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分紅

“只是半年竟然得了這麼多!”

“話說回來,這些錢要怎麼用?”

“今年怕不是又要再建幾個工坊?”

“兩千多萬啊,嘿嘿嘿。”

……

在聽到甄儼爆出的數字後,場面一時有點小騷動。

李易的部下里面有不少都是世家大戶,底蘊深厚,尤其像是蒯良蔡瑁這些荊州本地的,家財億萬不好說,但千萬肯定是有的。

可他們雖然富有,也很少有接觸到上千萬現錢的機會,他們家族的財富是幾代人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積累下來的,而且他們的財富很多都是以“資料”的形勢存在,比如房產,田地,糧食等等。

至於像是徐晃郭嘉他們,那就更別提了,雖然李易平素多有賞賜,讓他們過得比較滋潤,但滋潤並不代表豪奢,李易也不想腐化他的左膀右臂,自然,除公款之外,這些人同樣沒有接觸過太多的錢財。

短暫的小聲議論之後,開始有人將目光移到了李易的身上。

雖然李易平素也會給他們開一些小玩笑,但基本還是很有節操的,不太可能大過年的找他們這幫下屬炫富,再結合李易之前說的大禮,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一樁美事。

分錢!

那兩千多萬在場很可能是見者有份!

想到這一點的人先是激動,畢竟白白拿錢的事,怎麼看都是開心的,只是他們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因爲肉雖然多,但分的人更多,目前在襄陽的,以及在外駐守的,粗略估計,有資格從李易這拿錢的人不下上百號,如此計算的話,分到每個人頭上的錢大概只是兩千五百萬的百分之一不到。

除去郭嘉典韋等極少數不善持家,全靠李易“接濟”才能溫飽的人來說,那點錢雖然叫人心動,卻還不到激動的地步。

“主公,這些錢財莫不是……”

典韋是個窮人,忍不住對李易詢問,滿臉都是期待之色。

衆人也笑了起來,總算有個開口的了。

李易哈哈一笑,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一年十萬錢,可足夠你花銷?”

典韋非常認真的想了想,搖頭道:“跟着主公在外頭還成,吃喝不用管,可回襄陽就不成了,做什麼都得自己花錢,而且……嘿嘿,家裡多了小崽子,不好再將就了,可這玩意得花不少錢。”

典韋的話將衆人逗得大笑,李易亦是如此,不過,典韋的話卻能代表很多人。

在外征戰,人們心裡想的是功名,哪怕每天麪餅冷水,露天席地,再怎麼艱苦都能忍,都能甘之如飴,可一旦閒下來,馬上就是另外一個模樣。

李易帶着大軍回來之後,襄陽城裡的工匠一下就忙了起來,甚至工錢都漲了將近一倍,可即便如此,匠人也還是供不應求。

因爲戰場上回來的人都開始琢磨享受了,他們要修大宅子,要建高高的閣樓,會玩的還要讓院子裡這邊小橋流水,那邊鳥語花香,要上檔次,還要玩高雅。

最過分的是蒯家,也不知是兩兄弟誰的主意,竟然異想天開的打算通過地熱讓整個院子都暖和起來,達到四季如春的效果,雖然這個想法最終夭折,卻也叫人識到了他們有多會玩。

所以,十萬錢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一比鉅款,可對典韋這些人而言是真的不夠花。

不過李易並沒想過約束這些事情,人家都拼着命打天下了,還不讓人家享受一下,那也未免太沒人性了些。

李易搖頭笑了笑,說道:“這些錢財,我分文不取,留五百萬錢用於工坊急,餘下的……”

賣了個關子,李易回頭看向身邊的人,在他們好奇的目光中,說道:“回頭軍師找人擬個單子,人人有份,大家均分。”

聞言,衆人不管是缺不缺這個錢的,都是面露喜色,齊齊躬身道:“多謝主公!”

李易擺擺手,道:“你們彆着急,我的話還沒說完。”

打斷了衆人,李易緩緩解釋道:“這樣的工坊,還有四處,雖然規模上有少許差別,但整體相當,那四個工坊的收入,爾等同樣可以分上一份!”

