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龐德公獻寶

聽了李易的宣言,廣場中再次發出了一陣更大聲的議論。

天下有着許多的書院,有名望的人,沒事也喜歡開書院,不管是對名聲,還是對民風教化,都有好處。

比如劉表,他剛在荊州站穩,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建書院。

可是,那些書院都是做學問的,講的基本都是儒家學說,像李易這種什麼都教的,可以說是天下頭一號,自然是打破了衆人的心中的常規。

也虧得李易之前鋪墊做的足,另外將忠義軍拉出來鎮場子,不然此時說不得真會有人跳出來給他拆臺。

當然,沒人明着拆臺,私下裡肯定會有人對李易報以敵視,但李易不在意,他要做的是兼容幷包,像那些腦子已經生鏽的人白給他打工他也不要。

就在衆人正討論的熱切,李易轉身,緩步向着書院的正廳方向走去,在正廳門口,有着四根丈餘高的石柱,皆被被紅綢遮擋,李易走到第一根石柱旁,回頭大聲說道:“李某開設書院,乃是爲國爲民,並非私利,所以,爲了將來學子不忘初心,易在這裡留了四句話,希望後來者可以銘記在心,用以自勉!”

說罷,李易伸手一拉,紅綢飄落,石柱上一行行金燦燦的大字出現在衆人眼前,與此同時,不遠處一羣從七八歲,到十幾歲的幾百個少年人,在諸葛亮的打頭帶領下,齊聲亮開嗓子喊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孩童或少年們的嗓音乾淨且清脆,在這上午的時候,映襯着明媚的光線,更是帶上了幾分空靈的意味,讓人不知不覺的就沉吟其中。

這些書院的學生一連誦讀了三遍,方纔停歇,而那些世家之人,在短暫的沉默後,就彷彿不約而同一般,齊齊喝了一聲:“好!”

衆人的這聲喝彩絕對是出自真心,縱然是之前對李易有些意見的古板之人也不例外。

沒辦法,這幾句話的境界實在是太高了,但凡是有點良心的人聽了都會觸動,這些世家之人又如何能例外?

而且,他們拜服之餘,也是異常震驚,面前的李襄侯到底是有着怎樣的胸懷抱負?

之前李易的那些發言,有人信,也有人不信,覺得李易明顯是在給他自己的野心做鋪墊,但現在,即便是遠近本最爲質疑李易的人,心中想法也不由得悄然發生了轉變。

李易或許真是一個心憂天下的人,否則,如何能說出這等大氣磅礴之語?

李易站在石柱中央,聽着周遭的私語之聲,心中知道,有着“橫渠四句”兜底,今日事情算是成了。

其實李易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橫渠四句”被他翻來覆去的拿來忽悠人,自己都記不清用了多少次,不是李易沒節操,實在是這四句話的殺傷力太大,效果太好,就跟神兵利器一般,每次祭出必有奇效,如今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這四句話的下面,成爲了他的……咳咳。

而且,今日也是李易頭一次將着這麼多人的面說出“橫渠四句”,想來假以時日,這幾句話必然會傳遍天下,而他李易之名,也會更上層樓!

李易很淡定,一直等周遭的議論之聲漸漸停歇,這才擡眼望去,臉上露出一種比較親和的笑容,伸手往廳中一指,道:“今日書院開山門,勞煩諸位見證,易不勝感激,於是略備薄酒,還望諸位莫要嫌棄。”

李易說罷,躬身請衆人入內,那些世家之人慌忙還禮,這次要比第一次互相見禮的時候真誠了許多,腰背也彎得更低。

曾經那個殺了董卓,有功於國家的李襄侯雖然能夠讓人或敬或畏,但現在李易表現出的大胸懷,大抱負,更讓他們自慚形穢,甚至不敢與李易並列。

李易起身,微微一笑,便邁步往廳中走去,衆賓客略微停頓後,這纔跟上。

作爲觀衆目睹李易表演的文聘卻是站在原地不動,自顧自的出神,直到黃敘推了推他,文聘這才緩過神來,下意識的脫口道:“今日過後,襄侯,大事成矣!”

黃敘先是一怔,隨即露出笑容,道:“將軍,請!”

