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蘄春李通

興平二年註定不是一個平凡的日子,這一年,原本平靜的揚州因爲兩個年輕人的強勢崛起而變得沸騰起來。江東剿匪進行的如火如荼,孫策所到之地,各處匪兵望風披靡,孫策恨極了這些趁亂而起的盜賊,大軍所過之處,一片腥風血雨,所有投降的匪兵,孫策都會命人甄選出被挾裹的良民,命其返回家園,安心過活,對於那些真正的匪兵,孫策也不會全殺,而是令其站在一排,每五人殺一人,餘者既往不咎。繞是這樣,整個江東也籠罩在血色之中,被殺之人超過萬人,半個揚州哭聲一片,提起孫策之名,小兒不敢夜啼。百姓被心中更加恐懼,許多人遠走他鄉,遷往交州等地,而近在咫尺的豫章,也涌入了大量的江東百姓。

比起江東的殺氣震天,豫章的地面也顯得極爲的熱鬧,往來的商旅絡繹不絕,墾荒的流民的隨處可見,原本荒涼的豫章也因爲突然涌入的大量人口變得熱鬧起來,尤其是湖口、武昌兩地,前者乃是天然的良港,方便船舶停靠,後者更是劉尚的治所,也是商賈雲集,豪族蟻附。

整個冬季,長江以南的地方都是生機勃勃,一點也沒有過往的冷清。江東的孫策雖然平定了各地的匪患,但是那些漏網之魚,對孫策濫殺持反感態度的人也是極多,加上王朗有山越人的支持,會稽的戰事又開始變得撲朔迷離。據劉尚派出的探子收集來的情報看來,孫策想要徹底打敗王朗,非得等到春耕之後。

也就是說,在春耕之前,整個豫章都不必擔心孫策會突然發起進攻,劉尚可以全力準備攻打江夏的事宜。一般來說,春耕時節,各地的諸侯都必須停止干戈,召集民壯進行耕種,畢竟,春耕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秋季的收穫,一旦這時候妄動刀兵,必定會抽調大量的民壯作爲輔助,這樣一來,進行春耕的壯力減少,秋季的收穫也肯定會銳減。

但是豫章顯然不存在這樣的情況,整個豫章境內充斥着大量的流民,這些流民的數量加起來已經快要趕上豫章以往的人口總數,所以,劉尚完全有可能在不影響春耕的情況下,對江夏發動突然襲擊。

而雷緒的到來,也帶給了劉尚一個巨大的驚喜。雷緒本來是同梅乾一起落草爲寇的,後來孫策攻打廬江陸康,雷緒引部衆相助陸康,被孫策打敗,不得已逃亡蘄春,在那裡招徠羣盜,勢力也是不小,並同依然留在廬江的梅乾遙相呼應,約爲同盟,直到劉勳爲廬江太守,在廬江同江夏交界處設置三關,梅乾同雷緒的聯絡才漸漸斷絕。

雷緒沒了梅乾作爲援手,在蘄春的日子漸漸困頓,江夏黃祖對於境內的盜匪也是嚴酷非常,凡是投降者,皆坑殺,凡是爲盜賊者,只要抓住,其家中男女一概殺之,對於盤踞蘄春的雷緒,黃祖一向耿耿於懷,數次派人進剿,雷緒獨木難支,人衆多有流散,不得已,雷緒又引兵轉道朗陵。

在朗陵,卻有一個了不得的人物,此人姓李名通字文達,原是江夏平春人,因爲黃巾大亂,李通與同郡人陳恭共起兵於朗陵,時有朗陵周直,衆二千餘家,與李通陳恭貌合神離,李通殺之,又有陳恭部下叛亂,殺陳恭自立,李通領兵征討,親斬叛徒首級獻於陳恭墓地,又有黃巾大帥吳霸,貪圖李通兵馬,引兵來並,李通生擒吳霸,盡得其衆,於是江汝聞名,盜賊不敢來犯。更有仗義輸財,接濟豪傑,歸者甚衆。

