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趙子龍入青州

從夜色漸深,再到天色漸漸放明,在天亮之後,東平陵城內的廝殺聲便基本停歇,只有偶爾在一些角落傳來零星的廝殺慘叫。

¤ тTk an¤ ¢○

那已經不是兩個陣營的爭鬥,只是士兵個人之間的仇殺。

一萬多冀州軍,留在城裡的約莫有在七千人上下,原本是兩個陣營,但一夜亂戰之後,已經亂做了一團,許多時候殺了面前的人,卻也不知道對方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敵人。

李易立在南門的城頭上,城牆下是密密麻麻的百姓,還有神色驚恐的冀州降兵。

昨夜亂戰開始後,難免會有亂兵趁機劫掠百姓,百姓就算想藏在家中也難,爲活命,不得冒着夜色離家奔逃。

李易雖然故意放任城內混亂,卻也不會對眼前的百姓見死不救,凡事來到城門向他求助的百姓都很幸運,全都得到了李易的庇護,雖然李易只是讓他們性命不受損害,給的也只是一碗湯餅暖身,但這些百姓對李易卻是感激涕零,因爲城中的冀州兵已經瘋了,見人就殺,甚至連爲什麼殺人都不知道。

有了最初的一些百姓做先例,之後陸續又有許多人來到城門尋求李易庇護,李易一一接納,最後,還有一些從鮮血中冷靜下來的冀州兵也回過神來,主動來到城門請降。

對於這些冀州兵,李易同樣沒有爲難,繳械之後也給了他們和百姓一樣的待遇。

中途有個冀州軍的軍官見李易做事仁義,便主動求見,希望李易可以出兵鎮壓城內亂局。

只是李易卻以兵馬不善夜戰給拒絕了。

那將領自然不明白李易的想法,又建議可以讓投降的冀州兵進去勸降,這次李易略一思索就答應了下來,而且效果出奇的好,一夜之後,李易自己的兵馬還沒動手,剩下的亂兵就已經有大半選擇了投降。

至於最後剩下的那些人,已經完全不足爲慮。

李易揉了揉太陽穴,雖然他的體力很好,但熬着一夜沒休息,精神上還是有些睏乏,倒是他麾下的兵丁們很有勁頭,對於這場近乎白撿的勝利,他們明顯要比李易興奮的多。

李易正準備下令讓兵馬入城,城樓的階梯上傳來一陣腳步聲,張遼跑了上來。

李易轉身,笑問道:“文遠可追上袁譚了?”

張遼先是向李易見禮,然後擦了把額頭上的汗水,笑呵呵道:“那袁譚果然是從北門逃的,只有千多兵馬,末將帶人一路追趕,殺出了二十多裡,最後袁譚身邊只剩下不足百人,管統也沒徐琨刺於馬下,然後華彥拼死護主,孔順也帶着殘兵趕到,末將與他二人打了個平手,這才讓袁譚脫身。”

李易不禁哈哈大笑,兩個馬屁精跟張遼鬥了個平手,這足夠他們吹一輩子了,只是想到其中的過程,張遼必定是極爲爲難的。

至於說袁譚的脫身,這本就在李易計劃中的,不管是抓了,還是殺了袁譚都沒多大意思,遠不如放他回去來得好。

笑過之後,李易又問:“依你所見,袁譚離開青州之前,身邊還能聚集多少人馬?”

張遼想了想,說道:“如果城內無人脫身,袁譚身邊最多不超千人!”

李易微微頷首,對一旁蒯越問道:“這千來人難有作爲,我以爲無需繼續派人追趕,不然追上了纔是麻煩,軍師以爲如何?”

蒯越本想說不妥,如果不一口氣將袁譚趕出去,這一路袁譚還可能會興起一些風浪,但轉念一想,袁譚現在與喪家之犬無二,不管出現在哪都是給袁紹丟面子,當即頷首道:“主公所言甚是,屬下沒有異議。”

李易點頭,然後對另一邊等候許久的徐晃說道:“讓兵馬進城吧,另外,子敬派人準備善後事宜,你親自督辦,務必讓城內百姓知曉我軍仁義。”

“喏!”

