甘寧和呂蒙按照周瑜的命令,各帶一萬水軍,佈置於江東長江防線的兩端。兩人都知道自己肩上的重擔,片刻不敢大意。

另外說一句,呂蒙算是孫權的人,按照道理講,周瑜要調用呂蒙,就必須需要經過孫權的同意。可週瑜卻沒有,直接給了呂蒙下達了命令。其中的含義很深。

孫權知道後,沒有任何的猶豫就讓呂蒙按照周瑜的命令行事,並且告訴呂蒙,日後但凡有孫策和周瑜的命令,可以不用通過他。

孫權心中是有點不舒服的,但是大局爲重。

江東的情況還算是穩定的。江東世家都不敢有所異動,他們從自己的渠道得知了豫州的情況,也明白要是在這個時候有所行動,恐怕孫策的人就登門拜訪,將他們帶到菜市場去了。

江東此時就是明鬆暗緊的狀態。

周瑜把握全局,穩穩地將江東的局面全部掌握。

而孫策則是在太史慈的家中,和太史慈暢談人生,端的輕鬆不已啊。

有給力、幫得上手的兄弟,實在是孫策的幸運啊。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周將軍,你這是怎麼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氣得噴出一口老血第九百二十四章 安排的好戲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汝陰城下 曹呂罵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關羽二婚第一千二十三章 師徒相聚第二百九十三章 浪費大夥的心情第一千一十章 劉玉收到消息第二百八十七章 曹操爲丞相第八百一十九章 張飛和劉玉的對話第一百二十三章 救了董卓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擒拿倭奴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劉玉按捺不住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王對王 曹劉單挑第一百三十章 攻城之戰 張樑死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當我諸葛亮是吃乾飯的?(1)第五百四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往江東、益州滲透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封賞第三百八十二章 曹操援軍 劉玉敗逃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孫策攻城 司馬徽勸諫第一千二百十六章 劉華的邂逅 大宴羣臣第三百八十三章 賈詡設計 逃出生天第二百一十九章 朝臣中的演技派第八百一十四章 兄弟相見第九百八十二章 劉玉口諭:你看着辦第一千二十四章 結婚前的一些事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潰的王旦第五百九十二章 諸葛亮的自尊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計劃遭遇挫折第四百九十九章 張飛送曹豹直達地下十八層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富的愛情故事第三百四十章 劉備被賣了(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針對劉備的陰謀第一千九十八章 搞錯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果第一千六十五章 朕只有一個條件第九百二十七章 當朕是傻了啊第六百二十章 軍師徐庶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快被發現了第五百零八章 曹子修的光芒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劉玉改變主意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烏恆人不傻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忽悠第四百七十章 徐州有變 北海城破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陸遜:你們贏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協變了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打翻狗食碗,讓它吃不着第四百八十五章 激戰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縱兵劫掠第五百零六章 大火風飛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曹操復起 五大流氓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當我諸葛亮是吃乾飯的?(1)第六百九十九章 CD最好耍第六百一十三章 結束後的算賬 司馬徽在行動第九百一十章 實際用意 羨慕嫉妒第七百一十四章 烏龜一樣的防守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遭遇敗退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操緊張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徐晃危機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劉備沒死!第七百二十五章 劉備想撤 張飛要打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鮮卑大敗 仲達有計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老夫也不容易第九百四十七章 阻截之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關、張之間第一千七十四章 猛烈的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丁原到來第一千六十八章 你還在相信這些廢物?第六百七十四章 老狐狸第三百零一章 再得一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玉得救 華佗離開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孫策的遠見第二百八十九章 鎮定自若 閉關鎖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蘿莉控呂布 重置州牧第四百八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兵不血刃下富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應聘侍衛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引發朝廷的震動第九百七十六章 劉玉返回洛陽(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局勢糜爛 曹操堅持第七百五十四章 妹夫關羽第九百七十四章 劉玉返回洛陽(一)第六百零二章 那一霎那的美麗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虛實被探知第五百九十三章 派人把諸葛亮綁過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袁紹用兵 曹劉反應第九百零六章 伊、傅二人前往益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玉與大臣們的初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諸侯火併第三百五十五章 引水灌襄邑第一千七十三章 得知秘密 暗戰開始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擒住張昭 尚香之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多少人死在了法正手裡?第一千一百章 洛陽聞知益州事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劉貝!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倒黴催的孫權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劉備消失不見?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八十二章 黃忠收貂蟬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