衆人一聽,即便是之前不差錢的主表情也是微微變化,因爲都像眼前工坊這般的話,分到的財直接翻了好幾倍,就算是有錢的大戶也不能不在意了。

就在衆人打算致謝的時候,李易卻是再一次補充道:“不僅僅是今年,這五座工坊的收益今後每年都會與大家均分,記住,是每一年,無論是現在,還是今後天下太平,無論是你們,還是你們的子孫後代,年年歲歲都能在這裡拿到一筆收益。”

這一次,所有人都動容了,相比錢財多少,他們更在意的是這份保證,有着李易的這些工坊在,他們子孫後代將會永遠衣食無憂。

“多謝主公!”

衆人再度齊聲拜謝,聲音遠比上一次要響亮的多。

李易輕輕擡手,示意衆人起身,可他卻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問道:“你們覺得,我爲何要做這件事,而且是均分,並不是以功勞大小計算,這是爲何?”

衆人你看我,我看你,原本還沒想太多,但在這一問之後,忽然發現其中很可能有着某種深意。

一時間,場面進入了沉默,不明白的不敢亂說,稍稍明白一些的,則是知道這種事只有讓李易親自開口。

片刻後,李易見無人出聲,緩緩說道:“今日各位,輔佐我成就大事,俱是一時人傑,今後天下太平,爾等都是有功之人,然世事無常,朝代尚有更替變換,何況人事?”

“以諸位睿智,可福澤家族數十年,但數十年,百年之後,你們這麼多人,難免有幾個兒孫後輩是不成器的,如果只是稍有不足,無妨,我拉上一把就是,但是,如果那後輩實在太不成器,拉上來也只能惹禍,又該怎麼辦?”

李易目光看着衆人,衆人面面相覷,低頭不語。

“說來慚愧,屬下中旁支便有那麼一個,與我還是同輩,文不成武不就,偏偏還心比天高,自命不凡,自主公入主荊州,族中老者就將他鎖在家中,不許他出門,怕他爲家門惹禍,唉。”

說話的是蒯良,當着衆人的面說自家的糗事,倒也沒什麼不適,畢竟許多人都是知根知底的,尤其是那些家大業大的,誰家裡沒幾個人憎鬼厭的東西?

李易搖頭笑了笑,蒯家的事情他也知道,因爲蔡玉的嘴巴有點碎,將荊州世家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給賣了個乾乾淨淨,甚至連她自家的都沒落下。

輕咳一聲,李易接着說道:“先生所言的還不算什麼,畢竟家門興旺,人丁衆多,尋常有點問題倒也不大,但如果是主家的嫡子不成器,亦或者本身就人丁稀薄,之後該怎麼辦,難道就因爲幾個不成器的人,就讓家族沒落,讓你們如今的辛苦付諸流水?”

李易嘆息道:“我李易能有今日,離不開你們的輔佐,如果將來你們家門有了難處,我肯定不會袖手旁觀,但怕就怕,那些不成器的後人連找我幫忙的機會都沒有,所以。”

李易指向旁邊的工坊,道:“有了這一筆每年都會發下的分紅,個別後輩子弟就算再是不成器,也足夠他衣食無憂,只要不作奸犯科,就能保證血脈不會斷絕,而之後族中若有傑出子弟,稍微有些上進心,憑着這些錢財的幫助,無論是讀書,習武,或者學習其他一技之長,總能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再度振興家門也不是妄想。”

“所以,這幾處工坊的分紅,雖然不足夠你們肆意揮霍,卻是一個機會,一個落魄時振興家門的機會!”

李易說罷,衆人皆是萬分動容,尤其是那些寒門,或者小門小戶出身的官員,更是深深的感動。

像蒯越蔡瑁他們,家大業大,只要別幹了滅滿門的事,就算再落魄也落魄不到哪。

可其他人就不一樣了,比如郭嘉,比如典韋,因爲李易的信任,他們上升的很快,短短几年的功夫聞名天下,但只要後輩中出一個廢物,這個家也就敗了。

李易顯然就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給他們這些從龍功臣的後輩們開了一個方便之門,讓他們多了一份尋常人根本無法擁有的機會與資本。

所謂禮輕情意重,便是如此。

“主公厚愛,屬下感激涕零!”

