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一言爲定

李易的“寬容”讓孫夫人非常感激,連忙對着李易說道:“多謝襄侯,妾身一切都依襄侯的!”

李易擺擺手,又補充道:“夫人先不要着急,此計固然可行,但在我看來卻是下策,程普三位將軍一旦如此行事,今後與孫策之間怕是就有了隔閡,唉,以他們與孫將軍之間關係,如此豈不是不美?”

孫夫人微微沉吟,在她看來,那些都屬細枝末節,她本人是不怎麼在乎的,可李易都開口了,她也不好堅持,只能問道:“那敢問襄侯,應當如何行事?”

李易笑道:“我以爲夫人在給三位將軍去信的同時,可先行規勸孫策,萬一孫策應允,一切自然皆大歡喜,也免了三位將軍爲難,若是孫策當真不願,再讓三位將軍動手也不遲啊。”

孫夫人順着李易的話一想,覺得確實有道理,而且李易如此爲孫策着想,也讓她心中感動,再次謝道:“多謝襄侯,還是襄侯考慮周全。”

李易呵呵兩聲,心中唏噓,因爲他感覺自己越來越腹黑了。

對於程普黃蓋這些人,李易沒有親自接觸過,摸不準他們的性格,但根據原本的歷史來看,孫堅孫策兩人先後離世,孫家兩度危機,可他們那些人卻始終對孫家不離不棄,不但沒有做出以下克上的舉動,反而兩次扶持幼主,如此便足夠證明他們都是忠義之士了。

所以,李易很難想象出,他們把孫策給綁了的畫面。

不管其中理由是爲了孫家,還是爲了孫策。

在孫夫人眼中,孫策的性命乃是頭等大事,可在孫策,還有程普那些人看來,還有許多東西比生命更加寶貴。

甚至,李易覺得程普他們能一直忠於孫家,是因爲孫堅,孫策他們是大丈夫,是當世豪傑,值得他們追隨,相反,如果孫策是個慫包,扶不起來的那種,程普他們還能圍繞在孫策的身邊?

所以,孫策是不會低頭的,程普他們瞭解孫策,自然也不會讓孫策去幹那讓他生不如死之事,所謂綁了孫策送給李易,自然也就不可能了。

可是,這並不代表這李易就沒有操作的空間了。

因爲人心這東西太複雜了,別說孫策和程普等人名義上之事主從關係,哪怕就是親如父子兄弟,夫妻兒女,許多時候也經不起試探和誤會的折騰。

試想一下,富春的事情傳到孫策那裡,他們每個人都收到了孫夫人的“勸降信”,即便他們所有人心智堅定,沒有絲毫動搖,可是,這封信他們會怎麼處理?

有人腦子比較直,大概會將信拿出來,但有的心思多些的,很可能就會把信給按下了,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就是隱患了,一旦孫策有所察覺,根本解釋不清,哪怕雙方表面上都說的“沒事”,但疑心肯定會有,而疑心多了,也就距離離心不遠了。

更不要說,這件事的主動權可是掌握在李易手裡,李易還準備給孫策來個時間差,讓孫策最先收到信函,甚是將血書也給送過去,只要孫策應對稍有不當,等之後程普他們也收到“勸降信”的時候,孫策就要很尷尬了。

而爲了不讓孫策尷尬,又會有多少人隱瞞書信?

想到這裡,李易得意之餘,也在心中對着一臉感激的孫夫人說了聲抱歉,他的手段確實陰險了一些,卻也不能全怪他,世道如此,李易自問他的手段已經是對孫家傷害最小的方式了。

孫夫人關心則亂,現在還李易是真心爲她着想,但孫靜卻是明白,知道李易是在給孫策拆臺,不過作爲參與者,孫靜自然不會去提醒孫夫人,而是岔開話題,笑道:“嫂嫂,伯符那邊應當可以安心了,不過,兄長囑託的另外一件事,是否也在今日定下來?”

孫夫人之前滿心都是孫策的事,楞了一會方纔明白孫靜所指,然後臉色變了幾變,似憂似喜,看着李易時的目光非常複雜,似乎想要答應,但又有顧忌,眉宇中隱隱還有透着一絲警惕跟防備。

李易被孫夫人看的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乾咳一聲,趕忙說道:“當時孫將軍所說之事,有些草率了,也並非我本意,所以做不得真的。”

孫夫人聞言臉色稍緩,但孫靜卻是眼睛微微睜大,大聲道:“襄侯此言差矣,此乃我家兄長臨終託付,襄侯若是回絕,豈不讓他九泉之下不能瞑目?”

