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鄭家堡

聽着周瑜那近乎質問的語氣,孫策的臉色頭一次,終於掛不住了。

因爲,周瑜的話戳到了他的軟處。

的確,孫策現在的勢力明顯不行了,特別是在孫家表現出親近李易的態度之後,許多人覺得跟着孫策沒奔頭,甚至都出現了逃兵。

在這種情況下,孫策繼續與李易硬碰硬的話,可以說,完全就是再拿那些依舊忠於他的人的性命去做無謂的犧牲。

雖然這是亂世,人命輕賤,孫策尋常也不會去考慮那些下面人的感受,可是,在周瑜將這個問題放到明面上的時候,這就讓孫策很難堪了。

降是不可能降的,但繼續打下去,就是對手下人的無情,周瑜一下子便將孫策擺在了一個非常爲難的位置上。

也就是孫策面前的是周瑜,換個人這時候肯定就要倒黴了。

不過,孫策歷史上能打下江東,可見他並不是個簡單的人,儘管周瑜這撕臉皮的話讓他難堪,但孫策很快就想通了,周瑜不是真的損他,而是激將法,想逼着他礙於面子向李易低頭。

深吸口氣,孫策問道:“公瑾上次書信告知,說是公奕意圖反我,投靠李易,公瑾可知,此事最後是如何了結的?”

周瑜搖搖頭,對於上次的事情他已經明白,那就是李易的計策,蔣欽現在也是好好的在孫策手下,但是,這件事當時究竟是如何解決的,他就是真的不知道了。

只見孫策輕笑一聲,說道:“當時我也不知此事真假,但我將書信內容告知公奕,並贈以金銀錢財,全做他投奔李易的路上盤纏,然,公奕卻大罵李易小人行徑,行反間之計,誓死不願離去。”

周瑜微微睜大眼睛,這個過程讓他有些意外,以爲這經過太簡單了一些,但同時也覺得理所當然,而且,這也的確是孫策的作風。

孫策又問道:“你可知道,自吳郡的消息的傳來之後,我麾下走了多少人麼?”

周瑜搖頭道:“不知。”

孫策伸出四根手指,道:“僅是吳郡青壯,便離開了將近四百人,這四百皆是我故鄉之人,雖是臨陣而退,我孫策卻無一爲難,反而與其路費錢財,以美酒送行,呵呵,方纔公奕之事,你可能覺得我是故作姿態,其實不然,我知道前路渺茫,所以,當真想要離去的,我卻是一個都不曾阻攔,也不曾責怪他們分毫。”

孫策所言確實是有些出乎周瑜預料,他自問若是在孫策的位置上,如果不投降李易,那麼肯定會盡可能的聚攏兵力,固守抵抗,就算是死,也要從李易的身上咬下一口肉來,而不是如孫策這般的放任自流。

看這周瑜的表情變化,孫策哈哈一笑,大聲道:“世人都道李易能識認,會收買人心,可在我看來,李易所作所爲,皆是小人算計,哄騙旁人爲他賣命罷了。”

“我孫策沒他那般多的心思,也不恥小人行徑,我待人以誠,的確,若是當着與李易決戰,我左右之人難有好結果,但我孫策會與他們同生共死,而非是像李易那般,假借大義之名,讓他人衝鋒陷陣,自己卻是畏縮不前!”

“公瑾,你所言有理,但我孫策,對將士們問心無愧!”

說罷,孫策拿起酒壺,一揚脖子,將剩下的酒水一飲而盡,見狀,周瑜苦笑連連,落寞道:“伯符,難道就真的沒有半點回轉餘地了麼?”

孫策笑道:“你也看到了,我與李易此撩天生八字不合,就算沒有那許多矛盾,終究也是走不到一起去的,公瑾不用爲此費心了!”

周瑜面露哀傷之色,片刻後,又有些感激的看了孫策一眼,因爲他明白了孫策話語中的另外一層意思,或者說苦心。

如今周瑜已經決定在李易賬下效力,這點周瑜並未隱瞞孫策,但是,兩人即爲好友,孫策若是死在李易的手上,對周瑜來說終究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甚至會直接影響他的心態,讓周瑜未來的路走的非常不順。

於是,孫策便點明自己和李易衝突並非是某些事情上的矛盾,更有着理念上的不可調和,這樣一來,縱然最終的結果不會出現變化,但就心裡上,卻能給周瑜減去許多的負擔。

想到今後可能發生的事情,自己與這位只是好友可能陰陽兩隔,周瑜終於忍不住潸然淚下,失聲痛哭起來,孫策見狀,默默的又打開一罈酒,給自己與周瑜滿上。

此時此景,也唯有一醉可解千愁。

……

“什麼,周瑜被孫策給囚禁了?”