雷緒在蘄春,也素知李通俠義,時常前去拜訪,討教武藝。劫掠所得,但有珍玩寶物,雷緒也往往當作禮物送於李通,其中李通部將吳霸,猶與雷緒最是要好,結爲生死兄弟。黃祖發大軍清剿江夏匪患,雷緒自知不敵,也引部衆數千前往投奔,李通欣然收納,待之極厚。黃祖聞聽,心中怨憤,只是李通名聲極大,部衆又多,黃祖也不敢冒然動手,只是數次派人捧官印前往招募,希望收於麾下。

李通素知黃祖爲人,重士族而輕貧賤,他雖然也是豪族出身,但是早已家道中落,去投黃祖,其人未必厚待,加上李通經營朗陵日久,擁衆數萬口,黃祖不過賜予小小的校尉之職,李通心中也是不忿,只是礙於黃祖勢大,不好明面上得罪,只是推託老母在堂,不敢稍有懈怠。黃祖見李通不受其官爵,心中嫌惡,常有兼併之心,只是江夏之中,多有豪族同李通來往密切者,李通也極爲守規矩,凡是該交的賦稅,分文不少,黃祖急切間難以圖之,只得派人秘密勸誘人衆。這一招果然奏效,李通部下貪圖黃祖官爵,多有前往投奔者,李通也不阻攔,任其去留如意。只是對於黃祖,更是不滿。

前些日子黃祖見到豫章混亂,心中暗自盤算,打算佔據豫章,劉表聞聽,也不反對,蓋因豫章雖屬揚州,卻是楚尾,佔據豫章,進可攻,退可守,笮融殺諸葛玄,劉表口中不說,心底也是不滿,把罪果落在了劉繇身上,所以兩人一拍即合,湊巧的是,劉基這時候也派許邵前去借兵,黃祖看出便宜,先是假意許諾出兵助劉基,暗中已經有了兼併之心,隨後武昌城中屯兵數萬,就是爲了平定豫章所用。只是黃祖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劉尚這個異數,以至武昌一戰,江夏數萬雄兵,返回者十不存一。

江夏之地。劉表向來極爲重視,因爲殺了孫堅,劉表時刻害怕孫氏的後人報復,孫策起於江東,除了江東本地的諸侯之外,最害怕的就是劉表了,黃祖戰敗,江夏的實力頓時變得極爲空虛,劉表害怕孫策平定江南,再轉攻江夏,非但不計較黃祖戰敗之罪,更是收羅荊州銳士數千,派往江夏,加強黃祖的實力。

但是,數千人的精銳想要拿下豫章,那不過是癡人說夢。黃祖也算橫行了一輩子,大大小戰陣無數,除了一開始被孫堅俘虜之外,這一次敗在劉尚黃口孺子之手,黃祖以爲平生奇恥大辱,誓要攻滅豫章,一雪前恥。即使在冬季,黃祖也命人傳令江夏各地,收羅強壯民丁,嚴加訓練,專等開春之後再起大軍。而遠在朗陵的李通,也頓時進入了黃祖的視線。

現在的李通,因爲雷緒的投靠,也漸漸把基業從朗陵搬往了更加富庶的蘄春之地。其人衆也達到了四萬餘人,加上各地歸附的流民,可以說是人多勢衆。而且李通極有才略,部下強壯者都進行過軍陣訓練,乃是極佳的兵員,這對於正瘋狂擴軍備戰的黃祖來說,可是一塊好大的肥肉。這一次,黃祖再也不管底下豪族的勸說,執意想要收編李通的人馬,鑑於李通嫌棄官小,黃祖也是破例讓步,許了個破賊校尉的官爵給予李通,並且明言,李通降了皆大歡喜,如果不降,必將誅滅其黨羽。

李通聽了黃祖的話,心中的怒火徹底引燃,他平日對黃祖忍讓極多,到頭來黃祖還是不放過他。而且他手下多有原來的盜賊從良之人,這破賊破賊,不是擺明了指他李通是賊嗎,如此折辱也能忍下,他就不是那個名揚江汝的李文達!當即,李通假意款待黃祖使者,贈以厚利,然後又故作爲難道:“黃公屢次前來相招,其殷切之情,我心甚是感念,只是我初來蘄春,各項雜事纏身,倉促之間也不敢前去面見黃公,還請大人上稟黃太守,就說李通願意從命,只是需要時間整理家務,等到私事一了,當引衆前往投奔!”