進入大廳後,氣氛就比較輕鬆了,李易沒有再主動談那些太過高大上的話題,他知道,有些事情適當講一講,可以提升逼格,鼓舞士氣,但如果一直都掛嘴上,莫說別人壓力太大,就連他自己恐怕都會受不了。

所以,李易之後多是與人推杯換盞,說些風土人情,還有民風趣聞,鮮少談到正事,偶有涉及,也是別人問起的。

畢竟如今荊州的形勢那麼糟糕,這麼多人的飲宴,想要避開這個問題,實在是不現實。

於是,李易便找機會做了統一的解釋,直言因爲與劉表有些誤會,在誤會解除之前,南陽如果出兵,李易不會放心讓劉表站在他背後,相應的,一旦開戰,劉表首先也會選擇拿南陽兵馬來消耗。

總之,現在出兵結果多半糟糕,難有勝算。

不過,爲了安撫人心,李易也有透露,他正在與劉表商談,只要商談妥當,南陽兵馬很可能就會有所動作。

李易的回答雖然有些含糊,但也算是給了一個交代,再加上現在世人基本都認爲劉表派人刺殺過李易,所以,李易心有猶豫情有可原,之後也就沒人繼續就這個問題繼續深究了。

酒宴過半,李易回到上首坐下,陸續有人單獨來向李易敬酒,當然,敬酒是其次,重要的是藉着敬酒的時候表示一些態度,比如表態將來會堅定支持李易的工作如何如何之類的話,亦或者直接一點,表示爲學院慶賀,給李易送上點糧食,生鐵什麼的……

來幹這些事的都是受邀賓客,至於李易的自己人,卻是沒人瞎折騰,但在衆人進行的差不多了後,卻見龐季捧着一個匣子走到李易面前,輕聲道:“主公。”

“子尚啊,你怎地也來給我送禮?”

李易笑呵呵的打趣着,但眉頭卻是皺了一下,眼眸深處也有着一絲遺憾,今次書院開門,他的副院長除了蔡邕與黃承彥之外,原本李易還準備了一個副院的位置,那就是龐德公。

可是龐德公這人實在是太難請了,劉表早先就被拒了三次,此事人盡皆知,以至於李易雖然心裡癢癢,都不敢貿然登門。

後來李易找黃承彥,讓他幫忙,但黃承彥卻自謙的表示,他自己這個隱士其實是沽名釣譽,而人家龐德公學究天人,奈何本身並無半點仕途自心,李易花點精力,或許可與其爲友,但想讓龐德公爲臣……難!

於是,李易便知道了,龐德公跟陶淵明是兩種人,後者你給足他臉面,讓他瀟灑了,就能哄得他屁顛屁顛的給你做事,但龐德公是真隱士,無慾無求,這就很難下手了。

但李易多少還是不甘心,於是前些天便少有的親筆寫了一封信,讓龐季將信給龐德公帶去。

爲了能吸引龐德公注意,李易在信中講了自己的許多看法,觀點,爆了許多可以讓人刮目相看的乾貨,同時姿態也放得很低,希望可以以此打動龐德公來做他的副院長,但最後結果卻是……龐德公依舊沒來。

龐季爲此還專門向李易請罪,李易倒沒小心眼怪他,只是心中鬱悶卻是難免。

所以,看到龐季向自己送禮,李易還以爲他是想賠罪什麼的,李易有點不樂意,他真沒小心眼啊,龐季這麼幹豈不是叫人誤會?

龐季見李易貌似有點鬱悶,趕忙解釋道:“啓稟主公,此物不是季所準備,而是叔父命人送來,爲主公書院賀禮。”

“哦?”

李易表情微微變化,既然是龐德公送來的,之前那點不快也就散去,轉爲期待,連忙道:“快快與我一觀。”

“喏!”

龐季應了一聲,將盒子放到李易面前,見狀賈詡他們幾個也湊了過來,對於龐德公會送給李易的東西很是好奇。

龐季打開盒子,上面一疊皮卷,龐季將其捧起,交給李易,說道:“叔父早年遊歷天下時,喜好山水,每到一處,便有記載,叔父得知主公乃英明之主,能保百姓安康,便將以往圖冊彙總,包含荊州,揚州,豫州三地地形圖,以及其他州郡部分,今日一併交於襄侯,希望能爲主公大業助力。”

李易聞言,心中大爲激動,甚至都沒來得及迴應龐季,直接拿起了最上面的一張圖畫,一看正是江夏的山河地形圖,其中河流山脈輪廓,皆有標註,雖然遠遠比不得後世地圖的精細準確,但就當下來說,卻是比李易見過的大多數地圖都要優上幾分。

古代打仗,因爲信息與地域侷限,稍微偏遠的地方,行軍往往都要憑藉斥候開路,悶着頭貿然往前走,很容易中埋伏,甚至是帶着大隊人馬走錯路,這種事情聽着可笑,但歷史上真有不少類似情況發生。

