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

郭嘉等人當即互相看了一眼,然後齊聲道:“我等洗耳恭聽。”

李易笑道:“這軍元券能成爲香餌,前提是要讓下面的士卒們知道,這個香餌最終是會落入他們口中的,如此,他們纔會爲了香餌捨命,所以呢,我決定在之後出兵荊南的時候,若有原揚州降兵立功,就可以酌情增加其每月能兌換的軍元券數目,甚至直接免去所謂的懲罰,今後他所得的軍元券,可以全數兌換。”

郭嘉反應最快,瞬間領悟李易的意思,連連點頭道:“此法甚好,其他士卒見狀,必定眼熱,然後就會爭先立功,如此,軍心可用!”

李易微微搖頭,道:“這還不夠,因爲軍中能立功的將士,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哪怕作戰英勇,但立功的機會就那麼多,所以,有些人付出了,卻沒看到回報,便難免會生出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郭嘉輕聲道:“那主公是要……”

李易笑了笑,道:“我如果告訴將士們,等將來我帥軍攻入揚州,袁術授首,揚州易主,屆時所有將士手中積攢的軍元券將再無限制,可以任由其兌換,呵呵,你覺得將士們知道這個消息後,將來他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郭嘉的眼睛睜的老大,驚喜道:“如此……將來主公要討伐袁術,根本無需動員,城外的四萬降兵,就會主動請命爭當先鋒,甚至,主公若是不出兵揚州,他們還會着急!”

“嘖嘖……”

郭嘉讚歎了幾聲,道:“主公今後與袁術必有一戰,主公佔據大義,這便是三分勝算,荊州與袁術之間仇恨太重,上到官吏,下至百姓,皆恨不得取袁術性命,主公便是得了人和,又是三份勝算,現在主公又以巧妙手段得了這些原本的揚州軍效忠,呵呵,恕嘉直言,有這三點,袁術已經不足爲慮!”

郭嘉一番話說得李易渾身通泰,不過他腦子還是比較冷靜的,儘管高興,但還是很謹慎的向荀攸與蒯越問道:“兩位以爲此法是否可行?”

荀攸躬身行了一禮,笑道:“主公妙計,攸以爲並無半點不妥。”

輪到蒯越的時候,蒯越卻是遲疑了一下,似乎在糾結着什麼,李易見狀,便主動問道:“先生莫非是發現哪裡不妥?”

蒯越趕忙搖頭,道:“不是,主公,越只是在想,這軍元券一開始時,荊州的將士們多半會將此事當做笑話,但將來時間長了,他們怕是要反過來羨慕那些降兵。”

荀攸好奇道:“此話怎講?”

蒯越伸手在袖子裡摸了摸,取出幾個大錢,掂量了掂量,嘩啦啦的一陣響,道:“這些加起來還買不到半斛粟米,然袖中放了這些許,就已經覺得沉重了。”

隨後蒯越又從李易那裡拿過軍元券,道:“可這小小一片,卻能換來一斛糧食,又輕若鴻毛,越自然更加青睞後者。”

蒯越繼續道:“越雖然不在軍中,卻知道戰時給士卒分派軍餉財物,很是麻煩,有時甚至會耽誤行軍,但此事卻又耽誤不得,不然將士們心中會有怨言,所以,越以爲,將來軍餉或許可以全用軍元券來替代,一來便於攜帶,不會耽誤行軍,二則……”

略微遲疑了一下,蒯越說道:“二則萬一戰事艱難,可將士們爲了手中的軍元券能有地方花銷,也只能死戰到底,而且,有軍元券在,還能大大減少逃兵數目,甚至就算是有人不慎戰敗被俘,他們也會想方設法的逃回來。”

李易微微頷首,道:“不錯,說的非常在理。”

李易首先肯定了蒯越的說法,然後道:“其實,我也有此意,只是此事幹系太大,不能貿然行事,萬一出了差錯,很可能會動搖軍心,恰好如今揚州降兵是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此作爲嘗試,若是效果甚好,且其他將士也期望將軍餉換做軍元券,那我們就從善如流,如果將士們不願,我等也不可強求,只將軍元券用在歸降之人身上,諸位覺得這樣可否穩妥?”

蒯越想了想,道:“大善!”