使者大喜,又得了李通重禮,心中自然向着李通,他明知道李通這是推托之詞,但是架不住手裡黃白之物,也含笑應允,當即回稟黃祖,只說李通聞聽大人相招,欣然從命!只是其家人口衆多,諸事繁雜,不可猝然理清,加上衆人面有菜色,都在爲春耕做準備,還請大人寬限時日,等到開春再來拜見。

黃祖聽到李通終於歸順,心中也是大喜,加上貪圖李通民衆,如何肯等那麼許久,當即令人捧去破賊校尉的官印,令使者傳話道:“李校尉既然私事纏身,本太守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你只管安心處理家務,只需選派精壯男子一萬人隨同使者回復我便了!”

江夏官員中有見識者,見黃祖如此,不禁進言道:“李通部下民衆多有盜匪從良之人,大人令其爲破賊校尉恐怕不妥,還是別立名號爲上。而且李通威望極高,大人就算要招募兵勇,也當令李通爲統帥,纔好控制。”

黃祖等了這麼久,總算以強勢壓迫李通服軟,心情正是好的不得了。李通數次拂逆他的意志,黃祖厭惡久已,早就想着整治他一番,聽了手下官員的進言,黃祖大笑,道:“我坐鎮江夏十餘年,盜匪絕跡,民衆興旺,獨有李通處多有流亡悍匪投奔,爲江夏隱患,比如雷緒此人,先是作惡廬江,後有流竄江夏,依然橫行不法,惡貫滿盈,今日李通來降,正好甄別好壞,揪出其中匪徒捉拿歸案,破賊二字,非李文達莫屬!”

衆人皆驚,方知黃祖並不只是收降李通部衆那麼簡單,暗中還存了秋後算賬的意思。當下,有暗中同李通交好的官員仔細留心,又套出了大量情報,慌忙遣人趕往蘄春通風報信。

風聲傳到蘄春,李通大驚失色,急忙召集吳霸雷緒兩人前來,說道:“黃祖不安好心,先是打着收編的旗號麻痹我們,暗中卻是存了報復之心,如果我們真的前往相投,必將死無葬身之地,爲今之計,當遠離江夏爲上。”

吳霸本是黃巾渠帥,聽了黃祖揚言追究過往罪責,自知不能倖免,心中也是大怒,叫道:“黃祖小人,前日才被劉尚大敗損兵折將,現在江夏空虛,我們數萬之衆,豈是他能夠小視之,大哥武藝出衆,何不揭竿而起,佔了蘄春地界,爲那一方諸侯,豈不快活?”

李通臉色一變,狠狠瞪了吳霸一眼,道:“你既然歸降與我,豈能心中再起邪念!我雖然自負武勇,卻也有自知之明,方今亂世,非我等匹夫所能染指,倒是投一明主,建功立業纔是上策!”

吳霸縮了縮脖子,嘴裡嘟噥幾句,卻不敢回嘴,他素來敬服李通,見到李通發怒,只得訕訕道:“我也是隨便說說,大哥既然不願,權當我放了個屁!”

一邊雷緒聽聞李通想要投奔明主,卻是腦子裡閃過一個人,向李通進言道:“大哥既然有建功立業之心,現今有一明主就在左近,我們不如引兵去投?”

李通撇了眼雷緒,嘆了口氣道:“你說得可是劉尚,我也素知其人招賢納士,唯纔是舉!只是我與他素來不識,又身處江夏難以脫身,如何能夠引兵去投?”

