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

於糜的陣亡對譙縣來說,毫無疑問是個晴天霹靂,本就不怎麼強的軍心,更是再度動盪,許多人都忍不住在心裡想着,豫州兵連個許家莊都打不下來,他們還怎麼與李易交手?

譙縣越發人心惶惶,而與此同時,許褚這個名字也第一次出現在了官方的桌案上。

孔融雖然偶爾腦回路有些清奇,但他並不是果然狠辣的人,最初孔融真的只是單純的想教訓一下許家莊而已,讓他們知道厲害,然後乖乖爲他出力就好了,根本沒料到最後會發生這麼大的變故。

然後孔融等人便就此事開始討論,劉繇本人什麼都沒說,但他帶來的武將全都表示必須打破許家莊,殺了許褚全家爲於糜報仇。

也難怪他們如此氣憤,一路同行,步步憋屈,好不容易開始幹正事了,於糜又意外陣亡,真的有點兔死狐悲之感,不殺了許褚,他們氣憤難平!

不過豫州本地的官員,包括孔融那邊的人,雖然也覺得許家莊必須要打下來,否則豫州官軍的臉面就沒了,但是,許多人卻不贊成殺了許褚。

他們雖然沒有親眼目睹典韋是如何殺的於糜,但就逃回來的士兵們描述,許褚不是偷襲,也不是用了什麼歪門邪道,人家就是面對面的一刀將於糜給砍了,沒有任何的取巧。

按照太史慈的解釋,這是因爲許褚的武藝高過於糜太多的緣故,對於這一點,哪怕是張英他們也無法否認。

至於許褚的武藝到底有多高,太史慈無法確切形容,只說單單較量兵刃,且不動用弓箭,許褚應該還要勝他一籌。

太史慈能被孔融重用,而且被豫州的官員接納,除了他會做人之外,還有就是太史慈的武藝實在太高了,最起碼在豫州這一片,之前就沒遇到過對手,再加上太史慈性格也好,雖然勇武,卻不粗莽,這樣的猛將是走到哪都非常受歡迎的。

現在太史慈竟然說許諸手上功夫比他還強,而且許褚還是個豫州人,所以,那些豫州官員本能的就想把許褚給保下來。

至於許褚殺了於糜的事情,雖然是殺了官軍,但於糜卻不是豫州的將軍,而且按照後來的調查,當時是因爲於糜向莊子裡亂放箭,殺傷了不少無辜婦孺,其中甚至還有許褚的長輩,許褚這才氣憤難耐,直接對於糜下了殺手。

許褚雖然有錯,但是其情可憫。

對此,劉繇那邊的人自然是同意的,於糜戰事豫州人不心疼,可那卻是他們的同僚啊!

雙方意見不統一,最後還是要孔融拿主意。

孔融很是糾結,他既想安撫劉繇那邊的情緒,同時也想讓許褚這個猛將爲他所用。

進來孔融對太史慈已經有些失望,因爲太史慈向他大力舉薦的兩人全都投降李易了,而許褚的作爲本質上自己保護家園,而不是心向李易,這在孔融看來,是完全可以教導一二,然後收爲己用的。

只是這事有些難辦,

無奈之下,孔融決定,先將許家莊攻下,將面子找回來,然後再決定許褚生死。

這一次孔融不敢輕視許家莊,命太史慈領着五千人馬將許家莊給圍了,上來就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如此陣仗讓許家莊的人非常驚慌,莊子裡面雖然有許褚這等悍勇之士,但更多的,還是老弱婦孺,所有青壯加起來也不到千人,真的與五千官軍大打出手,許家莊是輸定了。

許家莊權衡之後,沒有再選擇抵抗,而是投降了。

許褚以孔融不追究許家莊其他人的罪責爲條件,自縛雙手,做了階下囚,許家莊的其他人也跟着太史慈進了城,青壯被收編,用作守城,而許家莊這個莊子,自然也歸了官府。

李易得到關於許褚消息的時候,已經快走到譙縣了,他可謂是又憂又喜,喜的是許褚在向他招手,等着他去解救,憂的卻是害怕孔融腦袋一熱,把許褚給殺了。

那可是許褚啊,三國最好的“保鏢”之一,算是除美人外李易不多的執念之一,他要是出了意外,李易就算殺了孔融全家也不能泄憤。

不過李易也知道這件事情急不得,貿然出手可能還會適得其反,於是,李易便暫且將這件事壓下,直到他的大軍的抵達譙縣城外。

譙縣雖然是豫州治所所在,但對比荊州的襄陽,揚州的壽春,譙縣的城牆明顯低了一截,護城河更是沒的比,屬於那種可以直接強攻的城池。

除譙縣本身外,孔融還設有一處偏營,就是城西邊約莫十里處的許家莊了,這個距離不遠不近,若是李易擺陣攻城,許家莊的兵馬可以出來騷擾李易的後方,若是李易攻打許家莊,譙縣的兵馬同樣可以攻擊李易的後路,就這點來看,孔融拿下許家莊這步棋本身還是不錯的。

