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戰後大動作 十四

當四方兵馬到位,牧景的顧慮就更少了。

要麼不做。

要麼就要以雷霆萬鈞的速度,把事情給做好了。

所以他開始動手。

先從荊州開始。

荊州是剛剛打下來的,權力還在過渡之間,目前還在亂,而且是比較亂,不過這種亂,倒不是秩序上的亂,牧軍鎮四方,但凡有點小心思的,都得藏的好好的,生怕一個不小心,被大魔王給抄家滅族了。

畢竟牧景在荊州的名譽,不太好。

一方面,他本身就顯得強勢,還是一個入侵者,挑起兵戈,打開戰禍,讓荊州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無數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把這種怨念,寄在了他身上。

想要殺他的人,絡繹不絕。

更多的人,恨之入骨,想要喝他的血,吃他的肉。

還有一方面,那就是牧景不容於士林,被士林所唾棄,士林是一個大氛圍,有大部分的讀書人所組成,以士族爲中心,在這種民智還是愚昧的年代,讀書人是無數人的標杆。

大部分的百姓,都聽讀書人了,一個讀書人說了不算,一百個讀書人異口同聲的說,這個人是壞人。

那他就肯定是壞人了。

所以明侯府在荊州,是缺乏影響力了。

民心不能歸向。

必有動亂,這種亂,又稱之爲是人心動亂,是很多人對一個未來的未知忐忑,他們不信任新的當權者,壓力太大,一根弓給繃緊了,一旦被挑唆一二,就會直接崩斷,甚至不惜起兵造反。

但是這樣,有利有弊。

如果是的盛世秩序,牧景改革,遇到的阻礙力量,是如今的十倍之上,恰恰好是這種剛剛被大亂之後,需要大治的秩序,給了牧景一個趁虛而入的機會。

連續三日,明侯府開始針對荊州大地下詔令。

第一份詔令,罷去荊州州牧府衙。

就是直接撤掉這個荊州府衙。

當初的刺史府,到如今的荊州牧府,這個一直都是荊州最高權力的府衙,在牧景的一道詔令之下,煙消雲散了。

同時,開始在荊州大地,掀起萬丈巨浪。

“他想幹嘛?”

“過河拆橋?”

“現在纔多長時間,難道他連這點面子,都不願意留下了,這是要逼死我們荊州人啊!”

“州牧大人已經死了,難不成如今連小州牧大人,也要被屠戮!”

“小州牧大人當初可是與他結義的,他連自己的兄弟,都下得去手嗎?”

“哎,這等狠人,有啥做不出來的!”

“怕就怕,我們荊州日後要在一代暴君的陰影之下生活,百姓肯定是水深火熱,奈何吾身無所長,大志難愁!”

“昔日州牧大人尚在,我荊州風調雨順的,如今的荊州還是昔日那個富饒四海,人才輩出的荊州嗎?“

“……”

荊州一片哀嚎。

他們都感覺,彷彿牧景要對荊州下狠手了,一個個忐忑之餘,又感覺不甘心,想要反抗,卻有害怕丟命,整個荊州,都陷入的水深火熱之下。

不過第二道令,很快就抵達荊州了。

——徵辟明侯義弟,劉綜入明侯府,領明侯府參將。

參將,是明侯府近些年才冒出來的職位。

放在參謀司,算是一個不錯的職位。

放在各軍之中,也算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這就是軍師。

然而,以整個明侯府而言,這自然就是一個隨便掛起來的虛職,就是的顧問代表的意思,可很多人看不透這個職位,倒是認爲牧景對劉綜情誼深刻。

這倒是挽回了不少牧景在荊州丟下了印象分。

可這也難以影響,明侯府在荊州,難得人心的困境,荊州大地,即使有大軍統帥,四面也是盜賊四起。

牧軍乃是中軍,鎮壓大局可以。

但是荊州這麼大的地方,自然是難以兼顧了。

有些人,不願意臣服,這就是一個機會,直接拉一些老兵,拉一些鄉紳土豪,然後落草爲寇……

整個荊州的秩序,彷彿一下子回到了亂世。

但是這樣,卻不能影響牧景意識,他要改革,就必須做到底,誰敢阻攔他,那就是敵人,對於敵人,牧景是向來不會的妥協,只會直接幹掉。

第三道詔令下達。

————昔日起,罷去荊州各郡官衙。

罷去郡衙?

這讓已經動亂的就荊州,變得更亂了。

甚至一些大人物,都有些坐不住了。

荊州現在是一敗塗地,但是不代表荊州一點反抗力都沒有,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管牧軍多強大,荊州人一旦不要命起來,都能來個同歸於盡。

而如今荊州的權力被擊垮。

剩下荊州精神。

荊州精神所在,無非就是鹿門山書院,鹿門山書院的司馬微,龐德公,黃承彥,三座大山,讀書人心中敬仰的對象,也是無數士族所敬重的大儒。

他們一句話,能讓荊州動亂起來了。

“司馬祭酒,如今荊州,已危在旦夕,牧賊兇狠,吾等苦苦哀求,此獠卻無動於此,不予百姓生機,不予吾等活路,簡直是罪大惡極!”