合肥城東北方向,靠近巢湖的一處土堡,這裡正是鄭寶的老宅所在,李易到達後當即大軍列陣,然後就要準備動武,不料卻是忽然收到了皖縣傳來的消息。

周瑜勸阻孫策不成,竟然給孫策給打入了牢房。

這消息有些出乎意料,李易之所以敢放周瑜去見孫策,是因爲他知道這對好朋友激情四射,就算談不攏,但孫策肯定不會害周瑜性命,小霸王不是那麼小家子氣的人。

結果,現在卻突然告訴李易,孫策把周瑜給扣了,這就遊戲奇怪了。

見李易沉思,一旁魯肅笑道:“主公之前說孫策與周瑜乃是至交好友,果然不差。”

李易好奇道:“子敬話中當有深意?”

魯肅答道:“周瑜出使孫策歸來,就道理而言,即便主公不問,但周瑜當稟明皖縣虛實,只是周瑜與孫策情誼深厚,必然不會如此,屆時就算主公大度不做計較,主公麾下之人卻難免對周瑜生出芥蒂,所以,孫策此舉雖是囚禁周瑜,卻也是保了他一程,而且他也知道,此事主公必然看破,但以主公心胸也不會爲難周瑜。”

李易恍然,隨後意味複雜的笑了笑,雖然得到了周瑜讓他很高興,但在李易心中,周瑜的最佳搭檔是孫策纔對,可惜,這一對被他給拆了。

不過很快,李易就將這沒多少意義的情緒拋到了腦後,特別他還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魯肅,這位也算是周瑜的好搭檔呢。

兩人正說話見,魏延快步過來,對着李易抱拳道:“主公,大軍已經按吩咐安排妥當,只等主公下令!”

“好!”

李易點點頭,連勝也恢復了嚴肅的神色,然後在魏延的帶領下,來到了陣前。

在李易大軍前面的,是一個土堡,其實就是用土牆圍起來的村子,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的居民,還有一些是鄭寶招攬的青壯,其中最爲興盛的時候,甚至有五六千人居住其中。

至於這座土堡的名字沒有個準確說法,反正當地人都管這裡叫做鄭家堡,因爲裡面住的多是姓鄭之人,而鄭寶這一支,正是其中主事。

魏延爲李易指着前面說到:“主公,根據末將觀察,前方土牆上雖然人數稀少,只有了了三四百,且多有驚慌之色,似乎不堪一擊,但根據前兩日斥候所報的炊煙來看,其中可戰之人應該有兩千餘。

李易看着前面的土牆,笑道:“怎麼,文長覺得這土城拿不下來?”

魏延趕忙搖頭道:“那倒不是,屬下覺得那鄭寶倒也知道兵馬,示敵以弱,然後想要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可是,這裡終究只是一個小小土城,任憑他再如何謀劃,大軍一動,一切只能土崩瓦解,若是強攻,屬下敢保證,一個時辰之內,必然拿下這座土城。”

放下豪言,魏延又嘿嘿笑了笑,道:“不過這都是屬下的粗笨法子,既然主公今日決定要親自出手,肯定半個時辰都用不了。”

李易哈哈一笑,隨後道:“好,若是超出半個時辰,多一刻鐘扣你一年俸祿,如何?”

魏延頓時不說話了,這小土城雖然小,但半個時辰完全拿下,也實在是倉促了一些。

見魏延吃癟,周圍衆人也是哈哈大笑了起來。

李易也是微笑,他固然是故意打趣魏延,但更重要的還是,這一戰,他真的是一點緊張感都沒有。

片刻後,衆人又說了一些細節,確認無誤之後,李易對典韋示意了一點,典韋當即拍馬上前,衝到土堡門外大聲喝道:“鄭寶何在,襄侯天兵已至,爾等還不速速投降!”

話音落下,城頭立刻就是一陣騷動,顯然,不管鄭寶是何等心態,但其中的普通青壯都是極爲畏懼李易名號的。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從土牆上探出身來,沙啞着嗓子對着典韋拱手問道:“老朽姓鄭,不知這是哪位將軍?”

