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長安變化

“岳丈?”

李易聽到事情與伏完有關,心裡的火氣直接就散了大半,畢竟那是伏壽她爹啊,就算父女吵架,他也沒法幫伏壽削人。

在李易離開南陽之後,就沒有再與伏家那邊有什麼直接聯繫了,倒是伏壽不時會來往幾封書信,不過李易知道伏完不待見他,也就沒打聽過書信內容,可看伏壽今天的樣子,顯然是有了什麼不太好的消息。

李易就這麼注視着伏壽,伏壽低着頭,似乎是在考慮,過了片刻,這才緩緩說道:“今早我聽琰姐姐說,蔡中郎似有意找他早年弟子來夫君麾下效力,所以,我想起父親也有不少門生故舊,還有幾位兄長,如今都是賦閒在家,我便想請父親安排他們過來,希望能夠幫襯夫君一二。”

李易眨了眨眼睛,想起了什麼,問道:“此事,我記得許久之前,你就向岳父那邊去信說過,沒錯吧?”

伏壽低着頭,輕聲道:“當時父親有些不願,但也沒有完全回絕,現在夫君手下缺少人手,我就想着再找父親說道說道。”

輕輕嘆了口氣,伏壽繼續道:“今日我正想再去信一封,不想上次父親的回信卻是先到了,我……都是壽兒無用,還請夫君……”

李易輕輕拍了拍伏壽的肩膀,沒讓她繼續往下說,但李易已經猜到,伏完多半是把話給說死了,絕了伏壽的心思。

而且,李易還猜到,伏壽這般憂愁,不單單只是伏完的那封信,其中多半原因,其實要落在蔡琰的身上。

李易剛把蔡琰擄……請來的時候,伏壽出於姐妹之情,是很向着蔡琰的,直到李易準備收蔡琰入房,她也是真心高興,可是,當蔡邕堅定的站到李易這一邊後,伏壽就很難保持原本的心態了。

世家之間的婚姻多是利益的結合體,也就是聯姻,可李易與伏壽走到一起,其實連聯姻都說不上,完全是董卓爲了打擊漢室聲望,順便拉攏李易做出的決定。

所以,兩人的關係在伏壽看來是非常不穩的,之前伏壽感覺還算是不錯,畢竟李易對她挺好的,之後李易收了幾個小妾,她雖然有些吃醋,但也沒感到多少威脅,否則,也不會那麼熱心的主動讓李易去收服蔡琰了。

可是,當蔡琰真的要成爲李易的人時,伏壽這才知道,自己這是找了一個多麼大的競爭對手。

雖然兩人私交很好,伏壽不擔心蔡琰會算計她,可伏壽對將來真的沒有多少底氣,要知道,許多事情可不是她們兩個說的算的。

伏完從沒給過李易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相反蔡邕,之前不情不願的時候就幫李易做事,投靠之後,更是豁出老臉,全身心爲李易着想了。

兩家父輩差別如此明顯的態度讓伏壽如何不擔心?

雖然李易待她很好,可是世家出身的她很清楚,穩固世家婚姻的可不是情情愛愛,而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李易這樣心向高遠的人,一城一州根本容不下他,現在也就罷了,等李易將來越走越高,縱然李易自己本心不變,李易身邊的人就會要求李易換一個能對他事業起到真正助力的夫人。

真到了那種時候,伏壽該何去何從?

兩人互相對視了片刻,都沒說話,伏壽眼中是對未來的迷茫,還有不安,至於李易,他明白伏壽的心思,也認爲伏壽多心了,只是有些話不方便對伏壽直說。

過了一會,李易親暱的拍拍伏壽的腦袋,道:“將岳父大人的來信與我看看可好?”

“嗯。”

伏壽應了一聲,很快去屋中將書信取出,李易一看,深吸一口氣,真的很想把這信砸伏完的臉上啊。

原來,伏完拒絕了伏壽給李易推薦人才的幫助也就算了,還隱晦示意伏壽以後不要與伏家來信太多,免得惹人閒話。

就算潑出去的女兒嫁出去的水,這態度也太過了。

難怪伏壽心中惶惶了,孃家人是這種態度,李易這裡又有強力小妾進門,她不害怕纔怪呢。

李易不由想起了原本歷史中,因爲曹操的強勢逼迫,伏壽漸漸保不住後位,甚至性命堪憂,就破釜沉舟想算計曹操拼死一搏,當時伏壽求到伏家,結果伏家根本沒給她支持,就那麼看着伏壽被曹操幽禁到死。

無情啊……

當然,也可以說伏家的人明哲保身,不過這都不重要,因爲他們已經和李易不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李易暗暗搖頭,用力握住了伏壽的手,同時心裡打定主意,將來等自己當皇帝,伏壽做皇后,然後伏家九族之內的男丁自己一個不用,一個爵位不給,氣死你們這些沒眼光的,順便也藉此給大漢朝那些喜歡於興風作浪的外戚樹立一個榜樣。

李易一邊想着將來的事情,一邊繼續往書信後半看去,因爲伏家的態度有些不正常,雖然之前對李易也是不冷不熱,卻不像現在這樣直接擺出一副要跟他劃清界限的樣子。

等李易慢慢的看完書信後半,已經是氣得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夫君,莫要動怒……”

伏壽輕輕的撫着李易心口,看着李易的目光中滿是擔憂。

“我這如何能不氣!”

