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抵達前線

孫伯符的心思,牧景也能揣測一二,這時候他求穩,是對的,孫權就是江東內亂的引子,與公於私他都不敢繼續把孫權放在江東。

剛好他奪取了青州。

把孫權放在青州,也算是兩全其美,既不傷了兄弟之情,還能把孫權在江東的影響力給剔除了。

他認爲把孫權放逐青州,就能讓江東天下太平了。

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首先,孫權這人年紀雖小,卻能力很強,這也不是一個善茬,他會心甘情願的離開江東嗎?

這幾本上不可能。

第二,就算孫權顧全大局,可總有一些人因爲自己的利益而不願意讓孫權離開江東了,這件事事情,還是會有波瀾的。

“盯住孫仲謀!”

牧景對譚宗說道:“不管他想要做什麼,景武司全力幫他,不計傷亡和暴露,他越強,江東就會越亂!”

這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別說孫權知不知道他們在幫自己,就算知道,也會當成不知道了。

權力能讓人迷失了,江東吳國的權柄,哪怕聰慧如孫仲謀,恐怕也很難抵擋其中的誘惑。

特別是孫策北上的這段時間,他應該享受了權力帶來的無上地位。

嘗試過權柄在手的人。

還想要放下?

牧景不認爲他能做得到。

“諾!”

譚宗拱手領命。

“最近許都的那位天子,可有什麼動靜?”牧景突然轉移話題,低聲的詢問。

“我們在許都被荀彧那廝算計之後,不少的據點都被揪出來,目前許都的消息不是很靈通,特別是皇宮!”

譚宗有些羞愧,解析說道:“曹魏加強了對皇宮的掌控,伏壽離開之後,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天子,就是爲了加強對天子的掌控,目前來說,天子應該是弄不出什麼花樣來了!”

“人是這個世界善變的動物,有時候你覺得他做不出來的事情,可能他就能做得出來!”牧景嘴角揚起一抹冷笑:“天子哪怕頹廢了,他還是天子,成事或許不足,敗事卻綽綽有餘,不能小瞧他了,所以不管如何,想辦法盯緊他!“

在牧景心中,漢室天子,還是一定的存在價值。

所以還需要關注。

“是!”

譚宗眸子一亮,迅速的拱手領命。

………………………………

大軍在漢中並沒有停留太長時間了。

直接穿過了秦嶺,翻山越嶺,走棧道,走山道,行軍非常艱難,但是對於這些精銳將士來說,還算是能接受。

即使如此,他們還是有了三天時間,才抵達長安城外。

長安城如今乃是明天下雍州的首輔。

關中之地,雍洛兩州,雍州相對而言更有發展力,洛州就是河南尹,以雒陽爲中心,可雒陽乃是昔日朝廷都城。

那一片地方,基本上已經被戰爭給打成廢墟了。

相對而言,雍州的發展就好多了,哪怕昔日大戰之下,雍州折損的也不多,後來大明佔據了雍州,儘可能的恢復民生。

如今雍州,最少能恢復到戰亂之前的水平了。

“臣,皇甫印,拜見陛下!”

皇甫家第一個投誠牧景的大將,皇甫印已經棄武而從文了,如今乃是雍州總督。

蒯良當初治雍州,頗有功效,手下也有不少得力之人。

他倒是希望能讓自己的心腹執掌雍州。

但是朝廷是需要平衡了。

所以皇甫印成爲來雍州總督。

大軍不入城,乃是在城外駐紮,這一次皇甫印乃是秘密而來,是牧景派人宣召而來了。

牧景是路過長安的。

不過站在長安城之外看長安的時候,他心裡面倒是有一些的想法,所以他讓人把皇甫印給請來了。

“坐吧!”

簡陋的營棚之中,地面上鋪着一層簡單的皮革,上面擺着案桌。

“是!”

皇甫印有些侷促。

“皇甫總督!”牧景笑着打趣的皇甫印:“你這個總督,倒是做的舒坦啊!”

“臣惶恐!”

皇甫印連忙的拱手請罪,有罪沒罪,先請罪是沒錯的事情。

“惶恐什麼!”牧景撇撇嘴,道:“朕是在稱讚你,你做的越是舒坦,代表雍州的百姓過的越好,雖然朕這北上,看到的不多,但是窺一斑而知全豹,雍州治下的百姓,相對而言,還是比較過得去的!”

這個過得去,可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褒義。

如今的時代,能過得去的百姓,都算是幸福的,大明之下的百姓,都有無數的窮的吃不飯的人。

哪怕牧景儘可能不想餓死一個人,但是糧食有限,缺乏高產量的農作物,在如此大基數的人口之下,他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目前這個時代,是一個連溫飽線都還沒有達到的時代,生活能過得的百姓,都是已經有了奔頭的百姓。

“雍州百姓的生活還遠還不足,去歲冬,餓死,凍死之百姓,尚且有不少的數目,此乃臣之失職!”

皇甫印拱手說道:“陛下,臣決議於雍州進行新政推廣,臣發現,洛州相對而言,已超越了雍州的發展,那就是因爲洛州對朝廷的新政推廣力度非常強,讓他們有了脫穎而出的資質!”

