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

(今天腦子有點亂,這章寫的有問題,要大改,爲了不請假,我先發上來,吃點宵夜回來修改,不過應該比較晚了,大家可以明天再看~_- ̄-●)

“這……”

郭嘉的舉動讓劉先完全不解,走在後面的蔡瑁也是滿臉驚詫,但讓他們不明白的還不只是郭嘉,緊隨其後,徐晃他們幾個,也是如郭嘉那般,齊聲道:“恭喜主公!”

蔡瑁與劉先都是一臉見鬼的樣子,李易被孔融羞辱,他們這些做屬下的,之前不勸李易冷靜也就算了,現在也不趕緊放點狠話,反而恭喜李易,這是爲何?

李易看了眼兩人的表情,哈哈一笑,端起水杯咕咚咚喝了口水,又“哈”了一聲,看上去很是痛快的樣子,然後方纔坐下,淡淡笑道:“孔融那廝羞辱與我,何喜之有?”

郭嘉看了蔡瑁與劉先一眼,知道李易是想借着今天的機會給他們交代點事情,讓他們真正的成爲自己人。

於是,郭嘉笑道,若無今日孔融主動挑釁在先,將來主公又如何能取豫州?

郭嘉聲音不大,可聽在蔡瑁與劉先耳中卻是如同驚雷一般。

“什麼,襄侯要打豫州?”

劉先一臉錯愕,他原本覺得李易最袁術最糟糕也就是有點摩擦,可現在聽這意思,竟然是整個豫州!

李易看了眼劉先,又瞧了眼有點蒙的蔡瑁,笑問道:“先生以爲荊州局勢如何?”

“這——”

劉先正要開口,卻聽李易又道:“莫要說那些虛話,套話,我請先生來此,乃是想要與先生交心的。”

劉先聞言打住話語,盯着李易看了片刻,又低頭思量,少頃,緩緩道:“荊州雖有外敵,但形勢大好。”

李易微笑不語,一旁郭嘉接話道:“如今主公雖爲荊州之主,其實只據有荊被三郡,那翻四郡根本就是心懷叵測,不聽號令。”

“而在荊州東南,則有袁術爲生死仇敵,只等其擊敗廬江陸康,再養精蓄銳,必然要捲土重犯荊州,與主公一決生死。”

“此外,揚州曹操屢次招惹主公,可見非是善類,只是如今大家都有剋制,這纔沒有衝突,至於豫州孔融,雖然名聲在外,但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人品堪憂,今日只是,可見其亦對主公不善!”

“所以說,主公如今雖然名震天下,然而放眼四顧,遠近皆有仇寇,形勢並不算好啊!”

劉先默默點頭,這些周邊情況,他也瞭解,暗中也有一些推斷,儘管皺眉,卻不心慌,當時,站在他對面的蔡瑁,臉色卻是有些緊張了。

蔡瑁雖然並不蠢笨,然而眼光格局實在有限,儘管因爲之前荀攸的指點,並沒有膨脹,卻也認爲李易得了襄陽,再打下荊南,一切就可高枕無憂了,結果這郭嘉嘴皮子一番,大好局面忽然就成四面楚歌,着實讓蔡瑁有些難以接受。

但更叫他鬱悶的是,蔡瑁又找不出任何話語來反駁,因爲郭嘉並不是瞎說,而是真的很有道理。

郭嘉深吸一口,道:“當今亂世之中,百姓生死不能自主,而如同主公這般英雄人物,更是如同逆水行舟,進一步,海闊天空,退後一步,則是萬丈深淵,而且我等追隨之人,身家性命亦是全繫於主公一身!”

趁着郭嘉緩氣的功夫,荀攸輕輕碰了下蔡瑁,小聲問道:“德珪以爲奉孝所言如何?”

蔡瑁繃着臉輕輕點頭,承認了這一點。

相比較旁人和李易只是上下屬關係,但蔡瑁卻是跟李易關係更加緊密,畢竟他是李易的大舅哥,儘管蔡玉不是李易正妻,可蔡瑁與李易的關係可比伏德要近得多,特別是他反了劉表之後,已經是徹底與李易綁在了一起。

這時郭嘉忽然露出微笑,問道:“別駕乃荊州智謀之士,嘉之前聽左軍師說起先生,亦是自言多有不如,不知先生對此,有何高見?”

劉先當即就要謙虛,但剛剛擡手,卻又放下,因爲他感覺謙虛沒意思,李易拉他過來,乃是要他表態的,謙虛不謙虛的,已經不重要了?

沉默半晌,劉先問道:“襄侯要取豫州?”