雖然伏壽很乖巧,很溫柔,可李易看着書信上的內容,真的是想罵娘啊!

早在襄陽的時候,李易就得到過一個消息,呂布不知怎麼搞的,被排擠出長安內城了,然後接手內城防衛的兵馬都是李傕的人,李易當時對這件事情很上心,只是他沒有渠道得知其中具體經過,縱然派了人去長安,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罷了,根本無從打聽具體內幕。

倒是伏完的這封書信,透露了許多李易想知道的情況。

呂布爲什麼退出長安內城,這原因經過說出來叫人想吐血。

李易離開長安後,長安內城被呂布的兵馬護衛,朝中上下自然是不滿的,畢竟在朝臣們看來,李易,呂布,李傕等人全都是董卓餘孽,是粗鄙武夫,對大漢沒有重新,董卓的死只是一場狗咬狗的結果罷了。

所以,朝臣們時時都想着來一場真正的撥亂反正,奈何呂布兵馬在手,沒人敢直接撩撥呂布的鬍鬚,但是,這不妨礙他們動用一些迂迴的手段。

幾個與小皇帝親近的重臣建議小皇帝募兵,招募忠義之士,守衛宮闈,小皇帝自然同意了,因爲原本董卓陣營的人,他只對李易有好感,至於呂布,小皇帝看見呂布心裡就犯虛,好感度一直都是負數,巴不得內城換人呢。

這些事情自然瞞不過呂布的眼睛,對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搞事情,呂布自然是不滿的,但呂布經不住誇啊,有朝臣對他說,呂溫侯一杆方天畫戟天下無敵,又何必在乎那三兩千跳樑小醜?與其阻撓,還不如順其自然,藉此成全忠義之名,還能討得陛下歡心,可謂兩全其美。

呂布一想,感覺人家說的很有道理啊,幾千個螻蟻能興起什麼風浪?

再說了,董卓死後別看呂布大權在握,一天到晚看上去威風凜凜的,其實呂布心裡也苦的很,因爲沒幾個人把他當好人看待。

所以,且不管呂布是不是忠臣,他都非常想幹一些忠臣應該乾的事,藉此洗刷名聲,於是,對於小皇帝募兵的事情,呂布就同意了。

而在此之後,讓呂布憤怒的事情就發生了。

朝堂上的那些大老爺們可從來沒把呂布當好人看,甭管呂布怎麼表現,呂布在他們眼裡都是一個反骨仔,而呂布之前的退讓,也增強了他們的膽氣。

於是,在呂布有一次入宮的時候,半道上忽然殺出了幾百刀斧手,要將呂布斬殺當場。

朝臣們想的很美,殺了呂布,再以大義名分接手呂布麾下兵馬,那長安就是天子的了,他們也能重掌權柄。

可是,他們小看了呂布的厲害,也高估了那些烏合之衆的實力,明明是伏擊,可雙方几個照面下來,呂布只帶着身邊親衛就將刀斧手給殺的崩盤了,朝臣們的謀劃自然落空。

這麼一來,雙方算是撕破臉了,呂布脫身後就想入宮殺人,不過小皇帝的信使來了,爲了安撫呂布,加封呂布爲驃騎將軍,希望他能以大局爲重,不要讓長安生亂。

呂布當時就糾結了,他知道自己名聲不好,這要是衝進去一通殺,將來除了造反就沒退路了,呂布雖然自負,也只道自己斤兩,單挑無敵,造反絕對是早死晚死的問題,於是,呂布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時拿不定主意。

可就在呂布糾結的時候,一直盤桓在長安城外,不肯去幷州上任的李傕郭汜等董卓餘部,見長安城內聲亂,趁機帶兵突入了外城,呂布見狀不但沒有阻攔,反而放任李傕入城。

呂布心中有怒氣,又不敢對朝臣們下殺手,便想借李傕的刀來給那些朝臣們一個深刻教訓。

於是,長安的局勢就失控了。

一番亂鬥之後,李傕把朝臣們招募的新丁給殺了個乾乾淨淨,順理成章的把內城給佔了,當然,挾持天子天子也是必須的。

至於呂布,看到形勢變化超出預料,趕忙出兵爲時已晚,雙方殺了幾場,互有損傷,最後外城各佔一半,陷入僵持。

在此之後,軍事博弈就改爲了正治鬥爭,李傕那邊不想與呂布硬拼,就開始設法把呂布逼出長安,然後,早就逃離是非漩渦的李易華麗麗的中槍了。

呂布控制內城的時候,雖然不大喜歡那些朝臣,但他也沒說仗着手中權柄欺負誰,因此,那些朝臣們纔不怎麼怕呂布,敢算計他,可李傕就不一樣了,這可是董卓親信,在對待朝臣的態度上深得董卓精髓,一輪屠刀下去,人頭滾滾,百官俯首,儼然成了第二個董太師。