李易知道後卻是笑了,這種戰術有個前提,一種是雙方戰力相差不能太大,如此才能通過攻擊對方陣營的薄弱處取得戰果。

另外就是要有一定數量的騎兵,騎兵機動性強,就算整體兵力弱了一些,也能夠起到不錯的襲擾效果,而且之後全身而退的機會也大一些。

可孔融有什麼?這兩方面條件他一點都不佔,直接就照本宣科的給他擺了一個犄角,分明就是方便他下手。

根據細作送來的情報,譙縣城內大概有一萬五千人馬,主將是太史慈,城外的許家莊裡面大約是五千左右,帶兵的是劉繇的部將張英。

就兵力數目來說,豫州似乎只比李易少了五千人,其實不然,孔融的這兩萬人中上過戰場的老兵滿打滿算也就七八千人,殺過人的就更少了,剩下的都是新兵,或者臨時青壯,而且兵將之間也缺少磨合,再考慮到士氣的因素,實際戰力遠弱於李易一方。

其實豫州的全部並不只有這些,但豫州的封國太多了,雖然那些地方上的封王原本沒多少實權,可現在情況這麼亂,有野心的想着向外擴張,沒野心的也要抓住底牌自保,而孔融本身威望也非常有限,所以,那些地方封國的兵力基本就沒有響應孔融的。

瞭解了孔融的情況,李易將自家大營立在了譙縣的南邊,倒不是爲了就近,而是因爲譙縣東北邊有一條大河,名爲水,李易若在那邊紮營,會大大的縮減揮動範圍,很容易陷入被動,所以李易選擇了在南邊紮營,也算是方便孔融來偷營。

李易抵達譙縣的第一天,並沒有做出什麼過分舉動,只是大量的派出斥候,提防孔融偷襲,同時全力建造營盤,如此忙了一夜,一切防禦都做好之後,第二天上午,李易便點了一萬精兵,然後帶着黃忠張繡,典韋周倉等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譙縣的大門前。

萬人行軍,且步調一致,動靜自然不小,而且孔融一方也有斥候四處巡視,故而李易還未抵達城下,一夜沒怎麼好好休息的劉繇,太史慈,以及王修等人全數來到了城頭,除孔融外,城中高官基本到齊。

劉繇看着李易的人馬緩緩靠近,沒有緊縮,臉上滿是凝重,雖然沒有看到攻城器械,知道李易這次應該是示威而非攻城,但給他的壓力卻是非常大。

而守在城頭的豫州士兵,許多都是頭一遭見到如此嚴整的軍容,先是驚豔,旋即想到那時自己的敵人,便忍不住心中慼慼,甚至許多人都忍不住不斷的發出驚呼,直接讓城頭嘈雜一片,哪怕有軍官呵斥,也不能安靜。

太史慈是帶兵的,他看看李易的兵馬,彷彿淵峙嶽停,再看看城頭的,吵吵鬧鬧宛若集市,這一刻,太史慈臉上滾燙,心中更是滿滿的擔憂,他甚至懷疑,李易只憑這一萬人,就已經足夠將城池攻下來了。

不多時,隨着戛然而止的腳步聲,李易的大軍在一箭之外停下,李易策馬上前幾步,眯眯眼打量起城頭上的人,看了一遍之後,大概猜到了誰是劉繇,卻沒發現哪個能對得上孔融,便回頭對身邊一個軍侯問道:“孔融是哪個?”

這個軍侯對着城頭張望一陣,搖頭道:“主公,孔融並不在城頭。”

“嗯?”

李易皺眉,雖然他來的時候並沒有事先與孔融約定相見,但這種事情本就不用約定,特別還是第一次碰面,沒道理他來了孔融卻不出現,這明顯不正常。

難道是孔融故意擺譜,落自己面子?

李易心裡有點不痛快,對典韋耳語了幾聲,典韋會意,當即打馬奔到城下,對着上面大聲喊道:“孔融何在,我主李襄侯到此,速速讓孔融出來相見!”

