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利騎軍馬鐙蹄鐵 尋技藝偶遇大師

霍弋知道馬鐙的最早考古發現年代是西晉,且只是單邊馬鐙,主要作用是上馬省力,雙邊馬鐙的出現纔是騎兵真正展示其生命力的分水嶺。

在之前的騎兵作戰中,通常情況下騎兵只是能體現高機動性,往往事故頻發,因爲騎士必須時刻小心,因爲當馬飛奔或騰躍時,騎手坐在馬鞍上,兩腳懸空,只好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緊地抓住繮繩才能防止從馬上摔下來。

高橋馬鞍與馬鐙的出現使騎兵成爲戰場質變因素,在一定條件下,騎兵甚至能夠扭轉戰局,靠的便是這兩件東西。

自己所處的陣營若是真想要北伐,那麼必須要面臨的就是與北方的犀利而衆多的騎兵較量,數量上沒法比,那麼只能從質量上來解決了。

而馬蹄鐵,則是羅馬人的發明,這個東西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蹄鐵可以大大延長馬的服役時間,沒有馬蹄鐵的戰馬往往跑的時間一長,會造成腳掌脫落,這對本就缺馬的勢力陣營,絕對是致命的打擊。兼且,馬蹄鐵亦可以增加馬掌對地面的抓地力,大大提高騎兵的戰鬥力。

霍弋找來了一匹坐騎,將各色馬具裝上,一時間引得大營中將士的圍觀,這幾件古怪的東西引得衆人議論紛紛,找來王衝,讓他騎上去,有找了一匹原先的戰馬,自己騎了上去,兩人於馬上交手,結果交手十數次,王衝每每皆能與霍弋戰至平手,好幾次險些將霍弋擊落馬下。

一時間騎營大譁,霍弋的勇武是人所皆知的,王衝的武力在霍弋麾下算得上前三,卻也遠不是霍弋的對手,如今騎了這匹裝置了這些稀奇馬具的戰馬,居然能與霍弋堪堪戰成平手,實在是令人驚歎。

王衝下了馬,喜愛的摸着這戰馬上的馬具。

霍弋下得馬來,問道:“這匹戰馬如何?”

王衝道:“十分穩當,坐在馬上腳踩在這個鐵圈裡,腳下能使得上勁,而且這個馬鞍十分穩,戰馬奔馳起來一點也不覺顛簸,彷彿真正人馬合一了一般。末將唯一不解的是,這馬四蹄上爲何要釘上這半圓型的鐵塊?”

霍弋笑了笑:“看樣子,這些東西好事很好用,這東西叫做馬蹄鐵,你看咱們之前的戰馬,好些戰馬的腳蹄已經磨損很嚴重了,有的還脫落了,這東西可以有效的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兼且,這馬蹄鐵還能使馬掌的抓地力更強,使戰馬行進中更加穩當!”

那王衝卻聽了個半白不明,卻也似模似樣的點了點頭,要懂幹什麼?反正自己騎上去感覺真是不錯便行了。

霍弋轉過頭,下令道:“傳令郡府作坊,要那些鐵匠打製這些器具五千套,分配各軍使用。”霍弋倒是不擔心郡中會缺鐵,笑話了不是,自己所處的地方是後世的湘南,自己偏偏學的還是經濟史,這裡卻是不缺鐵的,況且要打製的馬蹄鐵、馬鐙都是小物件,更費不了多少鐵。

霍弋這些日子經常出入的地方便是郡府的作坊,這裡蓄養着數千人數的各類工匠,皆是霍弋自桂陽、長沙、武陵三郡蒐羅來零陵,並藉着零陵的郡府作坊將這些人集中道一塊,其中大半是鐵匠。

而霍弋要弄清楚的就是,現時的冶煉技術到底是怎樣的,霍弋來自後世,由於學的是經濟史,是以對一些後世鍊鋼手法很瞭解,他要做的很簡單,就是要讓自己麾下的軍士用上最先進的軍械。

這個作坊中,鐵匠無數,但是大多數鐵匠的手藝都一般,這鐵匠中,許多人又十分尊敬其中的一名韓姓老者。對於這些人來說,這霍弋無疑是天上的人物,身份高貴不說,還精通各類技藝,雖少見他動手,但是他說的一些東西往往能引發這些常年與鐵打交道的人的共鳴。

霍弋剛到作坊,引得作坊中一片大亂,但在霍弋來了次數一多,這些匠人早便習以爲常了。霍弋每次來,必找這韓姓匠人,往往能聊很久。初次見面時,這韓姓匠人雖恭敬,但是骨子裡卻透着疏遠。

時間一長,這韓姓匠人對霍弋也是好感十足,更是與霍弋說了自己的來歷。原來,這韓姓匠人其祖上做到過將作大匠,是手藝傳家的厲害人物。這韓姓老者也是將作監中校署丞,專責軍械一項的煉製。

韓姓老者見董卓亂漢,黃巾軍起,生靈塗炭,有感殺戮太重,便棄官領着家中老少到了零陵,本以爲此處安定,欲安度晚年,便是進這作坊,也是爲了家中生計,不得已而爲之。

霍弋聞言狂喜,這將作監中專責軍械兵器的專家級人物,居然被自己無意間撞到,卻不是走了狗屎運了麼?

