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貪得無厭

李易臉色有些沉,他雖然很多時候做事挺那啥,但底線還是在的,更何況他已經將劉闢麾下的人當做了他自己的子民,現在自家子民被餓死了,他能高興得起來纔怪呢。

劉闢見狀,趕緊道:“我等啓程時,糜家知道寨中難處,已經安排就近人手準備往豫州那邊運糧,按照時間來看,已經在半路上了,寨中口糧之事,很快就可緩解。”

向李易解釋的時候,劉闢心裡也是暗暗警惕,他發現這位襄侯是真的很在意百姓性命的,如此的話,他,還有他那些老兄弟將來都得注意點了,甚至,萬不得已之時,事先清理一下門戶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的反賊,就算是原本的好人心裡也多少都有些些野性,毫不客氣的說,劉闢這些人幹過的事,真的一個個拿出來計較的話,哪怕不計較造反本身,幾乎是人人腦袋上都得捱上一刀,劉闢實在不想因爲個別人的臭毛病,失去了投靠李易的機會,或者是因爲個別難以管教之人讓李易對他們整體生出厭惡。

李易這時臉色稍緩,嘆息道:“世道艱難,百姓困苦,我李易雖然才幹有限,但我可以保證,凡我治下之民,縱然不能保證頓頓飽餐,但絕無餓死凍斃之憂,記住,我說的是我治下之民,無論之前身份如何,盡皆一視同仁,我不光會讓你們如原本南陽百姓一般生息勞作,同樣會讓你們的孩童有機會識字,讀書,明理!”

劉闢眼眶有些惹,一個大禮拜下,道:“謝襄侯!”

類似的話典韋之前就給劉闢說過,但典韋畢竟是典韋,他只是李易的護衛,現在聽到李易的親口許諾,對劉闢來說自然是另有感觸,只是寬慰之餘他心中也有些酸楚。

早些年那些大漢官員還有地方世家,倘若全都如李易這般愛護百姓,他們又何必扯旗造反?

李易微微一笑,將劉闢扶了起來,道:“你不要着急謝,我開書院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典韋也應該告訴過你,屆時你與龔都都會進入其中學習,學有所成,加官進爵乃是早晚之事,可你們如果不能虛心求學……醜話我可說在前頭,那樣的話,你今後就真的只能當個校尉了。”

劉闢聞言又要拜倒,但李易被李易攔住,只能拱手道:“襄侯願意栽培我等,是我等三輩子攢起來的福氣,若是還不珍惜,莫說別的,便是那校尉之職,我等也無法厚顏擔任,請願歸於鄉里,爲襄侯種田務農!”

李易點點頭,目露欣慰之色,輕輕拍着他的肩膀,道:“你很好,很有上進心!”

劉闢被李易這麼一拍,感覺骨頭都有些軟,暗暗定下決心,要以死相報。

而李易這時目的已經提前達成,卻是比他想的要簡單的多,原本李易可是準備了許多崛起於微末的勵志雞湯要給劉闢澆灌的。

不過,李易想了想,還是以聊天的方式與劉闢攀談着,拿了許多名人的例子鼓勵他,讓他上進,不要覺得自己不如人等等,畢竟,劉闢看上去雖然是有一定的忠心了,但面對其他人的時候總是會心生怯意,簡單說就是有點慫,這可不是李易想看到的,只能是不斷幫他見禮自信了。

李易說的並不是什麼私密之事,所以聲音沒有刻意壓低,坐在旁邊的凌操自然是全都聽到了,暗暗將孫策與李易做了個對比,他發現孫策是個好兄弟,是個優秀的帶頭大哥,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孫策身邊的人,與孫策私交都很親厚。

但李易明顯沒有與身邊人做兄弟的意思,他是用另外一種凌操看不明白的東西,將這些人才聚攏在身邊的。

凌操一直都是盤觀者,所以他看得出,李易面對這些人的時候,拉攏之意非常明顯,同時又無比自然,雖然許下了許多前景,偏偏還能夠讓人深信不疑,絲毫不覺得李易是在說大話,即便是凌操這個外人聽了,心中都隱隱有一種熱血翻涌的感覺。

凌操有些慚愧的嘆了口氣,自己果然是太差勁了啊!