雷緒大笑,指着自己道:“大哥不認得劉尚,我可認得,我原來夥伴梅乾大哥可知,其人現在劉尚軍中爲官,甚得劉尚看中。大哥之才勝梅乾百倍,還怕劉尚不傾心接納嗎?”

李通大喜,梅乾之名他也素有耳聞,廬江三大寇一塊兒投了劉尚,皆受重用,這在江湖中也是成了一段美談。當時李通聞之,心中也是頗爲羨慕,只是當時劉尚的勢力還極爲弱小,稍有不慎就可能覆滅,所以李通雖然對劉尚有好感,卻決不看好。

後來劉尚戰袁術,殺笮融,亂軍之中繼位振武將軍,以數萬雜兵全滅黃祖數萬精銳,這些事情,每一件傳播,都能引起衆人津津樂道。到了劉尚收甘寧,單人獨騎與甘寧數百人見面,這樣的膽色,更是令江淮之間的遊俠兒傾慕,甘寧之名李通可是如雷貫耳,仰慕久已。聽說甘寧投了黃祖,不過才一司馬,屢次不得升遷,李通心中頗爲惋惜,這也是黃祖屢次相招,李通也不願意前往的原因,甘寧尚且如此,何況他李通還不如甘寧呢。

但是劉尚卻是不同,甘寧一降將,劉尚待之等同太史慈,更是升爲奮威中郎將,從名頭上來看,比起太史慈的奮武中郎將更加的響亮,現在聽聞雷緒在劉尚軍中有路子,李通的心思也活泛了起來。他自負滿腔熱血,卻沒有識得之人,也許投了劉尚,自己的才能也有了用武之地。

當即,李通令雷緒給梅乾去信,詢問近況兼流露出歸順之意,梅乾接信,聽聞故友還在,心中也是極爲欣喜,也令人回信一封,訴說劉尚乃是明主,兄弟來投,必不會埋沒滿身的才華。

雷緒得信,慌忙報給李通知道。恰好這時候,黃祖的使者也捧着破賊校尉的官印來到了李通家中。李通強自忍耐,含辱接受了破賊校尉的官印,其部下聞聽,皆憤怒無比。險些造成兵變。好在吳霸等人安撫及時,衆人勉強忍住,心中的怒火卻是熊熊不斷。

梅乾回信,李通自然也是看過。加上又受了黃祖侮辱,李通心中怨憤,於是召集吳霸。雷緒等部衆大小頭目,商議道:“黃祖昏聵之人,皆是我等如草芥,今日之辱,你等深知,我自思我們人數雖然衆多,但是可堪一戰之人也不過數千,哪裡來的萬餘精壯獻給黃祖。”

吳霸也是怒極,叫道:“黃祖無能之輩,有種讓他和我單挑試試,以前我們怕他,乃是江夏兵強馬壯,現在黃祖不過是個沒了爪牙的大蟲,還有什麼害怕的,不如我們即可引兵渡江投奔劉尚去!”

雷緒也是臉色難看,對李通說道:“梅乾同我至交好友,有其給我們引薦,再差也能混個雜號校尉,豈不比在這裡受黃祖鳥氣更加舒坦?我聽聞日前有一人投往豫章,姓徐名晃,原來不過是楊奉軍中一個芝麻官,近日投奔劉尚之後,現在貴爲領軍中郎將,與太史慈。甘寧等同,可見劉尚確實任人唯賢,絕不會輕視我等出身!”

其餘大小頭目也紛紛進言,皆對黃祖不滿,請李通渡江。李通見人心齊整,知道不可違拗。只是他自己也有想法,暗思劉尚雖是明主,如果自己不顯些手段,劉尚未必能夠識得。萬一投了過去,職位也不過一校尉,他雖然有信心短時間竄上去,引起劉尚重視,到底浪費時間。在李通的私心裡,他也希望自己能夠直接從中郎將幹起,而不是從校尉的位置一步步往上爬。畢竟,徐晃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徐晃能,自己爲什麼不能。

想明白這些,李通拍了拍手,吸引部下注意。衆人見此,知道大哥有話要說,紛紛住口不言,只把眼來看着李通。看到部下識趣,李通也是滿意的點頭,對衆人笑道:“劉尚既然賢明,我們過去投奔,自無不可,但是我們人馬雖然衆多,可戰之兵卻是太少,去了未必能夠引起劉尚的重視,我有一計,或許能夠爲大家圖謀一場富貴,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隨我大幹一場?”

