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

自打貂蟬跟了李易之後,一直都是本本分分的,什麼幺蛾子都沒折騰過,最多就是撒個嬌,吃個醋什麼的,但也無傷大雅,從沒見她與誰惡言相向,更沒有在李易這裡說過任何人的是非。

可是上次讓禰衡那廝給噁心了一回後,對貂蟬打擊很大,整個人都有些低落,伏壽每每叫她一起去看望城外百姓,或者是去其他一些需要露面的場合,貂蟬全是一概婉拒,甚至連李易叫她都要推辭,爲的就是不想再給李易招來閒話。

貂蟬如此變化,李易很是覺得心疼,過去府中女子多少都有些嫉妒貂蟬容貌,可現在呢,沒一個那麼想了,反而有些同情貂蟬。

可就是這麼乖巧懂事的人,卻被孔融說是個禍害,甚至還要李易將她處死,這樣李易要是不給孔融點反應,那他就白穿越了,更枉爲男子。

吐出口濁氣,李易看了請戰的衆將一眼,又瞧了瞧那些臉色複雜,甚至是乾脆低頭,也不知是做何想法的大多數文官,李易“嘿”了一聲,緩緩問道:“袁術使者,如今何在?”

郭嘉躬身,小聲道:“被安排去了別院歇息,主公可要傳見?”

“將死之人,見之無趣。”

李易隨口說着,語氣乍一聽輕飄飄的,可在場之人全都是一驚,武將們還好,感覺這纔是他們主公,殺個礙眼之人罷了,沒什麼大不了了,但不少文官卻是臉色變了,全都看着李易,想確認他是不是在開玩笑。

都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李易與孔融只是通了一封信,雖然孔融的確是無禮,但李易要殺孔融的使者,這也實在是不應該。

當然,他們之所以會這麼想,倒不是說他們站孔融的那邊,主要還是他們與李易三觀不同。

李易是將身邊女子當做家人看待的,特別是因爲自己的“博愛”,忍不住不斷的往家裡領人,儘管沒人表示反對,但李易心裡其實挺虛的,而且也難免有點慚愧,相應的,算是一種補償吧,他也就格外不願意看到伏壽與貂蟬等人受到丁點的委屈。

可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卻不那麼想,女子如衣服嘛,特別是小妾,除了個別受寵的,其他估計連衣服都不如,送人,或者是打殺了,都不帶心疼的。

因此在他們看來,孔融的話固然是氣人了些,特別是李易現在風頭正勁,這時候寫這樣的信最是讓人生厭。

但是呢,厭惡歸厭惡,可還是會有人覺得孔融說的是有道理的。

試想李易當初回到南陽後立刻殺了貂蟬,然後再將禰衡厚葬,抱着墓碑又哭又拜,絕對能吸引好大一批文人對他頂禮膜拜,因爲爲了人才連美妾都不要了,這纔是惜才如命,這樣的人也最是被歷代文人推崇。

當然了,李易沒有那麼做,而是要殺袁術使者,這就大條了。

與孔融結下仇怨還是小事,更糟的是對李易名聲的影響。

當即不少人下意識的就想站出來勸阻,可當他們看到李易那有點發黑的臉後,想了想,卻是又將腳收了回去,畢竟大家感情比較淺,鬼知道李易大怒之下會不會牽連無辜,不然也太不值當了。

這時李易又看向龔都與裴元紹,說道:“你二人的確是黃巾出身,做過反賊,比不得旁人的家底清白。”

兩人羞愧低頭,卻聽李易提高聲音,呵斥道:“可那有如何?爾等戰功我可有剋扣?還是說平時有人以此事輕慢爾等?都沒有,我也將爾等當做大丈夫看待,然而卻不料,今日不過一個區區酸儒的幾句瘋話,就讓爾等羞愧如斯,唉,如此心境,倘若是在疆場對決,對方用了激將之法,爾等必死無疑,我將來又如何敢給爾等重任?”

“末將慚愧!”

兩人臉上羞愧之色更濃,甚至都把腦袋貼到地上,有點不敢見人了。

“唉,罷了,起來吧,我有事讓你們去做。”

李易往兩人身上輕踹了一下,兩人有些灰溜溜的爬了起來,只聽李易又道:“龔都,你這就帶人過去,將那一行人給我殺了,不,不要全殺了,選其中身份最低之人留下,我還讓他回去給孔融帶話!”

龔都楞了楞,旋即興奮道:“末將遵命!”

李易不看他,又對裴元紹道:“你去給我隨便尋條瘋狗,捆好了交給那活着的人,就說禰衡已經被我剁碎喂狗了,但狗吃了他,卻瘋了,現在只能把瘋狗送給孔融,是殺瘋狗祭奠禰衡,還是將瘋狗但禰衡養着,全憑他心意。”

衆人聞言,無論文武,全都是心裡發毛,渾身惡寒,沒想到李易手段居然這麼的……這麼的噁心,孔融聽了還不得氣死?