其他兩人也紛紛附和,表示沒意見。

李易微微笑着,心裡卻是高看了蒯越一眼,剛纔他能感覺得到,蒯越心裡有些話沒說,而李易所料不差的話,蒯越之前應該是點有讓軍元券往貨幣方向發展的意思,只是他自己沒想好,或者是覺得這樣太魯莽,所以纔沒開口。

不過蒯良雖然沒開口,但他隱約的態度,卻是給了李易一個提示,讓李易知道,古人沒他想的那麼頑固守舊,就像蒯越打的比方,既然帶着一張紙要比帶着一把銅板方便的多,他幹嘛不選擇紙張?

李易在心中考慮了一會,覺得還是先不要提關於貨幣的事情,就這樣讓軍元券先去探探路,如果將來某一天軍元券被大衆所接受,甚至私下裡開始用軍元券作爲交易,那麼李易可以順水推舟,推出真正的貨幣,如果沒幾個人對軍元券感興趣的話,李易也不打算去費力不討好,反正以他現在的身份,出門都是壓根不帶錢的。

既然幾人對於使用軍元券這一事情的意見達成一致,那麼接下來就是商討細節了。

這些工作主要都是讓郭嘉他們來做,李易更多的只是作爲一個聽衆,只有在說到重點地方的時候,他纔會偶爾插兩句嘴,而且因爲他是穿越者的關係,雖然所言不多,卻往往直指要害,讓三人不時驚歎。

郭嘉加荀攸還有蒯越,這三人的組合可謂是相當豪華,不多時,就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方案。

其中主要是做出了一些規定,比如禁制僞造,禁制折價售賣,以及其他關於軍元券使用的管理辦法,林林總總二十多條,畢竟揚州降兵差不多四萬來人,對這麼大的一個羣體施行一件落實到人的計劃,是相當花費精力的。

李易看了一遍,大概覺得比較全面了,便準備明日召集衆人議事,集思廣益,如果確定這個方案沒問題,馬上就會開始推行。

事情說到這裡,幾人就該散了,但有侍從來報,說蘇飛從南郡歸來,已經入城,正等候李易傳喚。

李易想了想,便決定晚上召開酒宴,讓衆人聚一聚。

這段時間李易開宴會比較多,倒不是他喜歡鋪張浪費了,而是他希望可以通過酒桌上的交流,讓他的小集團,和原本的荊州利益集團儘快的交匯融合,這樣方面他以後的管理,也有利於避免內部矛盾的產生。

至於說要不要讓兩撥勢力互相牽制,制衡,李易暫時還沒考慮,因爲還太早。

待到傍晚時,荊州大小官員齊聚徵南將軍府,因爲徐晃與荊州官員比較生疏的緣故,李易先是給衆人介紹了徐晃,而且他還特意強調了,徐晃是第一個真正追隨他的人,甚至還要在賈詡之前。

李易這麼做是爲了告訴衆人徐晃在他心裡的位置,肯定徐晃的權利,免得有人對突然來到荊州的這個將軍不服。

好在那種情況並沒有發生,畢竟大家都是有涵養的人,而且有了張遼,郭嘉這些年輕人的例子在前,倒也沒有誰會故意輕視徐晃。

黃忠倒是骨子裡比較傲,但他如今已經徹底歸心,而且還被黃敘告知,李易那天爲了迎他,激動之下把門檻給踢斷了都沒察覺到,這還有啥好說的?

哪怕是給李易當牛做馬他老黃忠都認了。

介紹之後,李易便讓徐晃自己與去那些人打交道了,他自己則是叫來蘇飛,想當面看看這人怎麼樣,順便再問點事情。

面對李易的時候,蘇飛頗爲緊張,他是劉表剛剛提拔起來的,但因爲蒯良一通忽悠,襄陽這邊打得熱鬧的時候,蘇飛愣是帶着近萬兵馬蹲在南郡一動不動,劉表雖然拿他無可奈何,但麾下兵將卻是對蘇飛相當有意見,背地裡沒少埋汰他。

偏偏其中實情蘇飛還無法告人,這些天過得很是辛苦,萬一這會李易不認劉表給他封的官,再把他打回原形,蘇飛感覺自己都要沒臉見人了。

好在李易不是過河拆橋的人,與蘇飛說了會話,軍事方面蘇飛說的很有條理,雖然沒多少讓人驚豔之談,但也沒什麼錯處。

李易感覺還算滿意,便問道:“我想知你志向,你之後是想繼續回南郡帶兵,還是留在襄陽,先行磨礪自身?”

面對這麼明顯的問題,蘇飛又不是腦殘,當即拜道:“末將願跟隨主公征戰沙場!”

