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下

胡昭這麼說,倒是也讓牧景略微意外,他不是意外胡昭的高風亮節,而是意外胡昭能忍得住這等豐功偉績。

科舉制,是牧景改制變法的一個里程碑,也將會是埋藏前朝那種的舉孝廉制度的一個歷史記載。

誰來拉開科舉制度,惠及日後千萬士子,這可是一個能讓人青史留名的機會。

不管是醉心仕途,還是清流士林,但凡讀書人,對於能讓自己的青史留名的機會,都會格外的在意。

可以不在於利,可以不在於權力,但是名,那是所有讀書人的軟肋。

胡昭寧可放棄這一次的機會。

也要自己的拉進蔡邕之間關係。

這是因爲他感受到了危機感,臣權來源於君權,如今君權太過於強勢了,單憑自己,胡昭已經沒有信心能穩得住這朝堂了。

除非蔡邕能和自己的聯手,這樣他纔有一絲絲的機會,能繼續抗衡牧景的獨裁專權了。

“老頭子的確是最合適的,不過這個科舉的主考官人選,還得慎重一些才行!”牧景沉思了一下,也不繼續威迫下去了,胡昭既然放棄了,等於是無懈可擊了,繼續攻擊,那就是撕破臉,這可不是明君所謂。

“這樣吧!”

牧景道:“先讓老頭子卸去禮部尚書的位置,讓他以昭明閣參政,朝廷右相,全權負責科舉事宜,至於主考官,到時候在來決定!”

“陛下,要快!”

胡昭拱手說道:“馬上就是縣考了,各地縣衙都在做準備了,如果朝廷主考官此次沒有能選出來,這對地方官衙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朕知道!”

牧景笑了笑,道:“教育司方面,我會讓士燮派去一些人去協助各地官衙,把這一次縣考辦好!”

縣考,從出題,到考試,封卷,改卷,那是一連串的事情,現在籌備起來都會有些拖延時間了。

不過縣考一般都是地方的事情,牧景已經決議交給了地方,朝廷更多的是主持大局,只要不出其他意外,不會插手地方縣考。

縣考的主考官,一早已經定下來了,當地父母官。

至於日後會不會變,那是日後的事情。

現在來說,牧景都會把這地方主考的任務,交給地方最大的人,不然會影響科舉制度的落成。

這也算是利益的交換了。

變法改制,雖然一定會有利益的衝突,但是未必就一定要你死我活的,我把你的利益拿走了,我也可以把新的利益給你。

當然,有些人會不忿,那是當然的。

這時候,他就需要扶持另外的人來支持新政,支持變法。

“諾!”

胡昭拱手,表示認同這個結果。

………………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胡昭果然是一片死皮膏藥,反正是死纏爛打,不讓牧景安心,這個年,算是廢了。

不過牧景也無可奈何。

年初十,大明宮又恢復了來來往往的腳步,日月大街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盡頭,而這時候太武二年的第一次昭明閣會議召開了。

八層樓,昭明閣。

大殿之上,周圍是寬敞的落地窗玻璃,陽光折射進來了,有些柔和,一個個身影縈繞着一張大長桌子坐下來了。

而牧景有精無神的坐在首位之上。

他都不願意去看胡昭了。

這幾天他可被胡昭折磨的不輕,胡昭是左相,他負責朝廷大小事情,有些事情他可以回報,可以壓下來了,看他尺度如何,他要是非哪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來嘮叨牧景,也有正當的理由,牧景想要安生,也難得很。

其餘一些參政大臣看着牧景和胡昭兩人,都忍不住笑了笑。

這君臣之間,鬥歸鬥,但是有時候也幼稚的很,兩人大是大非上都是在爲了朝廷好,這一點所有人都有共識,可在一些小事情上,分歧的時候,會特別的小心眼。

以前他們還覺得,胡昭會挺大度了,但是現在看來,胡昭發狠起來了,也能用一笑小手段讓你痛不欲生的。

“新歲新氣象!”牧景開始先開口了,他不開口,大家不說話,大眼瞪小眼的,氣氛都詭異起來了,他張口說道:“這原是我們今歲第一次的昭明閣會議,我們就說說,對今歲的一些目標和計劃吧!”

“是!”

衆臣開始變得認真起來了,但凡進入了昭明閣,那都是不能侷限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上,得放眼整個大明的發展。

“陛下,我先說說我們樞密院對於今歲的一些計劃吧!”上將軍黃忠開口,低沉的道:“我們今歲打算進行擴軍!”

“擴軍?”

這並不是很意外的事情,很多人都有共識,明軍會擴大規模,但是這時候樞密院把計劃放出來,也讓一些人措手不及,太多人的目光都沉迷在了科舉之上了。

“大明這兩年必然會休養生息,是我們最好的擴軍機會,我們未來想要一統天下,緊緊憑着如今的那點兵馬,微不足道!”

黃忠道:“所以我們要進行大擴軍的行動,不僅僅是擴大規模,還要訓練出精銳來了,不能因爲擴軍,而忽略了我們的戰鬥力!”

“等等!”

