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整頓內政

事實確實如劉尚所料,左伯紙質量上乘,便於書寫,凡是接到紙張商人皆是心頭震動,無人不知其中巨大的利潤,最先反應過來的就是揚州的商人,左伯紙一出,整個揚州的商界都引發了一場地震,原本毫不起眼,被他們認爲偏遠之地的豫章突然冒出這樣一宗暴利的物事,誰不想前去分一杯羹,隨後荊州的商人、益州的商人,還有遠在河北的商人紛紛南下,以至於劉尚不得不調集了大量人手投入左伯紙的製造之中,但是還是供不應求,每天都有無數的商人往來豫章,只爲等候新的左伯紙產出,而造紙業,也正式成爲豫章最有名的產業,其中產生的利潤,多的讓劉尚做夢都會笑醒。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畢竟左伯發明出來是一回事,想要大量製造又是一回事,其中牽涉的東西太多太多,也不是三兩天就能理清。反正劉尚已經封了左伯作爲工官,專門負責造紙,所有的技術活自有左伯費神,他只需偶爾過問罷了。

財政的問題有了解決的辦法,豫章其他的各項措施也漸漸的提上日程,儘管時間短暫,該做的,劉尚決不少做一件,通過與華歆等人連續數日討論,日後影響深遠的一系列法令也漸漸開始在豫章各處施行。

首先是勸農令,不管豫章的商業如何興旺,但是農業纔是劉尚的根本,豫章存在大量的荒地,這些都需要人前去開墾,而且正在使用的農地,因爲江南地處偏遠,很多種植手段比起北方來明顯差了許多,爲了發展農業,劉尚可是費盡心思,不但大量招募北方流民進入豫章,更是嚴令各處地方官員必須把農事作爲第一要務,大量的耕牛從各地流入豫章,然後被劉尚統一調配,分給各地的官員,以備來年春耕所用,更有的新式種植技術也開始廣爲流傳,傳統的絲織業作爲農業最重要的副產品,劉尚更是下令每戶農家必須種植桑麻,

緊跟着勸農令一起施行的,還有開墾令,劉尚根據後世的經驗,興平二年末正式頒佈了後來被稱爲三世一身法的墾荒令,所謂三世,就是指,凡是豫章新開墾的土地,准許開墾百姓三世佔有,三世之後纔會收取賦稅,凡是利用原來的荒地重新開墾的百姓,允許終身佔有,終身不收賦稅。

這條法令的頒佈,不但刺激了豫章所有百姓的熱情,還吸引了荊揚兩地的流民大量涌入豫章,到了豫章,他們親眼見到了豫章的興旺,又紛紛給各自的親朋好友去信,訴說豫章的好處,這樣一來,又帶動了更多的流民往豫章涌來,整個豫章境內,到處都是涌動的流民,他們懷着希望,往往不顧天寒地凍,遠走豫章荒野之中,開闢出大量的良田,只等來年春季,就要灑下希望的種子。

如果說開荒令的頒佈得到了衆人的一致擁護,那麼鴻都門學的重立卻給劉尚惹來了不少的非議。蓋因鴻都門學是宦官最先設立的,他們爲了對抗日益壯大的太學生對自己權位的威脅,曾經在桓靈之時專門設立了鴻都門學,教授各種雜技,可以說,這個學校完全就是培養各種專門技術人才的搖籃,後來隨着十常侍的失勢,加上董卓之亂,諸侯混戰,鴻都門學也被衆人打上了閹黨的烙印,不得不中止辦學。

劉尚知道技術的力量,當然不想放過每一分壯大實力的機會,他花了三天時間,同劉曄魯肅兩人詳細商討了恢復鴻都門學的事宜,魯肅表示支持,劉曄也不反對,但是到了正式下令的時候,豫章的讀書人卻堅決發對,更有激動的老儒在鴻都門學之外提筆大書“閹黨餘孽”四個大字。劉尚面子被掃,心底當然不悅,當即令人把此人逮捕,隨後又連續下了三道求賢令,命令各處縣令務必詳查各地有才士人,依照才能大小,分別舉薦。更在湖口、武昌兩地設立了兩座華麗的求賢館,館內設立千金亭一座,亭子裡放置黃金千兩,只要自認爲胸中有才之人,皆可前去求賢館求官,此令一出,雖然還有許多人對鴻都門學耿耿於懷,到底大多數看到劉尚招賢,紛紛轉移目光,前去求賢館一試身手。