郭嘉第一個跪了下去,眼眶卻是早就溼潤了。

所謂明主,不過是知人善任罷了,對於屬下,講的只是一個“用”字,但是,在用完之後,看看過往的那些功勳名臣,有多少是被上位者棄如敝履,甚至是不得善終?

反觀李易。

李易在他們遇到問題之前,就主動的爲他們的子孫後代考慮,爲他們謀劃今後百年千年之事,這份關心,這份情誼,莫說君臣,就算是所謂的至交知己,又有幾個能做到。

這讓郭嘉如何能夠不感激涕零?

“主公厚愛,屬下感激不盡!”

緊跟着,其他人也紛紛下拜,那些出身微末的人自然不用說,他們與郭嘉是一樣的心思,但那些世家豪門出身的,同樣牢牢的記住了這份情誼。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個意外,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李易伸手虛扶,示意衆人起身,笑問道:“怎麼樣,今日這份大禮,諸位可還滿意,是否有人覺得這手筆太寒酸了一些?”

郭嘉擦了擦眼角,臉上滿是感動之色,拱手道:“庸人只重眼前,智能看一世,唯有聖賢,能謀萬世之事!”

蒯良也附和道:“主公仁心,我等縱是肝腦塗地,也難回報主公萬一!”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蒯良這句話很是說出了他們的新聲,他們現在想做點什麼報答一下李易,因爲李易的這份情誼真的太重了。

看着衆人感激的模樣,李易暗笑,旁人只以爲這就是今天的大事,殊不知,這只是餐前小菜罷了。

沒有迴應衆人的吹捧,李易笑着踱了幾步,說道:“這件事只是我的一些心意,是給諸位子孫後代的一個保證,但是,想要憑着這些錦衣玉食,卻還是遠遠不夠的。”

徐晃接話道:“主公待我等如此厚重,屬下哪還敢再有貪念?”

李易輕笑一聲,道:“計算戰功,公明得錢不少,只是我聽說你在南陽書院的邊上買了塊地,準備修個大院子,我猜得不錯的話,你手上剩下的錢財也不比惡來多多少了吧?”

徐晃一臉尷尬,訕笑道:“主公果真慧眼如炬,屬下拜服!”

李易哈哈一笑,說道:“走,隨我到前面看看,這邊的工坊主要還是爲了讓將士們家眷有個着落,真正賺錢的,在前面。”

說罷,李易便當先往前走去。

衆人跟上,同時不斷的打量左右,有來過這裡的,不斷對那些不太熟悉的同僚介紹,說經過是某某區,裡面大概是做什麼的,分工各有不同,但基本全都是能賺錢的。

於是,當衆人隨着李易走到街道末尾,許多人都不淡定了,難道李易也要將那些地方的所得錢財分給他們?

這樣不用幾年,他們也都是鉅富了。

聽到身後有人小聲議論,李易回頭說道:“這條街,再加上左右兩處,每年收益是第一個工坊的十倍之上,而且只是現在,等將來天下太平,各地百姓穩定下來,獲利還會更多!”

無視了衆人的驚歎,李易指向街道對面有着士兵把手的院子,道:“隨我來這裡,這裡纔是真正日進斗金,不,日入萬金的地方。”

衆人壓下驚歎,繼續往前走,只是對於這裡,幾乎所有人都很陌生,打量的也越發起勁,很快就有眼尖的發現,之前經過的街道門牌上都標有“乙”的字樣,而面前院子上寫的卻是“甲”。

很快,衆人來到院子門口,守衛的士兵看到李易,主動讓開,但對於後面的蒯越等人卻是一點都不客氣,不斷的用目光上下打量,那種眼神甚至還帶着敵意,就跟尋找奸細一般,讓不少人都面露不愉,同時也是心裡納悶,不明白這些守衛因何如此。

第233章 在路上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250章 以襄侯馬首是瞻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582章 迎天子入荊州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99章 三拜第196章 只爲取爾性命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348章 王璨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279章 諸葛亮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603章 張苞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758章 四十萬大軍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75章 遷都之始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712章 袁譚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514章 摧牆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706章 臧霸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119章 站樁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469章 散了吧第279章 諸葛亮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608章 親情第401章 殺機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560章 殉葬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712章 袁譚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