孫靜心中已經想的非常明白了,既然放棄孫策,選擇站到李易這邊,那就必須要將孫家跟李易的牢牢綁在一起,至於如何綁在一起,當然就是孫堅交代的事情了。

雖然那事有點讓人無語,也有點早,但只要李易提前把這件事認了,然後他再給宣揚出去,將來李易就算想賴都不行,旁人念及這層關係,也會對孫家忌憚一二,不然因爲孫策的事情,將來恐怕會有人打他孫家的主意,甚至以此來討好李易。

對於孫靜的想法,李易自然是明白的,因爲這本就是他爲了安撫人心的安排,但李易多少還算留了點節操,這種事你叫他怎麼好意思擺到明面上去講?

不提別的,單單是孫夫人那眼神,明顯就有了把他當“壞人”來看的意思,要不是孫策的事情還在這擋着,怕是已經要趕人了。

糾結了一會,李易嘆道:“這樣吧,既然是孫將軍的囑託,我自然不敢推辭,但是……”

頓了頓,李易又道:“但李某行事,從來不強人所難,不如這樣,十年之後,待孫姑娘長大成人,此事成與不成,全憑她一言而決,兩位覺得如何?”

孫夫人聞言頓時鬆了口氣,她真怕李易有什麼亂七八糟的癖好,不過現在看來,這人應該還是可以的。

而孫靜對李易這個回答也不失望,而且他也隱約察覺到,李易應當是樂意的,只是抹不開面子罷了。

至於說什麼十年後叫小姑娘自己決定,這話也就是聽聽就行了,不能當真,因爲今時今日李易便有如此成就,十年之後如何,更是不可估量,天下誰敢觸他黴頭,這件事只要稍稍露出一絲口風,孫家的姑娘除了李易,誰敢動心思,那不是找死麼?

孫靜可是聽說過,李易納蔡邕之女爲妾,人家原本是與河東衛家有婚約的,結果李易愣是橫插一手,可那又如何,衛家還不是一聲不吭,就彷彿這件事沒發生過一樣。

而且,像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培養兒女,供他們錦衣玉食,讓他們生來就高人一等,可那些兒女生來也揹負了振興家族責任,聯姻婚嫁都要以家族利益爲先,將來孫夫人的女兒長大,若是任性胡來,別說李易,首先孫家這一關就過不去。

想到此,孫靜不等孫夫人開口,便搶先說道:“那就一言爲定了!”

看着孫靜那幹勁滿滿的樣子,李易也笑道:“一言爲定!”

見李易和孫靜如此,孫夫人壓下稍稍有些怪異的心思,也附和道:“妾身也無異議。”

至此,李易來孫家的目的算是圓滿達成,雙方也化敵爲友,之前的一切防備,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了。

當即,孫靜便下令撤了城頭青壯,迎李易兵馬入城,宣告富春縣城正式易主。

李易也不客氣,讓手下人接管城防,收編了城中原有兵馬,孫家對此全免配合,城中其他世家見狀,不甘示弱,以徐真爲首,或是出人,或是出錢,也給李易送上了不少好處。

這些世家們識趣,李易自然要有所表示,再加上爲了安撫人心,李易便從中選了幾個有才幹的人到軍中聽用,比如孫賁,徐琨等。

不過對於這些人,李易並沒有將他們留在身邊,而是修書一封,讓他們去壽春城下,找徐晃報道。

說到底李易還是不放心,孫賁徐琨他們雖然得了自家的長輩交代,隱約知道孫策已被放棄,但他們畢竟都是年輕人,容易熱血衝動,李易怕他們壞事,或者不識趣問一些讓自己下不來臺的話,索性把他們打發到徐晃那裡,人生地不熟的,他們就算有想法,影響也非常有限。

就算是萬一闖出禍事,被徐晃懲處,也不至於直接影響李易與他們父輩之間的關係。

而且李易已經想好了,等孫策事了,就把他們送去荊州的書院裡面“深造”,到時候李易看順眼的自然成績優異,直接走上管理崗位,要是對孫策之事有異議的,呵呵,先復讀個三年再說其他吧。

除了那些人,將來要被李易送到荊州書院裡面的,還有一個孫權。

最初李易的想法比較比干脆,打算將整個孫家都遷走,但孫靜的表現非常配合,李易的吃相不好太難看,再加上李易也不想給程普他們一種,整個孫家人都被挾持了的感覺,所以並沒有在這方面做的太過。