原本平靜的豫章之地,也因爲劉尚的這一連串舉動而瞬間沸騰起來,整個內政自有華歆等人料理,還有劉曄魯肅總攬全局,也不會出什麼太大的亂子。決絕完內政問題,劉尚最緊要的就是關於軍事方面的改革。

他的軍隊數量雖然衆多,也大多按照自己設定的新式訓練法訓練過了,但是時日畢竟太短,還沒有形成定製,加之各地的駐兵良莠不齊,最小的十二三歲就嚷着入伍,最老的五六十歲還不肯離開,劉尚又施行的一日三餐制,飯食也是頗爲豐盛,不光是豫章百姓羨慕,涌入的流民,但覺身體強壯的都想當兵,雖然劉尚還沒有招兵的打算,但是每日圍着軍營的壯漢也不再少數。

眼看豫章政務開展的熱火朝天,軍隊中當然不能一潭死水。劉尚當即找來奮威中郎將甘寧、奮武中郎將太史慈,徐晃劉尚早就見過,又令其同太史慈甘寧打過,其武藝雖然略微不如,也能堅持七十餘合不敗,劉尚大感滿意,知道徐晃之纔在於領軍,而不在於衝陣,所以封徐晃爲領軍中郎將,統領自己的三千馬軍,其餘祖郎、梅乾、雷薄、陳蘭、彭虎、牛四等人濟濟一堂,也算是將才成羣。

等到衆人坐定,劉尚首先開言,道:“現今豫章雖然穩定,但是江東孫策依然是個巨大的威脅,還有江夏黃祖,其人背後有劉表撐腰,也是不可小視,爲今之計,只能先發制人,搶先攻打黃祖,纔可佔據主動。只是我軍人馬雖衆,到底駁雜不堪,軍士戰力雖強,卻是各自爲戰,不易指揮,所以我欲下令整頓軍隊,把大軍一分爲四,勇猛者爲銳士,隨我征戰沙場,強壯者爲守軍,保衛豫章疆土,羸弱者分遣邊境各處,使其屯田自食,年老者發遣回家,按功勞大小賜予不同田地,使其復爲良民,不知你等以爲如何?”

衆將自無不可,誰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兵馬精銳一些,能夠剔除老弱那是再好不過。劉尚見大家沒有意見,於是命太史慈爲巡閱使,前往豫章各地,檢驗士卒數量,甘寧爲副手,也隨同前往,至於徐晃,劉尚更是不遺餘力,把豫章所有的馬匹收集起來,更有五千餘匹,全部交給徐晃,令其選擇軍中最精銳的士卒組成騎兵大隊,並且給予徐晃便宜行事的權利,規定,凡軍中都伯以下者,只要徐晃看上,皆可編入騎兵之中,同時,提升騎兵待遇,規定凡入騎兵者,職位等同都伯,賜良田十畝。徐晃初投劉尚就能得到如此厚待,心中也是感激莫名,只得兢兢業業,努力爲劉尚訓練出一直堪戰的騎兵。

之後不久,太史慈甘寧二人巡閱士卒完畢,總計豫章全境,加上各種降卒在內,劉尚有兵八萬餘人,拋出三萬屯田兵,還有一萬老弱傷殘不能再戰者,還有兵四萬餘人,加上各地守備之兵,豫章真正能夠調動的兵馬只有三萬人。而這三萬人,也就是劉尚軍中的全部精華。其中鄱陽等地的悍匪佔了一萬,江夏的降兵佔了一萬,其餘各處挑選的勇士以及山越壯漢佔了一萬,說起來,劉尚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就屬一開始就追隨他的千餘丹陽精兵,然後就是隨同祖郎等人歸降的各處山越之人,這些人打起仗來作風勇猛,悍不畏死,劉尚依仗極多。