劉勁壓了壓手,對黃忠說道:“上將軍,你剛纔說的不是擴軍,是大擴軍,那你們準備大到什麼規模?”

“翻一倍以上!”

黃忠淡然的回答。

“不可!”

衆臣沸騰了。

“擴軍一倍,朝廷那什麼來支持!”

“地方還要不要發展!”

“大明好不容易來的太平,不能窮兵黷武!”

不少大臣都是反對的。

這樣的壓力太沉了,單單是軍費,就足夠把朝廷給完全壓垮了。

“諸位是不是認爲,如今我們大明,已經國泰民安,太平盛世了!”黃忠眉頭一皺,面容一沉,拍案而起,怒然而道:“沒有足夠的軍力,我們連守衛自己的疆土都困難,哪有一統天下的能力!”

“不能一統天下,諸位是不是打算和舊朝劃疆而治啊?”戲志才陰森森的補充了一句。

衆臣聞言,頓時面面相窺。

大明立朝,內部倒是安穩,雖有變法改制,但是生活是越來越好,經濟發展充足,享受起來了,會消磨一些人的鬥志。

打仗代表死人。

他們有些人避諱戰爭,有些討厭戰爭,這時候的情緒,都會影響他們的一些鬥志的。

歷來有議和派,不是因爲他們都是軟骨頭,而是因爲戰爭實在太殘酷了,寧可軟一下,都不願意啓動戰爭,戰爭雖熱血,可總歸要凋零生命,多少將士上了戰場,就回不來,多少家庭因此支離破碎。

所以哪怕有一刻的安寧,很多人都不願意去考慮所謂的未來而戰爭。

黃忠戲志才這當頭一棒,倒是把一些人打醒了,現在可不是一個馬放南山的時候,天下還沒有一統啊。

牧景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思。

這只是黃忠的已給試探,也是他的一個試探,就是試探一下,朝廷中人,對擴軍這件事情的意見。

“擴軍的事情,押後再議!”牧景擺擺手,道:“樞密院要有一份詳細的計劃,然後提上昭明閣,左右相皆過目之後,再上廷議!”

“陛下,這樣一來,效率太低了,會影響我們樞密院的時間,我們可以等,可漢室那些諸侯,摩拳擦掌的,未必會給我們更多的時間,如果他們提前進攻,我們又沒有能整理好擴軍,訓練出精銳,那我們必然會吃大虧!”

黃忠低沉的說道。

“漢升,要相信左相和右相,他們知道輕重,那些事情能拖延,那些事情不能拖延,他們心裡面有一杆秤的!”

牧景笑了笑:“儘管把計劃書做好,提上來,相信不需要多長時間,就直接入廷推了!”

說着,他看了一眼胡昭和蔡邕。

兩老傢伙,想要聯合起來了,做夢吧,不把你們給攪和了,老子白當這個皇帝了。

胡昭和蔡邕倒是眼觀鼻鼻觀心,彷彿聽不到了,沒有任何表情,這沉得住氣的氣度,倒是讓人敬佩。

“科舉在即!”

牧景岔開了話題,道:“我們今天不如就先議一下科舉的事情,科舉乃是新政核心之一,必須要取代那落後的舉薦制度,所以朕不會允許有一絲一毫的紕漏,那個緩解出了問題,朕就對誰動手,誰都沒有面子給!”

他很直接的表露心思,不給任何人左右搖擺的機會,一句話,誰搗亂,他殺誰,現在刀在他的手上,就看誰想要比一下,自己的脖子夠不夠硬了。

“另外,還有兩個多月,三月份就將會進行縣考,主考官遲遲未能確定下來,這對個地方的影響,不好!”

牧景低沉的道:“朕決議,在昭明閣之下,以禮部,吏部爲基礎,在加上一些地方士林之中有威望之人,組建一個科舉大考委員會,統帥考試事宜,包括主要的出題,改卷,評試,張榜,都歸委員會管理,而委員會的主事,爲主考官!”

“科舉大考委員會?”

衆臣聞言,有一些好奇,不過牧景層出不窮的新花樣,他們也漸漸的接受了。

“誰當擔當主考官?”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商討的問題。

不過漸漸的,目光都落在了蔡邕的身上了,放眼朝廷和民間,沒有一個人能超出蔡邕的影響力了。

朝廷有左相能壓右相,地方有大儒能堪比蔡邕,但是如果朝廷和民間加起來的影響力,蔡邕位列第一。

“陛下,蔡相是最合適的!”

劉勁非常直接的說道:“放眼朝廷和天下,也找不出一個比蔡相更合適的人來擔當主考官了,而且蔡相人品,天下皆知,若有蔡相主持,方能避免舞弊之事,能安撫士子之心!”

“吾亦贊同!”

“附議!”

“附議!”

衆臣紛紛的舉手說道。

昭明閣如今一共是九席參政,只有牧景有些無奈,其他人不管是站在什麼立場上,這時候都贊同的蔡邕爲主考官。

牧景也預料到這個場面了,蔡老頭這個學識,這個威望,加上朝廷右相之地位,還真沒有一個人能比他更合適主持科舉事宜。

“朕也認爲,蔡相最合適!”