魏延斜了一眼那老頭,不屑道:“你可有官職,可有爵位,還是說受過朝廷褒獎,若沒有,你有何資格問我名號?”

那老頭當即就是呆,他活了一大把年紀,從未遇到如此無禮之人,伸手指着典韋一時竟然無言以爲。

典韋冷哼一聲,繼續道:“今日襄侯大軍到來,必然誅殺鄭寶,爾等即刻投降還有活路,若是頑抗,破城之後,休怪我主屠刀無情!”

那老頭雖然惱怒典韋無禮,可他也知道,形勢比人強,只能壓下火氣,和聲和氣的說道:“好讓將軍知曉,老夫正是那逆子的父親,那逆子做下罪孽之事,自知難逃襄侯懲戒,便在數日前逃了出去,如今土堡之中自有良善百姓,還請將軍稟明襄侯,不要誤傷了百姓啊。”

典韋眯了眯眼睛,他不知道這老頭說的話是真是假,不過,類似情況之前李易就有交代過,當即說道:“既然鄭寶不再,那你便打開大門,讓我帶兵進去搜查,若是確認鄭寶以及其他兇徒確實不再其中,我主自然不會傷及無辜。”

“這……”

老頭遲疑了一下,道:“並且兇險,土堡街道狹小,怕是容不得大軍,而且鄉野小民也沒什麼見識,遇到襄侯怕是難免要失禮,所以,還請將軍見諒。”

典韋哈哈大笑,拉繮繩,後撤幾步,對着城頭喊道:“我主仁慈,機會已經給爾等,爾等卻不知好歹,自己求死,怪不得他人!”

典韋說罷,便打馬跑回李易身邊,土牆上的青壯你看我,我看你,一個個緊張無比,那老頭更是滿臉苦澀,可他也沒辦法啊,誰讓他生了個不安生的兒子呢?

典韋退回軍陣之後,李易便騎馬施施然的走了出來,不過他沒有着急上前,而是回頭對着軍陣中的將士笑道:“那位將軍願做先登,爲我打破城門?”

“末將願往!”

“末將請戰!”

“請主公下令!”

……

隨着李易話音落下,當即便有不少將校請戰,畢竟今天明顯是欺負軟柿子,撿功勞,必須積極才行。

李易滿意的點點頭,道:“很好,很好,爾等都是精銳之士,破城不在話下,不過,壽春惡戰剛剛過去不久,將士們也都疲憊了,所以,今日這仗雖然還要打,不過城門就不用大家動手了。”

衆將士面面相覷,他們不明白李易這話是什麼意思,既叫他們攻城,還不讓他們打城門,這仗應該怎麼打?

看到衆將士迷茫,李易哈哈一笑,喝道:“爾等做好準備,看我親自破城!”

說罷,李易以招手,當即便有三百弓箭手出列,簇擁在李易左右,同時還有六個赤着上身的精壯漢子,合力擡着一個長約丈許,碗口粗細,模樣類似搗藥杵的玩意站在了李易的身後。

“前進!”

輕喝一聲,李易催動戰馬,帶着這些人馬緩緩想着土堡靠近,城頭上的老頭見狀敬意不定,他猜到來人當是李易,心中也是幾位緊張的,可李易帶的基本都是弓箭手,步卒不過十來人,這根本不是攻城的陣勢,一時間,他不知道是應該繼續觀望,還是直接下令放箭。

就在老頭猶豫的功夫,李易已經來到了城下,隨着典韋一聲口令,三百弓箭手齊齊開弓,對準了城頭的青壯,但引而不發城頭上自然也有弓箭手,但數目卻要少上許多,見狀他們也只是張弓扣弦,但在李易這邊沒有先動手的情況下,他們卻是不敢率先出手。

李易不管雙方對峙,自顧自的翻身下馬,然後將手探入“搗藥杵”的一個凹槽中,微一用力,原本要六人合力才能擡着走的舉行兵刃,就這樣被李易單手託了起來。

第443章 魏延取桂陽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547章 顧雍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華雄之下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674章 前進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97章 居然是你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590章 虞翻第164章 讓權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684章 大將軍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296章 孫策要反袁術?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556章 攻城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162章 快將襄侯攔下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769章 袁紹的絕望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67章 保命靈藥第303章 你想去南陽?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294章 袁術欲稱帝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95章 對不住了第84章 亂世百姓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531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639章 陳到第455章 陳登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29章 王允欲害袁隗?第124章 賭一個涼王第233章 在路上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