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

看典韋帶上東西,跟着孫策離開大帳,李易坐下想要再喝上一杯,卻發現,火爐上面空空如也,燙好的那壺酒已經被他送給了孫策。

李易看着火爐,雖然其中炭火很旺,薰得人臉上暖烘烘的,可李易心裡卻是覺得有些蕭索。

李易知道,這是因爲隨着自己越走越高,但天下英雄,卻是越來越少了。

董卓、劉表、劉備、袁術,再到孫策,原本的風流人物,如今全都成了他揚名天下的墊腳石。

其中董卓與袁術還不算太虧,畢竟他們也曾經轟轟烈烈,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劉表就差了一些,他的荊州牧並不但沒能給他帶來任何榮耀,反而成了無能的證明,甚至如今還有人將他與董卓放在一起,說他是董卓的餘孽,死有餘辜。

至於劉表到荊州後的諸多仁政,陸續全都安到了李易的頭上。

這些事情不是李易讓人去做的,他許多時候行事雖然不光彩,卻輕易不會抹黑死人,奈何現實卻很殘酷,那些曾經在劉表麾下效力的人,後來全都轉投了李易,他們爲了讓自己的投靠看上去光明正大,不在履歷上留下污點,於是,他們就毫不猶豫的將髒水潑在了劉表的身上。

李易對此心知肚明,對此也有不滿,但作爲既得利益者,他選擇了無視。

不過相比劉備和孫策,劉表也算是好了,這兩人在微末之時便被李易給扼殺了,根本就沒有機會展現他們原本應該擁有的光華。

李易猜測,只要十年,天下能記得他們兩人名字的人應該就很少了,即便偶有提及,也只會將他們當做不自量力的無名小卒去看待。

這種種情況完全都是李易促成的,他手段強硬,毫不心軟,但在塵埃落定之後,李易固然有着得勝後的歡喜,但同時也感覺到了天下間又失去一位英雄的蕭索。

這是羣英璀璨的三國,然現在已經三國已去其二,固然也會有其他厲害人物趁勢雄踞一方,成爲他今後的對手,但對於李易這個穿越者來說,那些人的本事或許不差,但在李易心中的分量,卻是無法與孫曹劉三家相比。

李易也想過收服這些厲害人物爲自己所用,但李易只是與他們照面之後便知道,自己沒那個本事,也沒那個心胸。

如果讓他早穿越三十年,那麼李易方有可能讓曹操成爲他的徵西大將軍,爲他開疆拓土。

但現在,雙方註定不能共存,甚至連和孫策開誠佈公的談一談都很難。

因爲李易下手太早了,如今的小霸王還很年輕,劉備能接受李易的話,曹操應該也能,但孫策卻很難,甚至還會將李易當做瘋子來看。

這時,李易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今後是不是抓住了曹操,就留着他與自己說話。

不過很快李易就搖頭,否定了這個不靠譜的事情。

於是,李易就發現,自己有些想家了。

“咕嚕嚕……”

心中正發着感慨,李易聽到一陣水聲,轉頭一看,卻是魯肅不知從哪取的一壺酒,正往碗裡面倒着,酒花很多,酒香撲鼻,李易知道,這定然是不可多得的好酒。

李易好奇問道:“子敬這酒從何而來?”

魯肅笑道:“當日屬下投奔主公,爲了討喜,特意備了一些好酒準備獻上,只是主公當時不在,屬下自己又……咳咳,所以這好酒便剩一罈了。”

李易被魯肅給逗樂了,伸手便拿起酒碗,抿了一口,眼睛一亮,不禁讚道:“確實是好酒!”

說罷這話,李易神色微微一滯,然後看看那小火爐,片刻再度露出笑容,重複道:“確實是好酒!”

這次說罷,李易直接將碗中酒水一飲而盡。

李易已經想通了,那些讓他欣賞的英雄人物確實是越來越少,可現在外繞在他身邊的,徐晃、張遼,魏延、典韋、賈詡、郭嘉,蒯越、荀攸,又有哪個不是當世俊傑?

的確,因爲他的存在,三國這個羣星閃耀的時代會少了許多亮色,但他又如何不能親手打造出一個百花齊放天朝盛世?

