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

城外慶功宴上歡聲笑語不斷,而在東平陵城內,卻是一片人心惶惶,不僅僅是士卒,就連上面的人物,也亂了陣腳。

“大公子,關鍵之時爲何不發兵!爲何坐視我等敗亡!”

依舊是前幾日議事的地方,坐在上首的依舊是袁譚,可袁譚左右兩個位置,已是空蕩蕩的,再往下,管統、華彥、孔順無一不是垂頭喪氣,眼中寫滿了焦慮。

最後,還有一個人是站着的,而且還指着袁譚的鼻子大聲質問,絲毫沒有給自家大公子面子的意思。

放在平時,韓猛肯定沒有質問袁譚的膽量,可今天卻是什麼都顧不得了。

顏良的兩千人,他的五千,還有大營中的留守人馬,足足萬人,一個下午就全沒了,這叫韓猛如何能夠接受?

韓猛知道自己這一戰的表現並無出彩之處,可是,韓猛自問,如此絕境,就算是換那些古之名將過來也不見得比他的表現好多少。

雖然韓猛心裡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但在決定救援顏良的時候,他是真的拼了命去救的,至於最後他能逃出來,那也拼到了最後,用兩千韓家子弟的命換來的!

可是,他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後方的袁譚做了什麼?

明明手裡握着一萬兵馬,就算不能殺敗李易的大軍,也應該接應自家將士,稍稍挽回敗局,可袁譚都做了什麼?

什麼都沒做!

起初在前面廝殺的時候,韓猛不見自家援軍,還以爲東平陵也被圍了,還一度爲袁譚擔心,可當他逃出包圍之後,這才發現東平陵城外雖有着李易的兵馬,但最多也不超過四千人,儘管戰意高昂,可韓猛自己都能帶着百十來人逃到城下,他不信袁譚麾下的一萬多冀州兵殺不出來!

就算殺不出來,最起碼也要將那些跳到門口的人接進來纔是,可結果呢,袁譚什麼都沒做,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被李易俘虜。

於是,韓猛怒了,不顧身份懸殊,剛一進城就來質問袁譚,問他爲何不發兵相救。

袁譚緊抿着嘴,看了韓猛一眼,只見韓猛渾身血跡斑斑,披頭散髮,鎧甲解開一半,胸口纏着繃帶,透着殷紅些血跡,顯然是受了不輕的傷。

於是,袁譚移開了視線。

袁譚自然不是故意見死不救,他是有着自己的緣由的,自認爲理由也算充分,可是,瞧見韓猛如此狼狽的模樣,再想想城外的上萬士卒,還有生死不知的田豐與顏良,袁譚只覺得如鯁在喉,無法啓齒。

見袁譚不答話,韓猛心中更怒,往前跨出一大步,身上的鱗甲嘩嘩作響,剛剛包紮的傷口也再次崩裂,但韓猛卻恍若不覺,繼續大聲問道:“大公子爲何不發兵!”

袁譚深吸口氣,他知道自己現在必須有所表示,不然看韓猛的模樣,不難想象軍中情緒,一個弄不好怕是要出亂子。

“韓將軍稍安勿躁,大公子向來以仁義行事,如何會對自家袍澤見死不救,將軍卻是誤會大公子了!”

在袁譚開口之前,華彥卻是站到了韓猛與袁譚之間。

袁譚當即鬆了口氣,暗道果然不愧是自己親信。

他之前不出聲,其實就是等着人來給他解圍,有些事情他自己開不得口,但旁人解釋起來就要容易的多了,而且,這件事情也的確跟華彥有關。

不過,韓猛對華彥就頗爲不善了。

韓猛跟着袁譚有一段時間了,知道華彥和孔順兩人是個什麼貨色,剛剛心中驚怒,只想着問袁譚緣由,但現在華彥一露面,韓猛當即就想到,多半是有小人懼戰,給袁譚進了讒言。

被韓猛盯着,華彥一陣心虛,想要後退,但還是故作苦口婆心的說道:“韓將軍不要動怒,大公子並非是對城外兵馬見死不救,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

韓猛冷冷的看着華彥,若是華彥胡攪蠻纏,他韓猛也不是好欺負的。

乾咳一聲,華彥問道:“將軍現在可知道顏將軍是如何敗的?”

韓猛表情冰冷的搖了搖頭,這也是他心裡難受的地方之一,到現在連怎麼敗下來的都不知道,

華彥一攤手,做無奈狀,說道:“這便是了,用兵之道講究知己知彼,當時我等連李易兵馬情況都不知道,大公子若是貿然出兵救援,敢問韓將軍,若是韓將軍領兵,可有獲勝把握?”

