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柴桑之失

呂範見虞翻竟然就這樣答應歸順了劉琦,心中暗暗嘆息了一聲,同時也深深鄙夷虞翻的爲人。他知道既然虞翻已降,自己留在這裡已經變得毫無意義起來,便向劉琦辭行:“既然虞仲翔已經叛降。末將留在這裡已經沒有什麼意思了,末將準備現在就辭別將軍,離開南昌,還請將軍准許。”

沒想到劉琦哈哈笑道:“呂子衡,汝估計現今汝主孫策的軍隊離柴桑城還有多遠?”

劉琦問得很是突兀,呂範出自本能的回答道:“大概還有三……”

隨即呂範就回過味來,然後遮掩道:“將軍這句話是何意?末將如何聽不明白?”

“嘿嘿。呂範,你休要揣着明白裝糊塗,徐先生早已識破周公瑾之計矣。”劉琦單單看了一眼呂範,輕輕笑着說道:“你想借用與我談判來麻痹本將,然後率軍偷襲我軍重地柴桑,從而割裂我軍與江夏的聯繫,不知本將說的可對否?”

“什麼?沒想到這個劉琦果然識破了公瑾之計,並且還知道公瑾之名,看起來果然是個難纏的對手,我當立刻返回,將這一消息通知主公。”

呂範心中震撼不已,但表面上仍然是鎮定自若,緩緩搖頭說道:“末將不知將軍在說什麼?末將告辭了,將軍,希望我們有機會再見。”

呂範說完之後就辭別劉琦,準備立刻離開南昌城,把對方已識破己方計謀的消息報告給孫策,卻見劉琦呵呵笑道:“子衡何必急於離去?不如在我南昌小住幾日,讓本官儘儘地主之誼吧。”

劉琦說完之後一揮手,便見是幾個身強力壯的親兵立刻圍了上來,阻住了呂範的去路,把呂範“請”到了他之前居住的那件客房之中。

“可惡,這個劉琦竟然如此蠻橫,把我強行留在南昌,實在令人氣憤不已。”呂範憤憤的罵了幾句,但還是無可奈何的嘆了一口氣,畢竟自己現在被對方軟禁,想要逃出去實在是千難萬難,看來自己只能盼着主公儘快打敗劉琦,把自己救出去了。

“可是既然劉琦已經看穿了公瑾之計,又如何不會做好防備呢?如若他們將計就計,反而對我們設伏,主公豈不危險?”

想到這裡,呂範不由得渾身冒冷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恨不能現在立刻就逃出南昌城,把劉琦已有準備的消息告訴孫策。

可是劉琦的親兵輪流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讓他根本無法有任何的逃生機會,這讓呂範不由得有些絕望了。

最後實在沒有任何辦法的呂範只好冒險,在熄燈之後乘着夜幕的掩護,在早已準備好的一片木簡上刻下了“劉琦已知主公之計,情況有變,請速變計。”幾個小字,送給了自己留在這裡的唯一一個隨從,對他附耳交代了幾句,令他乘夜間挖地道,務必將消息及早的送到主公孫策手中。

三天之後,地道已經挖好,呂範對隨從鄭重的交代了幾句,便令他立刻離開開此地。

那名隨從倒是非常忠誠,提出自己留下,讓呂範乘機逃走,卻不料輕輕呂範說道:“不必,我這一次留在這裡正可乘機麻痹劉琦,讓他以爲我軍五倍,從而有利於我軍取勝。”

那名隨從對呂範的英勇獻身精神感佩不已,只好對呂範鄭重的說了聲保重,然後與主人灑淚而別,通過地道逃到了府門外,然後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離開。

那名隨從本來以爲自己的事情做得天衣無縫,卻不成想早在他第一天開挖地道的時候,就已經引起了門外監守的注意了。

因爲他們總是看到那個隨從在白天裡呼呼大睡,而且他的鞋上總是沾帶着一些新土,所以他們便已經料定定是此人在屋中秘密挖掘地道,於是便立刻將自己的推斷上報給了中護軍劉式,而劉式也不敢怠慢,立刻將消息報告給了劉琦。

