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兩線開戰

雒陽城,東漢帝都。

這一座古來的城池,雄壯而堅韌,在一次又一次的戰亂之中依舊堅挺的屹立在的河南的大地之上。

如今,這裡已經是屬於大明的疆土了,是大明洛州首府。

“末將張遼!”

“末將陳宮!”

“末將黃劭!”

“末將龐德!”

“……”

衆將於雒陽城前,恭迎牧景。

“諸將無需多禮,如今乃戰時,既戰時,一切以戰場爲主,不必理會朕!”牧景看着這些大將,心中頓時安定了不少。

明軍的強大,是建立在這些大將的身上的,看着他們的精神抖擻,讓牧景對於這一戰更有信心了。

“是!”

衆將領命,但是也就只是點點頭,還真不會當真。

牧景親臨戰場,那麼戰場一切的核心都會以牧景爲主,哪怕只是牧景的一個小小的意見,都會影響他們的想法。

“朕今日先入雒陽休整數日,衆將先返各軍營,待朕休整之後,親自巡營!”牧景低沉的說道。

“末將等,在營中恭迎陛下到來!”

衆將齊聲說道。

然後在張遼的帶領之下,各自的退去,迅速的反應各自軍營之中。

牧景在神衛軍的護衛之下,進入了雒陽城。

“臣洛州總督徐庶,供應陛下蒞臨雒陽!”

雒陽城之中,街道兩旁邊,皆爲百姓,而街道居中,乃是洛州總督徐庶率洛州府衙的官吏,恭迎牧景的親臨。

“諸愛卿無需多禮!”

牧景跳下馬背,走了上來了,看着有些皮膚變得黝黑的徐庶,笑了笑,道:“元直,變黑了,也精神了不少,看來是經歷的不少,有些感觸了,這精氣神都比以前的踏實很多了!”

“臣只是增長了一些見識!”

徐庶苦笑的說道:“執一州之地,肩負一州百姓的生計,方知道了,事情之艱難,當親下民間,瞭解百姓之疾苦,也需要按照百姓之切實情況而進行改變,當走的地方多了,方纔知道,昔日學院之中,自詡自己才能不凡,不過只是自視過高而已!”

人總會改變了。

徐庶的改變是從他進入大明爲官開始,從長沙走到了雒陽,他經歷了失敗也經歷的成功。

當初領湘州總督的時候,他是鬥志昂然,自然有能力改變這個世界,但是卻慘敗湘州之地。

新政在荊襄大地上受挫,他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最後他被調遣北上,進入洛州爲總督,他開始審視自己的過往,也開始的更加深入百姓之中。

瞭解百姓是所需,才能做好一個總督應該能做好的事情。

這些時日,他感觸甚深。

“好!”

牧景笑了出來了,道:“能有這一份覺悟,也不枉費朕對你的器重!”

“陛下之器重,臣無以爲報,當鞠躬謹慎,死而後已!”徐庶拱手,誠心的說道。

加入大明朝堂,並非他所願,但是時過境遷,他如今已經沒有半點的後悔,更多的是慶幸。

慶幸能在這樣大世之中,攻陷出一份力量。

“陛下,城中已經準備好行宮!”

徐庶說道。

“行宮?”

牧景略有些意外。

“乃昔日漢廷之宮殿,當年雖然被一把火給燒掉了,但是有些建築體保存了下來,我又修繕了一番!”

徐庶稟報說道:“勉強可爲陛下之行宮就寢!”

“有心了!”

牧景點點頭,他也不矯情,這一路上舟車勞累的,這時候他倒是希望自己的能住的踏實一些。

戰爭還需要發酵,哪怕他在雒陽的消息傳出去了,也需要一些時間讓別人反應過來了,所以沒有這麼快繼續北上督戰。

總要在雒陽城住上一段時間。

進入這座行宮,牧景才感覺有幾分眼熟:“長秋宮?”

這是當年何太后的寢宮。

也是當年他老子魂斷之地。

“當初陛下離開雒陽,燒了一把火,幾乎把所有的宮殿都焚燒一趕,反而是這一座之前就受過火災,損壞大半的宮殿保存了下來!”

徐庶解析說道。

“這麼說,這座宮殿倒是有些因禍得福的意思了!”牧景看着這行宮,有些的懷緬過去,也有些的複雜的情緒。

“來人!”

“在!”

“給朕點上三炷香,拿上一壺酒!”

“是!”

徐庶立刻派人準備好立刻。

牧景在一個地方點上三炷香,然後打開酒,一半祭奠了父親,一半自己的喝掉了,他看着虛無的天空:“父親,你在天若有靈,就保佑兒子此戰順利,打出大明一個煌煌青天,打出咱們牧氏萬世江山!”

他相信,他的父親能聽得見自己的說的話的。

此戰一拉開,那只有一個結果,要麼大明一統天下,要麼大明兵敗天下,牧景只能接受一個結果。

一番操作之後,牧景是當真有些疲倦了,他讓徐庶等人離開:“汝等不必繼續在此了,朕這些時日連番的趕路,需要時間修養。”

“諾!”

