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

今晚註定了長安城裡是一個不眠之夜,當太史慈在衝入袁府之時,剛好碰到了袁譚想要逃離此地。不過太史慈並不想放過他,當兩人才交手不到十個回合,太史慈一槍就將袁譚是刺下了馬來。

而郭圖見勢不妙剛想要逃走時,卻被幾名漢軍給砍死在了街道上。不過張繡在衝進太守府時,卻遭到了審配的頑強抵抗,但審配並不是張繡的對手,當張繡輕鬆活捉了審配後,便派人將他送去了劉贇那裡,同時被送去的還有一大批的文官們。

至於辛毗和逢紀纔剛逃到北門處時,就被馬超和龐德是攔了下來。而馬超見兩人都是讀書人,於是連人帶家眷地就送去了軍營裡。現在軍營中坐鎮的正是劉贇和賈詡,兩人許久沒見當然有不少的話要說。

當張繡將審配和一批文官送到了劉贇的面前後,劉贇就笑了起來說道:“審正南,你已對袁氏盡心了,現在可願歸降於我?”

而審配面不改色地大聲說道:“不降,我審配心裡只有一個主公,絕不在侍奉第二人。”

“好,有骨氣,那我就成全你,讓你去地下繼續侍奉袁本初吧。來人,將此人拖出去斬了。”

雖然劉贇很欣賞審配的一身才華,但他也不願卑躬屈膝地去求一名犯臣。當劉贇又把目光看向其他的文官時,除了那陳琳還有一些名氣外,其他人大多他都不認識。

當劉贇又詢問了一下賈詡的意見後,便將其他人等是打發了出去,唯獨留下了陳琳並對他說道:“孔璋,你是難得的人才,以後你就留在軍中掌管文書吧。”

陳琳的文筆那可是沒得說,而且他還是“建安七子“之一,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所以劉贇纔將他是留了下來。就在劉贇繼續與賈詡說着話時,馬超和龐德也押着逢紀與辛毗的一家老小是走進了軍營。

當逢紀和辛毗被帶到劉贇的面前後,劉贇指着逢紀就說道:“元圖,咱們也算是老朋友了,現在本初已死,你還想逃去哪裡?難道說你還想與我爲敵嗎?”

聽到劉贇那咄咄逼人的話語,逢紀嚇得連忙就跪在了地上,並請求劉贇的寬恕。其實逢紀也是有一些謀略的,但這傢伙太喜歡內鬥了,有他和郭圖在袁紹想不敗都不行。

不過劉贇也並不想殺他,雖然不能重用他,但還是給他封了個縣令的官職,讓他去掌管一縣的民生。當逢紀退出大帳後,劉贇又來到辛毗的面前說道:“佐治,你與仲治都是有大才之人,而現在仲治也在我手中,不如你們倆兄弟都來爲我做事吧,我劉贇也絕不會虧待了你倆兄弟的。”

辛毗字佐治,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及三國時期人物,原屬袁紹部下,後來歸順曹操,爲魏國重臣。而他的兄長辛評字仲治,原是韓馥的部下,後來韓馥死後轉而輔佐了袁紹。兩人都有王佐之才,而辛毗的才智更勝其兄一籌,演義中辛毗還與諸葛亮交過手,並且諸葛亮並沒有佔到絲毫的便宜,所以劉贇對他們倆兄弟也是十分的看重。

而此刻的辛毗在猶豫了好一會兒,纔不得不拜劉贇爲了主公。畢竟辛毗身邊還有八十幾口家眷,他還真怕惹惱了劉贇將他是滿門抄斬。

當天色漸漸地亮起來後,長安城也終於恢復了平靜。而劉贇在得知了袁尚和袁熙逃走的消息後,並沒有露出惱怒的樣子出來,反而是帶着衆大臣們來到袁紹的靈堂,並祭拜起了袁紹來。由於劉贇攻破長安城太快,而袁家還沒來得及安葬袁紹,所以這靈堂還一直被留在了袁府裡。

不過劉贇並沒有記恨袁紹什麼,反而讓逢紀和辛毗等降臣來操作袁紹的葬禮,就連祭文也是由陳琳來書寫。當劉贇厚葬了袁紹後,纔在大殿中宣佈了司州、雍州及涼州重歸朝廷掌控,同時任命滿寵爲司州牧,張昭爲雍州牧,馬騰爲涼州牧。至此劉贇已佔了大漢十三州的半壁江山,這些地盤分別是徐州、青州、翼州、幽州、幷州、涼州、雍州和司州,同時他也成了大漢朝裡最大的一路諸侯。

就在劉贇犒勞三軍並治理新得到的地盤時,賈詡卻帶看一個人來見他。當劉贇認出此人是許攸時,臉上的表情立刻就有些嚴肅了起來。而許攸自從被賈詡俘虜後,整個人也憔悴了許多。特別是當他在得知袁紹去世的消息時,他在牢中可是痛哭流涕了好一陣子。

此刻當他在見到劉贇時,便慘笑了一聲,說道:“攝政王,我自知罪孽深重,還請攝政王賜我一死吧。”

聽到許攸的話後,劉贇點了點頭說道:“你的確該死,當年你夥同王芬、周旌等人慾謀害先帝,此罪就該誅九族。既然你已落入我手中,必不會給你有苟活的念頭,改日將你押往鄴城,聽候陛下與衆大臣們對你的宣判吧。”說着劉贇一揮手,便有侍衛將許攸是押解了下去。

就在劉贇與賈詡繼續商談如何治理新得到的地盤時,太史慈卻走了進來,並小聲地對劉贇說了幾句。而劉贇在聽了太史慈的話後,頓時一拍桌子地說道:“好啊,我還沒開始清算這些世家門閥,結果他們是一個個的都蹦出來了,真以爲本王的刀不利嗎?”

當賈詡在得知了前因後果後,連忙勸住劉贇就說道:“主公,請暫息雷霆之怒,現在還不是血染長安的時候。剛纔那幾家門閥都是雍州地界的名門望族,還請主公先放過他們吧,等我們穩定了雍州的局勢後,再秋後算賬也不遲。不過爲了給他們一個警告,我們可以拿衛家開刀,畢竟衛家的根基是在河東,而他們衛家也是跟着袁本初纔來到長安城的。現在袁家已經垮了,那咱們就用這衛家來殺雞儆猴吧,更何況那衛覬還窩藏了我們要找的重犯。”

聽了賈詡的話後,劉贇這才微微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不一會兒他又召來了典韋,並對典韋和太史慈說道:“惡來,你立刻率三千重騎去東城門衛家,務必要把衛覬的一家老小全給我抓來。對了,那衛覬竟然把文丑和公孫續收留在了自己的家中,所以這兩人務必也要給我帶來,並且死活不論。

子義,長安城的城防就交給你和子初了,你一會兒去告訴子初一聲,誰要是敢在長安城裡任意妄爲並擾亂秩序者,一律格殺勿論。”

“是,謹遵主公的命令。”

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九章 屠神門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