清點完士卒,劉尚正式把這些精銳分成三軍,徐晃以領軍中郎將的身份統帥五千騎兵,號爲破軍營,專爲劉尚衝鋒破陣,甘寧深得水戰精髓,劉尚又選水戰精熟士卒萬人,由甘寧統領,屯駐鄱陽湖,防備孫策來攻,號爲靖海軍,其餘一萬五千人,劉尚令祖郎統兵五千,牛四爲副,屯駐湖口,守衛鄱陽,兼招誘山越之民。太史慈領兵一萬,號爲定難軍,屯駐武昌,加緊訓練,準備來年進攻江夏之用。

隨後,針對士卒的各項體能訓練也速度開始流傳,原來因傷不能再戰的勇猛士卒,劉尚也是物盡其用,選了許多熟悉新式訓練之法的人趕往各處軍中擔任教官,專一負責訓練新兵,留強去弱。豫章流民漸多,很多人都想加入軍隊,劉尚也不可能一概拒絕,令衆人寒心,所以,雖然財政吃緊,劉尚還是從中精選了一萬預備隊,有這些傷兵訓練,飯食雖然沒有減少,軍餉卻是一個不發,並且規定,只有通過訓練,正式加入軍隊後,他們才能享受與現役軍人同樣的待遇。儘管如此,前來投軍者依然絡繹不絕,更有江淮盜賊頭目雷緒,原是梅乾舊交,聽聞劉尚招賢,也引男女萬口前來相投,劉尚也令其留在軍中,位同梅乾。

就這樣,劉尚軍中正式形成了以屯田客爲前提,以預備軍爲基礎,以城防軍爲守備,以定難、破軍、靖海三軍爲主力戰鬥隊伍,加上各種軍功賞賜,良田。金銀刺激,劉尚的軍隊初次露出了強軍的影子。

第一章 我是劉尚第三三零章 兵臨江陵2第二四二章 衡陽7第九十章 遭遇綁架第七十章 夜襲黃祖營第二九四章 國事7第一百二十六章 親越之策第一百三十九 堅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陣第三三六章 秭歸第一百七十五章 賺將第六十八章 並黃祖9第一百九十章 黃巾1第四十一章 相持不下第二百一章 收服第一百七十三 聚焦第二五二章 長沙9第五十三章 三江口上第五十三章 三江口上第十二章 佔領皖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壽春3第二九四章 國事7第三十章 兵發武昌第八十三章 魏文長第一百七十二章 下合肥第三二八章 殺3第一百九十九章 壽春3第三四二章 川兵川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壽春2第二三一章 桂陽1第八十四章 收得猛將第十五章 攻佔彭澤第三零二章 呂蒙1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明第三四一章 堵住第二五零章 長沙7第二五八章 息甲4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議進兵第二七六章 風波8第二五三章 長沙10第七十三章 宛城張繡第九十五章 山洞療傷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蒼梧2第三四七章 下江陵1第一百五十一章 含冤第二五七章 息甲3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反1第一百六十八章 奇謀第一百三十章 陣前鬥將第二三二章 桂陽2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二三七章 衡陽2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一百三十七章 對陣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二八八章 國事1第三一七章 蠻地第二七五章 風波7第二六十四章 何談第一百四十章 天敵第二六零章 和談第三一九章 蠻地3第一百一十八章 誘敵之計第二五零章 長沙7第一百八十章 一人足矣第二六七章 相會1第二四一章 衡陽6第一百七十章 激戰石亭第一百零六章 兵進南海第一百八十三章 惡鬥上第二一六章 湘水5第八十八章 喬家之內第二十八章 甘寧來襲第三二三章 蠻地7第一百四十五章 殘酷第二八三章 家事7第六十章 並黃祖1第二九四章 國事7第三三零章 兵臨江陵2第一百四十三章 潰敗第二七四章 風波6第三十八章 初露鋒芒第二二一章 零陵1第一百七十六章 呂布上第二九九章 天下事1第二一零章 攸縣7第二九一章 國事4第三十五章 甘寧歸降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交州第五十八章 百人衝陣第二五七章 息甲3第二十二章 千馬奔騰第三四六章 期待4第七十四章 使者大戰第三三一章 兵臨江陵3第二五一章 長沙8第五十九章 殺黃射第一百三十一章 得勝第七十八章 遊俠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