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

就在袁譚大罵文丑之時,有僕人來報袁熙求見。當袁譚把袁熙叫進來後,就說道:“二弟,這次你可一定要幫我,再怎麼說我也是袁家的長子,父親的一切該由我來繼承纔是。”

“大哥,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想着上位。現在劉贇和馬騰的刀都已經架在我們的脖子上了,要是我們再不齊心的話,別說家主之位了,就算讓你當上了帝王那又這樣。”

“我不管,這家主之位我勢在必得。老二,你回去告訴那袁尚,只要他把家主之位交出來,我立刻率兵去抵擋敵軍的進攻怎樣?”

看着袁譚是死了心要坐上家主之位後,袁熙不由得是嘆了一口氣就離開了袁譚的家。當他將袁譚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給袁尚後,袁尚頓時也有些惱怒地說道:“既然他一心想要當家主,那我就成全他,只要他能打退劉贇的漢軍及馬騰的西涼軍,我立刻雙手奉上他想要的一切。”

當袁譚在得到袁尚的答覆後,立刻找來了郭圖和辛毗就說道:“那袁尚小兒竟然要我打退敵軍之後,纔會把家主的位子交出來,你們說我該如何答覆他?”

“大公子,萬萬不可答應下來啊,那西涼馬騰和漢軍劉贇都不是泛泛之輩,就連主公也敗在了劉贇的手中,他們這是要讓你去送死啊。”

聽了辛毗的話後,郭圖也說道:“大公子,既然他們不仁,就休怪我們不義了。只要咱們擒住了三公子,那家主之位豈不就能垂手可得了嗎?”

是啊,我怎麼沒有想到這一點。當袁譚在醒悟過來後,立馬就說道:“今晚咱們就給他來個先下手爲強,只要控制住了我三弟,那家主之位就是我的了。然後咱們再與劉贇和馬騰議和,只要他們肯放過我袁家,那咱們就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而且還有我叔父曹操,他也一定會幫我的。”

當三人在定下了擒拿袁尚之計後,便各自下去是準備了起來。而此刻還在城外的劉贇聽到袁紹去世的消息後,不由得是長嘆了一聲,道:“袁本初啊袁本初,你的死也算是給那些世家門閥敲響了警鐘,想要跟我劉贇作對就只能是自取滅亡的下場。不過你放心,到時候進了長安城我一定會去祭拜你的,不管怎麼說你也算是我劉贇的一位朋友。”

就在劉贇感嘆着又去了一位梟雄時,劉曄走了進來並對他,說道:“主公,西涼軍攻下了郿塢,並奪得了大批的糧草,這樣咱們就不用再爲那些降卒們擔心了。”

“好,立刻寫信給馬騰和賈詡,讓他們把糧草儘快地給我送過來,到時候我必奏請陛下給他們加官晉爵的。對了,袁紹去世以後,我料定長安城裡必會有一場大亂,讓馬騰和賈詡配合好我們的行動。一旦長安城出現內亂後,就立刻攻城。”

當天色漸漸地暗下來時,袁譚是身披甲冑地就來到了軍營裡。現在軍營中還剩下不到十萬的兵馬,這也是袁家最後保命的本錢了。

不過袁譚並不在乎敵人會不會打進來,他只關心如何才能得到家主的位子。就在袁譚召集了自己的部下們,準備去擒拿袁尚時,忽然軍營中又出現了一隊人馬。只見這隊人馬來到離袁譚等人不遠處時,就聽見有人說道:“大哥,無虎符令箭你是不能隨意調集人馬的,看在父親剛去世的份上,我可以原諒你這一回,如果你還執迷不悟的話,就休怪小弟對你不客氣了。”

原來說話的人正是袁譚的三弟袁尚,袁尚在得知了袁譚跑去軍營後,就料到了事情不妙,所以他拿上虎符和令箭就阻止了袁譚的調兵命令。

而袁譚一見到袁尚時,頓時是老羞成怒地說道:“袁尚,我還沒承認你是袁家的家主,而且我調集的也是自己的人馬,與你無關。既然你來了軍營,我也省得再去找你,現在你就給我把父親的虎符和令箭交出來吧,也許看在父親的面上我會饒你一命的。”說着袁譚是挺槍就朝袁尚是衝了過去。

而袁尚見袁譚竟然想要與他動武,頓時也激起了他心中的怒火。只見袁尚在抽出了一對雙刀後,就朝袁譚是迎了上去,很快倆兄弟就在軍營中是戰在了一起。

而這時候兩邊的人馬見自家主將都動手後,也是紛紛拔出自己的武器就在軍營中是廝殺了起來,頓時整個軍營陷入在了一片混戰之中。

就在袁譚和袁尚互相攻詰的時候,劉贇和馬騰是同時收到了城裡內亂的消息,於是兩方人馬是不約而同地就向長安城發起了進攻。

此刻駐守在城牆上的守軍們,在遭受到兩面夾擊的進攻後,不得不跑去了軍營裡向主將們求救。而這時候的袁譚早已是殺紅了眼,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勸阻,一心就想拿下袁尚來。

而這時的袁尚也接到了敵軍攻城的消息,只見他在殺退了袁譚後,便組織人馬就朝城牆處跑去。可是當袁尚也剛跑到一半路程時,就聽見了有敵軍入城的消息。

當他派人前去打探消息時,很快就有了回報說,敵軍已經攻進了長安城,並且還朝軍營而來。這頓時就嚇了袁尚一大跳,只見他是調轉了馬頭就朝袁府的方向跑去。

現在已不是與漢軍拼命的時候,而是要如何活下去。袁尚纔剛坐上家主的位子,他可不想就這麼輕易地放手,所以當他返回到袁府後,是急忙收拾了幾車細軟,並帶着劉氏及袁熙等人就從北門處是逃了出去。

就在袁尚逃離長安城的時候,張繡、太史慈等人已是殺進了長安城裡。當他們收降了軍營中的袁軍後,馬騰也帶着他的幾個兒子是衝進了長安城裡。

當雙方的人馬會合在一起後,劉贇這才施施然地走進了城內。此刻的長安城裡是一片混亂,而劉贇的到來也很快穩定了軍心。當劉贇連發出幾道手令後,馬騰和太史慈等人是立刻就執行了起來。

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贇娶親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零六章 萬人敵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