韓猛冷聲道:“青州之戰,誰有必勝把握,難道沒有必勝把握,就不打了不成,若是這般,我等爲何不直接回了河北!”

華彥表情一滯,後面的袁譚表情同樣不自然。

咧咧嘴,華彥又道:“將軍此言差矣,李易既然能擊敗顏將軍,可見其謀劃之深,之後又有數萬大軍一起壓上,這等情形如果說李易對城池方向沒有防備,誰信?”

韓猛怒道:“可城外只有不到四千人,城內卻是一萬精銳,何懼之有!”

“唉,道理不是這樣子的,將軍是領兵的人,當知道爲慮勝先慮敗的道理,顏將軍的確敗了,可只要大公子這支主力還在,青州就是大公子的,但是,一旦大公子傾城而出,與城外兵馬交手速戰速決勝了也就算了,一旦陷入僵持,待前方戰事結束,李易大軍殺向城池,叫大公子如何抵擋?”

“亦或者李易在城外另有埋伏,藉着大公子出兵時沉入而入,屆時東平陵易主,這一戰就徹底敗了,青州也就是李易的了,所以,大公子非是見死不救,而是爲了大局,不得不如此啊!”

華彥說到這裡,袁譚也站了起來,一臉悲傷的道:“非我無膽,畏懼李易,實在是身負青州重任,真的不能意氣用事,否則青州戰局就一點挽回的餘地都沒有了。”

說罷,袁譚還對韓猛躬身致歉,這舉動雖然是在安撫韓猛,卻並非完全做作,因爲如果有更好選擇的話,袁譚也不想這樣子。

在發現顏良可能兵敗的之後,袁譚第一反應就是親自披掛上陣,帶兵出去支援,一點都不慫,但袁譚剛準備到一般,就被華彥和孔順將他給勸了下來,讓他冷靜,說城外多半有埋伏,一個不小心青州就完蛋瞭如何如何。

袁譚跟他老爹有着同樣的毛病,耳根子太軟,雖然理智上告訴他,儘早救援乃是最好的選擇,但在兩人一通勸說之下,袁譚很快就動搖了。

於是袁譚又去諮詢管統,管統這人雖然非常忠義,但忠義並不能代表智商,管統一開始是支持袁譚出兵的,但在華彥和孔順兩人的辯論中很快敗下陣來,雖然感覺那兩人可能是貪生怕死,擔心袁譚戰敗受了連累,但管統也不得不承認人家說的有道理。

無奈之下,管統提議袁譚留守,他自己領兵五千出城救援,但華彥和孔順再度給他否了,理由很簡單,他那五千人要是栽了,袁譚這城還怎麼守?

於是,在華彥和孔順兩人的堅持下,袁譚愣是沒有出兵,甚至連城門都不敢開,生怕李易帶兵破城。

韓猛喘着粗氣,悲憤道:“大公子,現在顏將軍與田先生生死不知,萬餘大軍一朝盡沒,而大公子卻不能派兵相救,是,大公子有道理,爲了整個青州,可將士們怎麼想?現在城中還有一萬人,但他們已經是心寒膽喪,這樣的一萬人留了下來有何用,難道能擋住李易的大軍!”

袁譚表情一滯,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無奈,袁譚看向一旁華彥,華彥神色驚恐,跟着又看向另一邊的孔順,孔順則是低着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華彥和孔順兩人雖然有些小聰明,但主要是憑着溜鬚拍馬上位的,真說才華的話,郭圖都能甩他們八條街。

這次兩人勸袁譚不要出兵,之所以能夠勸得動袁譚以及管統,主要是因爲確實佔了一些道理,在不明情況的時候出兵確實不是上策。

但袁譚和管統不知道的是,這兩人的建議雖然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可兩人的初衷根本不是爲了袁譚或者青州,他們只是擔心袁譚戰敗,被李易順勢奪城,到時候袁譚身份尊貴或許不會死,可他們作爲袁譚的親信,本身又不是什麼名士,八成要被李易給宰了。

所以,他們只是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這纔不管不顧的不讓袁譚出兵。

如果他們能稍稍從大局上考慮一些,讓袁譚在加強防守的同時好好接應敗兵,儘可能的減少損失,韓猛戰敗回來縱然心裡難受,也不至於直接以下犯上,對袁譚叫板。

被韓猛問得無言以對,左膀右臂又幫不上忙,袁譚也是真的沒了辦法,只能反過來對韓猛說道:“將軍可有辦法教我?”