而如今得了龐德公送來的地形圖,可以說,在三州之內,李易的兵馬在行軍方面將會有很大的便利,不要小看這點方便,要知道兵貴神速,能夠比敵人快上一兩個時辰,或許就足夠決定戰事成敗了。

李易又忍不往下翻看幾張,然後纔回過神來,看着龐季感慨道:“龐公如此厚禮,易歡喜之至,唉,子尚,你說說,龐公真的不能來南陽麼,李某可保證,除去教書育人之外,絕不強迫龐公做半點違背心意之事。”

李易旁邊幾人,也紛紛看着龐季,大家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龐德公送來的地圖的珍貴,但地圖是死物,再珍貴又如何能與龐德公這個大活人相比?

被衆人目光灼灼的看着,龐季壓力很大,低頭苦笑道:“主公請看,匣中還有一物。”

只見龐季從匣中取出一卷竹簡,道:“叔父有言,其一生有兩件得意之事,其一便是這些地形圖,只是這些雖然對主公有所幫助,但只能相助於一時。”

李易眼睛一亮,問道:“龐公太過謙虛了,不知那另一是……”

龐季展開竹簡,道:“叔父之前時光,除去遊歷之外,多數便是在鑽研“易經”,今日爲主公所獻乃是易經總綱,另有全書三冊,以及叔父近三十年研讀註解,共三十餘篇,已爲主公送入城中。”

頓了頓,龐季語氣稍微有些變化,道:“叔父請季轉告主公,易經之道,便是叔父傾盡心血,也不敢說能窺其一斑,叔父將其心血註解贈與襄侯,還望主公擇取可信之人授之,如能精研,天雷地火,風雨變幻,日月輪轉,皆可爲主公所用……”

龐季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有些虛,他其實說謊了,在收到李易的邀請之後,龐德公直接就來了宛城,甚至剛剛李易那一番表現,龐德公就在人羣中親眼目睹。

然後龐德公招來龐季,說了他對李易的評價,非常高,龐季非常高興,他覺得有龐德公在,他的腰板也就硬了,可龐季沒想到的是,龐德公將李易誇了一頓之後,卻是將木匣給他,讓龐季交給李易,至於他自己,卻表示要去雲遊天下,讓龐季在李易這裡好好做事,不要掛念,然後飄然離去……

當時龐季都凌亂了,他不能理解龐德公爲什麼會這樣,卻也不敢違背,只能按照龐德公的吩咐將東西送給李易,只是交代完龐德公的話後,龐季自己覺得,龐德公送的確實都是“珍寶”,只是那第二件禮物說的好像有點過了,李易會不會覺得他是在胡亂吹噓?

龐季還在不安,根本沒注意到李易在聽到他說什麼風火雷電後就下意識的將那捲竹簡給抓緊了,彷彿是怕誰會來搶走一般,直到察覺自己反應過了,李易這才鬆開手,然後拿着竹簡細細打量起來。

這卷竹簡是易經總綱,其中每一個條目後面,都有類似小標題的存在,然後又補充標註具體註解在哪一卷中。

片刻後,李易小心的合上竹簡,他算是知道,諸葛亮的本事是跟誰學的了。

李易將竹簡放回匣中,心中有歡喜欣慰,卻也有遺憾。

因爲李易知道,龐德公將這些東西送出來,自然就表示着,徹底沒有讓他出仕的可能了。

李易正唏噓着,忽見龐季面色緊張,不禁搖頭笑了笑,然後一臉認真的對他說道:“龐公所贈之物,萬金不換,還請子尚待我轉告龐公,龐家不負李易,李易亦不負龐家!”

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724章 爲了青州百姓第658章 又得一員猛將第217章 黃承彥第563章 傷員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509章 揚州情況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63章 伏家大門不可入第615章 交代後事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677章 關雲長第219章 使君啊!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75章 遷都之始第281章 放袁術的鴿子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712章 袁譚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245章 書院第75章 遷都之始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343章 安置第75章 遷都之始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287章 因爲我是你姐夫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568章 孫策和周瑜第64章 談婚論嫁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563章 傷員第159章 誰更適合做荊州之主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32章 專爲太師而來?第27章 見袁隗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壞(6000字大章)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163章 襄侯,請留步!第496章 實話實說第212章 易英連弩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403章 荀攸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5章 待我歸來再飲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487章 一鍋端了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33章 董卓問計第770章 袁紹想回家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700章 使君何故哀傷?第74章 愛民如子的人設第420章 道不同第109章 陷陣一營,可敵萬人第406章 袁某要生啖其肉!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454章 時機已到第613章 修仙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11章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