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失而復得

揚州刺史部,廬江郡治所皖縣。

被袁術委任爲廬江太守的劉勳正在閱覽着孫策寫給他的一封信。

只見信上寫道:“上繚宗民,數次欺辱我彭澤,末將忍了他數年了。本想率兵進攻,怎奈兵微將寡,更兼吳會盜賊蜂起,實在是不得方便,願大人率兵征伐,只要解除了上繚賊寇,末將願意將上繆奉獻大人,並將朝廷所賜之廬江太守、安東將軍頭銜讓給大人,從此之後末將甘當將軍臣屬。更何況上繚乃是富饒之地,得之可以富國,末將這裡另有珠寶數十斛、葛越千匹獻與大人,雖然遠不足以犒勞將士,卻也聊表寸心耳。”

劉勳現在忽然得到了袁術兩三萬人馬,實力膨脹之際,正是心中得意之時,正想找個地方用武,以展現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現在見縱橫江東的孫策都對自己如此低聲下氣求自己出兵,又貪孫策的珠寶、葛越,便準備答應。

衆文武見劉勳得珠寶、葛越,又將並上繚,也盡皆向他祝賀,劉勳心中也是喜悅不盡立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就在這時,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儒生忽然大聲說道:“大人,不可如此。”

劉勳看了那人一眼,知道他是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名叫劉曄,字子揚,淮南成惪人,便問道:“別人都向本官慶賀,唯有子揚說不可,是何緣故?”

便見劉曄恭敬說道:“上繚雖小,卻是城堅池深,攻難守易,不可旬日而下,將會導致兵疲於外,而國內空虛,現今孫策據有彭澤、柴桑,一旦乘虛而襲我,則後不能獨守。如此一來,將軍進屈於敵,退無所歸,若大軍出征,禍必至矣。”

劉勳呵呵笑道:“子揚此言大謬不然,孫策乃是下邦,請我派人幫他平定禍患,又怎麼可能會對我心生歹意?更何況孫策新據柴桑,民心定然不穩,更兼劉琦大軍就在南昌,劉琦是我同宗,一旦我遇到危險,向他求救,我們兩軍合作,共同對付孫策,那孫策便有十萬大軍,也終將敗走。再者說了,上繚離南昌如此之近,我若不取,日後定當爲劉琦所得,屆時我以同宗,又如何好意思強搶?這豈不是把上繚富庶之地拱手讓人?”

劉曄聽劉勳如此說,長嘆一聲,默然出帳,輕輕嘆道:“亡我者,必孫策也。”

卻說劉勳並未接受劉曄的勸告,而是調集大軍,統黃猗、袁胤,率領六萬大軍前去征討上繚,大軍橫渡江水,來到了彭澤,早有孫賁和孫輔迎了上來,執禮甚恭。劉勳見二將如此恭敬,心中越發得意,向孫賁提出大軍連日奔襲,盡皆疲累不堪,希望孫賁能夠犒賞大軍。

孫賁心中暗罵,但還是笑着答應了,不過他以軍中糧食不多爲藉口,只是勉強讓劉勳大軍喝了一頓稀粥,劉勳也不以爲意,便率領着這六萬大軍渡過彭澤胡,入海昏而至上繚。

這上繚乃是劉繇舊部屯聚之地,有宗民萬餘家,所部都是丹陽精兵,人數雖少,戰力卻強,待到劉勳率軍趕到之後,卻發現當地守軍堅壁清野,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又將城外的莊稼糧食全都收走,甚至連水源都給封住,劉勳率軍攻打半月不見而城不下,糧食也漸漸的捉襟見肘起來。

而就在這時候,劉勳忽然聽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原來那孫策原本派兵與他助戰,雙方共圍上繚,卻不料突然在夜間退走,劉勳心中正疑惑,卻聽麾下斥候稟報,那孫策竟然連夜率兵奔彭澤,然後率軍橫渡江水,直往廬江方向而去。

劉勳這時候就算再笨,也知道孫策果然如劉曄所預料那般,命人攻打皖縣去了。聞報之後不由得又急又怒,立刻回軍彭澤,卻不料竟然遭到了上繚守軍的追殺,傷亡慘重,等到了彭澤之後,又遭到孫賁和孫輔的死守,根本無法突破。

