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

翌日,李易的大軍在得勝之後似乎是打算一鼓作氣,直接拿下東平陵,兵馬不斷的出現在東平陵城池附近,並且大大方方的當着城頭守軍的面,開始準備攻城器械,城頭守軍看到後,非常驚慌。

消息傳到袁譚耳中,袁譚雖然儘量維持表面上的鎮定,但心裡也是忐忑的厲害,更加堅定了撤退的想法。

但撤兵也不是說撤就撤的,袁譚召集麾下文武問計,希望有人挑起這個話題,然後在對方的堅持他,他好來一個順水推舟。

但旁人也不傻,這時候主動提出後撤是爲袁譚排憂解難,但回到青州之後,很可能就會成爲袁大公子誓與青州共存亡,奈何有小人貪生怕死,使得袁譚不得不退兵的主角。

爲上位者背鍋的事情,如果上位者面前一路坦途,自然大有人願意爲之,可現在袁譚形勢危急,自然沒有人再去做那賠本的買賣。

議事無果,袁譚非常不滿,對於缺席會議的韓猛,更是氣得牙癢,雖然韓猛的藉口是傷重需要修養,但袁譚又不是沒有見過韓猛,知道他的傷勢還遠不到走不動了的地步。

這時,作爲親信華彥與孔順,自然少不了趁機進些讒言,說韓猛如何如何對大公子不滿,讓袁譚對韓猛不滿更甚。

雖然兩人還留着分寸,沒攛掇袁譚幹陣前自斬大將的蠢事,卻也建議袁譚,萬一將來事不可爲,大軍後撤的話,可以留着韓猛在東平陵死守,以韓猛能在萬軍之中突圍的本事,肯定能夠拖住李易,爲大軍的後撤爭取機會。

袁譚聽了之後非常心動,他和袁紹一樣,雖然看上去很寬厚,對手下人很好,其實心眼並不大,只是他明白越是上位者越是不能恣意妄爲,故而看韓猛礙眼,卻不會無端對韓猛發難,敗了自己的名聲。

但華彥和孔順的建議就沒問題了,他如果撤兵,肯定是要有人殿後的,那麼讓韓猛留下,即便有公報私仇之嫌,卻也是按規矩辦事,要怪只能怪韓猛運氣不好,怪他軍職最高。

於是,這件事就被袁譚以默許的態度給定下了,並開始悄悄安排撤兵的事情,先將準備工作做好,等有了恰當機會,就迅速從東平陵脫身。

然而,袁譚不知道的是,他前腳剛剛作出一些佈置,緊跟着,華彥和孔順兩人就把他的打算給泄露了出去,讓許多將領都知道了袁譚打算撤兵的消息。

只是撤兵還沒有什麼,如今許多明眼人都知道這仗已經打不過了,沒必要在東平陵與李易死磕。

但除了撤兵的消息本身,還不知從哪裡流出了一份名單,自韓猛往下,一共七八個帶兵的軍官,據說都是被袁譚決定留下斷後的人。

這名單一出,名字沒有出現在上面的人自然是拍拍胸口,鬆了口氣,但光榮上榜的那些人就不淡定了。

斷後是個危險的活,全軍覆沒的概率很大,而且這次面對的又是李易,連顏良田豐統帥的冀州精銳都在李易面前折戟,讓他們斷後嫣有活路?

一時間,軍中人心惶惶。

有人質疑這份名單是否靠譜,是不是李易的細作故意攪亂軍心,但很快,這點就被人們給否定了。

首先韓猛就不說了,許多人都知道韓猛當面斥責袁譚,開罪了大公子,被留下很正常。

剩下的其他將校,也都是因爲種種原因,比如不善言談,不會來事,與袁譚關係較爲疏遠的。

如此一來,這份名單上的都是與袁譚關係不好的人,這就非常合理了。

許多將領心中不滿,一起找到了韓猛,希望讓韓猛拿個主意出來。

韓猛對此很生氣,也很頭痛。

作爲軍人,如果真的被留下斷後,他雖然不願,但也不會抱怨,畢竟軍人天職如此。

可是,按照那份名單來看,袁譚的安排不僅是斷後,更是藉着李易的手清除他看着礙眼的人,這讓將領們感受到了出賣和背叛,心中的憋屈與氣憤可想而知。

一番糾結之後,韓猛安撫了那些將軍,讓他們嚴加約束麾下士兵,便不顧傷痛前去求見袁譚,想問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是真的,他一定要說服袁譚改變想法,否則就是自毀長城。