凌操心態崩潰,除了幫助李易背叛孫策這個直接原因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卻是凌操在離開孫策後有些後悔了。

沒辦法,人在孤獨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凌操雖然耿直,也不能免俗,而當他聽說李易其實早就拐去了揚州其他地方,明白有沒有他的示警都無關緊要的時候,凌操更是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合着他自己糾結的要死才做出的事情,原來只是無用功,正是這樣,讓凌操的心態徹底失衡,纔會在聽酒肆掌櫃說典韋是李易的人後,上去與典韋糾纏不休。

可現在聽聽李易說說的話,對比一下自己心中所想,凌操只覺自己是那麼的淺薄,那麼的愚蠢,可憐,可恨。

就在凌操胡思亂想的時候,忽然間看到面前多了一碗酒,擡頭一看,這才發現是李易給他放的,然後有見李易微笑道:“哪怕是先賢,心中也難免會有包袱,更何況我等凡俗,暫時我不知如何安慰坤桃,但易可以保證,到了南陽之後,定然會就孫太守之事給坤桃一個交代!”

凌操遲疑片刻,拿起酒碗,低聲說了一句:“多謝襄侯。”然後擡頭一飲而盡。

……

李易一行人匯合後,之事在陽泉縣停留了一日,便動身往南陽折返,只是在路線選擇上,卻是繞了一個彎。

李易準備親自到劉闢與龔都的山寨中看上一看,提前露個臉,等支援的糧食到的時候,必須讓百姓們知道,這些糧食是李易給他們的。

至於何曼何儀兄弟那邊,李易已經得知,他們基本是鐵了心投靠袁術了,而袁術稱帝在即,正大肆擴充兵馬,肯定會接納他們的投效,那麼,李易就不可能再對他們進行拉攏了,否則袁術知道,問李易你沒事招那麼多人幹嘛,李易實在不好解釋。

至於劉闢龔都這邊,李易倒是不用太擔心,他們算是主動找上李易的,而且也壓根沒有對揚州那邊有聯絡,所以,李易談不上與袁術搶人,而且縱然袁術聞起來,李易也完全可以推脫是心疼那上萬的百姓太過貧苦,心中不忍纔將他們收留的。

這解釋完全說的過去,而袁術那邊還有用得着李易的地方,就算有些許不滿,也不會明確表示出來。

在經過細陽縣地界的時候,李易決定還是到何曼那邊看上一眼,畢竟這些人是“友軍”,就算現在不能拉攏,但不代表將來不可以,而李易現在投入的,不過是一個月一千石糧食罷了,真心不對,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這天中午,李易帶着典韋徐盛以及三十多護衛,讓劉闢在前引路,奔着何曼山寨所在之地而去,中間有寨子裡的探子發現他們,當看到帶頭之人是劉闢,有聽聞來人是李襄侯,自然是放行,不過因爲李易等人的馬快,所以山寨的斥候的想往回傳消息,卻是落在了李易等人的後面,好在劉闢可以“刷臉”,倒也無甚是緊要。

不過到了山寨腳下的時候,一行人卻是停下了腳步。

只見山腳之下,上千人馬正將一隊大約兩三百人的車馬困在中央,雖然沒有發生直接爭鬥,但雙方已經亮出了兵刃,氣憤很是緊張,很明顯,拿下兵馬是在打車隊的主意。

李易同情那些黃巾不假,但也不是無底線的同情,看到他們要幹這劫掠的勾當,只覺得分外刺眼,心裡更是罵了一句狗改不了吃si。

不過就在李易考慮要不要參合的時候,目力過人的典韋卻是低呼了一聲,然後對着李易叫道:“主公,那是糜家的商隊!”

“嗯?”

李易一怔,糜家可是給他們送糧食的,山寨中理應還好招待纔是,如何會起衝突?

這時,李易這邊又有騎士策馬上前數十步,看了看之後,折返回報道:“主公,前方車駕之上全是糜家旗號,看車上裝載之物,應當是糧食無誤。”

李易心裡罵了一聲,他機會是下意識的,將衝突的責任歸到了何曼一方,畢竟從關係上來講,糜家與他已經是親家了,而且,糜家作爲商賈之家,最重的就處理關係,上次與南陽的糾紛還能說是不慎,如果是他們主動與這裡山寨生出矛盾,那樣的糜家生意能做得那麼大麼?

見李易不高興,劉闢感覺臉熱,畢竟前面是他的同行,而且這種事他也幹過,趕忙說道:“主公,不如我前去問詢一下,究竟發生了何事?”

李易搖搖頭,一指前方,道:“已經有人來了。”

劉闢順着李易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個山寨中的軍士正向他們這邊快步奔來,顯然在李易發現他們的同時,對方也發現了李易,不過山寨那邊軍士沒有騎馬,所以速度上險得慢了一些。

而且,那軍士在靠近到李易前面五六丈的時候,更是不敢往前走了,眼前的人雖然不多,但看氣勢明顯不是山寨衆人能比的,而且,看上去還頗爲眼熟。

李易沒管那軍士的心思,直接指着前面問道:“那是怎麼回事,你寨衆人,爲何爲難糜家車隊?”

