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

當劉贇將貂蟬送回到王允的身邊後,王允對他也是感激不盡。而劉贇也只是敷衍了幾句後,就來到蔡邕等人的面前,說道:“岳父,既然天子已去了長安城,那你和師伯他們也跟我回翼州去吧,到時候我還可以把你們送去我恩師那裡。”

“不行,陛下在哪裡我就去哪裡,而且有我在陛下的身邊,董卓也不敢把陛下怎麼樣的。”

看着蔡邕那倔脾氣一上來,劉贇頓時就感覺頭痛了起來。他可是知道蔡邕去了長安城後,最後的結局可是一個“死”字,所以他無論如何也要把蔡邕帶回青州去,否則蔡邕一死他可就不好向蔡琰交待了。

當劉贇又把目光看向盧植和馬日磾時,這兩位老臣倒是無所謂,去哪裡都行。這時的劉贇可不敢在這裡多耽擱時間,因爲他還有正事要做,所以他在使出暗勁將蔡邕弄暈過去後,是立馬帶上他和幾車書卷就趕往了翼州地界。而跟着劉贇一起走的除了有盧植和馬日磾外,竟然還有一位令劉贇也想不到的人,那就是朱儁朱公偉。

自從漢靈帝駕崩以後,朱儁也被放在了閒置上。當董卓秉政時,想任朱儁爲副手,卻遭到了朱儁的婉拒,因此他這時候離開董卓的身邊也是正常的事情。再說朱儁乃是寒門出身,性格剛烈,他也怕繼續留在董卓身邊會給他帶來殺身之禍的,所以還不如隨劉贇一起前往翼州。

現在劉贇的名氣可是威震九州,而且在這次的討董聯盟裡,也是大放異彩。光是他們三英戰呂布,就讓不少人是津津樂道,所以朱儁也認定了劉贇將來必會成其大事。當初在討伐黃巾軍時,朱儁就看出了劉贇的不凡來,因此他也常勸皇甫嵩不要與劉贇結怨的好。

此刻的劉贇在看了朱儁一眼後,就恭敬地說道:“能得老將軍相助實乃子安的福氣,還請老將軍多多提攜一下我們這些晚輩纔是。”

朱儁和盧植可都算得上是名將了,能得到他們的輔佐這對劉贇來說絕對意義非凡。而朱儁和盧植也很看好劉贇,因此纔會跟他一起去翼州。

當劉贇護送着這上千輛搶來的馬車及數十萬的百姓時,他不由得是苦笑了一聲,說道:“漢升,我把所有的步兵及仲康和文則都留給你,你能否將這些百姓和馬車都護送回翼州呢?”

“主公請放心,有了仲康和文則的幫助,我絕對有信心將這些馬車和百姓們護送回翼州去的。我知道主公還有要緊事要辦,所以我也不耽誤主公的時間了。”

此時的劉贇在點了點頭後,又小聲地說道:“等我岳父醒來還請漢升幫我說幾句好話吧,否則我也不好回去向夫人交待。對了,如果遇到不決的事情,就去請教我師伯和朱老將軍吧,他們可都是文武雙全的名將。”

劉贇在告辭了盧植和朱儁等人後,便帶着張遼與狼騎兵們就先一步是返回了翼州。而就在劉贇離開的同時,孫堅竟然在救火的時候,從宮中的井裡打撈起了一枚傳國玉璽來。這頓時把孫堅給樂得是大喜地說道:“天下大亂,人人都可做帝王,而上天既然把寶物賜予了我,那我還呆在這裡幹什麼呢?”於是孫堅是連夜就收拾起了行李,並準備回江東圖謀大事。

可惜在孫堅的身邊有一名小兵乃是袁紹的同鄉,這名小兵爲了能在袁紹的面前立一大功,所以他是連夜就偷跑出了營寨,並將孫堅得到傳國玉璽的事情是稟報給了袁紹。

而第二天當孫堅託病去向袁紹辭行之時,袁紹卻笑着對孫堅說道:“你的病,我知道,是害的傳國玉璽病吧。”

孫堅聽後,是失色地說道:“盟主這話從何說起?”

袁紹變了變臉色又說道:“玉璽乃是朝廷的寶物,你既然得到了就應該留在盟主這裡,等我們破了董卓之後,再將其歸還給朝廷。而現在你將玉璽藏起來是意欲何爲啊?”

此刻的孫堅是死不認賬地說他藏有玉璽,並且還指天發誓地說道:“我若真得此寶,並私自藏匿的話,異日不得善終,並死於刀箭之下。”

而這時候其他的諸侯們見孫堅發了毒誓後,也紛紛上前勸說道:“文臺既然發了毒誓,想必那玉璽真不在他那裡,盟主還是息事寧人的好。”

這時的袁紹在冷哼了一聲後,便找來了那名小兵,讓他指認出孫堅確實是藏匿了那傳國玉璽。而孫堅一見到這名小兵時,頓時是大怒,當他拔出他的古錠刀來想要斬殺掉這名小兵時,袁紹也是揮劍地說道:“你要是敢殺了他,我袁本初必與你不死不休。”

袁紹的話剛說完,站在他身後的顏良和文丑也是紛紛地拔出了他們的佩劍出來。而孫堅背後的程普、黃蓋、韓當等人也同樣是拔出了他們的佩劍。

眼看一場內鬥就要發生,其他的諸侯們是連忙上前就勸住了雙方。而這時的孫堅在放回了古錠刀後,便怒氣衝衝地就走出了大帳。同時他也帶上了自己的人馬,是離開了雒陽並回轉了江東。

看着孫堅離開雒陽之後,袁紹是餘怒未消地就寫了一封書信,並派人是連夜就送往了荊州刺史劉表那裡,讓他在半路上是截殺孫堅等人。

而就在袁紹處理完這些事情後,他又接到了曹操戰敗而回的消息,於是他連忙將曹操請到自己的帳中後,並與他是擺酒解悶了起來。

而在酒席間,曹操是嘆息地說道:“我等興起義兵,原是爲了討伐國賊,可諸公卻畏縮不前,使得天下失望,我曹孟德還真是感到很難過啊。”而袁紹等人聽後,也頓時是默默無言了起來。

當酒席散去之後,曹操終於明白在座的諸侯都是各懷異心,根本就成不了大事,所以出了大帳之後,他也帶着自己的人馬是投揚州而去。

公孫瓚見曹操離開雒陽之後,也對劉備三兄弟說道:“袁紹乃無能之輩,我等留在這裡遲早生變,還是先回我們的右北平去吧,等有機會再殺董卓也不遲。”

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九章 屠神門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六十章 陣斬波才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九十七章 青州的發展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