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督軍有難事

衆人紛紛一愣,作爲主將,李易的名字他們自然是知道的,可他們卻是沒想到李易居然如此的年輕。

高順見衆人愣神,便跨步上前,向李易行了一禮,大聲道:“末將見過將軍!”

別看高順對李易的拖延意見很大,但人家可是一個磊落的漢子,絕對不會因爲那點原因就給李易拆臺。

其他人也回過神來,趕忙向李易拜道:“見過將軍!”

李易沉吟了兩秒,發現沒有喜聞樂見的刺頭蹦出來讓他打臉,這才點點頭,道:“免禮,我因爲有些事情耽擱了兩日,卻是讓諸位辛苦了,特別是伯平,呵呵,還望諸位勿怪。”

衆人趕忙連稱不敢。

對於這位主將,他們心中或許會有些輕視,但沒人會傻呵呵的把這種情緒寫臉上。

要知道,李易如此年輕便被董卓從一介白身提拔成了都尉,更授予兩千飛熊軍的指揮權柄,這代表了何等的信任與重視?

在這些基層武官看來,李易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他們這些苦哈哈只要想着巴結就可以了,穿小鞋,完全不存在的。

甚至於,別說他們了,董卓麾下除了極少數的嫡系心腹之外,其他將領面對這位新晉“寵臣”的時候,也都要掂量一二。

在場也就高順心裡沒琢磨拍馬屁的事,因爲他實在是納悶李易一直都是挺靠譜一人,爲何這次卻是拖拖拉拉,他琢磨了一路也沒搞明白。

在高順的引薦下,李易與這些人逐個認識了,兩名校尉,一個姓馬,一個姓張,那些軍侯卻是因爲軍務在身,一時未能到齊。

接下來主要就是高順帶着兩個校尉在講,李易傾聽,這次李易很用心,他雖然心中有許多的大戰略,還有不少的奇謀,但他卻是實打實紙上談兵,具體的帶兵經驗是半點也沒有。

統領一支軍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李易想要成就大事,這些內容他必須要加快了解才行。

衆人斷斷續續的說了小半個時辰,纔算是將瑣事捋了一邊,然後高順向李易問道:“不知將軍看其中有何不妥?是否需要補充?”

李易笑笑,把姿態放的很低,說道:“實不相瞞,今日乃是我頭一遭入軍營,往日裡雖然看過不少兵書,也自詡有些智謀,可適才諸位所言卻讓李某明白,這行軍打仗之事,若是盡信書,怕是遲早要步那趙括後塵,所以,之前的種種安排,按照諸位所言安排下去便是,我便不胡亂插手了。”

“將軍言重。”

“將軍這般卻是折煞我等了。”

“將軍年輕有爲,豈是那趙括可比?”

……

衆人並沒有因爲李易的謙虛而對他有所輕看,反而言語中更多了幾分善意。

作爲基層的武官,有人來混功勳固然是鬧心,可他們最怕的卻是混功勳的人手高眼低胡亂指揮,到時事情辦砸是小,鬧不好還會害他們丟了性命。

他們早就猜測李易年紀輕輕對軍事瞭解肯定不多,一直都在提防李易仗着官職濫下軍令,沒想到李易卻是如此的從善如流,讓他們着實鬆了一口氣。

李易擡擡手,示意衆人不要再拍馬了,這纔對高順道:“太師讓我們督查沿途軍紀,具體如何行事,你們可有定下?”

高順答道:“昨日也議過,洛陽百姓搬遷,再加上天子聖駕文武百官,怕是要綿延數十里不止,我們兩千人馬雖然不少,可在幾十里路途上散開怕是浪花也看不見,想要面面俱到很難,所以屬下計劃將騎兵打散,將軍與馬校尉領二百人在前軍護衛天子與百官,我與張校尉領二百人在後,其餘人馬以十人帶兩名騎兵分散於百姓隊伍之中,若有事,騎兵通傳呼應。”

高順說完,眉頭卻是皺着的,因爲他明白,自己的這番安排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只能說是中規中矩,落實下去起到的作用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對此高順很無奈,非是他無能,而是人手有限,權柄有限,再加上董卓親自拆臺撤了他們一千人馬,無異於直接告訴世人,過兩天董太師準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別太過分就好。

如此一來還有幾人對所謂的督軍心中忌憚?

偏偏李易相問,他不得不說。

李易沉吟片刻,他對高順給出的答案有些失望,不禁又看向那兩名校尉,問道:“兩位可有別的意見?”

兩個校尉相視苦笑了一下,拱手道:“末將愚鈍。”

李易再看向那些軍侯,只見這幫傢伙們一個個也低着腦袋,顯然,讓他們幫着出主意同樣是不可能了。

李易曲指在桌子上輕輕敲了敲,問道:“我們共有多少戰馬?”

那張校尉答道:“一千一百餘匹。”

李易心道果然不愧是董卓嫡系,又問道:“士卒中有多少是騎得馬的?”

說罷,李易又補充道:“只要能夠騎乘便可,無需馬上作戰。”

張校尉心中奇怪,但還是老老實實的答道:“營中兩千將士皆可馬上殺敵!”

“哦?”

李易微微有些詫異,見張校尉神色坦然,其他人也沒有心虛的樣子,顯然人家沒吹牛。

暗道一聲厲害,隨後李易颯然笑道:“既然如此,這個具體如何督軍的法子,我們倒是可以改一改了。”

衆人紛紛看向李易,但真正覺得李易能提出什麼好法子的人卻沒幾個,他們多數只是好奇,或者說是準備給這位主將捧臭腳罷了。

唯有高順是真真的一臉期待,認識李易這許多天來,只要李易開口,還從未讓他失望過。

李易開口道:“我與伯平各領二百人馬,這點不變,不過換做伯平在前軍跟隨百官,我在後看護百姓。”

高順一聽這安排,頓時急道:“將軍身爲主將,怎可居後?”

高順不是要和李易爭什麼,而是他非常清楚,這次的督軍是個苦差,而李易又幫助幷州一系良多,高順記着這個人情,便想要償還一二。

前軍有天子與百官,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會在那裡鬧事,所以高順原計劃是讓李易去前面混日子,一路醬油到長安,然後便妥了。

至於後面百姓可能遇到的那些麻煩事,高順自己去擋,能擋多少算多少,總之就是不讓李易去趟那渾水。

現在李易的決定卻是和他掉了個個,這讓高順如何不急?

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84章 亂世百姓第53章 當街刺殺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578章 孫策頭顱在此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362章 火侯第84章 亂世百姓第239章 牽機藥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693章 翁婿第130章 你要對朕做什麼 謝謝“水水水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7章 酒尚溫第238章 張師弟你怎麼了?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425章 何人爲右軍師?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633章 求收留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586章 袁紹來使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245章 書院第239章 牽機藥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510章 分兵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333章 能躲多遠躲多遠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245章 書院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91章 暗度陳倉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356章 賢侄啊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701章 副院長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66章 又暈了一個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609章 委屈你了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28章 戒驕戒躁第514章 摧牆第701章 副院長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341章 蔡瑁知道了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58章 爲太師做諍臣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196章 只爲取爾性命第608章 親情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