劉琦在得知消息之後,立刻命人在整個城內城外都安插了眼線,卻對保證連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南昌城。

所以從那名隨從一走出地道,就立刻被人盯上了,他們很快就將那名隨從抓住,但在進行了一番搜檢之後,發現沒有什麼可疑之處,便又在半天之後把他給放了。

那名隨從心中很是慶幸,同時也暗笑對方士兵愚蠢,因爲木簡就藏在袍袖夾層之中,那些士兵竟然沒發現,所以在接到對方放行的命令之後,便迅速的離開了南昌城,在一家富戶中奪取了一輛馬車,快速的往柴桑方向而去。

但是那名隨從卻始終不知道,那些奉命檢查的都是劉琦的親兵,幾乎是瞬間就判斷出來他的袍袖異常了,但是他們卻並沒有打草驚蛇,而是借光線不好爲由,將衣袍拿到了外面,迅速的拆開了袍袖,並看到了裡面的木簡。

這時候負責此事的王粲也早已等候在這裡了,他見到木簡之後,毫不猶豫的將木簡毀掉,然後又取出來一枚一模一樣的木簡,仿照呂範的筆跡在上面寫道:“虞翻無恥變節,劉琦將末將扣留,將軍只管行動便是,末將政客麻痹對方,日後自有脫身妙計。”

之後王粲又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木簡依然放在袍袖中,並命高超的工匠迅速將袍袖恢復如初,又故意拖延了半天,這才放那隨從離開。

王粲做這一切做的天衣無縫,行動又極快,所以那名隨從根本就沒意識到,他送出的情報實際上是一份假情報。

等到那名隨從快馬趕上孫策的時候,發現孫策大軍已經來到了離柴桑城不足五十里的地方悄悄駐紮下來,他連忙把呂範的木簡交給孫策。

孫策看完木簡之後遞給周瑜,冷哼道:“劉琦小賊太過可惡,竟然兩次扣留本將使者,待得本將平定淮南之後,定將還以顏色,讓你知道厲害。”

周瑜呵呵笑道:“末將已得到消息,甘寧果然盡起大軍,在彭澤湖內與二位將軍的水軍相爭持,二位將軍堅守不戰,甘寧天天派人前去罵陣,卻依然無可奈何,現今甘寧大軍士氣受挫,我軍正當連夜攻城,一舉拿下柴桑,好實現破廬江大計。”

孫策點頭說道:“公瑾之言正合我意,今日天黑以後,我們大軍一路疾行,迅速趕到柴桑城下,連夜攻城,定要在這一夜之間奪取柴桑。”

“好,我們就這樣辦。”周瑜呵呵一笑,拍手說道。

當天夜裡,孫策命大軍早早埋鍋造飯,待得二更時間變下令大軍立刻出發,一路狂奔前往柴桑。

孫策麾下的丹陽兵不愧是天下精兵,僅僅用了一個多時辰就到了柴桑城下。

在來到柴桑城下之後,孫策立刻下令攻城。於是四萬大軍負土填河,很快便來到了城牆下,架起雲梯奮勇攻城。

在柴桑城內只有幾百駐軍,這時候聽到了城下戰鼓聲,放眼望去,見在夜幕中有數萬人手持火把,奮勇攻城,不由嚇得心膽俱裂,連忙在城頭樹起白旗,並打開城門,表示投降。

孫策見對方守將如此識趣,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封了守將一個軍司馬的官職,並讓他宿衛中軍,表面上是對他重視,實際上是怕他不好控制。

第二天一大早,孫策立刻下令安民,頒佈了嚴明的軍紀,凡是有偷盜強搶民間一物者,殺無赦,讓這座城市很快就恢復了生機。

與此同時,孫策率領兩萬大軍趕到潯陽港,與孫賁一起夾擊潯陽港守將甘寧,並將已佔據柴桑的消息放出,同時勸誘甘寧投降。

甘寧不由得破口大罵,但鑑於腹背受敵,無奈之下只好率軍退到下雉進行駐守,同時緊急向江夏太守黃祖求援。

孫策見甘寧逃走,雖然感到心中有些遺憾,但也只好就這麼算了,因爲他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廬江,以免局勢有變。

