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敲詐勒索

當劉贇護送漢靈帝的御車到了朝歌城後,果然收到了王芬已自殺的消息。而且那位南陽名士許攸也逃的是無影無蹤,這可把漢靈帝給氣得是大罵不止,並且凡是與王芬等人有瓜葛的人全都成了階下囚,就等着秋後問斬了。

而就在漢靈帝一身怒氣地返回雒陽城時,雒陽城裡的文武百官們也收到了王芬謀反的消息,同時還有漢靈帝對許攸等人發出的通緝令,於是各州郡也紛紛開始搜查起了許攸等人的落腳點來。

而此時的劉贇也率軍返回了軍營,並且他還派出了一名親信前往了陳留。在那裡他還有一筆賬要收,所以趁自己還在雒陽城的時候就把這筆賬給收回來。

同時劉贇還知道許攸那傢伙藏在了哪裡,不過他並不想去告發對方,而是希望對方給他一些助力,好讓他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幾天後當陳留相曹操在收到了劉贇送來的書信後,差點沒嚇得是逃回了老家去。過了好一會兒當他冷靜下來後,才明白了劉贇真正的用意。

此刻的曹操不由得是苦笑地自語道:“子安啊,你果然是聰慧過人,曹某的這點心思還真是瞞不過你。不過曹某確實沒有害你之意,當得知了你也要隨陛下去翼州時,我就知道文祖他們是絕不會成功的,因此才寫信去拒絕了他。只是沒想到曹某的書信竟然落到了你的手裡,而且你還憑此書信來要挾與我,你還真是我曹某人的好兄弟啊。

不過你這麼做我也不會怪你,確實是我曹操有錯在先,沒有提前通知你。既然你想要點好處,那我曹某人就成全你吧,希望以後咱們還能做朋友。曹某這一生的知己不多,你劉子安絕對能算一個,可惜曹某一步棋走錯,想要再次得到你的信任應該不容易了吧,唉。”

而就在曹操感嘆失去了劉贇的信任後,袁紹也在自己的府中收到了一封書信。當他在得知了是東萊亭候劉贇送來的書信時,忍不住就打開是看了起來。這不看還好,一看差點讓袁紹是三魂出竅,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最隱秘的事情竟然被劉贇給知道了。而且從劉贇的書信上看,他並不想揭發自己,而是想讓袁家給他一些幫助,好讓他得到一些他想要的東西。

此時的袁紹在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後,不由得是苦笑了一聲,道:“看來這件事情還得找叔父才行,希望叔父不要責怪我纔是,唉,子遠啊,你還真是害苦我了。”

原來被朝廷通緝的要犯竟然就藏在袁紹的府上,而劉贇可是看過三國演義的,他當然知道許攸許子遠會藏到哪裡去了。想當初他第一次來雒陽城的時候,就曾見過許攸一面,而且當時袁紹也在場,所以劉贇知道他們兩人的關係很不一般。而且以後當袁紹成爲了一方諸侯後,許攸也成了他手下的第一謀士,並且還是袁紹身邊最信任的親信之一。

就以此推斷許攸逃出翼州後,不來袁紹府他又敢去哪裡呢,所以劉贇也同樣是吃定了袁紹以及他們的四世三公府,誰讓他們袁府是排在世家門閥的第一位呢,有了袁家的幫助劉贇相信在朝堂上他一定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的,這也與他的利益相符。

果然當袁紹把劉贇的書信交給了他的叔父袁隗後,袁隗是皺了皺眉頭就說道:“本初啊,你還真是給我們袁家惹了一個大麻煩,竟然把那謀逆之人藏在了家裡,而且還被劉子安給抓住了把柄,你怎麼就那麼不小心呢。好在劉子安只想得到我們袁家的支持,並沒有以此來要挾我們什麼,否則我們袁家這次就敗在你手裡了。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趕快把那許子遠送走,送得越遠越好,儘量不要讓他與我們袁家扯上任何的關係。”

就在袁紹將許攸送出雒陽城的時候,劉宏也在朝堂上宣佈了對劉贇等人救駕有功的封賞。典韋、許褚被賜封爲了護軍將軍和武衛將軍,而太史慈則被封爲了蕩寇將軍。至於劉贇的官職已經不小了,而且又這麼年輕,所以劉宏只賜封他爲了渤海太守,並統領渤海的水軍。

而這時候的東漢水軍已成了擺設,所以大臣們也沒有諸多反對,不過對劉宏賜封劉贇爲北海太守一職時,還是頗有些微詞。好在有袁隗和何進站出來支持劉贇,倒也讓他是順利地拿到了這個職位。

其實這正是劉贇想要的職位,他先向張讓、趙忠等人賄賂了一番後,又請出了袁家來幫忙。而何進之所以會支持他,也是看在他救了自己的侄兒劉辯,並且何皇后又替他說了幾句好話,因此纔得到了何進的支持。

而其他的大臣們見袁隗和何進都站出來支持劉贇後,自然也就不吭聲了。再說水軍統領完全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虛職,倒也讓其他大臣們說不出什麼來,唯有那太守之職讓不少人都起了嫉妒之心,誰讓劉贇如此年輕就已是大權在握了呢。

而劉贇之所以想要這渤海太守的職位,也是爲了他下一步的計劃所作出的準備,這些事情他當然不會說出來。只是向漢靈帝提起的時候,才說是爲了幫劉宏看好這漢室江山,以免又落到了那些叛逆的手中。而劉宏還真信了他的話,所以便將這渤海太守之位是賜予了他,並且在退朝的時候,還將劉贇是宣進了章德殿裡。

當劉贇進到章德殿後,劉宏纔對他說道:“子安,你這次救駕有功朕再賞你一套寶物吧,這套寶物也是漢高祖所留下來的珍寶,可惜我劉氏後代無人能用它。而你智勇雙全,並且勇武之力更勝我劉氏後人許多,所以這套寶物就賜予你了。”說着劉宏朝張讓揮了揮手,而張讓立刻就讓幾名御林軍是擡着一個木箱子就走進了大殿裡。

而劉贇一看到這木箱子後,兩眼頓時就亮了起來。能讓漢高祖劉邦留下來的東西肯定絕非凡品,因此他也不由得是有些期待了起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登陳元龍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五百八十二章 拿下酸棗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四百八十章 犧牲小我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