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

李易穿越至今,動手的機會有限,殺人也不過一手之數,然而此時一句“殺盡那些不法之徒”,卻是聽得帳內衆人遍體身寒,默默低頭,不敢與李易對視。

原因很簡單,李易這次真的是奔着殺人而去,而且殺的越多越好!

在衆人眼中,此刻並非戰時,軍法自然是應該適當寬鬆一些,只要不是太過分,完全可以大事化小,沒有必要太過較真。

可李易這口氣卻是告訴他們,居然要軍法從嚴?

這不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麼?

且不說董卓麾下各部之間本身就互有往來,即便是飛熊軍本身,他們自家的軍紀就不咋地,真的軍法從嚴,自家人說不得就得先栽進去不少。

一干校尉軍侯心裡各自打着心思,原本對李易的好印象頃刻間便下降了不少。

良久,高順深吸一口氣,說道:“將軍,這些事情交給末將來做便可。”

似乎是怕李易信不過自己,高順擲地有聲的強調道:“將軍放心,高順定然不讓將軍失望!”

高順其實也不理解李易爲何如此態度,不過本着回報李易的想法,他依然打算替李易把此事接過來。

李易微笑着問道:“倘若伯平看到有太師親衛搶奪百姓財物,當如何?”

高順一頓,然後毫不遲疑的說道:“當斬!”

其他的將官都在心裡暗暗擦汗,他們發現這兩個空降的上司都不是一般人啊。

李易點點頭,說道:“斬的好,以太師的心胸,絕對不會因如此小事便怪罪伯平,甚至還會嘉獎伯平軍法嚴明,然而,我再問,若是伯平撞見了……咳咳,太師的某位親信大將帶頭劫掠百姓,如此伯平又當如何啊?”

高順當即臉色一沉,他跟隨呂布可沒少與西涼將領打交道,知道後者的情形是最麻煩的。

董卓身邊那些個傢伙,如李傕郭汜等人,本就是驕橫之輩,在董卓掌握洛陽之後,更是越發的無法無天,要說他們趁機縱兵劫掠,這個可能性非常之大,而且非常的難以處置。

李易,還有那些校尉軍侯紛紛看向高順,都想看看這位副督軍如何作答。

高順緩緩吐出一口氣,朗聲道:“末將乃是武夫,只知道聽軍令行軍法,卻不識得誰是太師的親信!”

在場除了李易面露微笑,其他將官表情都是一滯。

只是,他們縱然覺得高順如此很是糊塗,甚至是愚蠢!可心中卻是不得不敬佩三分。

李易再次在心裡羨慕了一下呂布,然後笑道:“看來伯平也是明白其中關竅的,所以,我才讓你去前面啊,因爲這件事,只有我親自來做才能兩全其美。”

見高順欲要開口,李易擺擺手,又道:“不管是伯平,還是諸位,撞見了其他幾路的主將,想要將軍法執行下去,呵呵……”

李易搖搖頭,道:“我不會強令你們那麼做,因爲我很明白,那麼做等同於讓諸位拎着腦袋做事,即便伯平身爲副督軍也是如此,可是——”

李易話鋒一轉,一臉正色的說道:“有些事,總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作爲一軍主將,衝鋒陷陣之時當身先士卒,執行軍法也應不甘示弱,所以,這押後之人,於情於理只能是我,伯平莫要再與我爭了,難道你要陷我於不義呼?”

高順臉上表情不斷的變化,佩服,感慨,糾結,遺憾,最終化作一聲嘆息,他知道李易說成這個樣子,斷然沒有再和他交換的可能,只得深深拜道:“高順莽撞,之前不知將軍心中早有擔當,今日還無禮衝撞了將軍,還請將軍責罰。”

高順說的是蹲點質問李易的事,李易自然不會怪他,虛扶一把,大笑道:“伯平說的是哪裡話,若非伯平,我今日還見不到軍中諸位呢。”

其餘將官只道是李易真的有事,所以才姍姍來遲,並不是很明白他們二人之間的對話。

不過那些也不甚重要,他們現在想的是李易剛剛話。

有些事,需要有人去做,所以,李易便親自去了,完全沒有給他們這些屬下分配苦差的意思,於是,之前剛剛冒出的那點不滿剎那間煙消雲散,同時慚愧的厲害。

李易不管旁人心中作何想法,只是又對高順叮囑道:“伯平跟隨在聖駕與百官身邊,按理說不會出現太多的亂子,但也當千萬不可大意,那邊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很可能便是你我都兜不住的大事。”

高順當即應下,也確實將這個叮囑記在了心中。

這些需要商議的事情定下之後,李易便和高順,還有另外幾個將官在營中巡查了一番,算是讓這些士兵認識一下自家主將的面孔,然後李易又很親民的坐下和這些普通士卒一起吃了一回大鍋飯。

李易倒不是故意想要表現自己如何與大家同甘共苦,他只是想要試試這些伙食的滋味如何,然而一餐之後李易便打下決心,在擁有自己的嫡系人馬之前,這種作秀還是算了。

中午過後,高順還要留在營中參與軍務,李易卻是隨口找了個緣由,再次拱手告辭。

接下來,他要做的便是靜靜等待遷都的開始,然後狠狠的刷一波聲望。

他之前提出的幾個法子,看似是在給董卓服務,其實不然,更多的卻是爲了他自己,當然,也爲了讓那些無辜百姓少遭受一些禍害。

他讓軍中騎士來回奔走,宣揚董卓的軍令,一開始的確能給董卓刷一波名聲,可再然後呢?

有了按奈不住的士兵開始對百姓動手,執掌軍令的人雖然管,卻不殺,這種行爲落百姓眼中就是沆瀣一氣,對董卓本就不多的敬意很快就能化作怨念。

至於事後會不會對那些犯事的傢伙們進行處理,百姓們卻是壓根不知道。

就算知道,可罪都遭了,砍了那些人還有什麼用?

更何況,以董卓的尿性,多半一番扯皮後就算了。

於是乎,在百姓們最爲苦難之時,李易就會成爲一股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流,不但不騷擾百姓,反而將那些作亂的傢伙逮一個殺一個,運氣好再碰上幾個地位較高,卻又不是很受重視的傢伙們懟上一波,只要李易稍稍運作,在百姓與世家眼中,他李將軍便會成爲無懼權貴,愛民如子的典型。

君不見歷史上劉皇叔開局的時候爲何連戰連敗卻又韌勁兒十足,稍微給他一點空間馬上就能滿血復活,皇叔身份是其一,其二便是愛民如子的好名聲。

因此,愛民如子的人設,李易要定了!

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636章 可能對豫州不利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539章 小小年紀,心機深沉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547章 顧雍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102章 貂蟬第750章 農商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653章 搏一搏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771章 投降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164章 讓權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403章 荀攸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684章 大將軍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102章 貂蟬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510章 分兵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88章 心機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403章 荀攸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468章 軍令狀第92章 疑兵之計?第540章 贈劍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3章 公孫將軍怎麼看?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92章 爭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362章 火侯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544章 一言爲定第535章 斷貢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222章 劉琦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397章 點將第705章 交州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