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殺人者,許褚!

除典韋之外,其他方向也陸續傳來了不少的消息。

首先自然是豫州方面。

劉繇終於與孔融見面了,但彼此卻完全沒有相聚的歡喜,因爲李易的動作太大,太快,讓他們全都蒙了。

原本孔融是將劉繇當做救命稻草的,結果劉繇剛進豫州,名聲就被李易給搞臭了,甚至還是李易進攻豫州的藉口,於是短短几天時間,劉繇就從德高望重的漢室宗親成爲了豫州最不受歡迎的存在,這直接從根本上打亂了孔融的計劃。

而劉繇本人受到的打擊更大,他雖然早就知道此行不易,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便如此,他也是揣着一腔壯志來的,奈何一腔壯志還未展露,就被一盆冰水澆了個透心涼。

如今譙縣那邊主要就是兩個聲音,一種是以原本豫州本地官員爲首,他們認爲應該以和爲貴,與李易好好談一談,至於具體應該怎麼談,最後談成什麼樣子,那都不重要,反正只要別打仗,其他一切都好說。

從實際效果來說,這種立場可以理解爲投降派。

持這個觀點的人佔據了豫州官員的絕大多數,只是豫州的幾個太守已經全被孔融換成了他的人,那些佔據豫州中層的聲音雖然可以影響結果,卻無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然後就是孔融和他提拔的那些人了,如今李易都砸門闖進來了,他們就算再怎麼文人,也都是要反抗一下的,可是在決定具體應該怎麼應對的時候,內部竟然也產生了分歧。

孔融認爲李易勢大,兵馬精銳,不可硬撼,上策應當是集中現有的兵力,在譙縣固守,養精蓄銳,以逸待勞,等李易趕到譙縣的時候應當已經師老兵疲,然後只要繼續堅守一些時日,就能耗盡李易的兵馬銳氣,然後他們就可以鼓舞士氣,展開反攻,一舉將李易大軍殲滅在譙縣門外。

劉繇卻認爲這個法子不可行,因爲沿路縣城幾乎不能對李易造成阻礙,李易根本就是長驅直入,直抵譙縣城下,如此李易的兵馬根本不會疲憊,相反士氣還會越發旺盛,選擇譙縣固守,根本就是坐以待斃!

劉繇提議,應當立刻分兵駐守各個縣城,兵不在多,也不在精,關鍵是必須對李易層層阻擊,即便不能戰勝,但也一定要戰,拖慢李易的行軍速度,增加李易的補給負擔,同時還能防止那些縣城不戰而降,免得繼續增長李易的氣焰。

劉繇方針就是要李易每城必戰,每戰必有死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將李易的人馬拖垮。

而且,一旦李易的腳步慢下來,然後他們這邊不管是臨時募兵,還是尋求外界幫助,亦或者是給兗州曹操爭取時間,甚至哪怕是他們暫時退到魯郡,反正就目前的形勢來說,想要獲勝,就必須先將李易給拖住,把戰事儘量延長,這纔可能出現轉機。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劉繇提出的這個建議孔融可能會採納,但李易以劉繇爲由出兵豫州,儘管孔融明白這只是李易的一個藉口,卻也實實在在的拉低了劉繇在孔融心中的評價。

孔融已經開始懷疑劉繇的能力,甚至覺得劉繇人品有問題。

在孔融看來,劉繇當時就不應該跑,大丈夫行事堂堂正正,就算李易欲加之罪,那也要有個由頭才行,如果劉繇硬氣一點,留在那別走,李易難道真能殺了他不成?

結果劉繇自己怕了,跑了,這纔給了李易出兵的藉口,李易固然卑鄙,劉繇也少了一份擔當。

孔融看人就是這樣,以個人喜惡定人品,再以人品確定才幹,哪怕太史慈,劉馥也贊同劉繇的出兵計劃,但孔融還是覺得不妥,認爲劉繇這是出昏招,與其將豫州兵馬分批送給李易蠶食,最後讓譙縣無兵可用,還不如直接拉出去與李易決戰一場。

總之,孔融那裡就是各種爭論,一會與外人爭,一會自己人跟自己人爭,直到陸續傳來南頓縣令被李易殺害夷族,以及項縣投降的消息之後,劉繇一聲長嘆,放棄了自己意見,一切開始以孔融的意思爲主。

