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袁術哭了

張遼對紀靈的語氣非常客氣,就態度上來說,也很是誠懇,挑不出半點的毛病,但紀靈顯然不可能給張遼好臉色,不,甚是都不看他,因爲紀靈一直用力拗着腦袋,望着袁術那邊。

其實此時紀靈心裡非常惶恐,他害怕張遼是在詐他,就是等他投降,然後讓亂箭射殺袁術。

要不是心中顧慮着這一點,紀靈早就對着張遼開罵了。

好在,紀靈最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袁術在沒有了箭矢的威脅之後,很快就撲騰到了對岸,岸邊有着不少樹木,這時就算張遼放箭,袁術也有了躲閃的餘地。

袁術全身上下溼漉漉的,在一個士卒的攙扶下,剛剛起身就對着張遼罵道:“張遼,你好生卑鄙,枉爲武人,竟然用如此齷齪手段逼迫勇義,難道就不怕本王日後將你碎屍萬段!”

張遼摸了摸鼻子,其實他也覺得自己挺卑鄙的,換做一年前的自己,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拎刀子跟紀靈幹上一場,像這等威逼的手段,別說用了,壓根都不會想起來。

張遼覺得這都是李易的功勞,李易把他給教導壞了,可即便如此,張遼就是打心裡覺得李易的這種教導挺實用的,雖然有點沒下限,有時候甚至有點丟臉,但死的人少了,何樂不爲?

就像李易平日裡說的,不動手就能解決的問題,卻偏偏要用武力去解決,那種人沒前途。

心裡一邊感慨着李易的教導,張遼一邊大笑道:“袁使君乃我家主公手下敗將,十萬大軍已經盡沒,如今袁使君身邊甲士不足十人,能將張某如何?”

袁術頓時臉色漲紅,他沒想到一個區區張遼都敢公然嘲諷他,這膽子也太大了。

偏偏袁術又羞又氣,一時還找不到話來駁斥張遼。

張遼並不想和袁術扯皮,再加上這地方很亂,張遼也不清楚附近有沒有大股的揚州軍,便拱手道:“袁使君,山林之中多豺狼,前路小心了!”

說罷,張遼叫人帶上紀靈,轉身就走,沒有再去看袁術,對於留在岸邊的那些揚州軍,也遵循承諾,沒有傷害他們。

一直等張遼走遠了,袁術猛的痛呼一聲,吐出一口血,仰面栽倒,身邊幾人立刻就慌亂起來,好在楊弘此時也上了岸,有他在,這才讓衆人稍稍安定。

袁術只是氣急攻心,過了不到半個時辰,便清醒了過來,這時原本留在對面的揚州軍也紛紛過了河,袁術看到身邊圍着的一羣將士,先是鬆了口氣,但馬上就是一股難以言喻的悲傷涌上心頭,情難自已,哭腔道:“勇義啊!”

楊弘聽見袁術的聲音,急忙跪伏到袁術身邊,輕聲勸慰道:“主公莫要太過悲傷,紀將軍雖然被張遼帶走,但看張遼言語,應當不會有性命之憂,而且我等身後短時間也不會再有人追趕,暫時已經安全了。”

袁術聞言,哭聲卻是更大,甚至有了嚎啕之勢,簡直就像個孩子。

這一戰對袁術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十萬大軍沒了,張勳沒了,紀靈沒了,韓浩沒了,走散的閻象,雷薄等人,還有被他安排在城南大營的樂就和韓胤,這些人中有幾個能與他再度相見?

之前自身性命堪憂,張遼追趕的又太急,袁術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這些問題,現在暫時脫險,原本壓抑的種種悲傷一齊涌了上來,袁術的心又不是鐵做的,如何能不悲傷?

見袁術哭已經成了淚人,楊弘鼻子一酸,忍不住潸然淚下,周圍的士卒同樣紛紛垂淚,一時間竟然哭成了一片。

過了好一會,楊弘擦了擦眼角,強打起精神,拉着袁術喊道:“主公,主公!”

然而,袁術不爲所動,無奈,楊弘只能對着袁術大聲叫道:“還望主公振作,如今我軍兵敗,主公若是再做頹廢,我等就真的沒希望了!”

袁術吸了吸鼻子,哽咽道:“還能有什麼希望?袁某被李易一個黃毛小兒玩弄於鼓掌之中,今日之後,恐怕就是天下人眼中的笑柄了。”

楊弘心裡清楚,所謂的被天下人恥笑,其實還是小問題,更嚴重的事情多了去了,不過現在他顧不得那些,袁術被打擊的太狠了,他必須先給袁術建立起信心,讓他振作起來才行。

楊弘懇切道:“主公,且聽弘一言,我軍雖然敗,但細細想來,因爲李易兵馬不多,所以我軍雖敗,但死傷想來有限,如果能及時收攏潰兵,再聚幾萬人馬不是難事,可是,如果主公太過傷感,延誤時機,而且其他將領不知主公情況,不得號令,縱然有心維持兵馬,恐怕也力有不逮啊!”

