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

曹操派人前往江東與荊州的事情,劉贇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不過他並沒有急着去阻止此事,反而是樂呵呵地衆大臣說道:“孫仲謀和劉玄德都不是易於之輩,曹孟德找上他們必會付出一番代價來的,而我們只需要靜觀其變就好。”

“主公,如果三家真的聯手了,咱們也不可不防啊。我建議立刻抽調兵力,並佈置在江南一線。”

“公仁不必心急,就算他們已經聯手也不敢主動攻擊我軍的,否則必會給我軍找到出兵的理由來。對了,那劉琦養了這麼久,也該讓他出來做些事情了。派人去通知劉琦,就說荊襄乃是他父親的管轄之地,雖然景升公已經去世,但他做爲長子是有繼承權的。讓他去信給曹孫劉三家,問問他們什麼時候把荊襄歸還出來。”

劉贇所說的這些話並不是真的就能收回荊州來,他只不過是在給那三家添堵而已。特別是劉備,當初借住於荊州時,就曾擁立過劉琦爲荊州牧。現在他可是佔了荊州大半的地盤,讓他交出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誰讓他曾是劉表手下的官史呢。

而就在劉贇打算給曹孫劉三家添亂時,鍾繇代表着許昌衆臣並出使到了雒陽城。當劉贇聽到鍾繇來雒陽城的消息後,立馬就猜到了鍾繇來這裡的目地。

既然主動權已交到了自己的手裡,那麼接下來的談判也能佔到先手了。劉贇並沒有馬上召見鍾繇,反而將他是丟在了一邊。當鍾繇去覲見劉協時,劉協拉住這位老臣的手,就說道:“鍾卿乃是朕的重臣,曾救朕於水火,不知鍾卿可否留下來繼續幫朕做事,朕絕不會虧待了鍾卿的。”

鍾繇一聽此話,頓時就嚇了一大跳。當初將劉協從李傕和郭汜的手中救出,也是想在劉協的面前博得一個從龍之功。可誰知道剛出了虎口又進了狼窩,不僅把劉協給陷進去了,而且就連那些老臣子也是怨聲載道。但這一切都沒有什麼鳥用,那位攝政王大人的手段太狠辣,他們的那一套在劉贇面前根本就行不通,就連董承和伏完都折在了劉贇的手裡,鍾繇是絕不可能在蹚這攤渾水的。

而且他從劉協的話裡也聽出了“救朕於水火”的意思,就是這句話把鍾繇的臉色也嚇得不輕。這裡可是雒陽城,而且四周全是劉贇的人,你讓他如何救這位天子出來,這不是存心要他的老命嗎?就算救出來了,他敢把這位天子帶回許昌去嗎?到時候劉贇發兵來攻算誰的,說不定曹操會親自砍了他的人頭,並與劉協一起交還給劉贇吧。

此時的鐘繇不顧劉協那哀怨的眼神,只能是婉拒了劉協的好意,並告辭出了皇宮。劉協與鍾繇見面的事情,以及說過的話語很快就傳到了劉贇的耳朵裡。而劉贇只是冷笑了一聲,道:“看來這位陛下還是沒有死心啊,難道他是真的看不清形勢嗎?就算本王還政與他,他又能做些什麼呢?現在滿朝文武都是本王的人,他做一個閒散的天子不好嗎?至少不會勞心勞力,而且還能錦衣玉食的活着,他究竟想圖過啥啊?要是想君臨天下的話,他也沒這麼大的本事不是。”

就在劉贇自言自語時,一旁的郭嘉卻笑了起來,說道:“主公,要是你能坐上那把龍椅,又何苦來這麼多的煩惱呢,不如你就讓他禪位與你得了,這樣大家都會少許多麻煩的。”

聽了郭嘉的建議,劉贇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還不是時候,至少等本王平定了江東以後再說吧。對了,咱們也晾了那鍾元常數天了,明日就召他來見本王吧,本王也想聽聽他究竟想要說些什麼?”

第二天一早,鍾繇就來到了攝政王府。當他見到劉贇與郭嘉等人後,連忙施禮地說道:“外臣鍾繇見過攝政王大人及各位賢達。”

當劉贇請他坐下後,就說道:“不知元常公來我雒陽城有何要事,是不是我那孟德兄想要歸附朝廷了,所以特派你來與我等說和一下。”

聽了劉贇的話語,鍾繇苦笑了一聲,道:“這次曹公派我來是想與王爺結盟來的,只要王爺願與我家結盟,曹公願將整個荊州都送與王爺,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元常公,我可是聽說曹將軍派了使者出使荊州和江東,怎麼這會兒又想起要與我家結盟了啦,難道說曹將軍想要挑起我家與孫劉兩家的矛盾來,然後在坐收漁翁之利乎?”

田豐的話說的鐘繇有些尷尬無語,他沒想到曹操派出使者的事情這麼快就被劉贇給知曉了,那這場結盟的事情可就有些難辦了。

就在鍾繇準備打退堂鼓的時候,劉贇卻開口說道:“荊州本王不要,本王只要江東。揚州以北和荊州都可歸孟德兄,但江東本王勢在必得。元常公可回去告訴孟德兄,他的水軍比不了江東軍,唯有本王的水軍方能勝那江東軍一籌。本王很期待與孟德兄的結盟,正所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等本王與孟德兄拿下了荊州與江東後,咱們兩家再分出一個勝負來吧。本王統一天下的決心從唯有變過,也只有孟德兄能與本王一爭高下。”

劉贇那豪氣干雲的話語,讓衆大臣們是連聲叫好。而鍾繇苦澀地看了一眼高坐的劉贇後,便起身拱手地說道:“王爺的話某必會帶到,某也很希望能看到大漢朝一統天下的到來。”說完鍾繇是告辭而去。

當鍾繇回到了許昌,並將劉贇的話轉述給了曹操及衆大臣後,曹操與荀彧等人無不是苦笑地搖起了頭來。正如劉贇所說的那樣,他們根本沒有水軍能與江東軍一戰,而劉贇提出來的建議也算是最好的結盟方式了,只是大家對失去了江東很有些不甘罷了。

江東雖然只有六郡八十一州,但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而且江東六郡的經濟與文化也是大漢朝首屈一指的。雖然江東常常受到山越人的挑釁,但依然不能小看了它的價值來,這也是爲什麼曹操與衆大臣們不甘心的原因。可惜他們沒有縱橫長江水域的人才及戰船,因此也只能是望江興嘆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九章 屠神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襲大營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九章 屠神門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