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五

荊州的風暴,越演越烈。

這本身就是處在一個權力交替之間,權力的交替,一個蘿蔔一個坑,這將會讓無數人丟了權柄,也會讓很多人一步登天,機會終究是人才能把握得住。

所以在這氛圍之下,自然就會誕生很多的野心勃勃的人。

同樣,不僅僅是裡面。

外面也有人,正在俯視眈眈,突如其來的荊州大亂,讓很多人看到了機會。

更有些人希望看到荊州更加的亂,越亂越好。

只要荊州亂。

就會有機會,讓一些人能趁虛而入。

所以暗涌流動之下,一些流言蜚語也突然起來了,傳播性很強,彷彿有人刻意的引導,把百姓的所有怨念,都傾向的明侯府的身上。

當然,明面上牧軍強壓,他們也不敢太大的動作。

在這忐忑的氣壓之下,整個荊州,都變得人心煌煌起來了,甚至有人開始出逃,變成流民,向江東,向汝南,向豫州方向的逃難而去。

但是這時候,明侯府一如既往的沉穩。

計劃已經定下來了,也推演了一百幾十次,大部分的可能性,都已經被考慮到了,這種情形,明侯府也已經是提前有了心理準備。

這時候,安撫民心,倒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能讓後續的計劃,完全的實施出來,絕對不能半途而廢。

……

渝都城。

自從改了名字之後,這座城池,彷彿變得更加熱鬧繁榮,四面八方涌進來的人口,是越來越多,明侯府更是提倡商業,有了這好政策,商賈更是紛紛投注,商業更加繁榮。

明侯府,昭明閣。

牧景跪坐首位之上,看着手裡面一個個消息,眸子越來越冷。

“主公!”

左右列坐有十餘人,景武司指揮使譚宗拱手,稟報說道:“目前景武司能打聽出來的,只有這些了,不過景武司另外還有一些發現,應該是有人企圖,顛覆南陽!”

“再查!”

“諾!”

“南陽很重要,不許有任何閃失,查到誰,都不能放過,即使是……”牧景的聲音有些陰狠:“我牧氏族人,只要損了明侯府的利益,以《明科》而定!”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牧氏一族,當年就是一個小山村,人丁不多,沒有太多的歷史底蘊可言,更是被當年的一把火,給燒了一個精光,死傷無數,存活下來的族人,十不剩一。

但是自從牧山崛起,重建宗祠之後,牧氏一族開始匯聚了不少散落在外的族人。

窮在鬧市無人問。

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牧景打下來了一個霸氣的事業,對族人也還算是好,無數牧氏族人,一躍而起,一下子成爲了響噹噹的人物。

大部分牧氏族人,還算是穩得住,但是也有不少人是飄起來的。

這股風氣牧景不是沒有察覺到。

只是感覺問題不大。

但是一旦牽涉到了整個明侯府的利益,那就不要怪他,族人都沒面子給。

“諾!”

譚宗顫抖了一下,他也知道這一次南陽查出來了一些事情,促動了牧景的底線。

“荊州最後臨門一腳,誰去主持!”半響之後,牧景的眸子一掃而過。

他不可能親自出面。

但是七大閣臣,必須有一個人,坐鎮荊州,才能讓荊州完成對權力的過渡,新政的適應。

“我去吧!”

衆人對視一眼,最後蔡邕淡淡的道:“荊州,還是一個讀書人的搖籃之地,老夫也算是少有幾分薄名,或許能讓荊州,少流一點鮮血!”

變法就要流血。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牧景執意要拿起屠刀,誰也擋不住,但是如果自己能先一步穩住荊州,或許就能阻止很多屠戮的發生。

“那就有勞爹了!“

牧景給蔡邕行禮。

他何嘗不知道,蔡邕纔是他改革荊州最大的人選,但是一直沒有開口,就怕蔡邕心裡面那道坎,未必過得去。

他變法荊州。

有更大的一個意義。

舊的將會過去。

新的天地將會到來。

寓意,漢室已經是過去式了。

這意思很多人會讀得懂,包括蔡邕。

不過如今蔡邕能主動的請纓,倒是一件好事啊。

……………………

荊州動亂之際,明侯府又開始下詔令了。

一道一道的詔令爆發出來了,好像不要錢的一樣,從昭明閣出來,八百里加急,送去荊州。

“南陽太守府,改爲陽州總督府!”

總督的意思是,總管都督一州境內的除卻軍事之外的大小事情,

“陽州總督府,執下三十六縣,政務,民生,經濟,農業,稅務,土地……等等,所有大小事的事情,皆歸總督府官吏!”

“總督府上設立設總督一人,總督左長史一人,總督右長史一人,總督主簿五人……”

“襄陽南郡合二爲一,建立襄州……”

“江夏長沙桂陽,建立夏州……”

“武陵零陵,建立武州!”

