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伏完來信

見劉琦被軍陣場面“震”住了,李易眼中的笑意幾乎都要溢出來了,而徐晃更是一臉敬佩的看了李易一眼,自家這主公實在是天縱英才,什麼都懂啊。

其實,這裡的練兵跟當初在長安練的忠義軍差不多,李易把後世軍訓的一些東西拿了出來,然後刪刪減減,交給徐晃去做。

最初,這套陣仗只是用來忽悠董卓,再之後李易就不怎麼上心了,畢竟在李易看來,冷兵器熱兵器的練兵肯定不能按照一個套路走,他如果強行推行後世那一套,不倫不類是輕的,搞不好還會適得其反。

不過後來南下的時候,徐晃將練兵之法改動了一下,拿出了一套“古今合璧”的練兵方案,來請李易指點,李易看過之後,大爲滿意,又在徐晃的方案上增添了一些項目,然後就成了現在的練兵之法。

具體說來可能有些麻煩,不過,這套練兵方法的基本思路卻很簡單。

通過後世的訓練方法,提高基層士兵的組織紀律性,保證即便是新兵也能做到“不動如山”。

至於說疾如風,侵略如火什麼的,李易雖然也很想讓自己麾下的士兵有那個素質,但是那個太難了,而且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極度不划算,反正李易要的只是一直強軍,又不是神軍,一個“不動如山”足以。

ωwш☢tt kan☢co

現在的李易可不是剛剛穿越過來的純小白了,雖然還沒有指揮萬軍打仗的本事,但領着兩千人跟蔡瑁對剛,還是一點都不虛的,當然,僅限於在陸地上,水戰另算。

而決定勝負的是什麼?

將領勇武,謀略,天時,地利等等等,許多許多。然而最基礎的,乃是軍隊的士氣。

兩萬人拉開陣仗對砍,一撥死了兩千人,但是士氣高,死戰不退。

另外一撥,只死了一千,可他們慫了,想跑,結果只能是崩盤,於是就輸了。

李易現在練兵練的是部隊的紀律性,也可以說是士氣,能做到戰損五成不崩盤,那絕對是天下強軍。

此時三千號人在校場上站樁,在沒有得到命令之前,絕對不能動,動一下少一頓飯,一個月動三回,不好意思,您哪來的回哪去吧,這裡的飯沒你的份。

李易軍營裡的糧食可比百姓營中的要精細的多,而且管飽,在剔除幾十個刺頭之後,已經沒有人敢在訓練的時候炸毛了,久而久之,成爲習慣,一般的兵馬拿過來真不夠看的。

面對劉琦的發問,李易笑呵呵的道:“這是徐晃將軍的練兵之法,大公子,你看,這不正是應了孫武子的那句‘不動如山’?”

“不錯,正是不動如山!”

劉琦和李易說了話,感覺面前的壓力小了不少,再回想剛剛的感覺,可不就是有着一種山嶽當面的壓力麼?

劉琦忍不住感慨道:“徐將軍真乃將才啊!”

徐晃微微搖頭,抱拳道:“啓稟大公子,其實這練兵之法,其實都是我家主公手筆,晃不過照搬運用,實在不敢貪功。”

劉琦詫異的看了李易一眼,李易倒也沒有太過退讓,而是如實說道:“利刃在手,能者傷人,庸人傷己,兵法亦是如此,公明若無練兵之能,便是有孫武子在後指點,也難練兵啊。”

李易這是真心話,他感覺論打仗的話,張遼可能比徐晃厲害一點,可要是練兵,張遼就不如徐晃了,原因很簡單,性格愛好問題,張遼完全不好這一口,可徐晃卻是不一樣,練兵與不練兵的時候,點將臺上的徐晃完全就是兩個人。

聽到李易誇獎,徐晃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再次深深一禮。

劉琦將這一切看在眼中,暗暗點頭,更欣賞徐晃這個人了。

不過劉琦也不能太過打聽徐晃的事情,不能讓李易多心,於是就再把話題轉到了練兵上面。

“這些兵卒確實氣勢非凡,只是難道只讓他們如此站立不動,不習練戰陣搏殺?”

劉琦也不客氣,想到什麼就問了。

李易看了徐晃一眼,徐晃解釋道:“那些自然是有的,按照每日操練安排,每日上午下午要分別站立半個時辰,然後纔會有其他演練。”

劉琦不由好奇,道:“那可否讓琦看看,之後是如何演練的?”

