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

李易聽了程昱的坦白,雖然因爲程昱的從容應對讓他少了一些成就感,但也不得不承認程昱的眼光厲害。

如果沒有李易出現的話,曹操之後可不就是縱橫中原,無人能擋麼?

這一點程昱的判斷非常準確。

而前段時間,李易出兵徐州干涉曹操,在大多數世人眼中,這或許只是單純的一場博弈,然而,程昱卻是在兩人交手之前,就已經和看到了之後可能的事態發展,看到了曹操前進的步伐可能會被李易所阻擋。

這種對大事預判的眼力,絕對是當世一流。

“呵呵,先生好眼力啊!”

李易笑了一聲,道:“不錯,先生說的不錯,呂布在兗州發難,雖然我未曾參與,但我知道,我若是不加干預,呂布必然不是曹操對手,敗走他處,不過早晚之事,而經此之後,兗州雖然經受戰火,卻是再無異心之人,曹操將來可以放手攻伐。”

“然而,這樣的曹操不是我想看到的,所以,曹操呂布,只能廝殺,絕對不能分出勝負。”

李易低頭看着程昱,道:“樂進倒戈之事,先生也當知曉吧?”

“自然是知道的。”

程昱應了一聲,語氣平緩,聽不出什麼異樣,然而他的眉頭卻是連着顫動了好幾下,顯然心情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淡定。

李易笑了笑,繼續道:“我以爲此中必然有詐,於是,我已經安排心腹前往兗州,一旦兗州有變,那樂進,便是我平衡曹操與呂布的棋子,先生以爲此計如何?”

程昱握了握拳頭,他很想告訴李易,讓李易相信樂進是真心投靠呂布的,然而,程昱擡頭,卻是發現李易說出這番話後神色如常,他身邊的那些人臉上也沒有異樣神色,頓時心裡一個咯噔,明白李易怕是早就知道樂進乃是詐降了。

“唉。”

程昱嘆了一聲,原本挺直的腰板也有些彎曲,對着李易拱了拱手,道:“襄侯厲害,昱佩服。”

“哈哈哈……”

李易大笑出聲,自打一見面,程昱就跟他淡定,現在總算是撐不下去了。

李易看着程昱的表情,將他神色哀傷,想來之前程昱對曹操將來的判斷畢竟只是判斷,世事變化無常,曹操雖然艱難,但不是沒有翻身的機會,可如今李易拿出了樂進的事情,卻是真的捏住了曹操的命門。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李易和呂布同時犯糊塗,曹操的希望真心不大。

內心得到滿足之後,李易很快便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向着程昱問道:“如此,先生今後可還願意侍奉與我?”

程昱低聲道:“承蒙襄侯不棄,昱願爲襄侯效犬馬之勞,只是,還望襄侯莫讓昱去算計舊主,昱再三拜謝。”

相比第一次程昱跟李易耍套路,這一次卻是很直接的求李易別讓他去針對曹操,可見方纔程昱內心受到的打擊不小。

李易點點頭,道:“好,先生既然願意相助於我,我也不會吝嗇,軍師。”

蒯越側身問道:“主公有何事吩咐?”

李易吩咐道:“你書信一封,用我印信,派人護送曹操幼子曹植回兗州。”

如果說一開始李易就有這個決定,無論是蒯越還是荀攸,說不得都要勸一勸李易,可之前程昱的那表現,別的不說,單單眼光方面已經足見其非凡,那麼,用一個小孩子換一個賢能之人,這買賣還是不虧的。

程昱本以爲這件事已經沒戲了,不想李易忽然答應下來,心中感激,連忙道:“多謝襄侯!”

一旁的毛玠也是躬身向着李易行禮,雖然他之前啥都沒說,可心中想法卻是與毛玠差不多的。

李易輕輕擡手道:“些許小事罷了,兩位免禮。”

程昱和毛玠卻是又向李易一揖,這才起身。

李易心中明白,他們對於曹操子嗣確實是非常看重的,可李易卻是真的沒當回事,曹植現在才兩歲,是個小孩,就算把他還給曹操,出了名分並無其他多少作用,相反,把這個一個小屁孩留在襄陽,以古代的條件,說不定哪天就夭折了,這樣反倒是不美,不如干脆還給曹操,反正李易有絕對的自信,將來等他再次讓曹植成爲階下囚的時候,曹植依然是個孩子,那麼現在放他離開,有何不可?