裴元紹臉上的肌肉狠狠抽搐了幾下,他現在也不覺得羞愧了,反而覺得有點過癮,大聲道:“末將領命!”

這時,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李易殺使者已經很過分了,可李易明明沒有把禰衡喂狗,卻故意這麼說,如此對待孔融,擺明要是要跟他結下死仇,而且,此事一旦傳揚出去,定然會有人說李易殘暴不仁。

劉先不顧旁邊傅巽的阻攔,起身疾步道李易旁邊,大聲道:“襄侯,萬萬不可如此啊!”

李易眯着眼睛,臉上沒什麼表情,淡淡問道:“爲何不可?”

劉先急道:“孔融乃天下名士,主公如此羞辱於他,必然會招來詆譭,還望襄侯三思!”

“呵呵……”

李易輕笑一聲,道:“我爲大漢殺了董卓,我爲荊州趕走了袁術,我李某人,自問有功於江山社稷,雖然不敢與開國功勳相比,但比之絳侯卻是不差多少了,可是,孔融這個老匹夫爲大漢做過什麼?”

“他一個無功無德之人,不過藉着巧辯得了些虛名,便不知天高地厚,公然詆譭國家功勳之臣,既然他有如此膽量,我李易又爲何不能羞辱他一番,難道誅殺逆賊的功勳還不比區區虛名?”

“這……”

劉先直接無語,他萬萬沒想到李易張口閉口就是功勳,用自己的功勞來壓孔融,照李易的這種說法,現在天底下壓根沒一個人能跟他比的。

孔融雖然在任上的確有些建樹,但和李易相比,根本算不上什麼功勞,只能說孔融是做了地方官員當做之事。

將劉先沒話說了,李易搖頭道:“我知先生是爲我着想,但我意已決,先生莫要再勸。”

說罷,李易看向一旁,又道:“奉孝……不,惡來,你去取筆墨,爲我與孔融修書一封。”

郭嘉與典韋都是一愣,完全弄不明白李易這是又要整什麼,特別是典韋,瞪大着眼睛,指着自己得鼻子滿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儘管典韋跟隨李易之後就開始讀書寫字,甚至連蔡邕都指點過他,可典韋那水平實在是……完全無從評價。

李易與典韋也不客氣,直言道:“奉孝也是文人,又是智謀之士,讓他與孔融書信,太過看得起孔融了,倒是你,我讓你好好讀書寫字,你卻整日裡偷懶耍滑,到現在字都沒認識多少,不過你這水平倒是與孔融人品相當,與他書信正好般配。”

典韋臉色漲紅,乖乖取筆墨去了,而郭嘉卻是很想笑,其實不止是他,還有些人也想發笑,但這時候真的不敢出聲。

不過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是,郭嘉和荀攸等少數幾人,卻是已經發覺,自家主公此時看似是氣昏了頭,可實質上,雖然生氣,但心裡卻已經冷靜了下來,不然哪有功夫去琢磨讓典韋爲他執筆?

見典韋取了筆墨,李易直接說道:“你就在信中寫,他的良苦用心,我已經領會到了,並且銘記於心,只是我近來聽說孔夫人年輕貌美,仰慕非常,以至於夜不能寐,精神渙散,甚至無心征伐袁術,唉,所以,還希望他能以大局爲重,以江山社稷爲重,忍痛割愛,以全我思念之情,若能得償所願,使我再無牽掛,下次征討袁術,爲國除賊,李某必當身先士卒,不滅袁術,必不收兵!”

典韋拿着筆,呆愣愣的看着李易,腦門全是汗。

李易說的快也就算了,而且還是一溜大白話說的,他怎麼措辭?

更何況還是這麼……這麼露骨的話,他真的不知該從何下筆!。

“噗——咳咳!”

一旁忽然傳來怪聲,緊跟着就是一陣咳嗽,李易撇了眼,卻是蔡瑁實在沒忍住,笑了出來,而且不止蔡瑁,其他人也是同樣忍得辛苦。

李易正要繼續說些什麼,劉先卻再次上前,大概聽了李易的那番話,太過激動吧,這次劉先直接拉住了李易的手臂道,急切道:“襄侯,萬萬不可如此啊!”

劉先感覺腦袋都疼了,李易這麼做完全是在胡來啊,他就不怕被人笑話麼?