這些詔令一動起來了,迅速的引起了整個荊州更大的一場風暴。

荊州被赦去。

荊州九郡的官衙也被撤掉。

反而建立四州總督府,直接把荊州給瓜分了,重新建立了一套地方秩序……

這樣的衝擊波,對於荊州來說,是很恐怖了。

有改革,自然就有動亂。

各地的聲音越來越大,投入叛亂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反對明侯府,反對新政……

這時候,牧軍如果調動兵馬,那就是認輸。

強權難讓人折服。

但是不動,自然就會讓這場風暴,越演越烈,到時候的荊州,將會好想一團火,然後直接被焚燒掉。

……

進入四月,明侯府再一次宣告,命明侯府昭明閣參政蔡邕爲荊州督察,進駐荊州。

同時,六扇門總捕頭張火也親入荊州,建立南州,襄州,夏州,武州的四州的六扇門衙門……

一切如火如荼的在進行。

反對的力量和支持的力量,都在較量之中。

現在說成敗,尤爲過早。

不過這樣一來,整個荊州,彷彿已經成爲了天下最矚目的地方,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荊州,或許說,盯着明侯府能不能在荊州成功的變法。

一旦荊州局勢糜爛,明侯府的變法就等於宣告失敗。

但是一旦明侯府能穩定局勢。

那麼,明侯府這一次,就等於是變法成功,這將會給明侯府帶來多少的利益,是無法估算了,最大的一個利益,那就是改元換代。

潛在性的改元換代。

其實如今百姓,尚且都是認可漢室的,按照漢朝的規矩來做事情,但是連秩序和制度都變了,那很多人就會意識到,漢室已經沒有了。

這種認識,尤爲重要。

各方之後,都是希望,自己麾下的百姓,能有這種認識,這會讓自己的民心更家鼎盛。

………………………………

…………

江東,秣陵。

這座城,如今正在大興土木,不斷的修繕之中。

城中,一個雅緻的院落之中。

孫堅坐在涼亭上,雙腿麻麻了,感覺不太好,而且身體有些寒意,讓他不由自主的裹緊了一下身上的棉襖,眼角卻有幾分的自嘲的諷刺笑容。

想他孫堅,何等英武。

如今卻不過只是初春的涼意而已,都能讓他這羸弱的身軀有些撐不住了,實在是不敢相信。

這西陵一戰,是他人生的滑鐵盧。

不僅僅讓他折損了無數的江東精銳,更是把他一身武藝給幾乎打沉了,還讓他銳進勇猛的一顆戰鬥之心,有了不少的瑕疵。

這不等於他膽怯。

但是卻不可否認的一點,他再也不是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的江東猛虎了。

“父親!”

孫策站在旁邊,看着父親那落寞的神情,還有那蒼白的臉色,心中微微一痛,半響之後,才收拾情緒,道:“你要相信郎中,他們一定能把你的身體調理好的!”

“不必安慰我了!”

孫堅擺擺手:“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最清楚,當日一戰,我爲了殺出重圍,爲了搏出一條命,已經把這一身武藝都打上去了,都是練武之人,元罡逆走奇經八脈,帶來巨大的力量同時,也會撕裂所有的經脈,這種傷損,是永久性了,我日後恐怕連刀都提不起來了!”

“父親,你提不起來,孩兒爲你提,你只要坐在這裡,你就永遠是我們江東的猛虎,孩兒將士你手中最強大的刀,爲你劈盡一切的阻礙,定能保父親大業可成!”

孫策激昂的說道。

“吾兒大志尚在,爲父欣慰!”

孫堅露出了一抹微微的笑容,道:“你也不必擔心爲父,爲父即使損了一身的武藝,還是江東之主,爲父之氣,尚在,未曾損去!”

“孩兒就知道,父親不是一個軟弱的人!”

孫策笑了,笑的很開心。

“你非重要事情,不會打擾爲父靜養,今日前來此地,可否是大事?”孫堅問。

“父親目光如炬,孩兒還真是什麼事情,都瞞不住父親!”

孫策臉上浮現一抹苦澀。

“你已非昔日那個勇而無謀的孫伯符了,要對自己有信心!”孫堅最看好的就是孫策,年少時期的孫策,倒是讓他有些的撓頭,過於悍勇,少於謀略,但是有周瑜在身邊之後,長年薰陶之下,雖然那一份悍勇還在,但是莽勁少了點,他做事情手段越發沉穩了。

自己養傷的這段時間,江東上下大小事情,都是他親自肩負起來了,做的很好,甚至比自己更好。

“是不是遷移治城的事情,遇到阻礙?”孫堅問。

江東去歲戰敗荊州,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江東本土之上,有很多人都跳出來了,畢竟戰損太大,影響了整個江東的大勢,問責的自然是負責人。

江東四大世家,都可不是善茬。

他們把重點放在了吳縣,當初自己也只能被迫在吳縣立下治所。

如今孫策要遷移治所。

肯定觸動他們的利益。

“父親,此小事!”孫策卻搖搖頭,自信的笑了笑,道:“他們雖反對,可某以一力降十會,大軍直接震四方,以雷霆萬均之勢,直接把治所已經遷到此地了,他們也奈何不了我!”

“不可小看他們!”

