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重器 利器

看到衆人臉上的不自然,蒯越笑着解釋道:“甲字號的地方都屬於機密,倘若沒有主公手令,便是我也不能靠近,若是有人強闖或者潛入,一律視爲窺探軍情密報,這裡的軍士可以直接格殺,之後追查,相關之人輕則問斬,重則株連三族,這類事情其實之前就發生過,只是當時劃分還不明確,現在被主公以甲等標明。”

聽了解釋,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什麼,問道:“軍師說的莫不是一年前,賄賂守衛,想要竊取造紙之術,結果全家都掉了腦袋的那一次?”

蒯越點頭,衆人恍然,再看向門口上那個“甲”字的時候不由多了幾分敬畏。

跟着李易走進大院,裡面傳來了一陣咣噹咣噹的聲音。

因爲剛剛過年,之前經過的那些工坊並沒有人在做工,衆人一路走過來都很安靜,而這裡動靜很大,並且還有人聲,顯然,是有人在裡面忙活的,哪怕過年也沒有停歇。

李易向聲音傳來的方向走着,同時指了指兩邊被隔開的小院道:“左邊是造紙的,右邊是連弩的作坊,不過這兩樣東西我就不介紹了,大家應該都有所瞭解。”

郭嘉笑道:“嘉查閱了往年荊州賬冊,僅僅是白紙一項所得,就抵得上往年荊州全年稅收,甚至超出些許,這還是作坊規模有限,且因爲戰事的緣故諸多地域銷路不暢,否則……”

郭嘉搖了搖頭,後面的話他沒法說,因爲數目實在太大,大到了他都算不清的地步。

衆人紛紛點頭,紙張的價值與表現他們有目共睹,還一些瞭解內情的人更是知道紙張售賣的時候李易心有多黑,對外銷售的部分都是以成本價的上百倍在賣,那種賺錢的速度,看着都叫人心顫。

前段時間被李易調回襄陽的伏德最近正是意氣風發,聞言忍不住打趣道:“如今辦公文書,用的都是紙張,確實是方便的緊,只是想想一筆下去,抵得上一天的俸祿,就有些心疼的緊。”

李易在前面聽到,心中暗道何止是一天的俸祿,像伏德這個級別的,一道政令動輒就會影響成千數萬人的生計。

不過李易也沒有說什麼,畢竟玩是笑話,除非他有心故意針對,不然不用盯那麼緊的。

“紙張,雖然輕若鵝毛,卻爲國之重器啊!”

蒯越也插了一嘴,給紙張定義了一個新高度。

“軍師所言甚是,不過,叫我說,除此重器之外還有利器,便是那十發連弩了。”

這次發言的是徐晃,徐晃很是感慨,看向隔牆的連弩作坊,說道:“這次北上,連弩實在功不可沒,先在兗州建功,之後又在青州協助主公奠定勝局,若無連弩,我軍雖然依舊必勝,但起碼要多出好幾千的傷亡。”

衆人紛紛點頭,尤其是跟着李易回來的那批人,更是深有體會。

徐晃繼續說道:“兗州戰後,打掃戰場,我瞧見一箇中年士兵將連弩放在地上,跪下對着連弩下拜,我心中好奇,問他這是做什麼,那人回答,連弩兇猛,救他性命,做人不能忘本,應當拜一上拜。”

郭嘉忍不住笑了出來,問道:“公明是如何回答的?”

徐晃答道:“我說這連弩是主公與黃夫人造出來的,讓他找機會拜一拜主公和黃夫人。”

衆人又是一陣鬨笑,然後看向了走在最前的李易,不過李易沒有回頭,他們便慢慢的將視線落在了吊在人羣后面的黃承彥身上。

同時,他們的目光也漸漸的多出了幾分尊重,還有羨慕。

李易得荊州之後,不是留在襄陽,就是在外征戰,對於南陽的書院只能遙控指揮,雖然威望不減,但書院事務的主要執行權利都落在副院長的身上。

隨着蔡邕被調往豫州,後來安排過去的陶謙又只是個面子工程,所以,在書院的管理上,除李易之外,黃承彥就成了當仁不讓的第二人,權柄非常重。

今日這些官員家族中基本都有子弟在書院那邊,即便現在沒有的,將來也會有,所以,沒人願意得罪黃承彥。

但是,這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黃承彥敬畏,更別提羨慕,真正起到這一作用的,是人家生了一個好女兒。

造紙,連弩,這兩樣目前對李易影響最大的事物,雖然主題和框架,包括開端都是李易點出來的,但真正讓這些構想成爲現實,並展開批量生產,產生收益或者實戰效果的,卻是黃月英。

因爲人家,多少讀書人不用再捧着厚厚的竹簡?