那軍士“啊”了一聲,沒想到這些人是與糜家商隊認識的,下意識感覺有些不好,心中一慌,沒有答話,這時典韋已經出列喝道:“我家主公問你話呢,還不回答!”

之前那軍士的注意力被李易吸引,並未及時察覺到典韋的存在,現在典韋這一喝,再看旁人,這不是那個號稱步戰第一的典韋麼?而旁邊臉色同樣不善的,則是同樣是黃金頭領的劉闢劉頭領。

軍士心知要遭,眼睛亂轉,顯然再動別的心思,而一直默默跟在李易身後沒動的徐盛,忽然張弓搭箭,瞄準了軍士,雖然臉上表情沒什麼變化,但此刻最嚇人的就是徐盛了,那軍師感覺自己在猶豫,肯定會死的!

“別,別動,我說!”

這軍士也是倒黴,一連被這麼多猛人威脅,他大概也算是頭一號了,當即竹筒倒豆子一般,將這裡的事情經過說了出來。

原來,糜家在被劉闢告知這邊缺少糧食之後,對此很是重視,再加上爲了向李易有所表示,當即就裝了兩千石糧草送往豫州。

按照計劃,這些糧草第一次的時候,是何曼與劉闢他們各分一半的,而在之後,李易這邊會知會糜家將何曼這邊的份額陸續減少,以此來分化何曼麾下的內部人心,也算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小毒計。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事,今日糜家的運糧隊到了之後,卸糧食時,何曼卻要求讓糜家卸下一千五百石,理由是他們寨中人多。

糜家送糧食是出於李易的要求,至於何曼算老幾?而且他們也知道劉闢比何曼的關係要親近,要是答應了何曼,這邊糜家,李易,還有劉闢的面子都會掛不住,而且糜家事後也不好交代,於是果斷拒絕了何曼,卻不想何曼竟然認爲糜家人輕視於他,果斷派人將糜家的兩隊圍了。

大概是感覺這麼做不太地道,何曼沒有真的動手,只是想要以此威懾糜家拿出糧食就好,哪知道糜家雖然是商人,卻也不慫,幾百人直接抄刀子就跟何曼盯上了,反而搞的何曼有些下不來臺,在李易來之前,雙方已經僵持了好一會。

最後,那軍士戰戰兢兢的說道:“我家頭領好像被糜家逼得急了,有點想要動手。”

李易都被氣笑了,直接罵道:“糜家逼迫你們?呵呵,這般厚顏無恥之人李某還是頭一次遇到,如此貪得無厭,良心都被狗吃了麼!”

自家大頭領被罵,那軍士臉色漲紅,但徐盛的弓箭還盯着他呢,他一句話也不敢辯駁。

李易罵了一聲,又問:“糜家帶隊的是何人,你可知他姓名?”

軍士臉色煞白的說道:“好像是糜家家主的弟弟。”

李易心中又是一聲暗罵,糜竺的弟弟不就是糜芳麼?

如果糜芳在這邊,因爲送糧食的事情出點意外,兩家初步建立起來的關係,立馬就要斷裂。

想到此,又看了一眼遠方那散亂的陣營,李易嘴角動了動,然後雙腿輕輕踢打馬腹,同時下令道:“典韋上前開路,若有人敢阻攔,殺了便是!”

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755章 戰!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68章 伏壽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441章 南郡之變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276章 爲襄侯牽馬墜蹬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142章 又搶了一位妹妹第149章 將軍!某有一計!第202章 情不自禁啊第185章 我夫君要勝過李易十倍第630章 曹操的心思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407章 典韋獻計第583章 泥潭第529章 玉璽是假的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84章 亂世百姓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280章 天賜之物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544章 一言爲定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370章 不怕死的袁渙第61章 節操要少,底線要牢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31章 高順升官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139章 挑撥離間 謝謝“水水水冬天”和“彼抱”的打賞!第128章 刑徒營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682章 禁酒令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250章 以襄侯馬首是瞻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396章 毛玠的無奈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164章 讓權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27章 見袁隗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777章 大漢永昌(終章)第581章 請襄侯北上勤王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536章 富春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688章 亂世埋沒英雄第28章 戒驕戒躁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報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118章 對自己人最狠 謝謝“水水水冬天”打賞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286章 自家人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49章 藏刀第673章 戰局第355章 荊州陰雲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542章 不可自誤第738章 張揚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88章 心機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710章 卑鄙無恥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689章 兗州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