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擊

李易再度沉默。

陸康沒有直接將他當做亂臣賊子固然可喜,但如果李易不是亂臣賊子的話,那就表示着,他應該高舉忠義的大旗和袁術對着幹,可問題是現在還不到時候啊!

想了好一會,李易方纔悠悠開口道:“昔日李易還是布衣之時,河北袁本初對李易幫助良多,所以——”

“老夫待襄侯以誠,一應安排坦然相告,可襄侯反而如此敷衍老夫,難道不覺得有些太過無禮了麼!”

李易正要把袁紹扯出來打掩護,說自己是礙於情面如何如何,但陸康大概是之前耐心已經被消耗了不少,直接就打斷了李易的話,點出了李易的敷衍。

李易尷尬的摸了摸鼻子,被陸康點破心思,確實怪不好意思的。

陸康卻沒罷休,冷哼一聲又道:“且不說袁術與袁紹兩人不合,此事天下皆知,即便是襄侯早先之事老夫也有些耳聞。”

“所謂袁紹對襄侯有幫助,其實只是舉手之勞罷了,反倒是當時襄侯斬殺華雄有功卻沒得什麼賞賜,後來襄侯更是幫助袁家不少人免遭董卓毒手,總的說起來其實是袁家欠了襄侯的,所以,老夫誠心相問,也請襄侯不要再糊弄老夫了!”

李易苦笑了一聲,同時他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陸康稱呼袁紹是直呼其名的,可見陸康不光不待見袁術,對袁紹乃至整個袁家的看法都不怎麼樣。

迎着陸康那直勾勾的目光,李易知道,自己得說點實話了,不然陸康之後肯定會將他當做是和袁術一夥的,進一步鐵定會干擾他之後的計劃。

李易的手指輕輕點了點,緩緩道:“前些時日,袁術將傳國玉璽與我展示,訴說當時種種天地異相,勸我入其麾下,同時更是許諾,只要關鍵之時,我在南陽起兵響應,助袁術拿下荊州,將來就會予我九卿之位!”

“砰!”

雖然早就知道會有這種情況,但陸康聽到李易承認的這麼直接,還是不由得怒從心頭起,老拳狠狠的在坐席上砸了一下。

李易撇了一眼,繼續道:“李某當時想了想,便答應了。”

“呃——”

陸康喉嚨裡忽然發出一陣怪聲,雙目圓瞪,愕然的看着李易,那眼神,簡直要跟要吃人了一樣。

李易不怕陸康吃人,卻怕把他給氣死了,趕忙解釋道:“這乃是權宜之計,季寧公先不要着急。”

陸康閉着眼睛深吸一口氣,體諒?呵呵……

他算是發現了,李易這傢伙蔫壞,而且小氣的要死,就是因爲自己之前給了他一個措手不及,結果轉過頭來就故意這麼斷斷續續的說話,挑動他的火氣!

李易看着陸康的呼吸平穩了,這才繼續說道:“不過,李易當初雖然是虛與委蛇,卻從未打算將此事宣之於衆。”

“嗯?”

饒是陸康的心態已經有些爆炸了,但聽到李易這句話,還是感覺心裡的火苗再度向上竄了竄,忍不住大聲問了一句:“爲什麼?”

在陸康看來,碰到有人造反,最應該且最正常的應對就是上報朝廷了,如果說自家有些勢力,像他們陸家這樣的,還可以自行招攬人手準備應付叛逆。

可李易辭別袁術後,沒有着急回南陽應對此事,而是忽的跑來了皖縣,這行爲已經讓陸康感覺匪夷所思,現在李易更是直言不諱的承認了不打算揭發袁術,陸康能忍着沒直接罵人,已經是涵養很好的表現了。

李易輕咳了一聲,低聲道:“因爲……那樣做對李易沒有半點好處啊。”

陸康呆了一呆,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問題,聽錯了,又看着李易楞了好半天,這才問道:“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李易有些尷尬的笑了笑,但還是堅定的重複道:“因爲對李易沒有益處,所以,就沒打算將這個消息向外透露。”

“你——”

陸康終於確定,自己的耳朵沒問題,而李易這傢伙竟然真的是因爲覺得沒有好處,所以就打算隱瞞袁術謀逆的消息,渾然不顧整個天下的安危,也完全不去考慮一下這件事會讓原本就風雨飄搖的大漢江山受到怎樣的打擊!

“你這個短視豎子!”

“愚蠢!”

“糊塗!”

