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

不過弘農郡畢竟屬於司州地界,而袁紹將張揚安排到了這裡,也就是說袁紹還想要了整個司州。當劉贇又問張揚平陽郡和河東郡是否也有袁紹的駐軍時,張揚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是的,這兩個地方他交給了顏良和高幹。”

顏良是袁紹的心腹,把河東郡交給他無可厚非,而平陽郡緊挨着幷州,由袁紹的侄兒高幹來駐守都也符合情理。當劉贇在捋清楚了這件事情後,不由得是笑了起來說道:“還好我佔了河內郡,否則這司州還真成了袁紹的地盤了。對了,河南尹緊靠着河內郡,看來也是該輪到我出手的時候了,但願那曹孟德還沒有盯上這塊地方。”

就在劉贇一行住進了弘農郡時,顏良也率領着大軍進駐在了河東郡裡。當他在得知了張揚並沒有向大將軍劉贇動手後,不由得是嘆了一口氣,說道:“看來那張稚叔也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否則這會兒他應該與劉子安兵戎相見了。這劉子安還真是好運,兵不血刃地就把陛下和文武百官們給接走了,要是我手裡再多幾萬兵馬的話,我一定會截住那劉贇劉子安的。”

“顏良將軍,備這裡倒是有一計,也許能把陛下接回長安去的,就不知道顏良將軍敢不敢做了。”

“哦,玄德公有何妙計快快道來,只要真能接回那獻帝來,本將軍一定會在主公面前幫你請功的。”

“顏良將軍,我二弟三弟的武技絕不亞於那劉贇和他的手下們,只要將軍給我三千人馬,我必能引開那劉贇劉子安和他的手下。到時候顏良將軍在突襲漢軍的營地,這樣就能將陛下和文武百官們給接回長安城去了。”

聽完劉備的計策後,顏良心裡不由得爲之一動,如果真如劉備所說的那樣,那自己豈不就能在主公面前立下大功來了嗎。此刻的顏良微微點了點頭後,就說道:“好吧,我這就給你三千人馬去引開那劉子安,到時候我會在隆縣襲擊漢軍的大營的,而你最好把那劉贇劉子安引得越遠越好。”

當劉備在調集了三千人馬後,就與關羽、張飛是出了河東縣城。當他們走在路上的時候,張飛忍不住就問道:“大哥,咱們真要去引開那劉贇劉子安嗎?我聽說那傢伙謀略過人,而且手下也有一幫能人,咱們未必就能使他上當吧。”

此刻的劉備看了張飛一眼後,就說道:“我可沒打算要去引開那傢伙,現在陛下已在了劉贇的手上,我想親近陛下的機會也沒有了。而那傢伙與我們三兄弟也不怎麼對付,所以我打算帶着這些人馬到汝南去,到時候咱們在見機行事。”

聽劉備這麼一說,關羽和張飛這才明白了過來。原來他們的大哥是想帶着人馬遠走高飛啊,難怪他們此刻走的方向並不是弘農一帶。

而這時候的顏良並沒有察覺到自己上了劉備的當,當他在等了兩天都沒有劉備的消息時,這才感覺到了有些不對。當他把辛評叫來並把劉備的計謀告訴給他後,辛評是苦笑了一聲,說道:“顏將軍,你上了劉玄德的當了,他根本就不是去引開劉贇劉子安,而是帶着人馬另尋他處去了。如果我沒預料錯的話,他此刻應該是朝豫州或者是荊州去了,也只有這兩個地方纔有他的安身之地。”

聽辛評這麼一說,顏良氣得一腳就踢翻了面前的桌案,並又派出了探馬前去這兩個地方打探消息。同時他也向袁紹上了一本請罪書,並請袁紹撤了他這河東郡守的職務。

就在顏良上書請罪的時候,劉贇一行也終於回到了翼州,並將獻帝的行院建在了鄴城裡。而獻帝來到翼州之後,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畢竟劉贇與他是一家人,他相信劉贇是不會害他的。

可是就在他準備實施自己的皇權時,劉贇卻拒絕交出他的軍權來,甚至那些文武百官們的任免權也要劉贇點頭才能算數,否則就別想在朝堂上佔有一席之地。

此刻的劉贇也終於露出了他的野心,雖然他不像董卓、李傕等人那樣的驕縱,但朝政的風向必須按他的要求來。至於獻帝的權力依然可以保留,但政權卻交到了劉贇的手裡。就好比皇帝可以保留自己的皇權,但朝政得按劉贇定下的規則來,否則他不介意將皇帝軟禁在行宮裡。

說實話當初劉贇是打算除掉獻帝的,並且連替死鬼他都找好了,可是後來他又改變了主意。畢竟他才佔了三州的土地,而三州外還有強敵無數,所以他還需要獻帝這個身份來幫他做一些事情,因此他才留下了獻帝這條命來。

而此刻的劉協也終於明白了過來,他這傀儡的身份並沒有結束,反而是被他的皇兄給利用了起來。好在劉贇並沒有威脅他什麼,這才讓劉協的心裡是好過了一點。

不過劉協也並不是一個認命的人,他相信朝中的大臣以及外面的諸侯們會把他救出這牢籠去的,等到他逃離了劉贇的掌控後,他發誓會加倍地讓劉贇償還回來的。

而就在劉贇準備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兗州又傳來了黃巾起義的消息。當劉贇在接到這消息時,他知道有一人將會在這次的黃巾起義中崛起,而這人就是曹操曹孟德。

現在兗州刺史是劉岱,同樣也是漢室宗親,而且上次在反董聯盟中劉贇還與他交談過,不過這劉岱很有些睚眥必報,否則他也不會因借糧之事殺死喬瑁了。

此刻的劉贇對他這位叔父並不怎麼看好,所以他在嘆了一口氣後,便借用朝廷的名義給劉岱和曹操傳旨,並讓他們二人共同剿滅黃巾反賊。

當劉岱在接到聖旨後,並沒有將那些黃巾反賊放在眼裡。當他急於要派兵前往泰山郡時,濟北相鮑信連忙勸阻他道:“州牧大人,現在敵人勢大,而百姓們又惶恐不安。同時我們的士兵們也毫無鬥志,根本無法與敵軍對抗的。不過據我得來的消息,這股黃巾反賊攜帶了不少的家眷參戰,並且軍中的糧草物資也是極爲的缺乏,他們全都要靠搶掠來維持給養。所以與其貿然出擊,不如讓士兵們養精蓄銳,咱們可以先採取守勢,讓敵人無法求戰,而強攻又徒增傷亡,等其氣勢低落時,咱們在派精銳出擊,這樣就能一舉消滅這股黃巾逆賊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六百一十章 鬥將(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形勢逼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刀萬剮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