兩人領命,當即下去安排事宜,很快,李易就看到一隊隊的兵馬自城門進入,然後迅速分開,沿着一條條街道向着城內前進擴散。

因爲有昨夜投降的冀州兵帶路,這些人馬的前進非常順利,雖然城中還有着一部分冀州兵抱着寧死不降的打算,可一夜激戰過後,那些冀州兵已經是疲憊不堪,甚至箭矢用完了,兵刃的刃口也都捲了,戰鬥力非常低下。

在兵馬入城的過程中,李易聽到了幾次廝殺,但那些廝殺來的快,去得也快,幾乎全都在一炷香的時間內結束戰鬥。

清理內城是個細緻活,雖然順利,卻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李易不可能一直乾等,便在城樓上旬了個房間小憩,等快到中午的時候,城中情況已經有了結果,李易這才被典韋喚醒。

“主公,昨夜冀州軍內鬥,死傷超過三千,前後主動請降兩千二百,最後兵馬入城,俘虜一千三百,現在應當還有零星逃竄,短時間內不好盡數擒拿,不過屬下已經命人大力搜索,入夜之前必有收穫!”

李易聽着徐晃的彙報,滿意的點點頭,同時也有點唏噓,他經歷許多的戰事,無論己方還是敵方,傷亡比唯有這次最甚,而且這些傷亡還是冀州兵自己殺自己打出來的,看似可笑,其實卻是非常嚇人。

抿了口肉粥,李易也給徐晃盛了一碗,道:“公明辛苦了,”

“末將慚愧,今日得勝都是仰仗主公謀劃,末將不過盡些匹夫之力罷了!”

徐晃接過湯碗,他是真的餓了,但作爲下屬,也不忘送李易一個馬屁作爲回禮。

李易微微一笑,這次的事情他確實有點小得意,原本孔順只是將城池送給他的話,李易雖然得了青州,但這件事就到此爲止了。

可現在不同,青州一樣入他手中,但這個過程對冀州的震撼絕對要比直接打下來的效果要大。

而且,孔順和華彥更是藉機向袁譚表露忠義,加強了袁譚對他們的信任,短時間內或許會低迷一陣,但只要袁譚再度掌握權力,他們肯定會被重用,

等他將來揮兵北上,這兩人絕對能給袁譚埋一個大坑。

至於這兩個小人是否會反悔背叛,李易絲毫不擔心,有着今天的事情,他們已經沒了回頭路,更不要說,還有李易許下的侯爵吊着,只要別出現什麼危及個人生死的變故,兩人絕對可靠。

放下湯碗,徐晃擦了擦嘴,又道:“如今城內基本安靜,臨時官署也給主公收拾了出來,只有還有一處地方尚未解決,依舊有兵馬抵抗,屬下權衡不知該如何行事,特來請教主公。”

“還有人抵抗?”

李易先是好奇,旋即一想,便問道:“莫非是韓猛?”

“主公神算!”

徐晃再度讚歎,雖然是馬屁,卻也誠心實意。

李易搖頭笑了笑,道:“論兵力,不可能有人叫你爲難,那麼,只能是身份特殊了,而今袁譚逃了,田豐顏良身死,除了韓猛身份上能讓你稍作爲難,剩下的人……呵呵。”

徐晃點頭道:“卻是如此,韓猛叔父乃是河北名將,末將入城就叫兵馬注意韓猛行蹤,不想讓他亡命在我軍手中,但後來才知曉,昨夜城中亂戰如斯,韓猛竟然始終都爲現身,一直躲在宅邸之中,那些廝殺的軍士也不願招惹他,故而韓猛府邸雖然只有親衛,卻能守到現在。”

皺了皺眉,徐晃臉上明顯有着不解,他完全不理解韓猛的想法。

軍中發生這種混亂,作爲軍職最高的將領不管站哪邊,但一定要有個態度,像韓猛這樣當縮頭烏龜的,也太過沒擔當了,而且最後肯定是兩面都不討好。

李易想了想,他雖然能夠理解韓猛的想法,卻不會因此就對韓猛報以同情。

思考了一陣,李易說道:“稍後帶人殺進去,告訴韓猛,若願歸降,我任命他一個定北中郎將,也是將來的定北侯,若是不降……找些個投降的冀州兵送他上路,就說是袁譚親信所爲!”

“請主公放心,屬下必定將這件事辦得妥當!”