而就在劉勳大軍戰了一天,全軍疲憊至極的時候,卻又遭到了孫賁劫營,士卒受損極爲嚴重。

大軍從離開皖縣到現在不足二十天的時間,六萬大軍損失了有四萬,僅剩下的不足兩萬部隊還是糧草匱乏,再加上根本重地皖縣遭到孫策攻擊,現在情況未明,將士思鄉情切,兵無戰心。

看着這一支幾乎潰不成軍的殘敗軍隊,劉勳喟然長嘆道:“悔不聽劉子揚之言,致有今日之敗,如今我軍新敗,進退無據,該當如何是好?”

便見袁胤上前說道:“爲今之計,只有投奔荊州了,末將聽說,劉琦部下大將甘寧前日敗走下雉,正積極聯絡江夏太守黃祖,準備復奪柴桑,我軍不如去投他。”

劉勳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便率軍前往下雉。

不出一個時辰,劉勳大軍來到了下雉,發現這裡足有大軍兩三萬,水軍各類船隻龐大齊全,主將甘寧英氣豪邁,大軍士氣高漲,氣勢如虹,完全沒有剛剛戰敗的頹喪,心中也不由得略略穩定下來。

甘寧見劉勳歸降,心中也是極爲高興,邀請劉勳坐到自己身旁,大笑着向他保證,定當奪取彭澤,打敗孫賁和孫輔,爲劉勳報仇。

劉勳聽到了甘寧的保證,心中也是大定,急切的催甘寧前去進攻彭澤,卻不料甘寧擺手說道:“頭一段時間我甘寧不慎之下丟了柴桑,現今乃是負罪之身,如何敢棄柴桑而先取彭澤?且給我兩日時間,待我拔取柴桑之後,再與彭澤之敵一決死戰。”

“什麼?兩天的時間?甘將軍,不是下官說句不當說的話,柴桑的主力雖然離開,可是也有一萬大軍駐守,守將還是孫策軍中老將韓當,將軍人數雖衆,想要攻城恐怕每個十天半月也攻不下來吧?更何況還有彭澤駐軍與之互爲犄角,屆時下官恐怕我軍會被敵軍內外夾擊,最終仍免不了一敗。”

劉勳剛剛打了一場類似的敗仗,當初也是像甘寧這樣自信滿滿,最終卻是慘敗而歸,所以現在非常擔心甘寧會重蹈他的覆轍,連忙提醒道。

卻聽甘寧神秘的一笑,對着劉勳說道:“子臺且放心就是,我家刺史大人早已做好了安排,只需一夜就能攻破柴桑,生擒韓當,我說兩日還算是多了。”

“什麼?這甘寧莫不是瘋了吧?竟然有如此大的口氣。”劉勳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暗暗搖頭不已,有心不隨他一起出徵,可是這人卻是自己回到皖縣的希望,無奈之下只好緊緊跟隨。

而更加令劉勳感到奇怪的是,這個甘寧竟然只帶了一萬多本部兵馬,再加上自己帶來的這兩萬餘殘兵敗將就出發了,反而留下了江夏太守黃祖派來的蘇飛部衆駐守下雉。

“唉,看來這個甘寧真的是瘋了,靠着這點軍隊,竟然妄想在兩天內拿下柴桑,嘿嘿,要是這麼容易的話,孫策的丹陽兵也就不會那麼容易就被稱爲天下精兵了。”劉勳苦笑着搖了搖頭,暗想自己這一次一定要機靈着點,一旦看到大軍戰敗,就要保存實力,帶着自己的部隊當先逃走。

大軍沿着江水一路疾行,過了不足半天的時間就到了潯陽港,甘寧冒着矢石,親自督率大軍發起進攻,仗着人多勢衆和自己麾下的一萬餘水軍精銳,經過了兩個時辰的激戰終於重新佔領了潯陽港。

