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

典韋聽到叫喊,雖然不知原因爲何,但他反應倒也迅速,果斷低頭打馬往回跑,剛跑出十多步,就見揚州軍的營門大開,韓胤帶着兩三百號人衝出,吶喊着向着李易這邊殺了過來。

李易瞧着這一幕,着實有些意外,特別是韓胤這個文人打頭,雖然氣勢洶洶,但人數稀少,根本不成陣列,甚至其中還夾雜着不少的傷者,與其說是衝殺,更不如說是求死。

典韋的馬快,很快回到李易這邊,當即郭嘉點出五百人交於典韋,讓他衝殺回去,同時又派出千人從兩翼合圍,防止其中有人逃脫。

郭嘉安排的很妥當,又有典韋如此猛將帶頭,韓胤這個文人的組織起來的衝鋒,幾乎一個照面便被典韋撕碎,又過了沒多久,韓胤便被士卒生擒,那些隨他出來的士卒也死傷殆盡。

親衛將韓胤押到了李易面前,李易臉上並無得勝的喜悅,反而有些失落,他看着韓胤問道:“樂就既然已經亡於典韋之手,你又何苦如此?”

韓胤用力掙扎了一下,李易見狀,擡手讓親衛將他鬆開,韓胤起身,先整理好了衣冠,然後冷笑一聲對着李易反問道:“襄侯難道不知?”

剛剛說罷,韓胤便作恍然狀,語氣嘲諷的道:“也是了,觀襄侯行事,定然不知忠義爲何物,又如何能明白我等忠心!”

“大膽!”

徐盛和李易的一干親衛見狀,當即就要拔刀,想打殺了韓胤,但李易並沒有生氣,搖搖頭,示意他們安靜,然後問道:“袁術謀逆稱王難道就算忠義?”

韓胤哈哈大笑,道:“當今天子無能,號令不出長安,不能使天下安定,自當由有德者取而代之!”

李易嘆息一聲,他本來還想問韓胤是不是願意歸降於他的,可瞧着韓胤的態度,李易知道沒戲了,那句廢話也就沒問,沉吟片刻後,問道:“你可還有什麼心願未了?”

韓胤身形一顫,眼中閃過一絲恐慌,但很快又鎮定下來道:“襄侯要殺韓某?”

李易點頭,其實按道理來說,他應該將韓胤押去長安比較合適,但考慮到之前李易與袁術交往太深,鬼知道到時候韓胤會說出些什麼來,李易決定還是直接殺了他比較好。

韓胤深吸一口氣,拱手道:“那就請襄侯將……韓某送歸揚州罷!”

“可。”

李易應了,便讓人將韓胤帶了下去,不過並不是現在就將韓胤殺了,李易的打算是進入襄陽後,於鬧市中將韓胤斬首示衆,算是給他自己增添一些威名。

樂就戰死,韓胤被擒,之後的事情就很簡單了,李易讓徐盛去接手營中士卒歸降之事,過程還算是順利,主要是因爲李易的名聲不錯,世人都道他仁義,且善待百姓,所以揚州軍的降卒並不擔心李易收繳兵器後會翻臉給他們來個大屠殺什麼的。

此外,李易特意交代徐盛,讓他優先接納揚州軍中的傷員,不管傷勢輕重,直接就在大營門前當場救治。

這一步安排效果非常好,那些揚州軍的士卒見狀,心中甚是還對李易又了好感,畢竟李易連傷員都願意給予救治,又豈會虐待他們這些健全的勞力?

納降之事進行順利,也代表着這一戰幾本不會再有變數,李易軍中上下全都頗爲歡喜,唯獨李易臉上卻不見笑意,郭嘉見狀,問道:“主公爲何憂心?”

李易嘆道:“張勳戰死也就罷了,可樂就、韓胤兩人,我原本以爲縱然不能盡數招攬,但韓胤應當沒有問題,豈料他也是寧死不降,唉,若人人都是如這般,將來道路何其艱難啊。”

李易說的是他的心裡話,這一戰獲勝,李易覺得自己怎麼也能收服一兩個有名號的人才,可結果呢,硬骨頭的不降也就算了,但明顯不像是狠人的韓胤也是選擇毅然赴死,這實在是出乎李易預料。

郭嘉聞言失笑道:“主公多慮了,韓胤不願歸降,除去心念袁家之外,其父母妻子皆在揚州,他如何敢降?而且樂就戰死,雖然是助紂爲虐,但單單對袁術來說,足以見其忠義,有樂就在前,韓胤若降,世人必會輕視與他,將來縱然活着,大抵也是了無生趣,所以,諸多考慮之下,韓胤選擇赴死就在情理之中了。”

