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我可賢明?

古之名將,有多少是善終的?

有,但很少。

李易的問題,莫說讓李通這位當事人有點顫抖,便是其他將領的臉上也佈滿了驚愕。

這個問題平日許多都人想過,但即便想了,大概也只是唏噓一聲,如此而已。

但是,如果將這個事情與他們自己聯繫起來,而且還是在正式場合提出,那就有點可怖了。

他們現在的成就還無法與那些名將們相比,但就李易現在的情況來看,等到李易大功告成的那一天,他麾下的名將肯定不在少數,而且還是有着從龍之功的名將,這是不是意味着,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也不能善終?

“主公,末將……”

李通現在是真的想哭了,他怎麼都不明白,挺簡單的一件事情,怎麼就扯出了這麼嚴重的情況,一下子將整個武將羣體都牽連了進來,這要是真有個什麼不好的結果,他就算本來沒罪,那也真的有罪了。

李通現在已經不管冤不冤了,他只想跪下,甭管是什麼事情,自己都接下再說,反正不能讓這件事情繼續下去了。

但李易卻是拖住了李通的手臂,就彷彿沒看到周遭將領臉上的異色一般,自顧自的說道:“我每每拿起兵書,除感慨前人用兵之精妙,卻也時常惋惜,多少名將於戰場之上統御數十萬帶甲之士,縱橫南北,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那是何其威風,然而就是如此人物,卻往往不得善終,死於非命,即便僥倖能夠安然終老,比如孫武孫臏,廉頗樂毅,雖然並未刀斧加身,但其晚年境遇,各中悽苦,卻是比刀劍更甚!”

“唉,諸位,誰能告訴我,這是爲何?”

李易舉目環視,衆將紛紛低頭,不敢與李易對視,更不敢回答這個問題。

因爲他們心中的答案或許略有差異,但核心都是一樣的,君主太昏庸了!

但這種事情私下裡說說也就罷了,現在李易把問題放到正式場合來討論,那性質就不一樣了,言語稍微不慎,便有了諷刺,暗指李易的嫌疑。

衆人都不傻,誰也不會當這個出頭鳥。

李易看到衆人沉默,不但不腦,反而笑了笑,然後說道:“既然諸位不言,那我便說說自己的看法。”

“其原不外有三,其一,君主昏庸,其二,戰時戰時不喜後方節制,也就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故而時常與君王意見相左,爲君王不喜,最後,則是有宵小趁機從中作梗,挑撥離間,使得君臣離心,最終反目。”

李易略作停頓,看望衆人,略顯調侃的問道:“諸位心中應當也是這麼想的吧?”

衆人不面面相覷,太敢接話。

李易倒也不急,施施然的來到了黃忠的面前,黃忠雖然疑惑,但心中倒是鎮定,他可是將性命交給李易的,就算李易要殺他,黃忠大概也只是問一句爲什麼,然後默默閉眼赴死。

李易對着黃忠笑了笑,然後說道:“昨夜孔融率兵出城,我見時機已到,卻不敢直接下令出兵,而是請教黃將軍,黃將軍斟酌之後,認爲可行,這纔對諸位下達軍令。”

“或許有人覺得奇怪,認爲我這是多此一舉,要出兵,直接讓黃將軍下令就是,是也不是?”

衆人臉上表情不一,雖然沒有言語,但很明顯的,認同李易這話的不在少數,因爲李易給他們的印象是非常厲害的,甚至是高深莫測,沒人認爲李易會出昏招。

另外,關於李易的軍事才能,在衆人眼裡也是名將那一水準的,李易如果要臨時插手指揮,那肯定不是瞎指揮,

看着衆人的表情,李易笑道:“原因其實很簡單,我既然授予黃將軍軍權,便當對其信任,貿然干涉,將黃將軍置於何地?而且一個不慎,還會讓軍令混亂,對軍心不利,對戰事更加不利!”

“主公賢明!”