因爲人家,多少將士不需要用血肉之軀硬抗對面的衝鋒,只是幾輪連弩的箭雨就將對方打的潰不成軍?

這一切一切,都爲黃月英博得了極高的威望,無論是文官士子,還是武將兵卒,都是如此。

但黃月英畢竟是女子,又順利的成李易的學生進階到了夫人,衆人再是膜拜,也不可能去找黃月英,於是,許多的榮耀都落在了黃承彥的身上,給老頭子加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光環。

這讓所有人都對黃承彥充滿了羨慕,雖然跟李易聯姻的世家很多,但多是依附,唯獨黃家不一樣,人家的女兒自己就非常爭氣,讓許多男兒都自愧不如。

在巨大的名望面前,黃承彥也確實飄了幾天,但智者就是智者,黃承彥很快就冷靜下來,還親自找到李易,請李易取消了以黃月英命名連弩的想法。

這件事情傳出後,黃家父女更是再次被人讚揚,但也有聰明的人看出,黃承彥是不想讓黃月英與伏壽爭將來母儀天下的位置。

與曾經發生過的一些風波不同,黃月英的名望是實打實的,支持者很多,是真的有競爭的實力的,但人家主動放棄了。

其中原因剖析起來很多,但總之,黃家父女二人的品德與才能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與敬重,這點即便是蒯越也比不了。

見衆人都看着自己,似乎想要聊連弩的事情,黃承彥揉了揉鼻子,乾咳一聲說到:“有件事大家可能還不清楚,恰好今日人多,都是同僚,老夫正好給大家透個信。”

果然,黃承彥這麼一說,衆人的注意力直接轉移。

黃承彥微微一笑,繼續道:“主公年前交代老夫,要在南陽書院建一個印書局,用白紙刊印天下書冊,而且,正如主公當年所言,‘爲往聖繼絕學’,主公特意叮囑,一冊書若有百頁,只以十頁白紙計價,可謂是在賠錢賣書,就是爲了傳遞學問,開民智,不使聖人之學斷絕!”

一聽是這種事情,當即就有人忍不住問道:“敢問先生,這些書冊幾時能夠購買?”

其餘人也是躍躍欲試,不管是真心追求學問,還是給李易捧場,全都不願落後。

黃承彥嘿嘿一笑,然後一本正經的說道:“首次刊印,都是經典之學,不過數目有限,所以,幾時能買到,老夫也說不好。”

衆人一愣,印書局放在書院,黃承彥是副院長,這種事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正當衆人納悶,黃承彥又是一聲咳嗽,老臉微紅,繼續說道:“不過,若是有人家中藏有孤本,珍本,或者其他難覓的書冊,可拿來書院讓印書局借鑑一二,然後嘛,老夫徇私贈送幾本新刊印的書冊,倒也不是不可以。”

聽罷,衆人先是一愣,然後便是失笑,明白黃承彥是瞄上了他們家中的藏書。

而且,不難看出,這也是李易的意思,只是李易不好意思開口罷了,乾脆就找個由頭讓黃承彥來出頭。

蒯良摸了摸鬍子,笑道:“黃兄應當知道,我蒯家的藏書在荊州不敢說是首屈一指,但也絕對前列,若是我將書送去了,你回禮不夠,我可不依啊。”

黃承彥嘖嘖一聲,不屑道:“這是印書,你當是抄書?”

伸手比劃了幾下,黃承彥有些得意的道:“只要排好板子,上好墨,一眨眼就是一頁,那速度,可是比看書都快了十倍。”

蒯良眼中閃過一抹好奇,拱手道:“這麼說來,越要親自往南陽走一遭了?”

“你儘管來便是,只是到時候可莫要驚得合不攏嘴。”

黃承彥與蒯良說笑,其餘人則是在盤算着自家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書冊,畢竟有李易的意思在其中,繼續藏着掖着難免太小氣,而且,印書局的第一批書,他們也想要搏個彩頭。

衆人說笑的功夫,李易已經走到了發出轟隆聲響的地方,還不等李易進去,一個女子就自其中迎了出來,正是對造紙與連弩出力甚大的黃月英。

“夫君!”