大小頭目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叫道:“大哥有事儘管吩咐,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若是誰皺了一下眉頭,不是好漢!”

李通大喜,當下令衆人圍在自己身邊,然後說道:“江夏之地,卻是被長江一分爲二,我的主意,就是趁着黃祖把目光放在武昌之時,江北兵力空虛,卻悄悄把江夏北岸之地獻於劉尚,這樣一來,不管我們能力大小,一旦劉尚得了半個江夏,這首功當屬我們無疑。劉尚軍中,有功必賞,我們此計成功,一場大富貴是跑不了的。”

衆人聞聽李通之言,皆踊躍歡喜,拍手道:“大哥此計大妙,黃祖視我們如土雞瓦狗,不屑一顧,今日我等當齊心努力,讓黃祖看看,我們也不是軟柿子,任誰都可以來捏一扭的!”

大家計議妥當,這聯絡劉尚之事當然交給雷緒來辦。雷緒責無旁貸,加上同梅乾許久不見,心中極爲掛念,於是欣然前往。李通爲了取信於劉尚,同時也是斷絕衆人心存僥倖之心,把大小頭目的家屬連同自己老母一起,一羣男女萬餘口趁夜渡江,在雷緒的率領下往彭澤行來。梅乾早的了消息,出彭澤迎接故友,兼安置各家老小,又快馬書信一封,報知劉尚知道。

這時候,劉尚剛剛完畢,全軍都開始進行各種體能訓練,聽聞蘄春李通率部來投,劉尚心中大喜,對於李通,他也是素知其名,知道此人極有才華,是個能戰之將。

彭澤縣令府中,劉尚帶着魯肅劉曄兩人一起從武昌星夜趕來。梅乾接住,請劉尚入縣衙坐定,隨後引着一個面容滄桑的壯漢走了進來。雷緒漂泊在外多年,風餐露宿,雖然才三十餘許,看上去臉上已經有了皺紋。見了劉尚,雷緒翻身拜倒,口稱:“山野之民雷緒,見過輔國將軍!”

劉尚含笑起身,親自扶起地上的雷緒,又用力捏了捏雷緒的手臂,只覺肌肉怒突,十人堅硬,不由讚道:“真勇士也!雷壯士既然前來相投,可爲歸義校尉。”

雷緒大喜,露出滿口大黃牙,嘴巴怎麼也合不攏了。他有幾斤幾兩自己心知肚明,見到自己一來相投,劉尚就如此重用,那要是自己大哥前來,還不知得封多大的官呢。雷緒努力了好幾次,想要停下張開的大嘴,只是喜悅突如起來,想要立刻停下卻是不能。

劉尚暗暗後悔不該許諾過快,看到一個橘皮臉加上一口大黃牙對着自己,劉尚心中恨不能一頭撞死。他暗自決定,一旦打發了雷緒這個大漢,一定要找好幾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侍女站在自己面前,也不用做其他的,只需對自己笑幾下就行了。

等了好久,雷緒想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用右手捂住嘴巴,甕聲甕氣的請罪道:“俺雷緒粗人一個,從來沒有做個這麼大的官,還請輔國將軍不要見怪!”