頓了頓,郭嘉又道:“主公雖然出身不比袁家子弟,之前因爲誅殺董卓,世人皆敬主公之名,卻無畏懼之心,但今次戰後,主公之名將再次響徹四海,無人再敢小覷半分,相應的,諸多有才能卻不得重中之人,尤其是寒門中人,也會認真考慮是否選擇主公投效,嘉斷言,自今日起,至攻略荊南,必有賢才來投。”

李易只是略微有些唏噓罷了,聽了郭嘉這般說法,心中包袱當即放下,笑道:“好,這話我記住了,若是沒有賢才,你便負責與我綁人去。”

兩人正說笑間,打不遠處奔來一行騎士,遠遠的就開始向李易這邊招手,等走近了,李易一瞧,卻是蔡瑁,臉上當即浮現笑容向前迎去,只是讓李易意外的是,蔡瑁還隔着兩丈多遠便直接下馬向他拜道:“蔡瑁,見過主公。”

李易動作一頓,旋即臉上笑容更盛,上前將蔡瑁攙扶起來,大笑道:“許久未見兄長,兄長今日辛苦了。”

李易是沒想到蔡瑁這麼幹脆,一見面直接叫上了主公,原本李易還以爲讓蔡瑁幫他做事容易,但全身心奉先給他有點困難,可現在看來,情形卻是比他想的要好的多。

蔡瑁起身,也露出笑容,道:“主公以少勝多,一戰盡滅袁術十萬大軍,不出數日,必將震驚天下,相比主公,瑁所爲之事,實在是微不足道。”

寒暄了兩句,李易拉着蔡瑁往邊上走了幾步,低聲問道:“劉使君的事情可已經妥當了?”

蔡瑁面露羞愧之色,李易見狀,心裡一咯噔,還以爲壞事了,卻聽蔡瑁說道:“襄陽城中兵將近半數已被我與子柔以主公之,名震懾,其餘兵將,原本還有異動,但聽得城外動靜,知道主公大勝袁術,已讓心向主公,或是歸於原位安靜等待主公入城,或是找某請戰出城,但因爲主公有交代,暫時自然他們在城中準備。”

李易邊聽邊點頭,蔡瑁給他的感覺跟過去有點不一樣,具體哪裡不一樣說不太清楚,反正蔡瑁的話讓他聽着格外的舒坦,不像過去那般含糊,拖泥帶水的讓人着急與不喜。

蔡瑁臉上多了幾分哀傷之色,道:“至於劉使君那邊,我讓人斬殺了幾個忠於劉使君的武官之後,便命人圍了州牧府,與其中守衛交鋒幾次,攻了進去,府內守衛已經剿滅大半,只剩下內宅,還未攻破。”

李易古怪的看了蔡瑁一眼,問道:“內宅未破,這是爲何?”

李易去過劉表府邸多次,劉表爲了表示親近,也讓他進過內宅,那裡根本無險可守,沒道理蔡瑁打穿了外圍,卻偏偏拿不下內宅。

蔡瑁忽然對着李易拜下,低頭道:“雖然內宅瞬息可下,但瑁畢竟與劉使君相處日久,今日之事雖然佔據大義,但私心有虧,我實在不忍心下令,所以只是將其圍困,唉,瑁有負主公厚望,還請主公降罪!”

李易眨了眨眼睛,怎麼說呢,蔡瑁此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模棱兩可的態度,明顯是想兩邊討好,要不是蔡玉直接跑去南陽,斷了他的後路,蔡瑁很難完全投到這一邊。

由此可見,蔡瑁的操守只能說是馬馬虎虎,那麼,爲了討他這個新主子的歡心,應該是二話不說就賣了劉表纔對,是以李易根本沒想到,蔡瑁將劉表逼到絕境,臨門一腳的時候竟然打住了。

雖然說劉表已經成爲甕中之鱉,蔡瑁這麼做對李易的大局不會有影響,但終究是不美,換個小氣點的人,很可能就會覺得蔡瑁是辦事不利,或者故意留着劉表給他找麻煩。

不過李易沒那麼想,他感覺自己之前可能是看錯蔡瑁了,蔡瑁並不是面對利益就毫無底線的那種人。

於是,李易心中不但沒有因爲蔡瑁沒能圓滿完成任務而不滿,反而更加高看了蔡瑁一眼,開始琢磨將來是否要讓蔡瑁承擔一些重任。

李易將蔡瑁扶了起來,寬慰道:“此戰劉使君雖然接連敗績,但過錯並不在其本身,而且劉使君在民治上也多有功勞,所以兄長此舉並無不妥,也罷,暫且就如此,等我入城後,我當親去拜見。”

蔡瑁一聽李易語氣,頓時明白,李易對他的作爲並沒有不高興,反而很滿意,心中不由歡喜,忍不住偷偷往邊上撇了一眼自己的福星,正默默杵在一邊,存在感很低的荀攸。

李易這邊並沒有人察覺到蔡瑁的眼神,不過郭嘉卻是直接注意到了荀攸這個人,倒不是荀攸身上有什麼特殊的光環,而是荀攸本身太過淡然,蔡瑁說了這麼多話,他的表情都沒改變分毫,這根本不像是個普通文士應該有的表現。

下意識的感覺這人可能不一般,於是郭嘉便上前問道:“不知這位兄臺貴姓?”

