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稱帝(中)

這一切當然早就在楚國高層的意料之中,漢朝四百年的統治,儒學大盛,終究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而王家四世三公,世食漢祿,此時之舉確實有太多可以被利用的地方。特別是魏、吳兩國藉助天子之力,營造出忠君愛國的氛圍,這種無形的力量本身就是一場戰爭。

正因爲有所預料,因而楚王宮才遲遲不肯正面迴應,直到部署完畢這才公開聲明。

當楚國內部的不和聲音開始越演越烈的時候,不可避免的犧牲也隨之開始,任何朝代的變更,總也難以避免,儘管王旭已經在事前再三告知各方,儘可能少殺人,可最終的結果還是難以掌控。

坐鎮各地的楚國重臣施以雷霆手段,軍隊、賊曹、諜影各部通力合作,對楚國內部那些散播和發出反對聲音的人大肆批捕,不論出身,不論職位,不論名望,無論是誰只要敢公開宣揚反對,那麼一律殺無赦!

魏、吳兩國在楚國境內的細作、探子也遭到慘重損失,此次事件關係楚國根本,楚國這邊可謂是不惜一切代價。

這樣的行爲當然也遭到魏、吳兩國更激烈的聲討,可面對楚國高度▲凝聚的鐵血手腕,已經難以再在楚國境內大肆散播和影響。隨着兩國損失的加大,更是不得不將打擊面縮小,讓更多的細作由明轉暗,開始集中策動那些有動搖可能的人。

一些不滿楚國政策的人,一些心懷叵測的人,一些曾心懷仇恨的人。一些曾在楚國崛起過程中觸動利益的家族等等。便逐漸成了魏國和吳國利用的棋子。暗地裡鼓動其作亂!

時至公元二一三年臘月,楚國益州、雍州、涼州、幷州都零星出現小規模叛亂,其中尤其以幷州和涼州鬧得最爲厲害,只是其所能造成的影響卻被降到了最低。因爲早有所準備,國內各重要城市已經提前集中起大量兵力,派駐各方的重臣雷霆出擊,皆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平定,遏制了發展和擴散的勢頭。

二一四年正月。襄陽的王旭接連得到各方傳報,皆言已經掃清地方的亂局。

可楚國高層的文武和王旭心中都明白,改朝換代的影響不會這麼快就結束,魏、吳聯軍將在三月伐楚,那麼現在的平靜,必將是最後猛烈一擊前的短暫安寧,那些暗中反對的人是在等待時機。

偌大一個楚國的崛起過程中,有太多反對的聲音,有太多累積的矛盾,在這個特殊的時候。在魏、吳兩國借勢挑撥下,終於迎來一次徹底的爆發。它不可能就這麼簡簡單單的結束。

因此,王旭和楚國的高層們都明白,只有魏、吳聯軍興兵討伐之時,所有的一切纔會全面引爆。

魏、吳兩國所有的造勢,也不過是爲這場戰爭增添籌碼,楚國內部越亂,那麼他們打起來纔會越容易!這時的局勢對他們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畢竟如今的楚國是最強大的勢力。

二月,魏國集結兵力多達五十萬,一路十五萬人,由大將軍夏侯惇爲帥,賈詡爲監軍,兵進河西。

一路十五萬人,由左驃騎將軍曹仁爲帥,戲志才爲監軍,兵進弘農函谷關。

一路二十萬人由曹操親自統帥,彙集司馬懿、程昱、夏侯淵、滿寵、郝昭、夏侯霸、曹洪、曹休、郭淮、陳泰、曹真等名臣良將無數,殺奔南陽。

吳國大軍三十五萬,一路進軍豫章,一路出汝南,與曹操共擊南陽,直殺楚國核心之地!

此戰可謂是漢末以來,最驚天動地的一場決戰,魏、吳兩國除了留下必要的守備力量,所有可以調動的主力都投入其中,意圖藉助楚國如今最不安穩的時候,藉助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一舉功成!