蒯越這時忽然開口,爲李易送上了一句馬屁,其他人見狀,暗道果然是軍師,當真眼疾口快,於是也紛紛道:“主公賢明。”

李易笑着擺擺手,繼續說道:“我聽說文達以錢財懸賞,終止南門混亂,安定了豫州軍心,我甚是歡喜,但又擔心會有人質疑文達此舉乃是他擅自行事,不能使人信服,進而生疑,於是,我當即便命子山回營,連夜取來錢財,爲那些兵卒發放。”

步騭適時出列,補充道:“當時並無落水之人的具體數目,主公擔心軍中錢幣不夠,便讓騭連主公私財一併取了,盡數送往陣前。”

衆將紛紛面露詫異之色,昨晚的事情他們雖然都知道,但因爲一切太過順利,所以並未往深處想,直到現在李易自己坦白,他們這才知道李易不聲不響做出的支持。

特別是李通,他之前確實有些小小得意,覺得自己臨機判斷的好,現在卻是慚愧非常,甚至忍不住臉紅,他光想着自己的表現了,卻根本沒去想李易爲他做了些什麼。

李易輕咳一聲,往前攤開雙手,問道:“那麼,諸君以爲,昨夜戰時易這般作爲,可能算的上賢明?比之夫差,趙遷,燕惠之流,如何?”

李易這話要是換個時候問出來,肯定是尷尬的要死,說不定還會有人覺得他不要臉,畢竟這種貼金的話一般都是讓下面人說的,若是上位者自己問出來,那就很沒意思了,因爲沒人敢說不是。

然而,有了之前的那些鋪墊之後,李易這明顯自戀的問話落在衆人耳中雖然依舊有那麼一點點的不自然,但稍稍一想,卻又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實至名歸。

“主公心懷天下,智謀深遠,便是與古之聖賢相比,也不遑多讓,能爲主公效力,是末將之福!”

這一回卻是黃忠距離近,第一個爲李易送上了奉承,不過雖然是奉承,卻也真心實意。

“主公雄圖大略,終將開創偉業,豈是燕趙亡國之君能夠相提並論?”

“二十許便以一己之力經營如此基業,莫說大漢,即便歷數先賢,也唯有主公一人!”

……

這個時候,自然沒有人願意落後,紛紛爲李易送上馬屁,李易聽得很高興,也不掩飾,哈哈大笑了一陣,問道:“既然我能爲常人說不能之事,賢明非常,那麼,今後諸位可還需要擔心,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衆人一愣,然後趕忙齊聲說道:“末將不敢!”

李易先是灑然一笑,緊跟着卻是表情一肅,搖頭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我自然不會爲之,然而,這件事,卻不全是我說了算。”

衆人不解,這種事情不是李易說了算,還能是誰說了算?

李易轉頭看向李通,李通心裡一突,莫名的就開始不踏實。

李易說道:“爲將之人,若是一昧拘泥形式,做事一板一眼,固然不會有缺漏,但也難有太大成就,所以,我雖然嚴格約束軍紀,卻少有限制帶兵將領具體行事,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便是如此,但是……”

李易嘆了一聲,問道:“文達,我問你,昨夜你借我名義,下令懸賞之後,可有派人將此事通報與我,或者寫成文書遞交?”

“沒,沒有。”

李通一臉愕然,趕忙又道:“可主公不是已經知曉了麼?”

李易還沒回答,在場卻是有不少人臉上已經露出了恍然的神色,然後,他們看李通的目光就很是無語了。

大概是當局者迷吧,李易見李通還沒回過味來,便問道:“若是我說我不知道這件事,要以假傳軍令將你問罪,你如何解釋?”

“我,我……”

李通頓時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作答。

李易跟着又道:“昨夜戰事只是侷限一城一地,你所作所爲我都看在眼裡,便是疏漏,也不算太過緊要,可是,倘若我命你率領大軍,在千里之外禦敵,因爲種種緣由,你再度借我名義行事,又認爲我應該知曉,遲遲不報,或者認爲些許‘小事’無需上報,然後有人彈劾你擁兵自重,假傳軍令,圖謀不軌,你說,若是我因此解你職務,罷你兵權,誰能說我昏庸?而你,冤還是不冤?”

“末將,末將錯了,末將有罪,請主公責罰!”