“司馬公,吾等代表長沙百姓請汝出山,率吾等之,反抗暴政!”

“黃公,江夏百姓,苦求之,希望汝能歸來,領我們,反抗明府惡政!”

很多人涌上了鹿門山,希望能把這讀書人的三座大山給請出來了,最少有了精神支柱,荊州人還能絕命反撲一次。

但是三大祭酒,卻封閉山門了。

倒不是三人不理世事。

天下本無紅塵外的人,是一個人都有慾望野心,誰也很難做到無欲則剛的,他們是讀書人的精神,但是他們也有自己代表的立場。

這時候,他們是不敢摻合。

因爲,他們無比的忌憚,那個凶神惡煞的青年,現在只是小大小鬧,荊州還過得下去,他們當真摻合進去,對荊州,未必是福氣,要是惹怒了牧景的兇性,荊州恐怕血流成河了。

同時,不管是司馬微,龐德公,黃承彥,都乃是讀書人的驍楚,對天下大局的看法,對人的看法,都有他們自己的考量。

他們可不認爲,牧景在自尋死路。

所以他們封書院大門,關閉鹿門山的山路,卻在山上的書齋,接見了一人。

“元直歷練一年餘,越來越有勢了!”

司馬微打量一下這個從鹿門山走出去的士子,他在明侯府,是爬的最快的一個。

“恩師過譽!”

徐庶微微一笑,道:“學生出去了,方知道恩師們對學生的用心良苦,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恩師昔日常說,很多道理,書裡面有,但是我們卻學不到,學生一直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如今倒是有些理解,道理終究是自己經歷過才能領會出來!”

“你能明如此之理,日後必有大成就!”龐德公讚譽的說道。

“元直,這牧龍圖突然讓你回來,心存何之念也?”黃承彥是對牧景看法最偏激的一個,但是他也是一個大局觀很好的人,即使他對黃氏一族並不上心,但是終究免不了這牽掛,江夏更是他的祖地,若非司馬微龐德公勸他,說不定他這段時間,已經出山奔赴江夏了。

“恩師,主公讓我回來,目的是傳遞一句話的!”

徐庶沒有絲毫的隱藏,沉聲的說道。

“什麼話?”

“這個……”徐庶有些爲難,他不能對恩師無禮,但是牧景的話語氣有些衝,要是複製出來了,總感覺冒犯幾個師長。

“大膽說!”

司馬微倒是看事情很敏銳,讀懂了徐庶的爲難,便輕聲的道:“明侯對吾等這幾個老不死什麼態度,我們心中有數,照他的原話說出來便可!”

“諾!”徐庶點頭,然後道:“明侯言:你們幾個老傢伙也是一條腿已入棺材裡面的人了,不要多管閒事,好好教書育人,培養多幾個人才就行了,不會做的事情,不要去做,要想荊州好,安分一點,要是壞的本侯的大事,別怪本侯心狠手辣,到時候一把火燒了鹿門山!”

“豎子猖獗!”

黃承彥一聽,就吹鬍子瞪眼睛了。

“我都是認爲,他已經很有禮貌了!”反倒是龐德公,彷彿不太在意,而是輕聲的說道:“以明侯對我們鹿門山的窺視來看,他更多的是希望,我們鹿門山犯錯的,但是現在,他還能下這麼一句話來警告,已經算是給我們幾個老傢伙的面子了!”

“明侯此人,乃是做大事情的人!”

司馬微倒是說了一句有些中肯的話:“他已經打下荊州了,不可能會毀掉荊州,他敢這麼做,自有他道理,他料想到我們難以置身事外,這纔給了我們一個警告吧!”

三雙眼睛,都已經落在了徐庶的頭上。

徐庶很平靜,要是放在之前,他還真是害怕,因爲敬畏,所以會不由自主的畏懼,然如今,越是經歷得多,心就越平穩,更多的敬,少了幾分畏。

“初平八年的最後幾日,明侯府昭明閣六大參政大臣,胡昭,戲志才,黃忠,秦頌,劉勁,蔡邕,全部被召喚返回,昭明閣封閣,任何人不得進出!”

徐庶彷彿在說一件,和荊州沒有任何關係的事情:“這個會議,牽動了我們明侯府所有人的注意,維持了將近二十日的時間,然後,就有了今天明侯府對荊州的動作!”

“你是想說,這是明侯府治荊州的手段?”

龐德公眯眼。

“恩師,主公這個人,在行軍打仗,喜歡喜歡劍走偏鋒,但是在政務上,確是一個很穩很踏實的人!”徐庶沒有回答,而是這樣說了一句話。

“穩嗎?”

司馬微有些沉默。

現在的情形,荊州這亂局,根本就是他挑動起來了,這還叫穩。

“恩師!”