李易卻是任由劉先抓着,根本不爲所動。

劉先見狀,還要繼續勸,忽然感覺有些不對,原本那些荊州同僚因爲畏懼李易,不敢勸阻李易也就罷了,可李易的那些老班底,比如郭嘉,徐晃等人,爲何也是不發一言,就這麼幹看着李易行差踏錯?

劉先轉頭往後看去,只見郭嘉在小聲指點着典韋,徐晃已經跟沒事人一樣,站在原地不動,而近來很是被李易所親厚的荀攸則直接避開他的目光,不與他對視。

劉先忽然感覺很……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嘆了一聲便想退下,但手腕卻是一緊,被李易抓住了,劉先不解的看着李易,但李易仿若什麼都沒做一般,繼續說道:“惡來寫好信後,直接叫孔融的人將書信帶回豫州,另外,王璨爲我傳訊與賈詡文聘,告知此事經過,讓他們之後多派哨探關注豫州情況,但兵馬卻不可輕動,若是豫州有異樣,立刻回報襄陽,倘若事情緊急,賈詡可代我決斷。”

“喏!”

王璨起身,正要去書寫公文,又聽李易叫道:“等等,告訴賈詡,潁川方向同樣不可疏忽!”

“喏!”

王璨雖然疑惑,但還是應了一聲,然後書寫去了。

“唉!”

說完這些,李易閉目片刻,幽幽嘆息了一聲,又睜開眼,放下劉翔的手腕,對着四周一禮,道:“今日被老匹夫羞辱,易心中氣憤難平,今日恐怕不能再與諸位盡心,還望諸位勿怪。”

“不敢!”

“不敢……”

“襄侯請便!”

衆人紛紛回禮,劉先也要回禮,但他的手卻是被李易再次抓住,沒等他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呢,卻直接被李易拉着往後堂走去。

李易離開的很突然,是以他雖然拉走了劉先,卻也沒什麼人替劉先擔心,倒是不劉先人緣不行,而是以李易之前的態度,如果是要對劉先不利,肯定剛纔就發飆了,又豈會劉先去後堂?

殿中衆人開始陸續離去,很快,就剩下了了了數人——郭嘉、徐晃、荀攸、蒯越、蔡瑁,以及還在發愁的典韋。

其實徐庶也該在的,不過數日前,徐庶已經被李易派往南陽,調換石韜去了。

幾人互相看看對方,忽然郭嘉笑了一聲,對典韋說道:“惡來啊,你自己先琢磨着,我去看看主公氣消了沒有,哈哈。”

典韋對郭嘉瞪眼,卻感覺肩膀一沉,回頭就見徐晃緊跟着郭嘉而去。

荀攸往典韋的落筆處看了一眼,嘖嘖兩聲,同樣走了。

蒯越笑着對典韋拱了拱手,也走了,最後蔡瑁乾咳一聲,道:“我也過去看看。”

剩下典韋一臉茫然,看衆人這樣子,怎麼好像都不生氣了?

後堂這裡有一個用來喝茶小憩的地方,郭嘉等人進入,剛好瞧見李易正按着劉先坐下,道:“先生勿怪,易非是頑固之人,亦非無禮或是居功自傲之輩,之前先生好意,易心中明白,之所以不聽先生勸阻,是因爲其中原委不便當衆說出,所以還望先生不要放在心上。”

說着李易便退後對劉先行了一禮,劉先趕忙起身,還禮,老實說,剛纔他確實挺心涼的,感覺自己就跟個傻子一樣,別人都不動,就他站出來,當真好生無趣。

可現在在李易這一禮之下,劉先心中鬱結頓時去了大半,正要向李易問問緣由,就見郭嘉等人進來了。

劉先只能先行打住,但旋即就見郭嘉等人之中,除了蔡瑁,其他人臉上居然全帶着幾分喜色,這簡直……

郭嘉走在最前,向劉先點了下頭,然後便對着李易拱手道:“屬下恭喜主公。”

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243章 我要當院長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369章 袁術使者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7章 酒尚溫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19章 欲謀大事,必先揚名第279章 諸葛亮第481章 劉備獻計第251章 大公子來了第475章 我是路過的第518章 壽春 人心惶惶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583章 泥潭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744章 冒犯天子,當誅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725章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455章 陳登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147章 撲倒張文遠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420章 道不同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666章 魯肅出使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108章 賈詡第397章 點將第750章 農商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329章 張昭在徐州?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601章 龐統戰陸遜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592章 爭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479章 誰可爲良配第110章 李儒的苦肉計第402章 鴻門宴與投名狀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396章 毛玠的無奈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650章 地道第343章 安置第362章 火侯第84章 亂世百姓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536章 富春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734章 大義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510章 分兵第281章 放袁術的鴿子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354章 絕非忠義之臣第592章 爭第320章 誰是亂臣賊子第46章 執手相看淚眼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