李易通過細作知道譙縣那邊情況後,非常高興,因爲孔融如果採納了劉繇的建議,他最後雖然依舊能贏,但確實是要多花不少功夫的,對他接下來對陣曹操非常不利。

甚至李易都認爲劉繇提出這個戰略的根本目的就不是爲了獲勝,而是拼着寧死也要從他身上咬下一塊肉的打算。

奈何孔融不用,固執選擇了對他最爲有利的方案。

這讓李易都忍不住想要給他寄一張好人卡了。

然後就是呂布那頭。

呂布非常生氣,他是怎麼都想不到,李易說好的支援他,爲此他還打下了潁川送給李易,結果李易轉頭就把主力拉到豫州去了。

這簡直……

呂布覺得自己又被李易給利用了。

很生氣,但也非常無奈。

曹操在得知李易大軍的實際動向之後,只是沉寂了一天,然後就再度開始蠢蠢欲動,雖然並未直接展開攻勢,但依舊讓呂布壓力很大,好在李易的援兵雖然沒到,但這個消息卻是已經傳開,讓呂布的軍心比之前穩定了不少。

呂布派人請求徐晃往山陽出兵,合擊曹操,卻被徐晃婉拒,說是未得李易應允,除非形勢實在危急,否則無法出兵。

呂布的人再勸,徐晃反倒是開始提建議,建議呂布堅持堅持,將曹操給拖在山陽,等李易打穿了豫州,然後繞路而上,對曹操來一個前後夾擊,豈不美哉?

看完了徐晃送來的信,李易自己都有點臉熱,感覺若非呂布與曹操矛盾太大,無法化解,這兩人說不定能聯合起來對付他。

不過李易很快就釋然了,畢竟呂布大概已經習慣了,而且這應該也是他最後一次坑呂布了,最多以後打曹操的時候多用點力,替呂布出口氣就是了。

最後,讓李易比較意外的是,徐州居然給他送來了一道消息,說是孔融密信陶謙,向徐州求援,讓陶謙出兵助他。

不過陶謙並沒有做出什麼表示,只是在那之後陶謙就開始變得憂愁,甚至都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不過身體依舊還行,並沒有要嚥氣的模樣。

李易覺得陶謙現在應該已經把南方的形勢看清楚了,包括他在下邳廣陵這些地方的佈置,陶謙之前不知道是因爲他的人設實在太好,陶謙壓根沒往壞處想,但他現在已經顯露了野心,陶謙要是還反應不過來,那陶謙就走不到現在的位置上。

對於陶謙的事情,李易只是稍稍瞭解就放到了一邊,心中並不怎麼在意。

因爲他可是救過徐州命的,當初徐州被曹操殺的那麼慘,朝廷不管,但他李易出手了,孔融雖然也願意幫忙,只可惜連家門都沒走出,就被曹操當頭一記悶棍給敲了回去,這個人情陶謙認,但徐州的百姓卻是不認的。

所以,孔融求徐州,是求錯了方向。

而且最最關鍵的是,陶謙現在對徐州的控制力連正常的一半都不到,他就算想出兵,也只能是有心無力。

總的來說,如今的所有的情況都對李易有利,而李易自然不可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於是,在項縣安排妥當之後,便沒有再去宜祿和新陽兩個主動投降的縣城,只是讓蒯越給那兩個縣令安排了一些事務,便帶着主力直接去了宋國縣城。

宋國縣令雖然沒有提前投靠,但在李易的大軍面前還是選擇了低頭,不過李易認爲旁邊兩個縣都是主動的投降的,他卻磨磨唧唧,應該是心有不甘,便隨手將他的縣令給撤了,換了一個荊州文士上任。

之後李易的人馬在宋國修養了兩天,便等來了典韋,對於典韋那一路的表現,李易很滿意,大大的稱讚了他一番,然後對典韋沿路招攬來的人進行了整編,之後繼續北上,此時李易這支人馬的人數已經有了兩萬五千多人,其中精銳在一萬八千以上。

這麼大的陣仗,之後路上的縣城自然無法阻擋,短短几天功夫,便紛紛改旗易幟,歸入李易掌握,不過,在拿下城父縣之後,李易的行軍速度就慢了下來。

因爲接下來就是譙縣了,雖然直到現在孔融都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讓李易打心眼裡看不起他,但在具體戰術上,李易還是非常小心的,生怕孔融扮豬吃虎,暗中給他設下了埋伏,栽個跟頭不要緊,但對手是孔融,李易感覺丟不起那人。

於是李易就放緩行軍速度,慢慢的往前推進,同時密切的關注着譙縣那邊的動向。

對於李易的步步逼近,孔融雖然早就決定固守,但事情當真來臨的時候,壓力依舊不是一般的大,他也確實想過給李易設埋伏,但一直沒商量出個所以然來,後來又見李易行軍非常小心謹慎,乾脆就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