劉琦在南郡的時候手下也是有兵馬的,雖然不是正個八經的帶兵將軍,但也對練兵知道一些,不過他感覺面前這裡的演練,應該與他知道的有不少差別。

劉琦期待滿滿的看着徐晃,不想徐晃那一直沒多少表情的臉上卻是出現爲難之色,欠身道:“還請大公子見諒,軍令如山,風吹雨打不動,除非南陽有急事,操練不可變更。”

劉琦愕然的看了徐晃一眼,又看看李易,見李易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知道他們這是說的真的,登時好不無語。

在劉琦看來,這兵丁是李易的兵,讓他們做什麼就做什麼好了,怎麼會如此死板。

見劉琦不解,李易只能解釋道:“大公子,如此正是爲了叫士卒知道軍令不可違,所以,若無急事,我也不好隨意變更。”

劉琦見狀,只能嘆息一聲,不再強求,卻沒有看到李易嘴角閃過的笑意。

李易雖然要加強麾下兵馬的紀律性,卻不會讓這個紀律性成爲他自己的枷鎖,剛纔的回絕劉琦的話,純粹就是個藉口。

李易在南陽練兵,如果是普通兵馬也就算了,如果練出精兵,劉表必然要打聽一二,這消息是很難瞞住的,索性,李易今日就主動喊劉琦過來看看,相信這已經能夠瞞住劉表的好奇心了。

其實真正的練兵過程,還有許多,只是那些就不給劉琦看了。

不過劉琦的耐心比李易想的好,爲了看李易的練兵之法,劉琦愣是耗小半個時辰,這叫李易有些出乎意料,不過也沒什麼,給徐晃使了個顏色,來常規項目就可以了。

劉琦看過之後,倒也沒有太過失望,他也知道,這裡的都是新兵,而一羣新兵衝殺,防禦,井然有序,真的很不容易了。

於是,劉琦暗暗打定心思,準備向父親建議,讓荊州其他地方兵法,也照着這裡的來,只是劉琦想的很好,卻不知道,一支強軍可不是“站”出來的,而劉琦將來的硬抄照搬,卻是讓本就不高荊州軍心,給鬧了個怨聲載道,當然,那是後話,暫且不提。

逛過軍營,李易還好,有龍氣加持,身體剛剛的,劉琦就有些勞累了,李易也不再強留,送他回城中別院歇息,然後典韋帶來了一個老者,對李易低聲說了幾句,李易叫他將老者請到太守府靜室。

屏退左右,李易看着面前身形佝僂的老頭,問道:“周老漢,你老妻早喪,家中兩子,三個孫兒,一個孫女,長孫年前也已經成家,不知我說的可對?”

周老漢感覺渾身涼嗖嗖的,他已經知道,自己面前這人是南陽的太守老爺。

太守老爺在外的名聲是很好的,可週老漢原本也覺得太守是個好人,可他現在卻不敢那麼想了,因爲,他可是在家睡覺的時候,給人套麻袋裡綁來的啊。

現在聽李易一口地道出他的家底,這是要滅門絕戶啊,更是嚇的膽兒都快碎了。

周老漢哭喪着臉,哆哆嗦嗦的答道:“太……太守說的都對,老漢家中……家中……”

李易感覺面前的老頭再哆嗦下去,怕是指不定就要猝死了,便不再嚇他,直接問道:“我有一樁大富貴於你,你可願意?”

周老漢感覺自己不答應鐵定是個死,趕忙道:“太守有什麼事儘管吩咐,老漢必定盡心竭力。”

“呵呵……”

李易笑了一聲,道:“我聽人說,城中玉石工匠,早年就你手藝最好,只是如今年紀大了,這才罷手不在做這買賣了。”

周老漢雖然是玉石工匠,但也算是半個小商人,有點聰明勁,一聽李易的話,就明白了幾分,大着膽子試探道:“太守可是用到老朽的手藝。”

“不錯。”

李易應了一聲,擡手打算了周老漢後面的話,繼續道:“我要你爲我刻一方印璽,不過事涉機密,我要你之後五年不得出太守府,當然,我也不會虧了你,可以給你買一房小妾,你在外的家人我也會照料,那幾個小孫兒,可做我門下弟子,將來,我可保其中必有一人爲官,怎麼樣,你答不答應?”

周老漢聽的是怦然心動,這大好事啊,正要張嘴,猛的回過神來,這太守許他這麼大的好處,叫他乾的事,多半是要命的。

李易看到周老漢的表情,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我也不瞞你,此事你若是不答應,我會幫你準備後事,至於你家中子女,也不受我庇護。”

“老……老朽答應了。”

周老漢心中苦笑,這能不答應麼,李易這是拿全家的性命來威脅他啊。

李易滿意的笑了笑,然後從旁邊木匣中取出傳國玉璽,放到周老漢面前,道:“給我刻一方一模一樣的,需要多少天?”

周老漢看到玉璽,第一反應就是好玉,不過等他看清楚上面銘文,整個人如同被雷劈了一般,一臉後退幾步,口中驚叫道:“這,這是傳……”

“嗯?”

李易冷哼一聲,道:“傳什麼?”