牧景捏着鼻子認下來了。

倒不是說他不願意,這是總感覺胡昭那廝給自己挖坑,多少有些被填坑了的感覺。

不過無所謂,他的殺手鐗不在這裡。

“蔡相主事科舉事宜乃是的衆望所歸,不過蔡相一人,難有作爲,科舉之事,乃是大明天下之大事,得找幾個輔助蔡相!”

牧景道:“教育司主事士燮,此人頗有學識,而且教育司本來就是的主持教化之事,對於出題最有權威性,朕認爲,讓他爲副主考官,負責縣考州試之事,應當沒問題,而會試,自然是主考官的事情!”

“臣贊同!”

“此人有才,可執縣考州試!”

衆臣也知道,這時候牧景提出了等於是交換條件,誰敢擋啊,胡昭都的避其鋒芒,保住蔡邕的地位纔是最重要的。

但是牧景最終殺手鐗,不在這裡,士燮哪能影響蔡邕啊,他還得找個人,壓住蔡邕才行了,最少不能讓科舉偏離自己的航道之外。

“另外,我們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地方的影響!”這是蒯良說的。

他跑了一趟荊州,又跑回來了,來回折騰的四五天。

算是把牧景交託的事情,辦好了。

“士林嗎?”

衆臣想了想,倒是認爲蒯良所說在理,科舉之事,乃是招賢納士之舉,地方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人家有才學的人,要是被壓住不放出來,你也無可奈何,雖然不缺這麼一兩個人,但是要是士林聯合起來了,讓這一次的科舉,變得冷冷清清的,朝廷的臉,那都要丟盡了。

考慮地方影響,考慮士林的想法,是必須要的事情。

“蒯相,有何想法?”

有人問蒯良。

“吾認爲,科舉大考委員會之中,應該增添一些來自士林地方的白身大儒,以視爲公正!”

蒯良低沉的道。

“此言有理!”

衆人雖然在揣測蒯良的心思,但是卻不否認這想法。

“何人合適?”牧景快刀斬亂麻,直接問人選。

“鹿門山書院,司馬微院長,頗有能力,學識不凡,教化蒼生,大有功勳,可得天下士子之信任!”

蒯良非常直接的舉薦。

這時候誰敢反對,那就是得罪了司馬微。

司馬微不願意出仕?

那可未必。

只是沒有機會而已。

而且科舉之事,乃是涉及大明朝的新政,那可是讓自己的名字留在青史上的一次機會,司馬微怎麼可能不心動。

這讓胡昭的面容有幾分陰沉下來了。

牧景就是牧景。

皇帝的心,不是他能隨便猜度的。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整軍 七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七十六章 漢中的貨幣風暴第八百九十四章 江陽城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七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政事堂 二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算計第七百六十一章 南線戰場的反應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五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偷襲 十一五百一十一章 金蟬脫殼 (補更,3/15)第四百二十六章 初平元年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六百四十一章 引蛇出洞,一網打盡! 下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壺關死戰 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父子聚第六十二章 甄選教官 六第四百四十三章 曹操遇伏,兵敗!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天下五分 九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開學大典 三第六百三十章 參狼谷之戰 上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機遇第四百一十五章 火燒酸棗,南下虎牢!第四百四十二章 孫曹之會第五百零一章 請援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殲滅韓遂部 八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整軍的開始第七百七十四章 混戰 上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第一屆科舉主考官 下第一百七十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五 (元旦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糧食風暴 六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再戰上庸 六 (補上七月欠更,1/15)第六百八十一章 他算盡了戰場,卻沒有能算得過自己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婚 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潼關之戰 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閃電戰 六第三百三十章 大婚 三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二第九百七十四章 鹽務 下第一百六十章 幸運女神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戰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決戰上黨 十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河東之行 七第二百七十六章 鹽商之戰 一第九百九十一章 皇甫嵩的謀算第九百一十三章 猛將對拼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曹操遇伏,兵敗!第三十三章 命案 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整軍 三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決戰上黨 七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戰關羽 五第九百六十九章 天,何其不公也!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景平水師 六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大明軍備 九第二百八十五章 圍殺 上第九百零五章 勢如破竹,兵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潼關之戰 四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王對王 八第七百六十章 無力反攻第四百三十章 守孝七日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戰 七第八百七十七章 會面第五百四十七章 黃忠的奇襲 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南陽行 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甘寧的敘職 上第七百三十章 批鬥大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偷襲 十一第四章 圖謀舞陰 三第五百零二章 偷襲冠軍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糧食風暴 七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反撲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偷襲 六第十七章 漂白之閃電般的戰役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潮涌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郭嘉的分析第六百一十章 明侯府第一千三百章 擋不住的戰爭 下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統一之戰,即將拉開序幕!第四百二十章 牧景主戰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糧道爭奪 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雒陽戰起 九第三十一章 張諮的軟弱 下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傳承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曹操的宣戰 (鼠年!鼠年!快樂!快樂!)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宣誓而戰第一百零八章 景平營和武備堂的融合 中第五百五十七章 刺殺 上第一千八百章 長江口之戰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鮮血的震懾 下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滅燕 五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大動作 十四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江東之變 三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戰後大動作 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