荀攸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欠身道:“某隻是以閒散之人,姓名不足掛齒,暫時寄居蔡軍師府上,聽聞李襄侯在此,所以跟隨前來瞻仰一番,若有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郭嘉挑了挑眉,品着對方話裡的意思,還有說話時候的神色,越發感覺面前人不簡單。

蔡瑁也聽見了他們兩人的對話,猛的一拍額頭,好像敢想起了什麼,指着荀攸說道:“主公,今夜城中事情這般順利,其實是多虧公達幫助謀劃。”

蔡瑁還是比較有良心的,荀攸給他出了妙計,讓他在李易這邊得名得利還騙好感,他自然也要予以回報,於是,今夜的事情荀攸雖然沒有參與,但蔡瑁嘴的皮子一翻就將他拉了進來,算是白白給了荀攸一份功勞,這樣如果李易啓用荀攸的話,即便不考慮他的才華,也不至於給他一個排不上號的職位。

蔡瑁說罷,就將荀攸拉到了李易面前,荀攸向李易行禮,道:“見過襄侯。”

可是,荀攸行禮過後,等了好一會,都不見李易讓他起身,更別說還禮了,荀攸心中疑惑,擡頭望去,卻見李易一手輕輕點着額頭,做冥思苦想狀,口中似乎還在喃喃着什麼,叫人感覺好生奇怪。

衆人都是納悶,即便是郭嘉與荀攸皆爲智謀出衆之輩,也想不明白李易這是怎麼了。

蔡瑁作爲引薦人,擔心出了什麼差錯,正想小聲問一問,不料李易忽然用力拍了一下手掌,就見他眼冒精光,臉上滿是驚喜之色,伸手指向荀攸,但感覺這樣有些無禮,馬上又將手收回,一連深吸了好幾口氣,這才拱手輕聲問道:“敢問先生名號可是荀攸,表字公達?”

荀攸眨了一下眼睛,目中閃過一絲疑惑,躬身道:“不才正是荀攸,襄侯難道聽說過在下?”

荀攸很是奇怪,李易在洛陽活動的時候,他還在吃牢飯,兩人根本就沒交集,而且他雖然有些才名,但名氣不算頂尖,只比尋常世家子弟好上一些,至於荀家的招牌人物,那是荀彧,而不是他,所以,荀攸覺得李易就算聽說過他,也不應當如此歡喜纔是。

“哈哈哈,真的是先生,真是先生,天佑李某人啊!”

李易有些失態,大笑了三聲,這纔想起來,對着荀攸一揖到底,道:“李易見過先生,適才心中太過歡喜,言語無狀,還望先生勿怪。”

“不敢,不敢……”

荀攸連連擺手,然後趕忙還禮,他現在有點暈乎了。

爲了能夠順利加入李易的陣容,荀攸可是進行了好大一番準備,可如今還沒等他將那些準備練出來,李易直接就對他行大禮了,這讓荀攸懷疑自己是不是白忙乎了一場,還是說李易早已經看破一切。

李易起身,雖然動作上沒有再表露出什麼不恰當的地方,但臉上的喜色卻是怎麼都掩飾不住。

荀攸!

這可是荀攸啊!

曹操麾下謀士衆多,比如郭嘉、荀彧、戲志才、程昱以及賈詡等等,各個都是驚才絕豔之輩,然而,是誰在這套超豪華的陣容中脫穎而出,成爲曹操的主謀?

正是荀攸!

第746章 分紅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555章 做你姐夫好不好第535章 斷貢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88章 心機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549章 不請自來周公瑾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635章 劉繇第536章 富春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91章 暗度陳倉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114章 夜見徐晃第505章 以死明志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362章 火侯第401章 殺機第103章 閨蜜是用來插刀的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688章 亂世埋沒英雄第447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371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701章 副院長第10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746章 分紅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563章 傷員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83章 大罵張繡第740章 馬超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25章 虎牢關下呂布重傷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證清白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738章 張揚第221章 請州牧速速殺之第331章 欺負你又怎樣?第714章 約戰顏良第560章 殉葬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750章 農商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673章 戰局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189章 典韋步戰天下第一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613章 修仙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廢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278章 典韋的忽悠第740章 馬超第553章 女中王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519章 戰、和、退第68章 伏壽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756章 西路軍,李傕!第434章 甘寧的消息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310章 請留步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