想明白這些,李易心中陰霾盡去,暢快無比,毫不掩飾的哈哈大笑了起來,魯肅在一旁疑惑不解,之前李易情緒波動就讓他奇怪,現在這樣子,更是完全無從理解,不過,魯肅也不是沒事給自己找不痛快的人,既然李易高興,他陪着就是。

魯肅再給李易滿上一碗酒,道:“主公,再飲一杯如何?”

李易笑道:“不急,不急,等等惡來與文長,如此美酒應當共飲!”

……

這一夜,李易與魯肅等人雖然在戰後飲酒,算是慶賀揚州徹底收復,但並沒有因爲飲酒就耽誤正事。

首先,李易連夜派人將大營遭襲的事情告知了徐晃與張遼兩路人馬,張遼繼續來與李易匯合,徐晃就不必了,直接奔着皖縣過去便好。

然後就是統計這一戰的傷亡。

這一戰,李易一方折損近千人,其中一半都是李易的親衛營的精銳,雖然就數目來說並不算多,但李易心中卻很是痛惜,因爲他親衛營中的許多人都是被他當做基層軍官在培養的,歷練的差不多了,就外放出去做官,結果這一戰折損五百,其價值遠遠不是尋常的五百人能夠比擬。

相對於陣亡的數目,傷者就很多了,竟然超過兩千,多是黃蓋率領的那些弓箭手的功勞,好在這些傷患多是輕傷,並不嚴重,修養一段時間之後,還是可以再度踏上戰場的。

而且,李易這次雖然被孫策偷襲,但相對強攻城池來說,這些代價就不算什麼了,不管從哪個角度來判斷,這都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勝利,甚至還會被拿來當做偷襲與反偷襲的典型案例。

這天中午,一隊人馬到了皖水對岸,卻是張遼來與李易匯合了。

原本張遼是要下午才能到達的,但聽聞李易被孫策偷襲,儘管被告知李易無礙,但關切之下,還是不顧腳力趕了過來,要親自看上一眼才能放心。

李易也是許久未見張遼,對張遼的到來自然很高興,而且,李易感覺張遼確實是成長了。

過去李易雖然挺喜歡張遼的,但對於張遼,他總有種不放心的感覺,覺得張遼那沉穩的外表下是一個充滿了冒險精神的心,不過這次相見,李易發現張遼雖然似乎還有那麼點小衝動,但相比以往,那種讓他不放心的感覺卻是少了許多。

兩人之間種種客套無需贅敘,晚上,李易在軍中設下酒宴,一番閒話過後,李易便半是問詢,半是考教的讓張遼說說對今後的看法。

張遼沉吟片刻,答道:“主公,末將以爲主公如今掌握荊揚兩州之地,無論人口,地域,天下已經無人能與主公比肩,主公欠缺,只有底蘊,所以末將覺得主公可暫時休養生息,積蓄糧草,操練兵馬,只等中原有變,便提兵北上,以數倍之兵碾壓中原久戰疲憊之師,必可輕取中原之地,然後天下還有何人敢與主公爲敵?”

“好!”

李易讚了一聲,笑道:“我還以爲文遠會建議我出兵北上,但如此休養生息的話,你可是一點功勞都撈不到了。”

李易只是隨口調笑,不想張遼卻彷彿抓住了什麼機會一般,迅速接道:“只能能跟隨主公左右,末將不怕沒有功勞。”

李易起先還以爲張遼的話只是馬屁,可看着張遼那乾脆的模樣,他馬上就明白了過來,張遼這是委婉的在請求調動,他不想在豫章呆着了。

對此李易有點意外,但稍稍想想,又覺得理所應當。

張遼畢竟是個武將,在揚州戰事停歇的情況下,讓他在豫章那呆着,基本每天都是批改文書,對張遼來說必然是極爲無趣的。

李易沒想過讓張遼轉文職,固然這樣對心性的培養有幫助,但也要適度。

比如呂布當初就是丁原的主簿,算是幷州的秘書長,雖然級別挺高,但不合人家胃口,於是丁原就掛了。

當初李易將張遼留在豫章,主要是李易自己過不去,只能讓他留在豫章坐鎮,同時還可以對丹陽和廬江形成威嚇,算是在當時情況下的最恰當的安排。

如今既然揚州戰事結束,整體也歸於平靜,豫章作爲後方的後方,更是徹底太平,根本沒有張遼的用武之地。

所以,儘管就歷練來說,張遼在豫章呆的時間還有些短,但讓他換個位置也不是不可以,

李易不擔心張遼反他,但也不會在非必要的時候強行把人家放在不得勁的位置上,這不是正經的用人知道。

李易摸了摸下巴,心中思量,如今九江太守的位置還空着,他倒是有心把張遼放到九江,雖然就級別上來說,九江和豫章都是揚州的一個郡,但九江對於李易卻是非常重要,也是李易計劃中的屯兵練兵之地。