李易笑道:“先生眼光果然不差,只是易雖然惱怒孔融言行,但大家都是朝廷命官,我也不是袁術那等悖逆之人,自然不可擅起刀兵。”

劉先心思轉的很快,明白李易的意思其實是,他不不是不打豫州,而是不能主動去打豫州。

眼看劉先猜不到自己的策略,李易笑笑,拉着劉先的手道:“先生之前在衆人面前,爲何阻我與孔融交惡?”

劉先一怔,旋即到:“先即爲荊州別駕,勸阻使君乃是理所應當之事。”

李易搖頭道:“然而適才屋中所有人,都是州牧之下臣屬,爲何只有先生出言勸阻,旁人卻是安坐?”

“這……”

劉先啞然,他當然知道爲什麼,怕被李易打罵,或者羞辱一番,那就沒臉見人了,之事這話他實在沒法說。

一旁的蔡瑁有點臉色,當時郭嘉他們沒勸阻,或是單純的生氣不想勸,或是猜到了李易的心思,懶得勸,可蔡瑁卻是覺得李易這性格不會讓蔡玉受了委屈,挺好的,所以他纔沒有勸阻。

李易繼續對劉先說道:“因爲先生是個正直之人,能仗義執言,不似旁人那般處處以自家之事爲先,所以,我當時雖然對先生所言不與理會,其實卻對先生所爲甚是欽佩,加入天下管理如先生這般,天下定矣。”

劉先連連擺手謙虛道:“不敢,不敢……”

李易繼續道:“正是因此,所以我才邀先生來此,希望先生能知我報復,助我一臂之力。”

說着,李易向劉先躬身行禮,劉先趕忙拉着李易道:“使不得,襄侯,使不得。”

李易擡起頭,微微一笑,道:“先生這是答應了?”

“我……”

劉先看看李易,又看看旁邊這許多人,苦笑一聲道:劉某還有得選麼?”

李易哈哈一笑,荀攸上前拉着劉先道:“始宗將來就會知道,主公帶左右之人最是親厚,而且以主公手段,不但先生自己可以施展才華,就連子孫後代也要一次得福啊。”

將劉先認了,李易很高興,其實他早就盯上劉先,要把劉先真正的收入麾下。

其實李易這麼對待劉先,原因有好幾個,首先就是劉先人員不錯,雖然論家世不能與蔡家蒯家相比,可他卻像是個潤滑油,不管在哪都能說上話,跟隨關係都不差,有威望,卻又低調溫和,一點都不霸道,這也是之前劉表爲何選劉先擔任別駕的緣故。

而在劉表之後,劉先雖然跟了李易,但李易可是聽說了,劉先去罵了蔡瑁和蒯良,讓他們放了劉表,雖然兩人沒答應,卻也被劉先罵得擡不起頭來。

所以,綜合這些,李易覺得劉先這人是個老實本分,有操守,卻不迂腐的好人,非常值得一用,本來李易就要找機會找劉先聊聊的,今日只不過是湊巧罷了。

對了,除了這些劉先本人身上值得欣賞之處外,劉先還有一點讓李易對他非常感興趣,那就是劉先有個一歲多的小外甥,叫周不疑,那個被曹操幹掉的,有名的神童。

李易拉着劉先坐下,又示意其他人也做,然後正了正神色,道:“征討荊南,勢在必行,然而之後,我將有意發兵徐州。”

“徐州!”

蔡瑁與劉先兩人都是一聲低呼,想的非常不可置信。

李易點頭道:“沒錯,就是徐州。”

“這是爲何,主公,徐州與荊州無冤無仇,主公貿然興兵,豈不是與人把柄?”

劉先直接就開始勸說了,李易笑道:“先生莫急,之前曹操家人被人害死在了徐州,曹操不論是爲了孝義,還是爲了野心,征討徐州,勢在必行,而陶謙年老力衰,軍略智謀比曹操多有不如,必不是其對手,屆時徐州危機,不正是我出兵徐州的大好時機?”

荀攸笑着補充了一句:“前些天敢傳回消息,陶謙爲了此事派人去向曹操解釋,被曹操二話不說給殺了,陶謙爲此嘔血,身體大壞,唉,嘿嘿!”

劉先與蔡瑁愕然着看着李易,又看看郭嘉,感覺他們好無恥。

劉先緩過神來,低聲喃喃道:“只是豫州卻是荊州與徐州之間……”

李易點頭道:“正是如此,有豫州爲障礙,對我不利,我本就爲難如此解決此事,不料孔融成爲豫州刺史,而且主動招惹與我,如此,就別怪我對他不客氣了。”

劉先小心問道:“主公具體打算如何行事?”