徐庶等人這才行禮,然後離開。

長秋宮其實不大,周圍的宮殿羣都已經成爲了一片廢墟了,也就顯得這座宮殿比較委婉的一些。

牧景沒心情去了解這長秋宮,讓人燒了熱水,然後舒舒服服洗了一個熱水之後,就安寢下來了。

……………………………………………………

牧景親自率兵出現在雒陽的消息,如同一陣風一樣,席捲天下而過,魏王曹操和吳王的孫策,都先後得到了消息。

豫州戰場上。

魏軍營寨。

營盤主帳。

大帳之中,曹操身軀筆直,站在沙盤面前,目光栩栩,看着上面的兵力對持,眼神有一抹陰鬱。

“一天的時間,逼近三十里?”

曹操拳頭狠狠的砸在了沙盤護框之上,聲音有一些的戾氣:“當真以爲的孤會容忍他,他若站,孤便和他一戰!”

沙盤周圍的大將們,此時此刻,連喘息都感覺有些幾分壓抑。

半響之後,還是的郭嘉先打破了寂靜。

“大王,明軍這時候咄咄逼人,明顯是想要和我們開戰,但是還沒有弄清楚意圖之前,末將認爲,我們不宜大動干戈!”

郭嘉也摸不住明軍的戰略部署,所以他得小心,不能的讓明軍鑽了空子。

這時候,一個夜樓校尉從營帳門口小步走進來了,走到了夜樓中郎將賈詡的身後,然後拱手稟報,遞上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報。

賈詡打開了看了一眼,迅速呈報給曹操:“大王,有了牧景的行蹤了!”

“在哪裡?”

曹操問。

“已北上,至雒陽!”

“雒陽?“

曹操瞪眼:“他什麼意思,是想要從雒陽往東進攻,破虎牢關,入兗州,還是意圖北上?”

這個地方,可就有些複雜了。

雖然他心中,多數認爲,牧景劍指北方,但是也不能輕易的下結論,必須要弄清楚,這種東西,錯了就會讓無數將是付出生命作爲代價。

“目前不知道,但是明軍主力,正在往雒陽,河內這些地方集結!”

賈詡稟報說道。

“報!”

外面又一聲嘹亮的聲音響起。

這是斥候的報信。

“進!”

“稟報陛大王,明軍主力在半個時辰之前,往我前線,繼續壓進十里,目前已經和我軍主力,相差不足二十里!”

“什麼?”

曹操拳頭猛然之間握緊了起來了:“還在推進?”

“是的!”

“繼續探!”

“是!”

斥候離開之後,曹操的眼神變得有些陰鷙起來,他來回走了幾步,然後下意識的看着郭嘉。

這時候郭嘉也陷入尋思,不過很快感覺到曹操的眼神了,變開口說道:“大王,明軍的想法,倒是有些明顯了!”

“說!”

“此番牧景北上,乃是御駕親征,親征之地,必爲主戰場,而且明軍主力之中,精銳除了在我們這裡,還在北線!”

郭嘉分析的說道:“而且大王不要忘記了,燕王的主力南下推動的最快,這時候已經在上黨和河東界線推動了,他這是出頭鳥,以牧龍圖的性格,怎麼可能當看不見,所以臣懷疑,他要先戰北境燕軍!”

“至於豫州戰場,明軍有足夠的主力的拖住我們!”

說着,郭嘉有些苦澀的笑了出來了:“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卻不得不承認一點,明軍經過這段時間的休整可擴軍,兵力比我們想象之中要多得多,而且戰鬥力並沒有減弱多少!”

他嘆了一口氣,道:“僅憑黃忠的十萬主力,就足夠我們按兵不動了,除非我們要先血戰起來了!”

“孤不甘心啊!”

曹操咬咬牙,道:“如今我們剛剛形成結盟的關係,當共同進退,若是燕軍受到明軍主力進攻,我們按兵不動,聯盟還有什麼意義!”

“大王,非吾等不能出兵,而是明軍早已經想好了拖住我們都辦法,吾斷定,不足一日,明軍主力必會進攻……”

他的話音纔剛剛落下,突如其來就有戰鼓聲響起了。

“咚咚咚!!!!!!!”

一聲連着一聲的戰鼓聲,通天徹地,彷彿在這一片天地之中不斷的迴盪,連打贏之中,都能聽的清楚了。

“哪裡來的戰鼓聲?”

曹操有些不敢相信。

“稟報大王,明軍已對我軍左翼發動進攻,騎兵突襲,傷我軍三千將士,破我兩營營盤!”

“什麼?”

曹操大怒:“左翼主將是死的嗎,這都能讓敵軍突襲!”

他這些天,一直在警惕,甚至讓部下將士小心翼翼,就是防備明軍突襲,但是沒想到,明軍還是把他的左翼給掃掉了。

“大王不必生氣,明軍意欲一戰,吾等避無可避,既然他們敢戰,我們得迎戰!”