韓猛臉上的肌肉顫了顫,忽的很想罵人,忍耐良久之後,大笑一聲,笑聲中帶着憤怒,一拱手,大聲道:“末將傷重,怕是無法再戰,還請大公子見諒!”

說罷,韓猛直接轉身往外走去。

“將軍,將軍請留步!”

袁譚在後面呼喊,可韓猛腳步雖然踉蹌,卻是一點停頓的意思都沒有。

袁譚臉色變換,拳頭也握了握,韓猛這樣子有些太過不給他面子了,若是平時,袁譚肯定要讓韓猛知道軍法的厲害,可今天這情況,袁譚實在不能,也不忍心懲罰韓猛。

目送韓猛遠離,袁譚長嘆一聲,無力的對左右問道:“如今可如何是好?”

管統不語,華彥與孔順兩人更是直接低頭。

看他們這樣,袁譚也不禁多了幾分火氣,怒道:“爾等之前不讓我出兵,我便如爾等所言,現在倒好,難道當真在這裡死守不成!”

管統還是沒吭聲,但華彥與空人對視一眼,很熟練的齊齊拜倒在地,道:“都是屬下無能,請大公子降罪!”

“你,你們——”

看着這兩個平素最親近的傢伙,袁譚是又氣又無奈,他還能真的降罪不成?

“大公子,屬下以爲,李易一時半刻應該不會攻城,如今當務之急乃是探明顏將軍與田先生情況,若是可能,將兩位贖回纔是。”

管統忽然開口,算是替另外三人化解了尷尬。

華彥也急忙擡頭說道:“管將軍說的是,如今首要是救人,如果田先生在,一切無憂矣!”

袁譚無力的坐回座位上,片刻後有些沙啞的問道:“不是有士兵說,顏將軍被李易鬥將斬殺了麼?”

三人一時無言,因爲接納的敗兵很少,得到的消息非常有限,特別是關於顏良那邊的,到現在都不知道顏良是怎麼敗的,也不能確定顏良的生死。

不過衆人心中都隱隱有一個感覺,以顏良的剛勇,絕對不可能被李易生擒。

孔順擡起頭看了看自己的老朋友,然後對袁譚說道:“大公子,縱然顏將軍真的遭遇不測,不是還有田先生在麼,田先生智謀十倍於我等,若是能將田先生救回來,也能有人爲大公子出謀劃策啊。”

頓了頓,孔順又靠近袁譚身側,低聲道:“今次大敗,青州能否守住暫且不談,主公是必定要問責的,若是沒有田先生在,大公子如何交代?”

孔順的話說的很直白,就是這次大敗需要一個人出來擔責任,袁譚是不能被問責的,這會影響袁譚的地位,那麼,有資格爲袁譚頂缸的,也就是田豐了。

管統深深皺眉,他很討厭孔順這種辦事方式,只是現實叫人爲難,管統並沒有出言反駁。

袁譚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深吸口氣,問道:“先生爲李易所擒,李易又豈會輕易放人?”

孔順對着袁譚拱手一禮,道:“李易素來喜好美色,屬下以爲,可以城中美色,加以錢帛,未嘗沒有機會換回田先生!”

袁譚面露遲疑,雖然李易好色,但用美人換一個頂尖的謀士,這也太兒戲了些。

孔順見狀,又道:“屬下承蒙大公子信任,侍奉多年卻無功績,所以,屬下願爲大公子走上一遭,若不能贖回田先生,願軍法處置!”

孔順這算是立軍令狀了,讓袁譚大爲感動,深深的握了一下孔順的手,一切盡在不言中。

孔順再拜,態度很是決絕,似乎救不回田豐,他就打算去死了一般,讓袁譚的眼眶都不禁微微溼潤,然而,作爲多年夥伴的華彥卻是滿臉驚訝,這位老朋友是什麼貨色,沒人比他清楚,這表現明顯不正常。

莫非……

華彥想到了一個可能,先是眼睛猛的瞪大,但下一瞬,他壓下震驚,深深的看了老朋友一眼,決定要與他好好聊聊。

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89章 兩個戲精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262章 火炕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719章 呂蒙第345章 收凌操,圖謀孫氏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516章 運氣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749章 矛盾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302章 給袁耀挖坑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374章 狼煙起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273章 典韋東遊記(下)第245章 書院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258章 長安變化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257章 伏完來信第88章 心機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102章 貂蟬第578章 孫策頭顱在此第53章 當街刺殺第740章 馬超第78章 天下?野心?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673章 戰局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595章 司馬氏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