……

以陸康的涵養,終於再也受不了李易這種滿腦子裡裝滿了利益,完全不顧國家大義的傢伙,直接張口罵了起來,手裡還抓起一隻茶碗,看樣子要砸向李易,而李易似乎也預計到了剛剛的話可能會讓陸康原地爆炸,見陸康抓向茶碗的時候,便第一時間將雙手放在身前,準備抵擋。

不過,陸康不知怎麼回事,明明已經雙目噴火,膀子也甩開了,甚至連茶碗都快要捏碎了,但愣是沒有撒手。

兩人就這樣保持着一個要砸,一個防禦的姿勢持續了好大一會,陸康終於咬牙切齒的將茶碗放下,嘴皮子一陣顫動,似是將罵人的話給碾碎了,這才擡手指着李易訓斥道:“你身爲漢臣,天子不計較你出身,給予信任,授你高位,使得天下人皆知你姓名,如此恩寵,可謂百年不見,但你卻不思回報天恩,反而計較那所謂‘好處’,我問你,你對得起大漢麼?你對得起天子麼?你慚不慚愧啊!”

陸康說着李易,他自己也是痛心疾首,甚至眼含淚花,可見,這確確實實是個心中有着大義的人,但李易雖然敬重這種忠義之人,但對於這些斥責卻是無法認同了。

李易也不着急反駁,靜靜的等着陸康訓完了,李易臉色一肅,拱了一下手,問道:“季寧公只說天子授我官爵,只說恩寵如何,卻爲何不談談我又爲天子做了什麼?”

“嗯?”

陸康先是一怔,旋即臉色一變,久經官場的他自然知道李易要說什麼了。

“當初諸侯合兵討伐董卓,但互相掣肘,甚至彼此算計,無人肯用全力,以至於一個區區華雄莽夫,就讓聯軍在汜水關下不能前進半步!”

“呵呵,當時的李某人,還是一個布衣白身,見董卓禍亂天下,氣憤不過,便孤身一人入聯軍大帳,請命斬殺華雄!”

“說來有些寒酸,對陣華雄之時,李易一沒有甲冑,二沒有馬匹,更沒有一兵一卒爲我壓陣吶喊,我所仰仗的,唯有一根隨身鐵杖罷了。”

“得虧我得手了,不然我若是敗於華雄,縱然華雄不殺我,聯軍中人也會取我性命。”

陸康繃着臉,沒說話,心中卻是嘆息,他陸家深受皇恩,但李易跟他們不一樣啊。

只聽李易繼續道:“後來入洛陽,得董卓信任,易潛伏其身側,開始謀劃如何斬殺董卓,當時,天子年幼,易擔心走漏消息,不敢告知大事,至於朝堂諸公……呵呵,李某人一個都信不過,說來季寧公應該不知道,易遇到過幾次暗殺,全都是那些大漢忠臣的手筆!”

“所以,當時種種謀劃,全都是易一人佈置,其中多少辛苦,多少風險,想來不用明說,季寧公也應當能夠明白。”

陸康雖然緊皺着眉,但還是點了點頭,他可以想得出李易當時有多難。

“等到董卓死後,天子論功行賞,呂布爲司隸校尉,衛將軍,李傕受封幷州刺史,這些人功勞不及易,但封賞卻遠過李易所得,即便如此,當時還有人覺得易得到的賞賜太重,就連天子也是猶豫再三。”

“還有,荊州劉使君在董卓死後派人入長安進諫天子,無人追究其當初與董卓之間齷齪,反而加封荊州牧,鎮南將軍,呵呵……”

忽的,李易收起冷笑,沉聲說道:“易今日所得雖是天子賜予,卻也是自己拿着性命換來的,如果將這比作買賣,易更是虧了的,所以,易不欠天子的,也不欠朝堂上那些人的。”

“至於如今袁術之事,季寧公可有想過,倘使李易將此事上報朝廷,袁家將恨我入骨,袁家門生故吏,也將待我如仇寇,而如今長安不寧,必然無力發兵征討袁術,只能就近從豫州,徐州,荊州調兵遣將。”

“豫州刺史與袁家關係匪淺,出兵伐袁,難!”

“徐州武備衰弱,自守已是萬幸,縱然勉強出兵,也難有功績!”

“這其中唯有荊州武備最爲充足,然而之前南陽一戰,荊州諸將屢屢敗北,此次再戰,勝算實在不大,偏偏李易又是其中外人,到時這份‘重擔’多半要我李某人來抗。”

“真到了兩軍交戰,若是勝了,是朝廷與州牧調度有方,易能跟着得些小恩小惠,可一旦敗了,便是易指揮不當,而易在朝中又無交好之人,必然被重罰!”

“如此這般,季寧公說說,易若是將袁術之事上奏朝堂,算不算是自掘墳墓?”