徐庶站起來,退後幾步,然後跪下來,行禮,因爲他有一些大不敬的話,需要跪着說:“非學生質疑恩師的眼光和能力,昔日學生不學無術,爭強好勝,以遊俠爲榮,是恩師們讓學生知道,天下非一道可爲俠,學生很刻苦的學習恩師的知識,但是恩師的思想,卻非學生的,學生去過益州,學生親眼看過益州的發展,特別是漢中,或許很多事情我看不出來,但是我能感覺出來一些事情,明侯執政之下,百姓那種生活的熱情,是如同一團火焰,彷彿一輪升起來的太陽,所以我堅信一點,明侯執政,是對的!”

三個大儒聞言,莫名的對視一眼。

他們感受不到徐庶的心境。

但是卻能明白徐庶的意思。

或許……

他們本來就沒事過要摻合這些事情,人貴在有自知之明,他們都不是當官的料子,會讀書,和會當官,那是不一樣的,治理地方的事情,其實他們也只是紙上談兵。

之前,或多或少,他們排斥牧景,所以纔有出山意圖。

可如今,徐庶卻在提醒他們。

讓他們有些進退兩年。

“元直,你告訴我一句實話!”司馬微問:“牧景到底存在一個什麼樣的心思!”

他不爲權。

但是卻想要荊州好。

讀書人,並非一個個都是的虛僞的,有些讀書讀成聖人的人,不足爲奇。

司馬微自潁川而出,成名於荊州,這一生,很多時間都是在荊州渡過了,他把荊州,當成了第二故鄉,更是對荊州充滿的熱情。

“恩師的話,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徐庶想了想,道:“但是我知道一點,主公不是一個有針對性的人,他治荊州,就料定了荊州今日的變故,他自有辦法平定,而且我猜想,明侯府要動了,並非荊州一地,主公,向來一視同仁,動了荊州,恐怕也會動益州!”

“什麼意思?”

“明侯府本身就已經處在了動亂之中,中樞已經全亂了!”徐庶如實回答:“明侯府昭明閣下,南書房北武堂,如今南書房改政務堂,十三曹全變,不僅僅變人,也變法,職務,職責,職令,全變了,人心煌煌啊!”

“牧景在變法?”

司馬微三人何等的智慧,單單是從着些許的消息,就已經得出了一個大概了。

變法。

自古乃是殺伐之路。

在這個時候。

突兀的來這麼一出。

司馬微不知道說牧景是自信滿滿,還是自大過頭了,他就不怕因此形成一個反噬,讓他這麼多年打下來的根基,被他自己給作死嗎?

“爲什麼是這時候?”龐德公有些疑惑。

“因爲這是最好的時候!”

黃承彥咬牙切齒:“他在借勢,借我們荊州的勢,好陰險的一個明侯!”

第二百九十一章 鹽商之戰 八第九十一章 噩耗第三百六十七章 河東之行 九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大戰啓 九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圍殺張飛 四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分三路戰關中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機遇第八百九十八章 雷霆之擊破且蘭 下第九十七章 灌陽戰役 二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糧道爭奪 四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搗黃龍 八第一千章 入閣參政 下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合作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下亂,戰不休!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決戰上黨 十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斬袁,拜相! 下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鄴城爭奪戰 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夕 下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大明軍備 三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九百二十五章 長安的消息第七十四章 舞陰商戰 九第一百八十五章 雒陽一日遊第三百七十七章 能用糧食解決的戰爭 三第六百零三章 荊州水師的兇猛 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再戰上庸 五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四百四十五章 人心去,聯盟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明魏決戰 十六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魏軍主力已至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遊說顧雍第一千零六十章 馬超和龐德 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北上 二第六百六十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章 開始佈局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才難得第三十三章 命案 上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天下定 一第三十一章 張諮的軟弱 下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驚變第八章 詐開城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縣試命題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宛城之戰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吾要執掌神衛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建立水軍第三十二章 安定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決戰上黨 十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封疆大吏第七百八十四章 荊州城戰役 下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反撲第七百五十八章 有船西來,景入襄陽!第二百五十八章 長秋宮中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壺關死戰 六第六百七十七章 漢中的金融體系,從明豐錢莊開始……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吃掉河北,各有部署!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糧道爭奪 十第五十九章 甄選教官 三第四百四十五章 人心去,聯盟散!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奪荊州 八第二百八十七章 歲末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戰關羽 六第四十一章 景平商行 三第九百三十三章 兵敗,亡! 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登基之前 十四第八百三十八章 彙報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景平水師 六第七百八十章 問答之間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壺關死戰 三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奪荊州 十八第七百一十一章 天下亂,戰不休!第七百一十二章 水師攻略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密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商行三巨頭進京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決戰上黨 二十二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兩線開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上黨之戰 十七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北邙 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明一作坊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潰敗千里之外 十三第八百八十九章 不出兵第三百零二章 這是一場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鄴城爭奪戰 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黃劭的執念第二百四十七章 丁原的捨生取義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官渡之戰,袁紹落幕 一第六百二十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隱隱的聯合之勢第五百二十八章 驅逐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明魏血戰 九第八百九十章 羌軍西逃第二十四章 南陽太守 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戰檀溪 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陌刀如神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潰敗千里之外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