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

當劉贇抱着兩位皇子並走出了樹林後,太史慈等人也早已在樹林外等着他們了。同時太史慈還找到了那輛馬車,並重新讓劉辯和劉協是坐了進去,而劉贇則是充當起了馬伕來。

就在他們返回駐地的時候,劉贇突然想起了事情有些不對,漢靈帝北巡翼州的時間應該是中平四年(187年)纔對,而今年則是中平三年,爲什麼會提前一年出巡翼州呢,難道說是因爲自己來到了這個年代,才起了蝴蝶效應嗎?對了,自己好像把平定西涼之亂也提前了兩年多,那以後會不會還有其他的事情發生呢?此時的劉贇也有些琢磨不透了起來。

當劉贇順利地將兩位皇子帶回到劉宏的身邊時,劉宏是大喜地將劉贇誇讚了一番,道:“子安,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不僅保護了朕,就連你的兩位皇弟也是你親手救出來的,不愧是我劉家的麒麟兒啊。等迴轉了雒陽城後,朕必會重重賞賜你的,就連你的這些屬下朕也必有封賞,哈哈哈。”

看着劉宏那高興的樣子,劉贇連忙是謙虛地說道:“保護陛下與皇弟們的安全本就是臣等的責任,當不得陛下的重賞,而這次讓陛下與皇后娘娘及皇弟們受了驚嚇,這也是臣等的罪過,還請陛下責罰。”說着劉贇就跪在了漢靈帝的面前。

而漢靈帝在扶起了劉贇後,說道:“子安,這不怪你,剛纔你出去的時候,我也審問過韓悝了,那個該死的混蛋竟然在朕的御車裡放置了龍涎香,這才使朕迷失了心智。而他還勾結了王芬等人想要廢掉朕,朕是絕不會饒了這羣亂黨的。我已經派人去鄴城傳旨了,讓那王文祖來朝歌見朕,他要是不敢來朕就派兵征伐他,朕倒要看看在他身邊藏了多少亂黨,哼。”

聽到漢靈帝的話後,劉贇這才明白劉宏是中了韓悝在御車裡點燃的迷香,才使他在御車裡做出了荒唐事來。同時劉贇更知道漢靈帝是不打算再去翼州了,而且根據演義中的記載,王芬在得知了廢帝失敗後,怕牽連到更多的人,所以選擇了自殺,也許這會兒就已經是懸樑自盡了吧。

其實劉贇對王芬倒是沒什麼惡感,反而覺得他是位能臣。當初王芬被任命爲冀州刺史的時候,翼州纔剛剛平定了黃巾之亂。可是他在到任後,是廣收流民,安撫叛亂,治軍理政,並很快就使冀州是安定了下來。而他在翼州的這幾年,也使民生得到了恢復,並且還使民生是富饒了起來,所以此人在政績上絕對是功不可沒。

可惜他聽信了襄楷與陳逸等人的讒言,所以才聚集了一幫人想要趁劉宏北巡翼州之時,廢掉漢靈帝的帝位,並另立合肥侯爲帝。可是這位刺史大人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而且他也並不擅長統軍,因此才使得這次廢帝行動的失敗,並將自己的老命也搭了進去。

當劉贇記起了這段歷史後,也不由得對王芬此人感到了惋惜。同時他還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來,那就是根據演義中的記載,王芬在謀逆前曾把計劃告訴給了曹操,並且還希望曹操與他們一起來匡扶大業。但曹操在得知了此事後,卻寫了一封信拒絕了王芬的邀請。

不過這個該死的黑臉胖子竟然不提前通知他一聲,而且還差點讓他壞了自己的大事。要是漢靈帝與兩位皇子出了任何的差錯,他都將難辭其咎。平時這個曹孟德每次來亭侯府時,自己都拿最好的酒來招待他,而且就算在外面吃酒也是自己搶着付賬。

可就是這麼一個吃我的、拿我的,而我還把他當朋友的人,竟然在關鍵時刻坑了自己一把,他還真是有梟雄之相啊。難怪許劭會評論他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原來早就看出這傢伙的奸賊之相來了。

不行,決不能就這麼輕饒了他,這次差點被他給害死,怎麼也得讓他出點血才行。

此時的劉贇還不想與曹操交惡,畢竟曹操的背景也不簡單,而且又有曹家和夏侯家在支持他,所以劉贇打消了要害曹操之心。再說了少了曹操這樣的對手,那還叫什麼羣雄逐鹿啊。

當初劉贇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曹操,雖然這傢伙有多疑、濫殺的毛病,但不可否認的是;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同時曹操在統一了北方後,就創立了魏國。並且他還改革了東漢時期不少的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了穩定、恢復和發展。

同時曹操還是一位現實主義的政治思想家;他反對儒家的禮儀和道德的束縛,同樣推陳的是百家爭鳴的思想,這也正是劉贇喜歡曹操這個人物的原因,所以當他在結識了曹操後,還真把他當成了朋友來對待。

可是這次的事情也終於讓劉贇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家族和大業面前是沒有私情可講的,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也是可以拿來出賣的。而且劉贇還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曹操已經開始對他產生了忌憚,所以這次明知有謀逆叛亂之事,也沒有提前通知他,就是想讓他在漢靈帝的面前失去寵信,甚至還有想將他驅除出朝堂的想法。一旦他失去了爵位和官職,那濟南王府也一定會受到牽連的。

而且各世家門閥本來就對他們王府裡的貢酒作坊是垂涎三尺,一旦他們真的失去了陛下的庇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找上門來打壓他們的。

當劉贇一想到這裡時,他的眼神裡就多了一絲犀利的目光出來。同時他的嘴角也微微地仰了起來,並自語地說道:“曹孟德,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本侯爺不義了。聽說你喜歡收集名劍名馬,那本侯爺找你要兩樣過來應該不爲過吧,就當是你欠我的利息好了,等什麼時候對懟上了咱們在新賬老賬一起算,哼。”

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九章 屠神門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二百零六章 疲兵之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八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六百二十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互不侵犯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一百六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四路諸侯結盟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