九江比鄰豫州和徐州,如果李易有意豫州,完全可以讓九江配合,兩路出兵,讓豫州首尾難顧。

另外徐州那邊雖然陳登和糜竺爲李易在下邳和廣陵暗中經營,但上面畢竟還有個陶謙壓着,而且原本歷史上,陶謙這時候貌似就算不掛也得病重了,但因爲李易算計了曹操的緣故,陶謙直到現在都還活的好好的,莫說生病嚥氣,前段時間人家還親赴彭城指導工作,看這狀態,最起碼還能活好幾年。

在這種情況,很難保證陶謙不會發現下邳和廣陵的問題,進而做出什麼衝動的事情來。

所以,李易在九江屯兵,一旦陳登和糜竺那邊出現問題,他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反應過來,提兵北上,就算不打徐州,也要保證下邳與廣陵兩地不失。

至於最後一點,還是在於揚州本身,李易必須在揚州留下一名有足夠威望的大將,爲他徹底的守住這塊地方。

而張遼,顯然是個非常不錯的人選。

只是這件事情干係比較大,而且其中還涉及許多細節,雖然李易本人很認可張遼,但他也不會直接拍板,而是決定回去讓幾個智囊一起商議一下這件事,拿出最佳的安排來。

在心裡將這件事過了一遍,李易便對着張遼說道:“既然如此,文遠可不要捨不得豫章太守的大印啊。”

張遼知道,李易這是答應不讓他留在豫章了,頓時大喜道:“多謝主公!”

李易笑笑,正要繼續與張遼說話,趙大快步跑了進來,對着李易說道:“主公,營外有人自稱天子使者,求見主公。”

“天子使者?”

李易皺了皺眉,最近只要跟天子使者有關的就沒好事,每次都是想要往揚州伸手,是以聽到這幾個字,李易直接就皺起了眉頭。

其餘衆人先是有些詫異,但臉上馬上就浮現出氣憤之色,魏延更是直言道:“定是壽春的消息傳入長安,有些人着急想做九江太守了!”

“當真欺人太甚,我等將士流血廝殺,如何能叫他人佔了便宜?”

“叫我說,張將軍要是離開豫章,朝廷怕不是連豫章也要搶了去?”

……

餘人議論紛紛,言語很是直接,顯然沒有一個對朝廷有好感的。

不過,在衆人嘟囔着表示不滿的時候,魯肅卻是搖頭道:“不對,不對,這次應當另有其他緣由。”

魯肅平素爲人和善,對於他看法相左,衆人也沒有與他針鋒相對,而是看着他,希望他說出一個理由來。

不過魯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趙大問道:“天使一行人馬多少,儀仗如何?”

趙大如實說道:“約莫二十來人,不過天使只有一位,而且身穿布衣,面色似乎有些憔悴,其餘皆爲壽春留守將士,帶隊之人乃是黃將軍親衛。”

聽了趙大的話,都不用魯肅解釋,李易已經察覺到其中有問題了。

如今天子雖然過的比較沒尊嚴,但一些最基本的排場還是有的,李傕郭汜他們也不會因爲這點小錢就讓自己被人詬病,比如天子使者外出傳令,都是有着一定儀仗護衛的,可這次只來了一個光桿,而且還是大晚上趕過來,這裡面明顯有問題。

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522章 伯符可還安好?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270章 準備坑黃祖第684章 大將軍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758章 四十萬大軍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12章 還請公明拭目以待第201章 別怕,是我第547章 顧雍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54章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664章 張繡的發現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502章 陳登到來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78章 天下?野心?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717章 我要取顏良首級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673章 戰局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362章 火侯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558章 壽春城破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第67章 保命靈藥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19章 欲謀大事,必先揚名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71章 入營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80章 屠村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60章 封官許願第455章 陳登第425章 何人爲右軍師?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477章 典韋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