細細交談之下,卻發現,自己的確是找到了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蒲元造刀的傳說自己是聽說過的,卻不曾想,這蒲元卻是這韓姓匠人的弟子,韓姓老者膝下無子,只有二女,一女死於兵亂,一女嫁與蒲元做妻,韓姓老者便將這蒲元當做兒子,以傳授其獨家傳承的冶煉技術。

韓姓老者掌握的技術在後世早已失傳,如今被自己遇見,卻不是幸運又是什麼?

蒲元乃是一代冶煉宗師,如今也歸入自己麾下,霍弋自是不會放過這樣的人才,要知道,這蒲元曾經爲主公劉備鍛制了5000柄精良武器,手法皆是百鍊鋼。

百鍊鋼之所以會在日後失傳,便是因爲其手法過於繁複,且對匠人的技術要求過高。這蒲元能夠大規模的冶煉這種手法的兵器,便意味着,這人有將百鍊鋼普及化的潛力。

霍弋深知,灌鋼法的出現是不能普及的百鍊鋼消失的促使原因,但卻是量產鋼製兵器的近道。兼且聽韓姓老匠人的說法,這百鍊鋼對鐵的要求也十分高,等蒲元想出法子普及百鍊鋼,卻不如自己將這灌鋼法普及了先。

畢竟拿到手裡的纔是自己的,早些擁有兵器上的優勢,對自己麾下的軍隊來說,無疑是一件幸事!

第99章 誰的時代第99章 誰的時代第1章 辭江陵枝江在望 到家鄉鳩佔鵲巢第19章 料敵意諸軍向前 且猶豫劉循在此第122章 孫魯班出走第31章 憑鐵口說服劉循 謙遜弋掌理武陵第67章 廳堂震響遭詰問 良將之資可奈何第95章 扮行商刺探軍情 假送酒得曉虛實第68章 紛亂局勢第3章 前門風雨傾門第 後院海棠不禁風第87章 不曾想劉封在側 出意表佳人直言第5章 連日雨罷兵休戰 智勇弋冒死突圍第135章 宛城被圍第9章 斬張賀自得計議 燒糧草霍弋援歸第92章 和議第72章 張儁乂敗兵擢官 司馬懿主薄掾郎第44章 分兵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尋人 困頓境財力維艱第24章 雖戰勝心如刀割 祭英靈培育軍魂第78章 荊州紛亂局勢第72章 亂局第56章 張合接信意決戰 翼德聞計嘆詭譎第5章 血色雀翎第68章 一言不發疑竇去 留蜀三月盡讀書第23章 王平第96章 決斷第16章 智勇雙全降忠烈 未雨綢繆救鳳雛第18章 問策第79章 襄樊戰局第79章 襄樊戰局第96章 決斷第114章 夜襲(二)第132章 急轉直下第55章 秘聞第15章 初至中軍得厚待 月到中秋夜勾人第19章 料敵意諸軍向前 且猶豫劉循在此第12章 問志向匡扶漢室 說堅強再見姨娘第23章 橫蠻王勇力激鬥 巧霍弋智商壓制第126章 遇劫第115章 憂心第19章 苦肉布衣入賊城 謀遠鳳雛定伏計第2章 圍城衆閬中精銳 深沉夜墨甲偷襲第119章 局勢大好第43章 陰暗第6章 巧施計故漏軍機 莽撞漢盡損長弓第73章 聞名北地操色動 苦悶學堂怒罰書第107章 大軍雲集第97章 諸葛英少有惡意 蒯太守意外出現第25章 霍弋兵略第41章 判形勢巧設疑兵 吳阿蒙兵指臨湘第104章 生天第57章 黑夜雨萬軍偷襲 中計將敗退逃脫第2章 圍城衆閬中精銳 深沉夜墨甲偷襲第60章 歸荊南第21章 細作第54章 成說客徐盛意動 軍情急二張交鋒第11章 霍弋百騎襲敵營 柴信單人出關城第1章 誓師第24章 雖戰勝心如刀割 祭英靈培育軍魂第90章 庭爭第60章 歸荊南第130章 無助第23章 王平第66章 被針對屈居末席 主問計幼常嘲諷第87章 酒宴甘興霸第18章 衆將議穩紮穩打 情報來霍弋接手第116章 如鯁在喉第4章 兵戈起第128章 噩耗第68章 紛亂局勢第96章 斥候起探聽襄陽 人心亂關興失陷第16章 溫柔鄉第76章 關興巧計阻敵第6章 實雞肋護國虛名 芳心許少女夜來第91章 江東決議第17章 暗下猛志坐朝堂 諸將獻計攻雒城第75章 陳奉宗信心不滿 李子安垂頭喪氣第廿八章 前漢臨江王府闊孔明頹勢俯稱臣第37章 見主公第廿三章 劉玄德硬調諸葛霍邵先爲父丁憂第27章 奪城第41章 再戰張合第1章 誓師第80章 劉副軍未戰先走 吳杏兒喬裝矇混第21章 細作第36章 有條不紊西遷民 始料未及兩小兒第52章 中山狼性江東主 成都來使召弋歸第96章 斥候起探聽襄陽 人心亂關興失陷第74章 雄心第42章 射殺第72章 亂局第26章 穩其心委以重任 深沉謀假扮押送第10章 奪其志擊退中軍 穩己心語驚四座第137章 大棋第68章 紛亂局勢第27章 奪城第10章 至新野得詢艾蹤 進汝南名將在望第106章 曹仁歸來第64章 久未見郭均到訪 又聽聞護國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