袁術哭聲收斂,楊弘的話合情合理,的確給了他一個希望。

楊弘見狀,繼續道:“主公!此番襄陽城下,我等雖然有些損傷,可相比之下,荊州又能好到那裡去了?”

袁術不解的看向楊弘,只聽楊弘說道:“之前主公兵馬一路連戰連捷,打破江夏,連勝數陣,殲敵以萬計,且戰場都在荊州,荊州想要恢復,非是旦夕之間就能做到。”

“而主公根基在於揚州,今次雖然揚州丁壯出動甚多,但揚州土地卻未被戰火直接波及,等主公安全回到揚州後,效仿越王勾踐,勵精圖治,休養生息,以揚州人口,無需十年,只要三年時間,便能恢復元氣,屆時重整大軍,以今日之敗爲鑑,主公何愁不能踏平荊州,何愁不能將李易那小兒殺瞭解恨?”

袁術到底是一方雄主,之前情緒失控,哭泣一番就已經讓他宣泄了許多,現在又有了楊弘的提醒,袁術已經漸漸恢復了理智,開始認真思考起現狀來。

楊弘那些話,袁術覺得非常有道理,這次的失敗,不是他自己不夠智謀,也不是揚州軍的將士們不夠英勇,而是李易太過卑鄙,辜負了他的信任。

那麼,只要給他時間,讓他回到揚州重整兵馬,只要他不再這麼單純的上當受騙,袁術有絕對的把握將李易像碾螞蟻一般碾死。

沒錯,袁術現在最想做的就是弄死李易,至於攻略荊州的大業,已經被他放到李易後面去了。

片刻後,袁術深吸一口氣,對着楊弘拜道:“長佑之言,術受益良多,多謝!”

“不敢,只要主公振作,便是我幸事!”

楊弘趕忙還禮,同時心裡還有些怪異,袁術的語氣似乎有些不太對。

袁術說道:“你我即刻上路,往宜城方向退走,那裡有陳紀的四千兵馬,雖然不多,但足以保全我等性命,然後再讓陳紀安排人手着急散亂兵馬,可事倍功半!”

“至於李易那邊,這無恥之徒太過狡詐,張遼退兵很可能是因爲不能渡河追擊,故意讓我等馬虎大意,然後暗中迂迴,在前方阻攔我等。”

楊弘心中一震,這點他沒有想到,心中不由一陣後怕,趕忙連連點頭。

袁術繼續道:“張遼既然讓勇義活命,可見短時間內絕無性命之憂,你當爲我思考辦法,如何能將紀靈贖回,縱然是受些委屈也無妨,當然,除去紀靈,若有其他人落在李易手中,一樣要救!”

“最後……”

袁術長嘆了一聲,道:“我準備上書天子,向天子請罪,自去楚王之號。”

楊弘忽的擡起頭來,睜大眼睛,訝然道:“這是爲何?”

楊弘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袁術稱王這才幾天,結果吃了一次敗仗,就要把王號摘掉,這豈不成了兒戲?

看着袁弘的表情,袁術滿臉苦笑,作爲當事人,丟不丟人他自己最清楚不錯了。

不過,袁術的想法很堅定,爲楊弘解釋道:“之前稱王時,世人皆畏懼我袁家之名,縱然大軍出動,他們哪怕是明知揚州空虛,也不敢有絲毫動作,可今次大敗,而且還是敗在了李易這個黃毛小兒之手,世人心中作何感想?定然認爲術不過如此,名不副實。”

“李易雖然陰險狡詐,但據我所料,他多半不會繼續進兵揚州,畢竟李易兵力有限,是而且以李易和劉表的關係,根本不敢對外征戰,之後多半會收斂爪牙,先行與劉表爭奪荊州。”

“李易若是不動,朝廷必定督促其他地方出兵,那些地方之前不敢動作,可現在會如何選擇,實在難以預料,術雖然並不畏懼,但有此麻煩,揚州將再無時間休養生息,久戰必亡,所以,術左思右想,爲了能有時間恢復元氣,向朝廷請罪又如何?”

楊弘這時終於明白了袁術的苦心,暗暗感慨,能果斷作出這般取捨,不愧是自家主公,不過他心中還有顧慮,問道:“縱然主公上表請罪,朝廷就會放棄派遣兵馬攻打揚州了麼?”