李通再度給了李易跪下了,一臉慚愧,之前他還有些不解和不服氣,覺得是蒯越欺負人,現在終於明白了,這次的事情不大,但因爲他的一個疏忽,其性質卻是非常重的,蒯越告他的這一狀一點都不冤,雖然他感覺自己挺無辜,這真要追究的話,還真的是他的錯。

李易將李通拉了起來,寬慰道:“文達無需如此,今次你確實是有不當之處,但是嘛,瑕不掩瑜,而且你又是初掌兵馬,有昨夜表現已經是相當不俗,我相信,今後逐步歷練,你成就絕對不可限量!”

“多謝主公,末將,末將慚愧!”

李通又要再拜,李易卻是攔住他,笑道:“無需如此,其實你這次的疏忽,也與我往日對此要求不多,條令不明有關。”

說着,李易看向衆將,衆將心中有些打鼓,很是擔心李易會藉着這個機會束縛他們手腳,那之後打起仗來的話,就有些不方便了。

停頓了片刻,李易這才緩緩開口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說來容易,卻不是人人都能這麼做的,戰場之事,牽一髮動全身,敵方也不可能墨守成規,明裡暗裡,不知會有多少計謀算計,尤其孤軍在外,稍有不慎,就會亂入他人算計,所以,今天,我便藉着此事定下一個規矩。”

“之後軍中行事,將領臨時更改原定計劃,可,但除去本身已在重圍之中,聯絡中斷,否則必須第一時間上報主帥,這是其一。”

“其二,將領隨機應變,有功當賞,不會有絲毫克扣,但是,若是變計不成,反而落敗,輕則免職,重則斬首,如此……”

李易看着衆將問道:“諸位可有異議?”

“主公所言甚是妥當,末將沒有異議!”

黃忠當即第一個出來表態支持,緊隨其後,其他將領也紛紛附議,擁護李易的決定。

這倒不是他們裝的,而是真心實意的贊成這個決定。

因爲李易已經很大度了,並沒有一刀切的否定帶兵將領臨機決斷的權利,有功照賞,只是增加了失敗要承擔的代價罷了。

這在將領們看來是理所應當的,要是沒點代價,帶兵的一個個都想着“別出心裁”,那還不全亂套了?

在衆人應聲的時候,李易看向了蒯越,蒯越對着李易躬身致意,李易面露微笑,笑容中帶着幾分感動。

今天的事情,雖然說的是軍中規矩,但其影響卻遠不止如此,今後還會慢慢的擴展到方方面面,因爲這時蒯越在爲他日後登上大位做準備。

別看李易現在權威很大,人人敬畏,可距離那一步,在規矩和形式上還差了好大的距離,李易爲了維持和部下們的親密關係,有些事情他是不好做的,最起碼不能由他來起頭,不然很容易會讓人覺得他冷血,於是,在李易想到這方面之前,蒯越就自告奮勇的做了馬前卒。

看着蒯越,李易決定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他一下,最起碼得罩着他,然後還真被李易想到一樣東西,不過,現在還不是時機……

“好了,當說的事情都已經說了,如今酒肉尚溫,諸位繼續,今日養精蓄銳,明日纔好破城啊。”

李易說着,便拉着李通往主位走去,他這也算是給李通一點補償,讓李通知道到他的重視並未削減。

李易方纔說的事情雖然重要,但對衆人來說壓力並不算太大,現在李易放話,他們自然很快就放開了,開始該吃吃,該喝喝。

李易坐下後,最先做的事情,卻是指點李通去向蒯越敬酒致謝,畢竟蒯越這麼得罪人,李易雖然想好了回報的辦法,但在之前也要有些表示纔對。

不過,今天的這場酒宴似乎註定不能讓李易吃好,李易剛剛切下一塊鹿肉,還沒來得及入口,就見一個侍衛風風火火的跑了進來,大聲道:“主公,適才劉繇從西門率軍突圍,被我軍亂箭射殺,然後西門守軍開城投降,將士們不知如何應對,特來請示主公!”

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68章 伏壽第273章 典韋東遊記(下)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674章 前進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119章 站樁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684章 大將軍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540章 贈劍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299章 坑姐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482章 不接招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309章 典韋又囂張了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53章 當街刺殺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34章 提議遷都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28章 戒驕戒躁第91章 暗度陳倉第80章 屠村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271章 典韋東遊記(上)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362章 火侯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