看到李易,黃月英抿嘴淺笑,如今的她雖然做了婦人打扮,看上去溫婉了許多,但眸子中卻絲毫不減與李易初見時的靈動與聰慧,而且,隨着稚氣的褪去以及見識的增加,黃月英儘管還不到雙十,但已經有了獨屬於她的那種知性韻味。

“等會說完事情,你坐我馬車,一起回家。”

李易走到黃月英身邊,低聲說了一句,然後站定,轉頭看向身後那些官員。

“見過夫人。”

衆人沒想到黃月英也在,當即安靜了不少,齊齊一禮,然後看向李易。

黃月英對着衆人福了一福,然後向李易說道:“之前就有了進展,現在雖然還不能實用,但簡單演示已經足夠。”

“那好。”

李易點了點頭,然後吩咐道:“諸位,隨我來。”

衆人滿心好奇的跟着李易進入小院,只見其中除了給黃月英做護衛的十來個女劍士之外,還有七八個中年匠人,以及一個水桶大小的鐵疙瘩。

那鐵疙瘩模樣很是古怪,下面燒着火,裡面咣噹咣噹亂響,噴着白煙,中間有一根木棍鏈接到了對面的水槽,那木棍也不知是怎地,不停的轉動,通過一個半人高的縮小版水車不斷的將水槽的中的水汲出。

所有人都是頭一次看到如此新奇的一幕,李易也不着急解釋,任由他們到近處觀看。

“這是如何動起來的?難不成裡面藏有活物?”

“不可能,沒看到下面燒着火,連水都燒沸了,碰都碰不得,什麼活物能在裡面存活?”

“不是活物,難道是機擴,墨家的手段?”

“無論是活物還是機擴,某倒是覺得,關鍵是下面的炭火。”

“依據何在,要不你燒一個給我看看?”

……

衆人議論紛紛,就連郭嘉、蒯越、荀攸這些聰明人都是滿臉的驚奇,因爲這個物件他們也是頭一次看到,至於分析其中緣由,那就更別提了,縱然學富五車也只能一頭霧水。

最終,所有人只能看向李易,想看看李易會怎麼說。

李易微微一笑,拉着黃月英上前,指着面前正在不斷漏氣的蒸汽機,說道:“當初我觀人燒茶,看到水燒開之後壺蓋跳躍,便突發奇想,準備造出一件奇物,後來我與月英講了此事,斟酌之後覺得可行,便尋了這幾位工匠。”

李易看向一旁有些緊張的匠人,笑着對他們點頭致意,然後說道:“衆人齊心協力,用時大半年,經過數十次嘗試,不斷失敗,不斷改進,到現在終於有了今日這個半成品。”

說道這裡的時候,李易也是頗爲唏噓。

他是穿越者,腦子裡有着許多的奇思妙想,似乎可以輕易的推動社會的進步,但許多事情只有真正付諸行動,纔會發現其中究竟有着多少的難處。

尤其是李易不會蓋高爐,不會鍊鋼,不會燒玻璃,也不會配水泥,甚至抓個硫磺放他面前他也認不出來。

所以,李易只能放慢腳步,尋找合適的匠人,提出目標,佈置任務,給出思路,讓這些兩千年前的工匠們去尋找,摸索,一點點的向着他定下的目標接近,完成,最終超越。

只是這個過程卻是非常不容易的,就說面前的蒸汽機,這東西炸傷人都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漏氣漏的厲害,也是李易特意交代的,生怕他的文臣武將被這鐵疙瘩給一鍋燴了。

看到李易臉上的悵然之色,衆人不禁心生疑惑,黃月英注意到這一點,輕輕碰了碰他,李易當即回過來神來,晃了晃腦袋,繼續說道:“那些太細節的東西,暫且先不提,諸位只要知道,以烈火在外灼燒,此物就能工作,帶動外面槓桿不斷運動,只要火焰不熄,再適當的往裡面補充清水,此物就不會停歇,而被他帶動的水車,同樣運轉不停,呵呵,諸位,你們說說,此物比之白紙,連弩,如何?”

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279章 諸葛亮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748章 蒸汽機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96章 祖茂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286章 自家人第88章 心機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獄了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79章 胡車兒第262章 火炕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677章 關雲長第768章 自投羅網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612章 飛仙崖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468章 軍令狀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245章 書院第281章 放袁術的鴿子第286章 自家人第547章 顧雍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61章 節操要少,底線要牢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7章 酒尚溫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7章 酒尚溫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566章 鄭寶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468章 軍令狀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79章 胡車兒第106章 我對不起司徒啊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88章 心機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89章 兩個戲精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524章 陸康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