李易說完,便靜靜的坐在那裡,沒有什麼多餘動作,就好像是在等着陸康的發落一般。

而陸康目光復雜的看着李易,良久之後輕輕嘆了一口氣,連帶着肩膀也垮了幾分,整個人身上都透着一股無形的落寞。

什麼虧欠,什麼利益,一方是臣子,一方是君王,臣子敢跟君王這麼計較,那是大不敬,是取死之道,衝着這點,陸康照樣可以憑藉大義將李易罵的狗血淋頭。

奈何,現在的大漢已經不是曾經的大漢了,現在的天子,在董卓之後,更是徹底失去了大漢天子該有的威嚴。

李易的話雖然刺耳,讓陸康難以接受,可陸康也知道,李易說的都是實情,之後的判斷,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這種例子在黃巾作亂的時候,發生的可不再少數,特別李易這種沒有背景,卻有名氣的官員,更是當仁不讓的頂缸人選。

這讓陸康心軟了,也對李易怒不起來了。

正如他之前說的那樣,李易當得起全天下人的一拜,李易做過的事情,對大漢的功勞,已經比天下許多人都要好了,這點就連陸康自己都比不上。

反觀其他人呢,當初十八路諸侯浩浩蕩蕩討伐董卓,其中有幾個是真的一心爲了君王社稷?

否則董卓再怎麼厲害,一人獨擋十八路諸侯,哪還會有李易殺他的機會?

再看劉焉,劉表那些人,就更別提了,黃恩浩蕩啊,他們本身還是宗室,在帝王危難之際,卻是一直不聞不問,反倒是事情平息,才趕着派人向天子上供,結果卻是種種加封,也難怪李易會抱怨。

陸康真的不恥他們爲人,正是有這些人做對比,陸康纔會願意邀李易這個“嫌疑人”面談,而不是悶不做聲的直接將李易準備跟着袁術造反的消息送到長安。

不過,有些事情理解歸理解,但陸康心中的堅持卻是不會變的。

“襄侯爲難,老夫已然清楚,但事關國家社稷,襄侯豈能因爲心中不平,就不顧大義,坐看袁術禍亂天下?”

陸康再次發問,不過語氣雖然沉重,卻是沒有了之前的強勢,反而多了一絲長者對後背的誠心勸解,明顯是想要將李易引入大無畏的正途。

李易搖搖頭,說道:“易是個俗人,好金錢美色,偏愛名利權柄……”

李易剛說到這裡,就聽陸康呼吸猛的急促起來,就連身邊的溫度貌似都提升了不少,大概這位老先生活了一輩子,還是頭一次聽到有人赤果果的說出這麼不要臉的話。

李易趕忙語氣一轉,又道:“不過易雖然有種種私心,卻也不敢完全枉顧大義,其實,易另有打算!”

陸康一邊喘着粗氣,一邊用伸手捏了捏眉心,甕聲甕氣的問道:“你有什麼打算!”

陸康這回已經說不好自己到底是個什麼心情了,他可以發誓,自家裡要是有個像李易這樣子的東西,絕對要每天要綁起來抽一頓,不然念頭不通達!

李易往前靠近了一些,低聲說道:“袁術此時已經將我當做心腹,而且還是取荊州關鍵所在,請季寧公想想,若是袁術發兵荊州,但在關鍵時候,我如果忽然出奇兵反戈一擊,甚至找機會直接將袁術本人斃命,那麼……”

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87章 荊州版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52章 再見劉琦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595章 司馬氏第604章 活死人第48章 知我者,文遠也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155章 文仲業淚流滿面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182章 雲想衣裳花想容第651章 將計就計第379章 終見文聘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164章 讓權第472章 陳宮進言第676章 以命換命第409章 先生可是荀攸第361章 意外的訪客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650章 地道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374章 狼煙起第750章 農商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232章 南陽功曹第84章 亂世百姓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239章 牽機藥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588章 不愛玉璽愛美人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719章 呂蒙第547章 顧雍第745章 年後有禮第755章 戰!第534章 又得賢才第569章 鄭家堡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52章 臉厚心黑轉面無情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650章 地道第355章 荊州陰雲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366章 我有一寶第597章 我信得過張繡第566章 鄭寶第71章 入營第229章 郭嘉坑黃忠第269章 袁術的現狀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533章 王朗獻計第233章 在路上第688章 亂世埋沒英雄第38章 董卓要點鴛鴦譜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190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239章 牽機藥第484章 抱歉了,皇叔第259章 蒯家的決斷第97章 居然是你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138章 董卓,死!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146章 坐等郭嘉當牛做馬(4000字加更)第362章 火侯第477章 典韋罵營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488章 呂奉先,不弱於人!第22章 再遇魏續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526章 豫章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