郭嘉拱手說道。

左翼只是小部分的兵力,被打垮了也不心疼,但是這種被抓住的時機,倒是讓他詫異,不過這時候他也不能說出來,軍心穩固,方爲第一位。

“迎戰!”

“必須要戰!”

衆將聲音沸騰起來了。

這一次,他們必須要和明軍決一死戰。

“傳孤之軍令,各營大將集結!”曹操眸子有一抹冷意:“孤倒是想要看看,就憑一個黃漢升,能不能把二十餘萬主力,留在這裡!”

魏軍主力自然不止這點,如今魏軍,起碼超過三十萬主力軍隊,但是很多兵卒皆爲青壯而轉變過來了。

百戰之兵,方爲能戰之兵,而能戰之兵,基本上都在這裡了。

“是!”

魏軍衆將,迅速的動起來了。

豫州戰場,直接爆發大戰,不過大戰顯得比較柔和一些,當魏軍出擊,明軍反而一改常態,收縮起來了。

但是魏軍收兵的時候,明軍又主動出擊起來了。

打得曹操有些心血沸騰。

………………………………………………

就在豫州戰場拉開序幕的時候,在江東地面上,也不太平,先是柴桑水寨受到明軍水師的試探性進攻。

然後就是東海之上,爆發一場血戰。

賀齊率軍在東海迎戰的明軍戰場,一戰三日,但是卻被明軍擊潰一百二十里,從南海邊上,直接退回了東海沿海城池,東治城。

然後八百里加急,飛鴿傳書,請建業都增援。

孫策受到賀齊求援書,心中百感交集。

“江東,連水戰都打不過明軍了嗎?”

他有這樣的感概,更多的是當年建業都奇襲,讓他有些對自己的不夠自信了。

“大王,不必過於擔心!”

周瑜在旁邊輕聲的說道:“並非我江東水師不如他們,只是我們還沒有適應海上的波瀾了!”

“孤這纔剛剛得到消息,牧景出現在雒陽城了,這邊明軍主力戰船,就進攻我東海海域?”

孫策眯着眼眸,陰沉的說道:“明軍什麼意思,要全線開戰嗎?”

“不是全線開戰,而是打一防二!”

周瑜倒是看明白了。

他低沉的說道:“大王,此番明軍的目標應該是北境燕軍,他之所以要和我們開戰,那是爲了拖住我們,我們已經和燕軍,魏軍都結成盟約,一旦我們沒有壓力,就會率兵增援了!”

“即使有壓力,也要增援吧!”孫策低沉道:“若是不增兵,何意說盟約之事!”

“此事需小心!”

周瑜低沉的說道。

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夷陵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登基之前 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鹽商之戰 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張遼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政事堂 七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歸明 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張遼第四百二十五章 屍骨一地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神衛軍大統領 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馬超和龐德,命運使然!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 八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戰後大動作 二十第四百零一章 關下鬥將,溫酒斬華雄!(兩更合一)第二十一章 驚動郡府 下第四百零五章 決戰拉開 (第一更)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商之戰 八第七百三十章 批鬥大會第四百一十七章 猛虎之敗 下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王對王 四第九十八章 灌陽戰役 三 (補更,2/20)第五百零一章 請援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戰後大動作 四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甫嵩的謀算第三百九十七章 諸侯匯酸棗,京城衆誓師!第七十一章 舞陰商戰 六第四百七十八章 上庸戰役 中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一家人第三百零七章 求賢令的爆發 下第五十七章 甄選教官 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都察院在進攻!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雒陽之戰 續三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三年征戰,換一生自由!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潼關之戰 八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江東之變 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應對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夕 下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開戰第八百六十二章 建縣學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新政風暴 二第二百六十章 光熹朝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糧道爭奪 十一第九十六章 灌陽戰役 一第一千零三十章 去向第八百六十七章 爭奪人才第九百七十四章 鹽務 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上黨 十第三百七十三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下一第八百零七章 悄悄的去打一個小報告!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爭議第九百九十七章 各方諸侯的反應 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柴桑之戰 三第三百零八章 不死不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故地重遊,故人重聚!第七百八十七章 昭然若揭的野心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幽州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 南征之始!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統一之戰,即將拉開序幕!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滅燕 十四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這就是明軍的底氣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用威脅方式的招攬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中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新政風暴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新政辯論 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戰檀溪 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行之事 (補更,7/20)第七十一章 舞陰商戰 六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新歲,太武二年!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登基之前 三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是誰殺了趙忠?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王對王 三第九百七十四章 鹽務 下第九百零八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明魏決戰 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婚 五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各有所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景平勢如狼,驚雒陽羣商!第一百四十九章 儒學論政 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兵臨長安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反水 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漢通寶 (補更,8/15)第二百六十四章 牧龍圖,你等着!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少帝密詔?行,給他一份吧!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新武器 下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曹操的決斷第五百六十二章 破空而去的一箭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皆爲一代梟雄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戰後大動作 一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潰敗千里之外 九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明魏血戰 十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荊州之驚 下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宛城之戰 五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針對海軍的建設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潼關之戰 一 (補更!)第七百章 陌刀第二百五十三章 曹操與袁紹 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