“呵呵,公瑾,如今我們已經成功拿下柴桑,順利實現了第一步,接下來就該對付廬江的劉勳了,我聽說頭兩天袁術嘔血而死,他的族弟袁胤率領殘餘人馬投奔了劉勳,現在劉勳麾下有大軍七八萬,我們很難打過他。你之前說過有妙計對付劉勳,不知之前所說的那個妙計現在還有沒有用?”

周瑜呵呵笑道:“主公放心就是,劉勳雖然人多勢衆,然而廬江無糧,所以現在必然更加繼續搶奪他人糧食,主公只需向他寫上一封信,勸他如此如此,則皖縣必然空虛,我軍再乘機渡江,奇襲皖縣,必將據有廬江。”

孫策聞言大悅,拍着周瑜的肩膀說道:“公瑾妙計,實在絕妙之極,如此一來廬江將會入我囊中,我這廬江太守也做得名正言順了,只要據有廬江,我在乘亂收復九江,這樣一來整個揚州就只有豫章在劉琦手中了,我本已佔領柴桑,再舉整個揚州之力來攻佔南昌,必然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屆時我便舉我麾下大軍,進軍江夏,斬殺黃祖,報我父仇。”

元旦快樂,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

第181章 右將軍第343章 計破長安(一)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222章 逢紀歸降(一)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95章 退兵(一)第64章 連環詭計(三)第29章 從天而降的援軍第287章 內訌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198章 洗劫許昌第279章 一戰揚名第310章 離間之計(二)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368章 悲憤詩第221章 兵臨鄴城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422章 夜襲?第73章 將計就計第490章 司馬懿與龐統的諜戰(一)第147章 霹靂車第496章 代郡之爭(二)第330章 揚威北地(二)第23章 五溪蠻族第192章 無賴的劉備第467章 漢室之殤第221章 兵臨鄴城第486章 匈奴之變第360章 渭南之戰(二)第225章 大軍出征第393章 勝敗之變第300章 孤注一擲第372章 文姬歸漢第160章 廣陵太守陳登第178章 孫權的決定第444章 家有喜事第130章 荊襄鉅變(七)第398章 這是一場誤會第489章 步度根心服第385章 倭國亂局第1章 荊襄才俊第197章 英雄落幕第213章 劉備的梟雄本色第460章 張飛的“妙計”第314章 張飛之嘆第157章 甘寧與黃蓋第43章 美女樊氏第333章 揚威北地(五)第208章 兵至夷洲第361章 渭南之戰(三)第11章 賈詡的智慧第482章 龜縮不出第367章 泣別第179章 勸降周瑜第153章 敢於抗命的周瑜第121章 孫策之死(二)第16章 許婚第474章 刺曹(三)第311章 離間之計(三)第90章 黃祖的婚約第428章 約戰張飛第298章 當頭一棒第295章 退兵(一)第142章 各懷戒心第72章 周瑜的妙計第427章 與張飛的約定第26章 甘寧劫寨第76章 失而復得第123章 使者到來第368章 悲憤詩第462章 歷城城破第298章 當頭一棒第171章 孫翊之死(二)第53章 遭遇伏兵第26章 甘寧劫寨第169章 望風歸順第117章 生擒太史慈第195章 南陽之失第353章 攻陷潼關第471章 曹洪之禍第405章 拯救行動(二)第138章 梟雄劉備第98章 劉琦大婚(五)第188章 賭神!第59章 初攻臨湘二百一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28章 死守酃縣第175章 兵困山陰第366章 蔡文姬第295章 退兵(一)第134章 荊襄鉅變(十一)第361章 渭南之戰(三)第184章 連弩第45章 竟是如此結果!第377章 劉琦的字第253章 平叛(一)第124章 荊襄劇變(一)第165章 圍點打援(四)第192章 無賴的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