至於將孫權送到荊州,那也是孫策之事了結後的纔會進行安排。

將富春的事情處理妥當,李易花了三天的時間,之後雖然孫靜與徐真等人盛情挽留,但李易還是選擇了告辭,除五百兵馬留下守衛富春,其他人都隨着李易轉道北上,向着吳縣進發。

按照道路方向,李易這次要經過嚴家兄弟的勢力範圍,李易礙於兵力有限,雖然不懼嚴家兄弟,卻也不想跟他們硬碰,而嚴家兄弟那邊似乎也對李易有所顧忌,所以並未爲難李易,但也沒有派使者來與李易相見,所以,路途上還算是太平,並沒有發生什麼意外,倒是在李易快到吳縣的時候,徐晃給李易送來了一封戰報。

原來袁術那邊探得李易離開大營,覺得有機可趁,便想要打一波反攻,放火燒李易大營,只是李易大營防守嚴密,而且圍城的深溝壁壘一直都在不斷加固,所以,袁術的那一波偷襲很快就被打了回去。

但徐晃爲了報復袁術的偷營舉動,之後連着兩天,讓投石車不斷的往城中投擲引火之物,在城中引起了幾處大火,雖然沒有成爲蔓延之勢,但也讓城中很是混亂了一陣。

根據徐晃推測,靠近城牆的房子應該燒了不少,至於城中士氣,不用說,自然是更受打擊。

對於這份戰報,李易在口頭上嘉獎了徐晃,也叮囑他不可因爲挫敗了袁術的偷營就輕易大意,同時還讓徐晃加強對廬江方向的消息探查,雖然孫策此時應該沒有條件向李易動手,但李易卻不得不防孫策在絕望之下孤注一擲。

同樣的提醒李易也給張遼發了一份,或許這麼做有些多慮,但李易堅信,小心無大過。

就在李易對着孫策心心念唸的時候,孫策那邊也終於收到了,李易將他老家給抄了的消息,讓孫策的心頭蒙上了一層彷彿抹不開的陰影。

因爲,孫策在廬江受挫了,這個消息算是雪上加霜。

孫策自擊敗陸康,打下皖縣之後,並沒有想過閒着,他要一口氣將廬江納入掌中,並在這個過程中壯大自身,讓自己有力量與李易相抗衡。

至於怎麼壯大,無非就是三點,地盤,人才,兵馬。

如今孫策的勢力主要集中在皖縣,居巢以及襄安這一代地方,之前因爲戰事,當地許多百姓都逃走了,再加上孫策名望不足,徵兵事情不算順利,於是,孫策在整頓之後,便發兵六千奔着比較靠近的龍舒縣去了,要將這裡當做自己征服廬江的開始。

爲了能夠儘量的保全人口,孫策並沒有直接動兵,而是讓諸葛瑾爲使者入城,勸龍舒縣令投降。

龍舒縣令不是個有多大本事的人,而且城中守軍不過幾百鄉勇,城頭上也無防備攻城的用具,諸葛瑾沒用多大功夫,那縣令便答應,等孫策大軍到後,他就投降。

按說事情本該就這樣結束了,但縣令宴請諸葛瑾的時候,諸葛瑾問及縣令,當地有什麼出衆的人物,縣令知道,諸葛瑾是想爲孫策引薦賢才,便說了一些當地人物,但縣令又覺得那些人跟面前這位使者相比,有些拿不出手,於是,縣令又舉薦了一個外地來的名人——阜陵王劉延之後,劉曄!

當時諸葛瑾可謂是又驚又喜,他雖然不認識劉曄,卻聽過劉曄的名聲,自忖彼此年齡彷彿,但對方纔華卻要勝過自己,再加上劉曄漢室宗親的身份,如此人物,不正是孫策需要的人才麼?

於是,諸葛瑾當晚就去拜訪了劉曄,說自己對他如何欽佩,孫策對他如何仰慕,又許了種種好處,希望劉曄可以爲孫策效力。

話雖如此,但諸葛瑾對於能夠成功拉攏劉曄並無太多把握,然而結果卻是出人預料,劉曄居然答應了,不但答應,而且與他相談甚歡,最後還邀他同塌而眠。

對此諸葛瑾感覺非常高興,也願意和這位將來同僚搞好關係,當晚就留在劉曄暫居的宅院中,不料,這一睡,卻是睡出了禍事……

第281章 放袁術的鴿子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64章 談婚論嫁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164章 讓權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701章 副院長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9章 無恥第一袁公路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290章 李易要辭官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49章 藏刀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356章 賢侄啊第634章 無間道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31章 高順升官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310章 請留步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356章 賢侄啊第502章 陳登到來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701章 副院長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731章 有朋自遠方來,酒肉管夠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553章 女中王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78章 天下?野心?第670章 必殺曹操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第608章 親情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166章 再會小霸王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31章 高順升官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653章 搏一搏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733章 天下兵馬槍棒總教頭第222章 劉琦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119章 站樁第173章 襄侯,紀某錯了!第79章 胡車兒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674章 前進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22章 再遇魏續第226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