之後就有朝臣爲李傕謀劃,建議李傕把之前李易與呂布聯手誅殺董卓的事情,說成了謀逆,如此呂布自然無法在長安立足。

這個說法主要是針對呂布的,而且暫時還沒有最終定論,但李易卻不敢大意,因爲這可是一個能要他命的無妄之災。

呂布把大好局面給混成這模樣,李易懶得管他,可如果真被朝堂上那羣王八蛋給打到了謀逆的行列,李易就麻煩了。

李易不會天真的認爲李傕主要對付的是呂布,自己就沒事了,萬一有人順勢攛掇小皇帝,撤了他南陽太守的職位,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李易就恨的牙癢癢,呂布啊呂布,當初的大好的局面,怎麼幾個月功夫,就成了這個爛樣?

雖然李易原本也沒覺得呂布能借着長安的局勢雄起,但最起碼維持一兩年總沒問題吧,這也崩的太快了。

李易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他現在最大的資本就是殺董卓之後得到的大義名聲,朝堂那邊要是把這個給他否了,對李易可是致命的打擊。

見李易眉頭緊鎖,伏壽有些心疼的拉着他的手臂,但也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幫到李易。

靜靜想了一會,李易長長的吐出口氣,強笑道:“好了,壽兒不用爲我擔心,你先準備飯菜,我出去一趟,馬上就回。”

說罷,李易起身往外走去,他已經想好了,不想讓朝堂上那幫老王八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就只能轉移一下他們的注意力了,所以,有些事情要提前了。

李易被意外攪亂心事的時候,劉琦的心也亂了,不過看他興奮的臉都紅了的樣子,顯然與李易的心情是兩個極端。

“這……這當真是襄侯手筆?”

劉琦看着手中文稿,興奮的手指都微微有些顫抖,即便說話的時候,眼睛都沒從文稿上挪開過片刻,這點與劉表很是相似。

“的確是襄侯所作,前些天襄侯宴請宛城世家,這些文稿正是襄侯給諸多世家的回禮。”

劉琦的親衛在一旁如實答道。

“原來如此,果然不愧是襄侯啊,唉,我願減壽十載,只換與襄侯早三年相逢啊。”

親衛聽着劉琦對李易不加掩飾的仰慕,感覺有些不妥,但想了想,還是沒開口,畢竟這是他主子,而且他也不懂那些文稿有中的內容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這後面怎麼沒了,可是你拿來的時候有所遺漏?”

很快,劉琦就發現他手中的文章全都是殘篇,這才擡起頭來與自己的親衛說話。

親衛對此也是早有準備,將從世家那裡的來的緣由說了一遍,劉琦聽罷,自然是遺憾萬分,有心找李易探討一二,只是看看時間,只能作罷。

不過劉琦顯然沒打算就此作罷,一邊取出一卷新的竹簡開始抄錄,一邊吩咐道:“叫人準備快馬,待我將這些文章抄錄之後,連夜送到襄陽,中途不可延誤,更不得有任何遺失!”

“喏!”

親衛應了一聲,又道:“既然大公子着急,要不要喚幾個人來一起抄錄?”

劉琦搖頭笑道:“此乃傳世經典,豈可假他人之手?”

第401章 殺機第396章 毛玠的無奈第151章 削髮立誓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150章 天下諸侯,愚蠢不過袁公路!第177章 李易要跑路?第622章 呂布負傷第86章 我有個遠房侄孫女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364章 蒯越爲質第759章 郭圖過河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480章 夏侯淵認了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323章 陸康一退再退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585章 揚州新格局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517章 鍾離城破第465章 你只是個卑鄙小人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764章 萬箭齊發第143章 我一肩擔之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525章 圍困壽春第67章 保命靈藥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368章 謀劃徐州第357章 高順來訪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誤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667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288章 連小孩子都騙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384章 獅子大開口第115章 教徐晃行賄第587章 試探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623章 算計豫州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277章 皆爲校尉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569章 鄭家堡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677章 關雲長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686章 看在你女兒的面子上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225章 請大公子提劍殺之第268章 袁術與諸葛的二三事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598章 芥蒂盡去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297章 原諒他吧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105章 王司徒家徒四壁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220章 豫章太守,諸葛玄第93章 虎入困籠第265章 非典韋將軍莫屬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749章 矛盾第262章 火炕第70章 來自整個世界的深深惡意第548章 陸家音訊第148章 典韋 謝謝“彼抱”的打賞!第639章 陳到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765章 平原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677章 關雲長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