上面劉繇等人當即面色一沉,孔融堂堂一州刺史,又是有名的大儒,卻被典韋當衆直呼姓名,可謂無禮之極。

不過劉繇沒有着急答話,而是看向一個小吏,那小吏趕忙低聲答道:“已經派人去尋使君了,應該快到了。”

劉繇輕輕點頭,他現在其實挺惱火的,大家都是差不多同時得到了李易過來的消息,結果豫州主要官員全都趕來了,卻唯獨孔融這個刺史還不見人影。

這可不是小事,孔融是豫州級別最高的官員,要是他不露面,讓人產生什麼不必要的聯想,比如孔融怕了李易,或者他乾脆逃跑了,這都是會擾亂軍心的。

其實現在就有許多人不斷的城門樓的方向注視,明顯就是在尋找孔融的身影。

劉繇暗暗咬牙,也就孔融是刺史,沒人能把他怎麼樣,換是別人這麼怠慢,劉繇肯定先送三十軍棍伺候一頓再說。

雖然心中有些埋怨孔融,但典韋都過來了,劉繇只能待孔融接下,冷冷的呵道:“亂臣賊子,也敢叫囂狂吠,果然是不知禮法爲何物!”

典韋往上瞅了瞅,確認孔融是真的不在上面,便揚手對着後面的軍陣揮了揮,便見朱皓被五花大綁的押了出來。

“文明!”

城頭上劉繇見狀,卻是又驚又喜,直接驚呼出聲,他原本還以爲朱皓已經被害了,沒想到居然還活着,只是朱皓雖然沒有被虐待的痕跡,但身邊站着兩個刀斧手,讓他感覺非常不安。

朱皓聽到劉繇的叫喊,擡頭向城頭望去,但沒等他看清楚,就被刀斧手按在了地上,想張口叫喊,奈何口中塞着破布,只能嗚咽。

劉繇見朱皓被如此對待,心中氣憤,指甲都扣進了城牆裡,骨節發白,指縫滲出血跡也不自知。

這時,只聽典韋再度喊道:“上面人聽着,三通鼓後,孔融若是還不出來答話,爾等就準備給朱皓收屍吧!”

“你大膽!”

“怎麼能這樣?”

“使君何在,使君現在在哪裡?”

……

劉繇登時瞪大眼睛,一臉的不可置信,城頭上的官員也是一片譁然,根本沒想到李易這麼很,之因爲孔融沒有露面,便要斬殺朱皓,這實在是太霸道了。

不過責怪李易心狠的同時,他們也忍不住去想,自家的使君到底去哪了?

孔融久不現身,這本身就是影響軍心的事情,現在沒亂,是因爲許多兵將的注意力都在李易那邊,但如此孔融繼續拖延下去,連累得朱皓被李易給砍了,這就真的成笑話了。

劉繇想斥責典韋兩句,也想問問李易有沒有良心,但典韋已經轉身往回走了,李易那邊的戰鼓聲也咚咚咚的響了起來,這鼓聲就像是朱皓的催命符,劉繇不敢耽擱時間,直接回頭喝道:“刺史現在在那裡,還有多久能到!”

這時之前去請孔融的傳令兵恰巧回來,聞言趕忙答道:“使君之前在府中沐浴,此事已在更衣,應該馬上便到了。”

劉繇忽然覺得自己的胸口好像被誰猛的刺了一劍,心痛,痛得他連呼吸都困難。

太史慈,王脩,樊能等人也是紛紛張大着嘴巴,一臉不可置信狀。

此時衆人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孔融的腦子一定出問題了!

因爲這可是打仗啊,兵貴神速,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正常人會想着在開戰前先洗個澡麼?

或許不應該洗澡,而是洗洗腦子纔對!

過了好一會,劉繇總算是回過神來,此時的他面目猙獰,渾身不住的哆嗦,他是真的被孔融給氣壞了。

顫抖着伸出手,劉繇猛的將腰間長劍抽了出來,周遭衆人下意識的後退,劉繇卻一劍斬在了城牆上,長短蹦的一聲斷做兩截,然後劉繇緊握斷劍,怒聲道:“告訴孔融,他若再不來,劉某,劉某便在這裡自行了斷!”

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536章 富春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468章 軍令狀第161章 小霸王名震荊襄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96章 祖茂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490章 呂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468章 軍令狀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584章 劃地稱王,豈不快哉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505章 以死明志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399章 天子使者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505章 以死明志第28章 戒驕戒躁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605章 關羽下落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60章 封官許願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362章 火侯第590章 虞翻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751章 興商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569章 鄭家堡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計第348章 王璨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727章 東平陵易主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535章 斷貢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27章 見袁隗第267章 又見龐季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31章 高順升官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78章 天下?野心?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768章 自投羅網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273章 典韋東遊記(下)第53章 當街刺殺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547章 顧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