旁人不知道,但作爲帶兵大將的韓猛卻是非常清楚,那些和袁譚關係比較遠的將領只是出身不好,或者不善鑽營罷了,其實許多都是踏實肯幹的人,是有真本事的,也是冀州軍的精華所在,如果他們被袁譚放棄,怕是整個冀州的行伍都要受到震動。

然而,韓猛氣沖沖的去了,卻被華彥給擋在了門外,又是要求解劍,又是說他身上血腥味太濃,甚至乾脆譏諷韓猛明明有傷在身,怎麼忽然就活蹦亂跳了。

韓猛被華彥給氣得渾身發抖,但他卻不知道這是華彥的個人之舉,還以爲是袁譚的指使,故意羞辱他,憤怒中大罵幾句之後,只能無奈折返。

而華彥前腳氣走了韓猛,轉身就與孔順去見了袁譚,告訴袁譚,韓猛氣勢洶洶而來,似要就退兵之事質問,他們擔心袁譚不好應對,便暫時給擋了回去,問袁譚是不是要再把韓猛喊回來。

如果華彥將這件事隱瞞,袁譚之後知道肯定會有所懷疑,但華彥彙報的及時,還很的貼心替他着想,袁譚自然沒有別的想法,至於是否叫韓猛回來,袁譚卻是根本沒那個打算。

袁譚作爲一軍統帥,自然不是瞎子,不僅知道軍中出現了流言,甚至連韓猛與那些軍官的接觸那知道。

袁譚很煩躁,對於撤兵的消息傳出去,他並不意外,畢竟兵馬調動的動靜很大,能瞞得住外人,卻瞞不住自家人,有人猜到他有退兵的意圖很正常。

可是,那份名單就是隻能的意料之外了。

對於名單上的人名,袁譚其實很想說一聲“正合我意”,但他又不傻,真要處理人,挑幾個典型就可以了,這一杆子全都打倒,並不是用人之道。

袁譚想過澄清一下,可澄清容易,真到了斷後的時候,該怎麼辦,名單上那些人還選不選?

尤其是韓猛,現在所有人都認爲他想留韓猛斷後,若是提前說不讓韓猛斷後了,他的面子往哪擱?

此外,那些沒有出現在名單上的武將們都希望袁譚將錯就錯認下這件事,因爲袁譚再來一次的話,搞不好他們就要留下斷後了,

袁譚左右爲難,他覺得那名單是有人故意爲之,有可能是李易的細作,故意放出消息亂他的軍心,也有可能是跟他有矛盾的自家人想要藉此達到某些目的。

最後華彥給袁譚出了個損招,建議他等先定下撤退的日子再說,到時候把斷後的事情全權交給韓猛去辦,讓韓猛自己點將,到時候除了韓猛,其他人要怨也只能怨在韓猛的身上。

袁譚一想也是,反正眼前一團亂麻,理不清,那就先拖一拖好了。

只是袁譚想不到的是,這一拖,直接就拖來了禍事。

這日傍晚,孔順以重金收買了一個信得過的將領,吩咐一番,讓其帶了三百甲士在城中距離韓猛不遠的一處宅邸埋伏,同時,孔順又假借袁譚名義,給七八個帶兵的武官下令,也包括韓猛,說是袁譚要授予要事,讓他們到那處宅邸相談。

幾天折騰下來,城中許多將領都心中不安,生怕一個不慎遭遇了禍事,所以,當收到袁譚這道有些奇怪的手令之後,除了極個別比較憨厚的將領沒有多想,其餘大半都從中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於是,在約定時間到來之前,好幾個將領不約而同的來到了韓猛的住處。

“將軍可知道,大公子召集我等所爲何事?”

“是啊,若是有事商談,在大公子行轅即可,爲何要在外面相見?難道有什麼不方便的?”

“末將心中不安,還請將軍拿個主意!”

“將軍……”

看着面前一羣人吵吵鬧鬧,韓猛心中異常煩躁。

這些武官裡面有與他相熟的,但只是少數,更多的只是點頭之交,平時很少會有交集,奈何顏良陣亡,如今他軍職最高,這些人拿不了主意,這才自發的聚攏在了他的身邊。

平時同僚圍着,韓猛可能會開心一下,但現在卻是非常焦慮,他本就與袁譚有了矛盾,現在這些人又做出一副以他爲首的模樣,袁譚會怎麼想他?