周老漢臉色煞白,他知道自己完蛋了,這李襄侯平時笑呵呵的,可暗地裡乾的竟然是要命的買賣啊!

吞了吞口水,周老漢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道:“這是太守的傳……傳家寶!”

李易笑了一聲,擺手道:“你應該聽說過我的手段,董卓都死在我的手下,所以,你安心爲我做事,不要生出他想,知道麼?”

周老漢茫然的點頭道:“知道了,這傳……傳家寶,老漢快則半月,慢則一月,就能完成。”

李易滿意的點點頭,拍了拍周老漢的肩膀,笑道:“很好,不要讓我失望。”

說罷,李易包上玉璽,出了暗室,而周老漢則是噗通一聲坐在地上,整個人都跟虛脫了一般。

李易出來後,發現跟在自己身後的典韋一指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樣,忍不住問道:“惡來有話直說。”

典韋抱拳,問道:“主公,此事關係重大,屬下建議事成之後,還是將這老漢滅口爲上,大不了多多補償他家人一二就是了。”

李易笑着搖頭,道:“成就非常之事,不得不行非常手段,所以我叫你將周老漢擄來,只是他與我沒有仇怨,此事雖然是被迫,卻也是大功,只要他不生出害我之心,我也不能害他,否則,將來誰還能爲我效力?”

典韋聽罷,感覺李易說的很有道理,抱拳道:“主公仁慈!”

李易笑了笑,擺手道:“好了,你也休息去吧,不要忘記,盯住大公子那邊,但凡主動上門拜訪之人,與我一一記下。”

讓典韋退下,李易就回後宅安放玉璽,爲了不讓玉璽生出意外,李易叫人之自己的院子裡放了一個好幾百斤的大磨盤,下面掏了個坑用來存放玉璽,也就是李易能一個人搞定,換其他人,根本無法輕易取走。

聽到院子裡的動靜,伏壽走了出來,她知道李易在磨盤下面藏有重要物件,不過李易沒說,她也就很懂事的沒有開口問過,只是看着李易就跟掀鍋蓋似的掀起幾百斤的大磨盤,伏壽還是有些恍惚,自家夫君絕非凡人,只可惜……

李易看到伏壽,順口問道:“壽兒,今晚廚房可有什麼好吃的,唉,你是不知道,今日中午那一頓吃的實在不是滋味。”

李易說罷,不見伏壽回答,好奇看過去,卻見伏壽有些呆愣,心中好笑,走過去伸手捏了捏她的臉蛋,笑道:“想什麼呢?連你家夫君的話都聽不到了。”

伏壽這纔回過神來,趕忙欠身到:“對不起夫君,妾身……”

不等伏壽說完,李易手臂一用力,就把她給“夾”了起來,笑道:“你呀,你我可是夫妻,哪裡需要這麼大的規矩?”

李易攬着伏壽到一旁的石桌坐下,拉着她的手,又問道:“好了,到底是什麼心事,告訴爲夫,有爲夫爲你做主。”

之前李易只是看到伏壽愣神,等走進了纔看到,伏壽的眼睛都有些紅,所以,現在別看李易笑呵呵的,心裡卻是惱火,哪個王八羔子,給自家女人氣受了?

伏壽感受着李易寬厚溫暖的手掌,心中莫名一酸,低聲道:“是父親來信了……”

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547章 顧雍第356章 賢侄啊第575章 孫策去也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156章 沒人疼的妹妹氣死算了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547章 顧雍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256章 參觀軍營第503章 取揚州,刻不容緩第144章 我實在忍不住了!第455章 陳登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219章 使君啊!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154章 李襄侯躍馬渡新野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344章 恐怕難以長久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28章 戒驕戒躁第362章 火侯第603章 張苞第27章 見袁隗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485章 呂布起兵第704章 格局已定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99章 三拜第679章 根基盡毀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603章 張苞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435章 金雕入夢第191章 不愧惡來之名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317章 諸葛瑾第306章 又是劉表!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661章 青州變故第405章 誓死追隨徵南將軍第412章 袁術哭了第239章 牽機藥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麼了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89章 兩個戲精第257章 伏完來信第126章 當爲大漢左將軍第27章 見袁隗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751章 興商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617章 人有點多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215章 開山大弟子第51章 怒火中燒王司徒第117章 夫君有錯,妻當規勸 謝謝“黯然丶失落”的打賞!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363章 蒯良之謀第528章 送你傳國玉璽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後人?第545章 禍不單行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213章 蕭何月下追韓信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579章 天使又來了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195章 這個殺千刀的第530章 王朗入揚州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圖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65章 張遼的不甘現狀第708章 謝主公不殺之恩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457章 主客逆轉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15章 心中所願:天下太平,百姓安寧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722章 田豐剛烈第541章 孫家對不住襄侯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411章 生擒紀靈第334章 蔡玉來了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