李易哈哈一笑,道:“很好,你之前是南郡中郎將,今後軍職不便,但暫不帶兵,徐晃將要開始整合襄陽內外兵馬,並且練兵,你也參與其中,待大軍成型之後,我再與你實職可好?”

李易雖然是商量的語氣,但蘇飛可不敢真的商量,直接應道:“末將謹遵主公之令!”

李易點點頭,笑着給他倒上一杯酒,道:“好了,正事就說到這裡,你無需太過拘束。”

“多謝主公。”

蘇飛雙手接過酒盞,就聽李易問道:“我跟你打聽個人,不知你有沒有聽過。”

蘇飛下意識的問道:“不知主公所問乃是何人?”

李易說道:“那人姓甘,名寧,表字興霸,你可曾聽說過?”

蘇飛一臉茫然,皺着眉想了好一會,卻是搖頭道:“末將不知,還望主公恕罪。”

“哎,這何罪之有,你無需如此見外。”

聽到蘇飛不認得甘寧,李易有些失望,他記得蘇飛甘寧有交情,不知向黃祖還是劉表舉薦過甘寧,但甘寧不被重視,這才轉投了東吳,後來蘇飛被東吳抓住,還是甘寧求情,才救下了蘇飛一命。

李易本以爲兩人應該是早早就相識的,奈何蘇飛不知道甘寧,李易很失望,卻也沒辦法,估摸是現在時候可能早了些,而且還有自己這個變數存在,蘇飛和甘寧的交情很可能就沒了。

剛剛李易和蘇飛說話的時候,聲音並沒有壓低,是以不少人也聽到了,不過大多數都不知道甘寧這人,便也沒怎麼太過放在心上,只有蒯越略微思索了一會,然後向李易問道:“敢問主公適才所言之人,可是前任的巴郡郡丞?”

“巴郡郡丞”

李易詫異的看着蒯越,他有點蒙,巴郡郡丞是哪位?

怔了怔,李易才明白過來,滿是不可置信的說道:“先生知道甘寧?難道他在巴郡做官?”

李易臉色有些古怪,對於甘寧在益州那邊當官,想想就有些違和,甚至,李易都懷疑是不是同名同姓的人。

殊不知這時不少人看着李易的時候也是眼神怪怪的,畢竟李易主動打聽甘寧,但連人家在哪都不知道,這怎麼看都有點不正常。

蒯越乾咳一聲,道:“是這樣的主公,屬下前些時日在南郡休養身體,聽到了一件事情,其中就有關於這位甘寧的。”

李易對甘寧的事情很上心,當即道:“你說來與我聽聽。”

蒯越點頭,緩緩說道:“數月之前,益州牧劉焉舊疾復發,突然暴斃,其子劉璋接任益州牧,然後有人慾奪其位,甘寧不知爲何,也參與其中,事敗後逃竄,如今不知歸處,甚至是生是死也無人知曉。”

李易忍不住揉了一下額頭,他咋不知道甘寧還有這樣的光輝歷史呢?

這時,坐在李易另一邊的劉先也輕咳一聲,說道:“啓稟主公,聽了異度之言,先也想起了一些事情,同樣與那甘寧有關。”

不知爲何,李易莫名感覺不太好,但還是期待得看着劉先,儘量保持微笑,道:“先生請講。”

劉先看了李易一眼,這才說道:“那甘寧其實本是南陽郡人,年少之時放浪形骸,行事無所顧忌,一度還糾結了數百遊手好閒人,於鄉鄰之間劫掠,多有惡跡,而此人又極好奢華,每每所得財物,不幾日便會揮霍一空,唉,總之此人名聲很是有些糟糕,可謂當地一害。”

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732章 趙雲第271章 典韋東遊記(上)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41章 徐晃願聽先生趨使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68章 伏壽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624章 謀定第56章 老夫與你有何仇怨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349章 謀士多體弱第673章 戰局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342章 一封書信第706章 臧霸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510章 分兵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482章 不接招第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236章 兩全其美第79章 胡車兒第30章 來自董太師的邀請第99章 三拜第49章 藏刀第181章 此人醫術不在張機之下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33章 董卓問計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27章 張遼,見過主公!第612章 飛仙崖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691章 提前騰地方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119章 站樁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735章 許攸獻毒計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486章 溫水煮青蛙第196章 只爲取爾性命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92章 疑兵之計?第429章 任命第39章 赤誠君子李太白第160章 文某的家在南陽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603章 張苞第21章 董國舅節操何在啊?第746章 分紅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657章 譙縣易主第22章 再遇魏續第455章 陳登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90章 張繡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