韓猛雖然也算是個人才,但李易並不缺他這麼一個,而且一晚上過去,韓猛都沒有主動投降,可見韓猛對冀州執念之深,讓這樣的人完全爲自己所用,太過費神費力,李易懶得去花那些心思。

所以,李易更樂於將機會丟出去,讓韓猛自己做選擇。

得了李易的授意,徐晃對韓猛不再束手束腳,當即親自帶人過去,發出通牒之後,韓猛依舊沒有迴應,徐晃當即命人強攻,只一會功夫,院牆被推到,韓猛的親衛被殺戮一空,最後徐晃來到韓猛內宅,徐晃驚訝發現,韓猛竟然已經自刎多時。

徐晃將此事稟報李易,李易想了想,下令將韓猛厚葬。

至此,東平陵徹底被李易佔據。

佔下東平陵,李易並未繼續動兵,而是整頓兵馬,收編戰俘,當然,還有安撫百姓。

之前李易放任冀州兵內亂廝殺,雖然成功的在名望方面對袁家進行了打擊,但事後的麻煩也很多,比如將那些趁亂作惡的兵卒找出來正法,這都是需要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

不過李易倒是給徐晃出了個主意,讓他督促那些被俘的冀州兵互相檢舉揭發,一時間讓冀州降兵人人自危,彼此間再難信任,徹底成爲一盤散沙。

這對於冀州軍的戰力是個毀滅性的打擊,但李易卻樂見其成,不先讓這些人成爲散沙,之後又如何讓這些人在他自己的基業上添磚加瓦?

不過,相比士卒,那些主動歸降的普通軍官,李易倒是盡數給予了優待,想當富家翁的,李易給錢給地,想繼續建立功業的,李易也會安排他們去荊州深造,至於之後他們能走到什麼地步,全看他們自己的本事。

李易因爲整頓內部事務,暫時沒有繼續出兵的打算,但青州勢力,上到田楷,下到縣城官吏,地方世家,卻無一不是戰戰兢兢,甚至說他們是嚇破了膽也不爲過。

在李易到來之前,袁譚可是很厲害的,對上田楷勢如破竹,猛將顏良,更是放眼青州無一合之敵,故而許多人畏懼,紛紛主動投靠。

可這麼厲害的袁家大公子,對上李易之後,才幾天功夫就兩萬大軍盡喪,麾下文武死傷無數,顏良更是被李易親手斬落馬下,可謂是一敗塗地。

這種戰績對比下來,青州勢力之中只要不是沒有腦子的,全都怕的要死。

尋常地方官員或者世家豪族也就算了,他們可以做牆頭草,直接倒向李易,真正被爲難的只有田楷一人。

之前刺殺的事情傳出之後,田楷雖然很生氣,但也想過離間計的可能,是李易不讓他與袁譚聯合。

可田楷依舊選擇了與袁譚劃清界限,做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因爲他覺得李易雖然強大,但袁譚同樣不是弱者,讓兩強相爭,李易雖然能勝,但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屆時他就可以與豐得利,甚至直接與李易和談,讓李易主動退出青州。

退一步講,如果袁譚太過不敵,他也可以隨時選擇介入,而且還能在聯盟中佔據主導,掌握主動。

結果讓田楷想不到的是,袁譚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沒等他反應過來,直接就敗得乾乾淨淨,也將所有壓力全都轉嫁到了他的身上。

如果是之前,就算獨面李易,田楷也是有膽量一戰的,可現在袁譚的戰敗不光打擊了冀州的士氣,同樣也讓他這邊受到了影響。

田楷麾下有官員已經開始向他建議,青州與幽州相距遙遠,中間又有冀州阻隔,早晚必失,與其被袁紹搶奪,還不如主動讓於李易,如此不僅可以讓青州百姓避免戰火,同樣還能爲公孫瓚結上強援。

田楷不是很聰明,但也不傻,下面人說的好聽,道理多多,但本質就兩個字,投降。

田楷不願背叛公孫瓚,也不願去跟明顯打不過的對手較量,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雖然李易短時間內看上去並沒有繼續用兵的意思,可這種等待,對於田楷卻是極爲煎熬。

期間田楷也曾派使者聯絡李易,試圖與李易商議,以淄水劃青州爲二,與李易各治一半,結果使者直接被李易轟了出來,然後再派使者,卻是連面見李易的機會都沒有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田楷也一天比一天絕望,直到這一日,公孫瓚派了一名使者來到青州,田楷本不以爲然,不過得知使者姓名之後,田楷終於稍稍鬆了一口氣。

那名使者乃是常山趙雲趙子龍,傳言與李易有舊……

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22章 再遇魏續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732章 趙雲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403章 荀攸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343章 安置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748章 蒸汽機第603章 張苞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664章 張繡的發現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197章 念頭不通達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556章 攻城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279章 諸葛亮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262章 火炕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556章 攻城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第502章 陳登到來第164章 讓權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273章 典韋東遊記(下)第761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516章 運氣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590章 虞翻第773章 兵臨城下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