雍洛毗鄰,皇甫印以洛州爲目標,那也是說得過去。

“新政之事,關乎朝廷政策,你自己和政事堂溝通!”牧景擺擺手,笑着說道:“朕是支持你的,但是朝廷有規矩的,不可亂來!”

他不是撇開關係,而是讓新政變得更加名正言順的推廣到地方去了。

他固然可以開口,但是就顯得名不正言不順了。

“是!”

皇甫印點點頭,深思了一小會,他知道該如何做了。

“這一次朕北上,乃是秘密,朕特意讓人把你請來,是有一件事情,需要和你的聊聊!”牧景示意他放輕鬆一點。

但是皇甫印在牧景面前,哪有能放鬆的心態,伴君如伴虎,他時常保持最高的警惕性的。

面對牧景的話,皇甫印想了又想,纔開口應聲:“不知道陛下可有吩咐,臣哪怕粉身碎骨,也爲陛下完成!”

表忠心是一種技術活,在合適的時候,合適的場景表露出的忠心,更顯得讓人有感覺一些。

牧景笑了笑,道:“不需要粉身碎骨,朕就是想要問你,你覺得,大明有一統天下的希望嗎?“

“臣絕對相信陛下,也相信大明,大戰一起,當橫推四海,推翻落後的漢秩序,建立大明的盛世江山!”

皇甫印堅定的說道。

皇甫家如今已經是牧景最大的支持者了,不僅僅因爲他的地位,更因爲他的那個侄子,皇甫家嫡系血脈,當年皇甫家最出色的大將,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受到了牧景前所未有的器重。

所以皇甫家早已經被徹底的綁上了牧明的馬車之上。

哪怕皇甫家如今男丁已經不多了,人口也少來的可憐,但是在關中,還是數一數二的世家,而且有了皇甫印皇甫堅壽的影響力,關中那些世家,都對她禮讓三分,這讓的皇甫家積累更多的威望。

“如果此戰,朕大功而成,推翻了漢室朝廷,那麼你認爲,大明的都城,還放在渝都,合適嗎?”

牧景笑眯眯的問。

“都城?”

皇甫印心中不由自主的突兀了一下。

他的心思轉動的很快,不過有些事情能想不能說出來,以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如果是錯誤,那麼他將萬劫不復。

“不必顧慮太多!”牧景輕聲的說道:“大膽的說,大明沒有言論之罪,不管你說什麼朕都饒你無罪!”

“陛下器重,那麼臣就說兩句肺腑之言!”皇甫印咬咬牙,既然和稀泥已經和不下去,那麼有話他就說話,不然他將會失去牧景對他的信任。

“渝都乃西南之中心,大明若只是侷限於一隅之地,以渝都爲都,那沒有問題,但是天下之下,都之所在,乃是萬衆矚目之地點!”

他拱手的說道:“渝都城,山水之間,的確可爲陛下之龍興之地,可若天下一統,此地不可爲都,難以讓天下人的信服!”

話重來的一些,但是表達出來的意義,倒是非常清楚了。

“那若天下歸一,何處爲都?”

牧景又問。

“臣不敢逾越!”皇甫印連忙搖搖頭,他可不敢說,這話說出來都是一場罪。

“呵呵!”

牧景只是笑了笑,倒是沒有勉強,繼續說道:“好,朕就不問你這個問題,不過真倒是給你下點的命令才行!”

“請陛下吩咐,臣,萬死不辭!”

“朕給你五年時間,五年之後,朕看到長安城的面積比如今要大最少一倍以上!”牧景眸子的閃過一抹的銳利的光芒,凝視前方,那長安城的輪廓,倒影在他的眼眸深處。

他北上看到長安城的那一刻,心裡面已經在斟酌這個問題了。

大明不能一直都窩在西南的。

渝都很好,但是缺乏交通支持的,雖然這幾年明朝廷一直在修路,但是渝都的地理環境而言,周圍皆爲山川河流,山路一片,進出艱難。

所以渝都難爲都。

但是遷都之事,倒是爲時還早,哪怕大明一統天下了,也不可能說遷都就遷都。

而且哪怕遷都,也會有不少的選擇

長安只是其中一個選擇而已。

他更希望看到了是,皇甫印的能力,能不能在他苛刻的要求之下,完成任務。

“五年,一倍?”

皇甫印瞪大眼睛,他看了看牧景,咬咬牙,把心一橫,直接拱手行禮,把這任務給應下來了:“臣願意一試!”

牧景已經有了這方面的心思,這對長安乃是有好處的,朝廷越是注重長安,那麼對長安也會越來越好。

“不是嘗試,而必須要做到!”牧景平靜的說道。

“臣願意立下軍令狀,若不能成功,便成仁!”

皇甫印也是一個果決的人。

“好!”