袁術臉色沉了一下,道:“呂布與李易交厚,之前還未覺得,現在想想,呂布進入兗州之事甚是詭異,多半動機不純,如此曹操短時間內難有動作,剩下就是徐州和豫州,豫州州牧之位可能會有變動,暫且不談,徐州陶謙有很大可能會出兵,但徐州並無能征善戰之人,只要我等固守一段時間,讓陶謙討不得便宜,再加上又有李易勝仗在先,朝廷爲了保全臉面,想來應該會應允我的請罪。”

說道這裡,袁術不屑的哼了一聲,道:“如今的朝廷,只要能全了臉面,其他都已經顧不得了。”

楊弘想了想,一時間也沒什麼好補充的,便道:“主公英明!”

換做往常,聽到這般稱讚,袁術都是面露笑容,可今日,卻是笑不出來,輕嘆了一聲,拍了拍楊弘肩膀,道:“走吧,繼續趕路,希望能遇到我軍將領。”

當即,袁術一行人就開始往宜城方向走去,這次袁術運氣不壞,只在山野中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就遇到了大路,沿着大路繼續往前走,並沒有李易的追兵出現,倒是遇到了一些潰兵,都被袁術聚攏了起來,只是人數不多,總共也就五百來人。

從這些潰兵口中,袁術得知,大營被破之後,李易的一支兵馬就沿着大路疾追不止,所以,揚州軍裡面只有他們這些跑的快的逃離了,其餘大部分兵馬都被隔斷在了後面,如果能找到帶兵將領,聚集一些人馬還能衝一衝,至於那些被打散的尋常士卒,恐怕是很難回來了。

這個消息讓袁術心裡沉甸甸的,他原本還指望能收攏幾萬潰兵呢,現在看來,恐怕難了。

袁術帶着人磕磕絆絆的走了大半天,忽見前方有一對兵馬奔來,袁術先是戒備,但很快就是大喜,原來來人正是他麾下將領陳蘭,之前袁術還以爲陳蘭戰死,不料卻是在這裡見到了他,真的是萬分歡喜。

陳蘭見到袁術,激動得熱淚盈眶,先是請罪,說沒能守護袁術云云,袁術自然不會怪他,反而安慰了陳蘭許久,然後便問陳蘭可知其他人的情況,不料陳蘭臉上忽的浮現悲憤之色,咬牙切齒的說道:“主公,那些黃巾賊果然賊子,末將脫身後,便就近去了黎陽,讓他們帶兵來援,不料他們得知我軍吃了敗仗,便生出異心,想要拿了末將向李易邀功,末將雖然僥倖逃脫,但可憐那些跟隨末將的將士,逃過了昨夜的廝殺,卻被這些賊子害了性命!”

袁術黑着臉,想了一會,疑惑道:“你說的可是前些日子投來的豫州黃巾。”

陳蘭怒道:“就是這三個吃裡扒外的狗賊!”

袁術恍然,他這時才確認陳蘭罵得是誰。

豫州的黃巾頭領,何曼、何儀以及黃邵,早先想要投奔袁術,袁術因爲要出兵荊州,正在招兵買馬,對於這些自己送上門的人自然不會拒絕,當即就把他們收下了,也很大方的給他們封了官職,起初雙方都很滿意。

可是,袁術是誰啊,四世三公的袁家人,何曼他們雖然被袁術給封了官,可在袁術心裡,這些人還是賊,並不會換身皮就高看他們一眼,因此,有袁術帶頭,張勳紀靈等人也是有樣學樣,何曼他們雖然都編入了揚州軍,但根本算不上揚州軍的自己人,以至於在出兵荊州的時候,更是奪了何曼等人的兵權。

特別是攻打黎陽時,因爲黃忠抵抗太過激烈,揚州軍損失慘重,張勳便讓那些原本的黃巾軍拿命去填,反正死了不心疼,等到城池快破了,卻又讓他們撤了下來,讓樂就上去撿了便宜。

這些事情袁術全都清楚,甚至知道何曼他們敢怒不敢言,但袁術並沒有當回事,他不認爲何曼有膽量反他,奈何戰局變化的太快,他這邊一敗,何曼等人立馬就調轉矛頭。

袁術嘆了口氣,他雖然有些生氣,但並沒有罵何曼他們,反而自責道:“此事根源在我,罷了,我們不走黎陽就是,想來以他們那點人馬,是不敢出城爲難的。”

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513章 瞞天過海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616章 郭圖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20章 見過牛將軍第550章 請襄侯出兵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476章 救命之恩當涌泉相報第732章 趙雲第685章 李進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172章 將軍,我們中計了!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8章 胸有大志,亂世人心第677章 關雲長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180章 只願天下處處有良醫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570章 鐵杵砸門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62章 差點就被感動了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639章 陳到第649章 捨己爲人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482章 不接招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170章 千萬不可小看古人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50章 高順的餿主意第502章 陳登到來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239章 牽機藥第556章 攻城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372章 曹操膽子小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429章 任命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308章 典韋入徐州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746章 分紅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359章 爲呂布謀兗州第468章 軍令狀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603章 張苞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