即便早有心理準備,可這場戰爭的規模還是讓王旭有些驚心,主力八個軍團、羽林軍、御林軍、鐵騎軍團中,只有魏延的白虎軍團仍舊停駐涼州,其它各軍團盡皆分守各方,馬超率領的西方軍團也火速調至南陽。至於沒有承擔穩定內部責任的邊軍更是最先進行集中,早早就陷入戰備狀態。

二月十六,這場規模驚人的戰爭在長江上拉開帷幕。

鎮東將軍陸遜率海雲軍團主動出擊,意欲藉助水軍的優勢搶先威脅吳國,遏制其南北聯繫,控制其軍事動向。

吳國方面對此早有準備,雖然其水軍全面處於劣勢,可爲了防備陸遜,卻是由大將軍周瑜親自率領水軍全力周旋。在這兩個絕代英才的交鋒中,陸遜因爲楚國水軍的戰力優勢,始終佔據着絕對的上風,可卻無法達成戰略目標。

周瑜知道無法與其對抗,將戰場選在了廣闊的彭澤湖中,以精確的指揮和預判,始終避免主力正面對戰,以小規模的牽制和遊鬥爲主,死死牽制住陸遜的海雲軍團,而廣闊的彭澤湖給他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可以說,在水戰上,周瑜選擇了一個字——拖!

早前,陸遜最擔心的就是吳國用這樣的辦法,沒想到還真就撞上。以周瑜的能力,一時半會兒任誰也沒辦法瞬間敗敵,他只能持續鏖戰,藉助不斷的小勝利削弱對方力量,壓制對方的戰略空間和戰術餘地,從而積小成多,而這樣的局面也意味着他意圖迅速殲滅吳國水軍,從而控制吳國腹地的戰略計劃落空。

陸遜意識到這點後,一面繼續思考破敵策略,一面也派人報知襄陽,告知不要在水軍的部署上耗費太多無用心力。

王旭看過其詳細彙報,很快回復了十六個字——循序滅敵、不敗之地!寇掠邊地,釜底抽薪!

此後不到十日,戰爭全面爆發!

幷州、雍州、豫章三處並未交鋒,更多的是牽制和對峙,只有兵進南陽的魏、吳四十多萬聯軍發動了猛烈進擊。

楚國停駐南陽一帶的主力,包括青龍軍團、羽林軍、鐵騎軍團、西方軍團在內,無不面臨着極大壓力。

因爲當前的形勢特殊,王旭自己必須坐鎮襄陽,掌控朝堂,所以南陽主戰場的指揮權,他便全部交託於諸葛亮,以孔明的穩重和謹慎,主持這種軍事防守再好不過,不易出差錯。

前線戰場打得如火如荼,在極短的時間內持續升溫,魏、吳聯軍中最爲突出的司馬懿,因爲有曹操、有魏國文武、還有吳國英傑傾力協作而沒有過多顧慮,在曹操首肯下傾力而爲,將其詭詐的軍事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只是,或許真的是命運,諸葛亮似乎天生就剋制於他!

在雙方的較量中,特別是諸葛亮處於守勢的時候,司馬懿陷入一種很難受的境地,他無論怎麼做,總是在不經意間就被挫敗,自己也進退兩難,不得不重新謀劃。他親自率領的左路軍一直最爲活躍,可失敗次數也最多。

不過,他雖然屢遭挫敗,可論起實際的傷亡和損失卻又遠遠小於其它幾路兵馬,不得不說是件怪事。

那種情況很奇特,司馬懿的行動屢屢遭到諸葛亮挫敗,可諸葛亮也無法真正對其痛擊,總之是一敗再敗,可相較於其它戰場,整體損失真就不算大,很多時候幾乎並沒有接戰,兩人的一輪較量就結束了。

王旭在襄陽得到前線戰報的時候,看到司馬懿與諸葛亮之間的幾次交鋒詳情,面容很是古怪。

以他的經驗看來,這兩人彷彿就像是天生的對頭,司馬懿屢屢敗於諸葛亮之手,可諸葛亮又對其非常忌憚,或許言語上沒有表現出來,可實際行動中,孔明似乎根本就沒有真正一舉破滅司馬懿的辦法。