牧景笑了出來,他親自走上來,拍拍皇甫印的肩膀,道:“朕喜歡你這信心和勇氣,這件事事情不必張揚,朕會寫密函,通傳明豐錢莊,明豐錢莊會親自和你們的合作!“

朝廷都負擔不過來,唯一能負擔過來的,只有明豐錢莊了,如果要營造新城,必須要藉助明豐錢莊的影響力。

……………………

牧景在長安逗留了兩天時間,這兩天時間,他微服而出,隨皇甫印看了長安城不少的地方。

這更加堅定了他的心思。

大明的都城,或許只有長安纔是最合適。

當然,不管他有什麼想法,這時候都不合適提出來,哪怕想要建新,也得偷偷摸摸的,不然朝廷得先炸鍋了。

“不僅僅要擴建,還要整肅!”牧景站在一座角樓上,俯視長安城坐落凌亂房舍,對着身邊陪同皇甫印說道:“重新做過一些規劃,把一些區域分清楚了,有些太亂了!”

“諾!”

皇甫印這兩天,幾乎接受了十好幾條的意見,他都非常認真的記下來。

牧景肯定不是心血來潮。

而機會,只有一次。

長安城如果把握住了,那麼未來就將會成爲天下的中心,但是若是不能把握,讓錯流而過,長安城恐怕就如同當年被漢光武帝拋棄之後的處境。

漢光武帝踏平諸侯,建立了東漢一朝,可他放棄了長安,把東漢帝都放在了雒陽之上,自此雒陽超越了關中的繁榮興盛。

……………………

翌日,清晨,明軍在城外的主力開始拔營北上了。

越是靠近戰場,暴露的越是明顯,走進弘農的時候,牧景感覺,自己的主力已經有些藏不住了。

不過無所謂了。

到了這個地步上,該做好的準備都已經做好準備了,雖然戰略部署上,是打一防二,但是防也好,攻也好,都是拉開陣型的交戰。

戰場上,計謀,戰略部署,這些東西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始終是實力。

這一次行軍的速度開始慢下來了。

畢竟他需要養精蓄銳,而不是帶着一羣疲憊不堪的將士抵達戰場,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立刻爆發大戰。

五日之後,牧景終於抵達雒陽城。

這一刻,他再也藏不住了,神衛軍擁簇着他,進入了雒陽城,還直接進入了洛州的總督府。

這時候不僅僅各方探子已經摸清楚了他的行蹤,自己人的目光都已經矚目在他身上了,各方大軍紛紛都在盯着他。

作爲大明天下,御駕親征,他出現在北境,本身就是一個信號塔。

這這個放出去的信號了,等於告訴全天下的人,明軍這一次的目標是北境,他將會要和燕軍決一死戰。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荊州之戰 一第一千零四章 會議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十常侍的圖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戰後大動作 十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三百零一章 鴻都學報的發行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登基之前 七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早已經失去了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權力!第六百一十七章 參狼羌之亂 下第五百一十章 獻策攻城! (五千字大更,兩章合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河東之行 五第七百五十章 中箭第一千零一十章 視察南陽之前的準備第一百六十五章 初平六年的開端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圍殺張飛 六第七百七十九章 俯首稱臣第九百八十一章 奪南陽 四第一千章 入閣參政 下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郭嘉的分析第一千零四十章 殺趙忠第二百八十八章 光熹二年的開端第三百二十六章 暴風雨的前夕 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整軍 五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九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馬槍,斷糧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六 (元旦第二更)第六百七十一章 荊州之驚 上第八百章 外界的消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新政:唯才而舉,科舉!(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三第八百七十四章 南征之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血戰葛坡 四第八百零八章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起!第五百四十五章 舌戰羣雄 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漢名將皇甫嵩的恐怖 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十第八百八十章 兵鋒向參狼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整軍 二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後院趣事第六百八十章 龐季之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鹽商之戰 五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宛城之戰 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歸途第九百四十三章 初平七年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奪荊州 五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驚變,梟雄末路! 八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夜襲之戰 上第一千零五章 會議 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戰後部署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親自接應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天下五分 七第七百零三章 抵達樊城第十章 漂白 一第九百章 伏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河東之行 九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糧道爭奪 十三第一七十六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十一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戰場上,不能輕敵!第六百八十一章 他算盡了戰場,卻沒有能算得過自己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奪荊州 十八第一百六十四章 造印監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突襲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上黨之戰 十第五百四十八章 黃忠的奇襲 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劉表的驚恐 三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新政辯論 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暴風雨的前夕 上第四百八十章 吃掉他們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柴桑之戰 七第三百五十一章 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子暴怒 (補更,9/20)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對王 六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馬騰的野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是我用他們,還是被他們在利用?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目標:涼州!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兩個黃雀第七百四十七章 一場大地和河流的戰鬥 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 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王對王 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誰是黃雀 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抄家 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奪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明魏決戰 九第八百九十六章 先徵牂牁第四百八十八章 入冬第九百九十六章 各方諸侯的反應 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孟建與徐庶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西北風雲再起 八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江東的未來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三第九百四十八章 對交趾的志在必得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劉備的圖謀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爲了羌人部落而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一場不見血的大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蠻族的改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一戰震荊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九十章 寒冬臘月又如何,該打還是要打!(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九百八十六章 奪南陽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