在佔領潯陽港之後,甘寧命令大軍埋鍋造飯,飽餐一頓,然後留袁胤率軍一萬駐守潯陽港,自帥餘部連夜進攻柴桑城。

劉勳隨着甘寧前去攻城,心中暗暗冷笑不已,他根本不相信甘寧能在一夜之間攻破柴桑,但現在自己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就算是逃跑都沒有路徑,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結果到了柴桑城下之後,劉勳不由得目瞪口呆,因爲城內不知爲何竟然爆發了內亂,火光映照了四個城門,士卒紛亂個不停,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見有軍士放下了吊橋,打開了城門,放他們入城。

“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難道甘將軍以前已經和敵軍約好了,可是這得需要多少力量才能攪起整座城池的動亂呢?再者說了,現在孫策大軍連戰連捷,根本沒有必要投降甘寧啊。這是他麼的怎麼一回事兒?老子打了那麼多年仗,爲何就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怪事?”

跟着甘寧進到了柴桑城內,劉勳至今都是一臉難以置信的神色,感覺今天發生的事情簡直就如做夢一般,心中對於做下這等安排的幕後策劃者劉琦更是充滿了好奇。

其實又何止是劉勳好奇?柴桑城重的守將韓當更是大惑不解,我的柴桑城已經做好了嚴密的安排和部署,這城中的亂軍究竟從何而來?而且看起來這數目竟然不下萬人,一萬人的大軍就這麼神不知鬼不覺的來到了城中,而城中一萬多守軍竟然連一點跡象都沒有發覺,這一點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誰能告訴我?”韓當聽說了消息之後在縣衙中咆哮不已,連忙吼道。

就在這時,一名小將忽然嘆道:“將軍,現今不是追查原因的時候,我軍陣型大亂,更兼有城外甘寧率軍三萬入城,我等再不走,便會成爲敵人的階下之囚了。”

第473章 刺曹(二)第223章 逢紀歸降(二)第432章 兩虎相爭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3章 請令第308章 曹操徵烏桓第498章 代郡之爭(四)第60章 中計了!第331章 揚威北地(三)第70章 豫章歸降第487章 匈奴之禍根除第250章 勸降張飛?第284章 誘降第464章 彌留之際第206章 兩年之後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245章 張魯心服第220章 曹操興兵第218章 伏擊臧霸第403章 曹仁之死第421章 “天降雷火”的秘密第104章 城門外的暗殺第197章 英雄落幕第188章 賭神!第464章 彌留之際第265章 九品之法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203章 神鬼方天戟!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108章 賈詡的毒計(一)第354章 劉備的死訊第480章 一身是膽的趙雲第456章 血戰濮陽(三)第168章 試探?第459章 毒計與死士第482章 龜縮不出第327章 攻破汧縣第264章 退守陳倉第20章 臨江甘興霸第140章 南陽之爭(一)第153章 敢於抗命的周瑜第496章 代郡之爭(二)第199章 關羽之死第221章 兵臨鄴城第99章 蔡氏的刁難第475章 刺曹(四)第420章 會攻陽翟第20章 臨江甘興霸第198章 洗劫許昌第390章 孫尚香的心聲第155章 苦肉計(一)第24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216章 奇襲下邳第5章 義陽魏延第485章 曹魏變局第231章 計取巴郡(二)第61章 放虎歸山第380章 劉琦的幸福生活第335章 兵出子午谷(一)第468章 劉琦也有無奈第54章 暴怒的魏延第132章 荊襄鉅變(九)第38章 抵足而眠?第27章 敗退長沙第355章 衆怒難平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69章 豫章之爭第409章 以無間入有間第456章 血戰濮陽(三)第230章 計取巴郡(一)第328章 孫乾之死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33章 裴潛的破敵之策第448章 親生與過繼之爭第312章 棄城而逃第371章 作者是誰?第402章 兵敗潁陰第453章 終究還是着了道第426章 賈詡的用心第455章 血戰濮陽(二)第383章 我忘了第116章 太史慈第333章 揚威北地(五)第122章 好消息!第239章 霍峻之能第202章 遷都洛陽第286章 閻行的抉擇第34章 威震蠻邦第251章 馬孟起義釋張飛第141章 南陽之爭(二)第28章 死守酃縣第3章 請令第379章 如何補償?第189章 筒車和印刷術第229章 兵分兩路第277章 兵進隴西第294章 退兵的命令第332章 揚威北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