李易對程昱說道:“現在還請先生好好養傷,將來也好委以重任。”

隨後,李易看向毛玠,但毛玠卻是低頭避開了李易的視線,李易有些無奈,便說道:“好了,先生休息吧,我就不打攪了,若是有何需要,儘管叫人來找我便是。”

說罷,李易也不等他們行禮相送,直接就轉身往回走了,剩下程昱和毛玠你看我,我看你,片刻之後,毛玠輕聲道:“仲德當真要投靠李易?”

程昱搖搖頭,說道:“我也不知。”

過了一會,程昱補充道:“早在兗州之時,我便覺得主公與李易將來必有一戰,勝負或在五五之術,然而,李易出兵徐州,將來勝算大半已在李易手中,後來呂布又在兗州作亂,而李易又算計在先,唉,主公勝算還能有多少?”

毛玠不語,如今曹操的形勢真的是非常糟糕,不然樂進的詐降呂布也不至於立刻就信了。

程昱忽的問道:“倘若主公將來不敵李易,孝先難道正要一直做這階下囚不成?”

毛玠臉色糾結,相比於程昱,他的道德值要高出不少,向程昱這麼幹脆的向李易低頭的事情,他是做不出來的,只是,是個人都有抱負,倘若真的一輩子就這樣下去,毛玠能接受麼?

他也很難。

過了好一會,毛玠只能嘆息道:“我也不知……”

……

李易與夏侯淵這一戰的結果,很快就傳遍了徐州,緊跟着又傳入兗州,豫州,荊州,進而天下皆知。

在徐州,陶謙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一大把年紀了,愣是歡喜得像個孩子一般,手舞足蹈,然後就是下令大宴賓客,舉城歡慶,爲大捷賀。

陶謙這個徐州牧的身上或許有着種種的缺點,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他作爲地方官員的幾本責任感還是有的,曹操在徐州殺人盈野,陶謙是真的痛心疾首,不是裝的,現在曹操退了,李易又斬斷了曹操的一支利爪,在陶謙看來,如此情形之下,曹操必然不是呂布的對手,想保全性命都難,那麼徐州自然也就高枕無憂了。

陶謙很感激李易,接連去信邀李易回郯縣慶賀,但李易卻是以戰事需要掃尾給婉拒了。

陶謙只道李易是認真負責,再想想自己這邊大白酒宴,很是慚愧,於是之後逢人便說李易天下第一仁義之人。

陶謙對李易的好感到達了頂點,但徐州上下官員、世家、百姓對李易的好感也不差陶謙多少。

這一次曹操進犯徐州,陶謙雖然頭痛,可真正首當其中的,其實都是地方上的人。

幾次屠殺,數十萬人喪失性命,然而,他們多少都有親屬、好友以及同僚存貨於世,這些人的數目更多,而且各個對曹操是又恨又怕,如果曹操繼續在徐州肆虐,他們不是慷慨赴死,就是背井離鄉,逃到他出苟延殘喘。

如今李易打敗了夏侯淵,算是做了他們想做又沒能做到的事情,自然是對李易感激非常,就在捷報傳出的當日,徐州各地有許多百姓出城向着承縣的方向跪拜,半是祭奠早先不幸殞命的親人,剩下則是以此表達對李易的感激。

而在這之後,更是有無數人爲李易立生祠祭拜。

一時間,徐州無人不知李易之名,無人不感李易之恩德,當真是把他當做英雄來看待,然而,在其他地方,特別是兗州,李易收穫的自然是另外一個極端的評價。

曹操不用說,在得到夏侯淵戰敗的消息之後,直接踹了酒席,拔劍大罵李易無恥小人,對他落井下石,甚至更是揚言今後與李易不死不休如何如何。

然而,曹操恨不得立刻與李易一分生死,然而,在曹操收到李易的一封來信後,卻還是壓下火氣,給李易寫了一份道歉信。

李易在信中質問曹操,問曹操爲何讓夏侯淵引兵來攻,他明明都已經讓劉備給夏侯淵放行,可夏侯淵心中不感激也就罷了,反而生出歹念,要趁機害他性命,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他只能教訓了夏侯淵一頓,然後來信一封問問曹操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他想跟荊州開戰不成?