“孩兒明白!”孫策點頭:“不過公瑾在去交州之前,曾經說過一句話,江東世家豪族,雖然影響力強大,但是並非一心,只要有裂縫,孩兒就能鑽進去,總會有人支持孩兒的!”

“公瑾智謀超然,心有腹案,有他爲你出謀劃策,爲父放心很多了!”

孫堅擡頭,凝視着他:“既不是遷移治城之事,何事讓你如此籌措不安!”

“父親,這是從荊州送回來的消息,你過目一下!”

孫策想了想,還是把一些消息,遞給了了孫堅,孫堅敗於荊州,對荊州兩個字,頗爲敏感。

“荊州回來的消息?”

孫堅瞳孔微微收了一下。

他在荊州之敗,與其說敗給了荊州,不如說敗給了劉表,若非劉表一份密函,他怎麼會輕入西陵,不入西陵,絕不會敗的這麼慘烈。

“看來事情不小啊!”

孫堅深呼吸一口氣,他知道能讓孫策來找自己,肯定不是小事情,應該是孫策此時此刻都有些決定不下來的事情,所以才需要他這個父親把關。

畢竟,江東大地,他孫堅,纔是真正的江東之主。

看着這從荊州匯聚回來了一份份消息,孫堅越看,越是有些慌,時而皺眉,時而舒展,情緒高低起伏不定。

半響之後,才合起來這些文案,問孫策:“自古以來,變法必死!”

“也許!”

孫策道:“但是總有例外的!”

“你到底怎麼想?”

“如果荊州成功了呢?”孫策問。

“江東和荊州不一樣!”

孫堅搖頭:“我們江東,雖一直征戰外域,但是境內戰亂不多,百姓還算是過得下去,沒有到一個活不下去的地步,在甚者,江東士族的力量,會如同一道巨牆!”

“正因爲他們,我才動了心思!”

孫策退後半步,跪下來,道:“父親,我們的政權,不能寄託在他們身上,我們不是誰的傀儡,我要的江東,也不是這些士族能給了!”

“很危險!”

孫堅重複的說道。

“孩兒明白!”孫策卻半步不退:“可父親想過嗎,荊州在變,益州也會變,西南都在變,他們變得更加強大,一旦變法成功,明侯府收攏了所有權力,士族,地方鄉紳,都將會制衡不住他,到時候,他何等的強大,我江東,不進則退,還有與他一爭之力嗎?”

咔!

孫堅的拳頭猛然的握緊。

牧山是一頭暴熊,心思簡單,好對付。

但是牧景,這人是一頭狼。

他的兇狠,已經完全的表達出來了。

他絕對不會放過江東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四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另立新君?第四百一十一章 公孫瓚之殤 下二 (第一更)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歲末 上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潰敗千里之外 四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滅燕 六第四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計中計,誰是獵物誰爲狩? 二 (兩更合一)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壺關死戰 六第九十五章 先鋒營 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夜亂戰,形勢漸明!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叛,不棄!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招攬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戰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上黨之戰 一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上黨之戰 二第九百三十章 死戰五日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大戰啓 六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上黨之戰 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擒賊擒王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決戰之雒陽失守 完第七百一十二章 水師攻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漢中的貨幣風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戰成名 十一 (上架第八更)第一百八十章 藏兵雒陽第八百八十七章 廣漢決戰 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雒陽一日遊第四百四十九章 詭異地,對衝勢!第七十五章 舞陰商戰 十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奪荊州 六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時代的結束第五百八十七章 北武堂第一屆軍事會議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反水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進入漢中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明魏血戰 一第九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奪荊州 九第九百三十四章 誰纔是最後的黃雀!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鄴城爭奪戰 六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奪荊州 十三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天下五分 三第一百章 灌陽戰役 五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臨舞陰第四百八十七章 再戰上庸 七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前線失利?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糧道爭奪 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孟獲的怒火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五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歲之寧靜第八十二章 舞陰商賈,唯景平商行!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戰後大動作 十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勤王聖旨傳天下 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有使來訪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糧道爭奪 十二第五百一十章 獻策攻城! (五千字大更,兩章合一)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偷襲 十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臨舞陰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整軍的開始第二百八十五章 圍殺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最終博弈 二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長江口之戰 中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益州變法改制的開端第一百七十八章 上朝 中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兄弟婚事第五百一十章 獻策攻城! (五千字大更,兩章合一)第五十七章 甄選教官 一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第一百八十一章 皇子辯和皇子協第二十章 驚動郡府 中第七百九十七章 劉璋第四百五十四章 趕盡殺絕斬飛熊第七百六十九章 宜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帝登基,年號光熹!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整軍 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後事的處理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子暴怒 (補更,9/20)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奪荊州 六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後宮之主的商討第七百七十三章 襄陽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河東之行 四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江東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封侯之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無賴招數第一百三十章 一戰成名 六 (上架第三更)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敢來,我就敢拼命!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登基之前 十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中原大戰的爆發第二百七十六章 鹽商之戰 一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戰關羽 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一定要有人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戰成名 二第九百九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曹操面臨的危機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猛虎之殤 二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明魏決戰 五第四十五章 月黑風高夜 一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張榜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