於是孔融就開始全力佈置防守的事情,他下令讓譙縣周遭的百姓盡數入城,半是出於保護的目的,另外就是動員入城的青壯守城。

同時,孔融還讓人收繳糧食,準備按時按量配給發放,完全就是一副跟李易打持久戰的架勢。

孔融的決定倒也符合形勢,但在具體施行的時候,卻並不順利。

因爲李易名聲很好,軍紀也有保證,從未聽說他們會對百姓下手,所以,豫州的普通百姓雖然對於戰爭本身有些害怕,但也沒有到人心惶惶的地步,在孔融讓他們進城避難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不願意的。

蓋因進了城就要上城牆守城,那纔是真正的刀劍無眼,即便僥倖不死,破城之後也有很大可能被李易處罰,老百姓也不傻,這種明顯倒黴的事情沒人願意幹。

所以,很多百姓都不願意進城,而孔融這次卻是難得強硬,認爲豫州百姓當爲保衛豫州出力,否則便是從賊,因此,下面官吏在執行的時候手段就開始變得粗暴,與百姓之間發生了不少的衝突。

而在這些衝突中,以城外許家莊的表現最爲激烈,甚至還然孔融搭進去了一員大將。

在李易和袁術收編豫州黃巾之前,豫州的匪患是相當嚴重的,譙縣附近的許家莊爲防備盜賊,修有城牆,挖了護城河,還架了吊橋,雖然規模不是很大,卻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據點,這次又是譙縣防守戰,所以許家的莊子就被官軍給看上了,他們打算把許家莊的人遷到城裡面守城,然後讓官軍進駐許家莊,藉助許家莊的防禦牽制李易的兵力。

許家莊的人對此自然是不樂意的,用他們的莊子去和李易打仗,莊子打廢掉是肯定的,但更加嚴重的是,之後李易知道這是他們許家讓給孔融的,李易能不收拾他們?

說來也是好笑,譙縣不管是百姓,還是世家,基本都不認爲孔融能擋得住李易,一個個腦子裡想的不是怎麼樣才能打勝仗,而是戰事結束後自家應該怎麼在李易的羽翼下討生活。

所以,許家莊認爲李易不能得罪,便拒絕執行孔融的命令,並且在許家莊帶頭之後,附近許多百姓也都依附了過去。

孔融知道後非常生氣,覺得許家莊的人思想不端正,居然不支持官府抵禦叛逆,留在外面多半會投敵,便決定在大戰開始前教訓他們一下,也算是給那些思想不堅定的傢伙們立一個榜樣。

孔融把劉繇的部將於糜給派了過去,還給了他兩千兵馬,命他擊破許家莊,將莊子裡的人帶到城裡。

於糜認爲一個小小的許家莊自然不在話下,關鍵是要打的漂亮,在李易到來之前鼓舞一下士氣,所以,於糜的出兵可謂是雷厲風行,乾脆果斷,到地方後半句廢話都沒有,上去就是一陣箭雨,然後兵馬壓上,許家莊猝不及防,還真被於糜以雷霆之勢攻破了大門。

當時豫州軍士氣非常高漲,覺得自家將軍不愧是長安來的,果然不同凡響,於糜也是得意非常,覺得許家莊就是自己揚名的開始。

眼看許家莊就要陷落,自其中忽然殺出一隊人馬,人數不多,卻非常精銳,直衝於糜本陣,試圖以此破局,而於糜心氣正高,見一羣鄉野村夫也敢挑釁於他,非常憤怒,直接就迎了上去,準備讓對方見識見識他的厲害。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於糜上去只是照了個面,連武器都沒來得及揮起來,就被對方攔腰一斬砍成了兩截,當場斃命。

於糜的死來的太突然,儘管慘烈非常,但所有人似乎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偌大的戰場上許久都沒有聲響,直到有人舉起於糜的半身屍首,大吼了一聲“殺人者,許褚”,那兩千豫州兵方纔如夢初醒,然後紛紛丟盔棄甲,驚恐逃竄,連回頭都不敢,生怕慢了一步,也步了於糜的後塵。

第685章 李進第28章 戒驕戒躁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401章 殺機第429章 任命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75章 遷都之始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648章 太史慈懷疑人生第734章 大義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653章 搏一搏第403章 荀攸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決斷(二)第750章 農商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7章 見袁隗第401章 殺機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420章 道不同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291章 挑撥二袁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108章 賈詡第84章 亂世百姓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73章 殺盡不法之徒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112章 新軍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91章 暗度陳倉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531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過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746章 分紅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635章 劉繇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397章 點將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552章 周瑜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