李易道:“以救援徐州的名義,藉故出兵,孔融偌是不允,我就只能強行開路,若他應允,等到班師之時,可隨便找個藉口,然後行那假道滅虢之計。”

流汗擦了擦汗,又問道:“不知我等需要做什麼?”

這次李易沒着急回答,而是想了一陣,將目光向蔡瑁投去,蔡瑁當即坐直身子,問道:“主公有命儘管吩咐。”

李易點頭,道:“荊南之事,不宜拖延太久,快則一躍,慢則兩月,我便要向荊南出兵,屆時,襄陽之事,就要託付給兄長了!”

蔡瑁先是有些失望,其實他是想隨軍出征的,畢竟他還是掛名查殺太守呢,但又一想,李易此舉是對他的信任,當即抱拳道:“請主公放心,有瑁在,襄陽絕對萬無一失。”

李易點頭,現在襄陽已經安穩了,如果這種情況下蔡瑁都出差錯,那就是廢物了。

李易又對劉先道:“至於先生,除去協助兄長守城之外,還要負責糧草之事,不知先生可能擔此重任?”

劉先沒有着急回答,而是問道:“敢問襄侯準備出兵多少?”

李易答道:“黃忠與劉磐關係不差,而且雖然我爲荊州之主,劉磐也一直未有異動,反而幾次來信,讓我遣人帶他掌管兵馬,但我一直未允,所以,我決議讓劉磐以本部兵馬牽制長沙,然後向武陵發兵兩萬,據我所知,武陵並不過萬,取勝不難,得武陵之後,再以大勝之勢逼迫零陵金旋,只要金旋一降,桂陽獨木難支,我只要兩月便可收兵,難後開始應對徐州,豫州之事。”

劉先聽着李易的話,低頭想了一會,道:“主公,荊州大倉存糧,足夠十萬大軍之用,然而,屬下以爲不可輕動,所以,請主公給先半月時間,可爲大軍籌備一年之糧!”

“好!”

李易聞言大喜,他爲啥要看中劉先人緣好呢,爲的就是讓劉先去給他籌糧食啊,畢竟這種得罪人的事,他捨不得讓郭嘉他們去幹。

如此,李易又向劉先問了一些關於籌糧的細節,確認他不會把手往普通百姓那邊伸,便放下心來,然後轉而談起了另外一件事。

李易從郭嘉那裡要過孔融的信,問道:“諸位誰對孔融有所瞭解,我雖然頗爲看不上此人,卻也不覺得孔融會如此愚鈍,剛剛上任就要故意與我結怨,此事怎麼想都有些蹊蹺,諸位誰能爲我解惑?”

李易先看向郭嘉,郭嘉秦青搖頭,他雖然聰明,但郭嘉太年輕,對孔融了甚少,雖然有些猜測,卻不能保證萬全。

李易又看向荀攸,荀攸雖然不答,卻是面露微笑,李易先是疑惑,隨後明白,荀攸是想把這個機會讓給旁人。

李易本以爲荀攸是想讓給蒯越的,不想蔡瑁卻是忽然說道:“敢問主公,那毛玠,如今何在?”

李易當即答道:“他今次也來了……”

李易話還沒說完,忽然拿起信件,確認了一下之前內容,孔融果然有提到毛玠,

“你是說此事與曹操有關?”

李易的聲音提高了許多,表情也變得嚴肅了許多。

單單一個孔融,就人物能力打分的話,裡覺得他還沒蔡瑁高,可萬一其中要是有了曹操的手筆,那就是兩碼事了。

蔡瑁也只是隨口一說,不想李易反應這麼大,趕忙道:“我只是隨便猜測,做不得數的。”

李易卻是搖頭,他越想越覺得靠譜,不然孔融有病啊,沒事找他麻煩?

而起如今的曹操名聲可是很好的,絕對的忠義之臣,並不想原本歷史上那般跟孔融不對付,所以……

李易看向郭嘉等人,問道:“幾位怎麼看?”

第413章 袁術病了第79章 胡車兒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519章 戰、和、退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67章 保命靈藥第108章 賈詡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590章 虞翻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566章 鄭寶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333章 能躲多遠躲多遠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137章 敢爲朕效死者,唯有李愛卿!第313章 李易的聘禮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673章 戰局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102章 貂蟬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701章 副院長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19章 欲謀大事,必先揚名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565章 周瑜歸心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746章 分紅第638章 陳國劉寵第765章 平原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603章 張苞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596章 途經豫州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589章 打架鬥毆第737章 巡視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122章 六十二連勝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491章 投降,詐降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96章 祖茂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91章 暗度陳倉第592章 爭第417章 程昱的禍水東引第740章 馬超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421章 你不怕遭報應麼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553章 女中王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108章 賈詡第540章 贈劍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