南陽戰場就在這樣的焦灼中持續了一個月,雙方傾力而爲,勝負難分,損失都很大,其中尤其以一些後起將領表現特別突出,或許是成名的將領間都已經很是瞭解,所以打得過於沉悶,在戰爭中遠不如夏侯霸、陳泰、郭淮、郝昭、孫權、全琮等人閃耀。

四月底以前的戰鬥中,又尤其以年紀同樣都不到弱冠之年的鄧艾和全琮一戰最爲驚人,兩人在東線戰場以同樣的迂迴戰術導致狹路相逢,無論是路線的選擇、時機的選擇,亦或是行動方式的選擇都近乎相同。

最終鄧艾在半途險勝半籌,全琮兵敗而退,可鄧艾也同樣付出極大代價,並且戰術也無法再繼續執行,不得不退兵還營。

南陽戰場在一個多月的連番血戰後,時間隨之進入五月,幾乎沒有任何意外,楚國除南中、荊北、荊南和交州這幾個地區外,其它各州相繼爆發更大規模的叛亂,暗中持續醞釀了數月之久的那些人終於浮出水面,他們集中到一起,發動不少人進行拼死一搏,呼應魏國和吳國的大軍,多的甚至有幾千人。

儘管這種規模從整體來說,對如今的楚國並不算什麼,可現在這種局勢下卻非同一般。這算不上什麼陰謀,最多也就是陽謀,從最早做下決定的那刻起,王旭和楚國高層文武就已經預料到形勢必然會往這個方向發展,重點在於楚國能否成功應對,挺過這關,利益大到無法拒絕。挺不過,楚國必然衰落,迅速在魏、吳兩國強力打擊下讓出最強勢力的位置。

魏吳兩國也知道這點,因此他們捉住一切時機,發動兇猛攻勢,對他們來說,如今這是削弱楚國,讓三國重回同一起跑線的最好機會。(……)

第800章 選才之法第780章 一環又一環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第845章 慘絕人寰第767章 出人意料第542章 三路大軍第107章 趙雲兄妹第809章 巧用心思第661章 諸葛亮的顧慮第335章 效仿光武帝第755章 精明的郭嘉第18章 招募私兵第712章 激戰夏侯惇(下)第638章 失意的陳到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249章 幕後主使第812章 誅心爲上第598章 名將的新生第806章 誰出賣的?第718章 兵不厭“詐”第159章 廬江鄭寶第153章 詭異的洞第529章 英雄末路?第28章 朝廷的中央軍(下)第667章 進位爲王(下)第378章 他是霸主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598章 名將的新生第61章 未來的女神醫第432章 消失的曹軍第733章 曹家長子第127章 置之死地第50章 夜襲之計第544章 法正的秘密第230章 深夜造訪第29章 三千精騎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264章 大婚之日(中)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285章 靈帝病危第850章 抉擇第60章 裝瘋賣傻第209章 算計王睿第700章 頂尖高手第62章 火燒長社(上)第54章 血戰黃巾第223章 宮中佳麗第749章 英雄隕落!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145章 潛龍脫困第863章 都護府(上)第717章 函谷烽煙第446章 做不做禽獸?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387章 揮師北伐第307章 七星北斗陣第594章 水軍中郎將第370章 一波三折第229章 夜探皇宮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79章 袁紹之威第239章 興建馬場(下)第61章 未來的女神醫第435章 曹操,你夠狠第726章 誰走誰留第562章 黃河渡口第273章 徐淑的愛第415章 歲月的沉澱第814章 伏殺二將第154章 春秋古墓第347章 誰人該殺第433章 三杯酒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182章 人事任命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297章 計斬李肅第28章 朝廷的中央軍(下)第245章 黑暗中的英雄第25章 臨行準備(下)第106章 童淵師徒第791章 月下神將第604章 英雄的淚光第461章 你可還記得?第274章 天下將亂第233章 郭嘉、郭奉孝第825章 突破口第89章 小美女貂蟬第249章 幕後主使第84章 瞞天過海第535章 血濺校場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505章 絕不被動迎擊第56章 退保長社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245章 黑暗中的英雄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44章 袁紹與袁術!第828章 錯誤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