曹操看到這封信,直接氣炸,差點就給撕了,但他想了想,還是把這口氣忍了下來,給李易寫信道歉,說那都是夏侯淵的個人行爲,與他無關,而且爲了平息李易怒火,曹操表示會把夏侯淵一擼到底作爲懲罰。

至於說曹洪和程昱的事情,還有被擄走的妻兒,曹操卻連問都沒問,不是他冷血,而是他知道,這時候問了除了自取欺辱,其餘半點用處都沒有。

當然,曹操自然不知道,等李易收到他的道歉信之後,就會將曹植還給他,不過那就是後話了。

李易這次算是在曹操身上拉滿了仇恨,但是,在兗州的另外一方,也就是呂布這裡,李易卻也沒落下任何的好感。

起初,呂布得知李易將夏侯淵殺得打敗之後,還是很高興的,畢竟這也是削弱了曹操的力量,雖然他感覺自己已經穩操勝券,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勝算能多一分總是好的。

但是,隨着之後呂布得知李易的名望在徐州扶搖直上,直接超過了徐州的老主人陶謙,甚至還傳出了李易是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的話,呂布心裡就有些膩歪和不平衡了。

在呂布看來,夏侯淵雖然是李易打敗的,可其中大半的功勞都是他的,沒有他在兗州起事,讓曹操回兵,李易能有機會大勝夏侯淵?

說不定李易都沒有膽量與曹操正面開戰。

結果現在倒好,李易不過是投機取巧白撿了一場勝利,結果徐州那些眼瞎的竟然把李易捧成了徐州的恩人,明明對徐州幫助最大的是他纔對!

呂布心裡不平衡,覺得自己吃虧,只是呂布也明白,這種事情不能明說,於是,之後一連數日,呂布都在生悶氣,甚是還呵斥了高順。

高順不知道呂布這是怎麼了,但陳宮卻是隱約猜到了呂布的一些想法,只是陳宮也很無奈,因爲李易幫助徐州,甭管李易之前打沒打,人家是實打實帶着三萬大軍去的,這點徐州知道,全天下人都知道。

可說道呂布,雖然客觀上來講,呂布也幫助了徐州,可他事先丁點的鋪墊都沒有,名頭也沒李易響亮,對徐州百姓來說只是個局外人,哪怕事後知道了曹操的退兵是呂布的緣故,可叫他們因此就對呂布感恩戴德,真的有些不現實。

於是,對於呂布的心態,陳宮也只能裝作不知,任憑呂布去胡思亂想,反正在陳宮看來,李易對於兗州戰事已經發揮了作用,再讓他參與反而不好,不如先這樣算了,等呂布完全拿下兗州之後,再處理與李易之間的關係。

李易與夏侯淵的這一戰,不光是曹操呂布這些當事人產生了種種想法或者舉動,天下其他一些不相干的人,也陸續做出了反應。

首先是袁紹那邊,作爲曹操的好兄弟,袁紹覺得曹操危難,怕他折在兗州,便邀請曹操北上,與他共同討伐公孫瓚,等他打下河北之後,再回頭去教訓那些跳樑小醜。

同爲袁家的袁術,也有了舉動,之前李易帶兵商圈去徐州,袁術就非常緊張,生怕李易是本着他去的,如今曹操和夏侯淵全都退了回去,李易這三萬人算是閒了下來,也讓袁術越發的感到不妙,於是,袁術忍痛給朝堂上那些人再一次許下了許多的好處,終於,小皇帝原諒了他,然後袁術搖身一變,重新成爲了漢臣,甚至聖旨上還讓他暫領揚州牧,不過明眼人都知道,這跟真正的揚州牧沒區別,只是朝廷拉不下那個臉罷了。

袁家兩兄弟的舉動,李易這邊自然是得到了消息,也不算太意外,但讓李易沒想到的是,豫州孔融也參合了一下,孔融來信給李易之乎者也扯了一大通,總的意思就是說,豫州的糧食不太多了,李易收兵回荊州的時候,是不是稍微意思一下,不然孔融總不能空口白牙的去跟世家們要糧食來給李易的消耗。

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420章 道不同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455章 陳登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242章 又見蔡邕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34章 提議遷都第217章 黃承彥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631章 風雲漸起第68章 伏壽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將軍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729章 趙雲,見過襄侯第660章 豫州規劃第31章 高順升官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169章 劉表句句都是坑第456章 元龍有恙第639章 陳到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222章 劉琦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712章 袁譚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765章 平原第317章 諸葛瑾第647章 有勇有謀,有擔當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423章 黃忠不知所蹤第401章 殺機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566章 鄭寶第741章 還請將軍成全第722章 田豐剛烈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307章 糜家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348章 王璨第174章 二虎競食與反客爲主第84章 亂世百姓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281章 放袁術的鴿子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389章 豈不美哉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176章 寶馬贈英雄第112章 新軍第504章 請戰第446章 不得善終第217章 黃承彥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448章 荊南人事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78章 天下?野心?第414章 世家與百姓第217章 黃承彥第356章 賢侄啊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426章 曹操呂布拜把子第96章 祖茂第346章 紙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