韓猛可是知道,近日住處周遭多了許多眼線,都是孔順派來的,而孔順就是袁譚的狗腿子,什麼意思顯而易見。

至於今晚的情況,這些低階的武官都從中察覺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韓猛又豈能毫無所覺?

只是,韓猛實在不願意往最壞的地方去想,因爲他的位置高,想的也是大局,這時候內部一旦發生變亂,這支人馬絕對會土崩瓦解。

只可惜,現在袁譚都要把刀架他脖子上了,這叫韓猛如何照顧所謂的大局?

默默嘆息了一聲,韓猛輕輕拍了拍手,韓猛的親衛頭子走了進來。

韓猛又看看幾個軍官,緩緩吩咐道:“你叫人扮做竊賊,到大公子約定的宅子那裡,看看其中是否有不妥之處,若是沒有異樣,立刻回來報我,若是有不妥……”

停頓了片刻,韓猛後面的話沒有說,直接揮手讓親衛下去辦事。

其餘軍官見韓猛面色不好看,一時間也不敢再言語,都在默默等着親衛探查消息,只是,他們中人的神色卻是各部相同。

有人擔憂中帶着希冀,他們依舊對袁譚報以期望,希望今天的事情只是一個誤會,袁譚是真的有事情要給他們安排。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較爲平靜,如果是誤會自然最好,如果不是誤會,也無妨,既然袁譚不仁,那也別怪他們不義,直接轉身投奔了李易,也未必不是一條好的出路。

最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神色頹廢,對於未來,他們眼中只有迷茫。

不過,在場最糾結的要數韓猛本人,因爲位置高,有些事情也更清楚一些,只是韓猛實在想不明白,袁譚難道是瘋了,竟然選在這時候對他們下手?

除非……

韓猛看向面前的軍官,除非其中有人已經暗中投敵,並且不是一個兩個,只有如此,纔會引得袁譚痛下殺手。

如果在這場戰事剛開始的時候,聽到有人想要投奔李易,韓猛必然暴怒,不將其抓出來不肯罷休,可現在,他已經沒有那個勁頭了。

而且,就算有那個勁兒他也不敢動,否則必然人人自危。

雖然就目前情況來說,也與人人自危差不了多少。

如果,真的事不可爲,自己要是也投了李易……

或許是太無奈,韓猛心裡忽然起了這樣的念頭,但很快,他就搖搖頭將之拋開。

差不多一刻鐘時間過去,幾個武官等得焦急,有些按捺不住,其中一個性子最急的忍不住開口道:“將軍,若是大公子真的要害我等性命,那可如何是好?”

“住口!”

呵斥了一聲,韓猛警告道:“大公子豈會無端問罪于軍中將官,更何況如今還是大敵當前,今日之事必有誤會,不要胡思亂想!”

韓猛半是訓斥,半是撫慰,想要讓這些將關們安心,但韓猛說罷之後,那些軍官們的表情依舊,顯然並不信韓猛的話。

韓猛無奈,他威望本來就不夠,而且,那些話他自己也不信。

再過片刻,又有一個將領起身問道:“將軍,萬一事有不諧,將軍是否能爲我等謀劃一條退路?”

此言一出,屋內的氣氛頓時爲之一變,以他們眼前的情況,退路是什麼,大家都明白。

韓猛眯眼看着說話那軍官,伸手輕輕撫摸佩劍,身上似有殺意流露,那軍官心中一寒,下意識就要後退,可想到如今情況已經沒了退路,心一橫,便強撐着與韓猛對視。

“你——”

韓猛正要言語警告衆人,忽然,外面響起了一陣喧譁廝殺之聲,衆人表情齊齊一驚,韓猛快步走出房門,正好見他的親衛迎面從來,那親衛神色驚慌,大聲叫道:“將軍不好,外面來了一支人馬,見人就殺,說將軍謀害大公子,要來取將軍性命!”

第502章 陳登到來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468章 軍令狀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746章 分紅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95章 對不住了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132章 襄鄉縣侯 謝謝“水水水冬天“的打賞!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214章 易數之法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28章 戒驕戒躁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765章 平原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674章 前進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348章 王璨第91章 暗度陳倉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603章 張苞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748章 蒸汽機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286章 自家人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239章 牽機藥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595章 司馬氏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774章 破門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97章 居然是你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192章 公平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