劉尚見怪不怪,心想,我都噁心到了,你纔想起捂住嘴巴,最不是又勾起我不愉快的回憶嗎?一想到這裡,雷緒那滿口黃牙在劉尚的腦子裡轉呀轉的,以至於劉尚都有了那錘子把自己砸暈的衝動。

劉曄同劉尚關係最好,察其言而知其意,老實說,劉曄也有些受不了雷緒這種粗狂的作風,但是看到雷緒捂住嘴巴,眼睛裡的興奮還在,劉曄又感覺雷緒十分可愛,這樣的人物,一旦歸順了某人,絕對是忠心不二之人。說道作風粗狂,劉尚軍中最富盛名的當屬牛四,牛四忠誠勇猛,劉曄也是極爲讚賞,只是牛四此人有個極爲怪異的癖好,那就是不喜歡穿衣服,大冷天的一個黑黝黝的巨漢光着白腚,扛着一個巨大的鐵錘,怎麼看怎麼心裡別捏的慌,爲這事,不止一次華歆上書訴苦,希望劉尚能夠管一管。

劉尚確實管了幾次,最大的成果就是讓牛四學會了在腰上圍了塊獸皮,只要牛四不亂跑,下面的春風還是不會泄露的。

處理完雷緒的事,又接過李通的秘密書信,劉尚不敢怠慢,帶着雷緒等人,急忙快馬轉回武昌,開始召集軍中重要將領商議攻打蘄春之事。雷緒感念劉尚待其至厚,一路上咧嘴大嘴不時在劉尚面前晃盪,吹捧李通的英雄事蹟。

劉尚一路上痛苦萬分,到了武昌,也沒有心情立刻開始議事,反而出了太守府,徑直往喬公家蹭茶去了。說道武昌的美女,誰能有喬公家的兩朵玫瑰更加的讓人牽掛,劉尚雖然見不到美人真面目,但是卻不妨礙美人隔簾偷窺自己啊,一想起再自己同喬公談天說地的時候,有兩雙烏黑閃亮的大眼睛躲在暗處,眨啊眨的看着自己,這份男人的虛榮心,實在不足爲外人道也。

第二九零章 國事3第二六八章 相會2第七十章 夜襲黃祖營第三十四章 夜賺城門第三零七章 餘波第一百二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五十七章 江北反應第一百零二章 我的要求第二五零章 長沙7第三十五章 甘寧歸降第二十章 南昌城中第三零七章 餘波第七十七章 返回江夏第四十一章 相持不下第十三章 鏖戰長江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陣第一百五十章 白紙第二一九章 條件2第七十八章 遊俠兒第二三八章 衡陽3第一百五十二章 古怪第一百三十六章 約戰第七章 平定鄱陽第三四五章 期待3第二二九章 零陵9第三一七章 蠻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四章 並黃祖5第二五九章 息甲5第四十五章 和談契機第二五四章 長沙完第二六十四章 何談第二十四章 劉尚來了第六十二章 並黃祖3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一百八十七章 會劉備2第一百六十四章 軍動第二八二章 家事6第一百零四章 戰火紛飛第二百四章 攸縣1第七十五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一百六十章 成親第九十一章 這小妞會武功第二七二章 風波4第二五二章 長沙9第二百六章 攸縣3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二四三章 衡陽8第二百五章 攸縣2第二八八章 國事1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一百九十四章 曹操1第八章 皖口水戰第三五零章 下江陵4第一百六十七章 才稱帝第一百七十章 激戰石亭第一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七十九章 大閱兵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三零一章 天下事3第三一八章 蠻地2第二十八章 甘寧來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四十六章 東吳西楚第二五零章 長沙7第九十三章 遭遇追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勸降賴恭第二九二章 國事5第三一七章 蠻地第一百零七章 小戰得勝第十四章 進攻彭澤第一百七十五章 賺將第一百章 連根拔起第四十八章 整頓內政第四十三章 暫止兵戈第一百七十八章 呂布下第二四四章 長沙1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二三六章 衡陽1第一百八十二章 可敢一戰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六十九章 並黃祖10第二三二章 桂陽2第一百五十四章 逼反2第一章 我是劉尚第二一六章 湘水5第七十九章 大閱兵第二三六章 衡陽1第二六三章 收服2第一百六十六章 橫江第八十五章 開春之時第二五九章 息甲5第三十九章 孫策軍到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越之策第二三九 衡陽4第二五七章 息甲3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